王劲松 唐俊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
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就与戏剧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影初到中国,也称为影戏……中国电影传统的形成与当时的戏剧有直接的关系。”[1]因此,很多电影史学家也把中国早期电影称为“影戏”。从历史维度考察,中国戏曲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唐代,发展于宋金,成熟于元代。经几百年经久不衰的表演和演变,在几百年的戏曲表演实践和严谨的传承方式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戏曲艺术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有艺术审美的高度、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高度凝炼的程式化表演。从艺术形态上来看,中国戏曲主要分为“全本戏”和“折子戏”,前者有完整的戏剧结构和情节铺垫;后者是从前者中摘取出的最精彩的“一折”或“一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抓住观众。这是因为:“折子戏表现的重心不在‘情节上,而在全本情节‘线的某一‘点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情事理,唱、念、做、表等皆有独到之处,更易取悦观者之耳目。故折子戏在演出的灵活性和艺术性方面,皆有全本戏所不及的长处。”[2]纵观几百年来的戏曲表演和剧目传播,发现有一个主要的精神理念,即弘扬中华民族独有的儒家思想:忠孝节义(对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做人恪守气节;做事业甘愿吃苦耐劳甚至舍生取义),折子戏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广泛傳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影响。观众常被戏曲里的英雄人物以及起承转合的剧情打动。几乎每一出经典戏曲的故事情节都是精彩纷呈的,让男女老少和广大观众喜闻乐见,流连忘返。这是由于传承年代久远的传统戏班子每天都会进行多场次的戏曲演出,这些经典的故事情节设置、色彩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戏剧环境的传奇特征等要素,都已经经过戏曲艺人几十代的实践创作细心打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由于古代中国人生活节奏缓慢,戏台上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较远,很难听清演员比较生活化的讲话,所以必须高声歌唱(唱腔)才能听清唱词。加之要配合戏曲表演中大量的身段动作,从而加强了演员的舞台视觉冲击力,还有是为了使观众能远距离识别人物性格而运用夸张的脸谱等表达形式。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高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普遍对传统戏曲表演不感兴趣,常常感觉京剧和地方戏曲的节奏缓慢,叙事沉闷,欣赏不了传统戏曲的唱腔和身段等等,大多数年轻人反应看不懂传统戏曲。因此多年来传统戏曲的传播和欣赏都遭遇了极大的难题和挑战。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人是无法脱离自己的“文化符号”的,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传播因素。正如美国符号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述:“人是如此需要这一类符号源(symbolic sources)的启示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的。”[3]传统戏曲的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如同西方文化中的莎士比亚。我们中国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莎士比亚,就是那些能够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的经久不衰的经典戏曲折子戏。那么戏曲在当下的中国观众中又如何有效传播呢?如何让年轻人熟悉喜欢折子戏并且热爱发扬这些经典的传统戏曲呢?通过现代年轻人普遍喜爱的艺术形式——电影,并且利用现代电影的高科技手段,创作忠实于传统戏曲故事情节和思想主题的现代电影作品。
电影艺术诞生于1895年的法国,对中国来讲是舶来品。上个世纪以美国好莱坞为龙头的世界电影无论在形式和思想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影科技不断升级换代,视听效果更是日新月异,电影创作观念和技术手段都在迅猛地提高和发展。回顾整个中国电影发展史,几乎每个阶段都有理论家和创作者为“民族电影”摇旗呐喊,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就以戏曲形式拍摄而成,到了20世纪30年代,电影的民族特性日益加深。一方面是电影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另一方面是当时的中国电影人在自觉寻找电影的民族特性,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靠拢。中国早期电影导演郑君里认为,中国电影具有“土著电影”的特质,正如他所说:“电影的艺术形象通过了各个民族的特殊的文化生活传统……电影的思维形象(艺术性)与民族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4]建国以后,“十七年”阶段,中国电影人又再次回归了“民族传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如徐昌霖的《向传统艺术探胜求宝》、罗艺军的《主题·真实性·传统——谈影片<枯木逢春>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以及姜今的《论形式美》等文章,它们都对当时的电影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近代电影学者林年同认为:“中国电影是有特点的。中国电影并不是西方电影学院派的某一个分支。电影,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它是外来的,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媒介,我们却不能简简单单地将其视之为外来的。”[5]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提出了“中国电影学派”的构想,得到了众多电影学者的响应,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中国电影学派”主张:“未来应进一步从深厚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资源,以此支撑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发展,建构彰显中国自身的艺术传统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理论体系,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实践……此外,还应加强对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且历久弥坚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6]
当下,我们不是要拍摄所有的折子戏,而是选择历经时间打磨的经典折子戏。在把它拍成电影时,应遵循折子戏的原有故事情节,保留完整的人物关系、剧作结构、保持传统折子戏的主题立意和思想,并利用电影高科技视听手段和蒙太奇镜头语言,进行影像创作。例如李连杰主演的根据经典京剧折子戏《刺马》改编的电影《投名状》(2007);吴宇森导演根据传统戏曲故事改编的电影《赤壁》(2008);还有陈凯歌导演创作的电影《赵氏孤儿》(2010)等等;这些作品首先要忠实于经典折子戏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要利用电影拍摄手段使其能够更有力、透彻地表达传统经典折子戏的主题思想和中华传统。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影创作的最新观念和最新手段,拍摄出节奏紧凑引人入胜,更能吸引年轻观众,并具现代性视觉冲击的商业电影。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电影技术
一部精致的电影作品的质量和艺术高度往往是电视连续剧等无法超越的,这一点在浩如星河的电影经典作品中足以明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多媒体、视听传媒和人们的生活无缝连接,视频艺术作品也不断碎片化,大小长短的视频无时无刻地渗透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人说这是一个“全民电影的时代”,未来的科技手段足以让我们拿起自己的手机就可以拍摄自己心中的电影和视频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或许已经到来,但值得警惕的是,短视频也需要追求其内在的艺术质量和美学思想。
综合以上网际网络多媒体、多元化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开拓,利用电影精品的制作思路和手段拍摄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折子戏题材的古装网络大电影,也是电影作品创作的方向之一;或者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折子戏的电影作品,分切成若干单元的精品短视频,扩大其在抖音、快手等视频网站播出的空间,以期达到更大范围、更多社会层级的辐射播出,目的就是利用各种网际网络传播渠道达到更加广泛深入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的社会效果。
创作者可以从关汉卿的元曲《窦娥冤》到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在众多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折子戏当中找到答案。目前笔者粗略整理出了以下作品,首先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戏曲剧目例如“春草闯堂”“金玉奴”“钟馗嫁妹”等。推理探案题材的有“法门寺”“十五贯”“包公系列”等作品。爱国忠君的剧目有“赵氏孤儿”“苏武牧羊”“穆桂英挂帅”等。最后还有一批享誉世界的京剧昆曲名戏如“贵妃醉酒”“霸王別姬”“游园惊梦”等。
可以说,中国经典戏曲折子戏中脍炙人口的名戏数不胜数,如同一个可以被不断开掘的文化宝藏。我们应当尽早地激励年轻的中国电影人,在这座宝藏中大力开掘,运用最现代的电影拍摄手法推陈出新,鼓励经典名著折子戏的电影化再创造。人类文明的进步大都以复兴为起点,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文明火种得以延续的重要觉醒时刻。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已经到了百年不遇的巨变时刻,此时让我们更多的电影人秉持初心,回到中华文明最初灿烂的起点,以最昂扬的斗志、最勤奋的精神,努力创作拼命工作,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电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奉献一份璀璨的礼物吧!
中华最古老的艺术精神必须和世界最前沿的电影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才能撞击出最灿烂的时代火花。尤其是那些中国古代的玄幻题材、封神系列和民间鬼怪等等戏曲故事加上最先进的数字特效、电脑合成、3D、4D,VR、IR虚拟影像、人工智能等等高科技力量的介入,一定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的视听效果如虎添翼,精妙绝伦。
在这一点上,北京电影学院对电影高科技和多媒体的科研探索一向走在时代前列。应当积极地利用这一科研优势,把最新的电影科技应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电影的制作中,使此类电影实现优先科技创新和市场转化,力求每部电影都能够站在电影科技时代的最高点。
三、建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影基金”的必要性
拍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是每一个中国电影人的使命和历史责任,更需要党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社会各界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热爱中国电影人士的大力支持。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创作实际是在建立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工程。难度较高,结构也比较复杂,需要众多中国电影人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并相互支持。电影项目中除了运用现代电影观念改编传统经典折子戏这一项非常浩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之外,还有一些使传统文化的电影项目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引申的其他电影文化活动,需要电影人以及全社会所有热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者们提供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因此,笔者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公益基金”来扶持此类电影的策划、筹备、拍摄、制作、发行推广、理论研讨和专项研究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拍摄制作更多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系列,实现这一系统电影文化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实施,必须要考虑此项工程今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影公益基金会”将来还应当倡导拍摄制作一些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历史人物的故事片电影和纪录片电影。具体计划如下:一是拍摄以文化、历史名人为主题的纪录片或者人物传记片。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二是拍摄以中华非物质遗产为题材拍摄纪录片电影或故事片电影;三是拍摄以中华传统文化著名遗址为题材的系列纪录片或者故事片。如古代著名宫殿遗址系列、古代著名寺院遗址系列以及古代著名战场遗址系列等等;四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电影”为核心举办系列评选、征集、颁奖表彰、影评、学术交流研讨、举办传统文化电影节等活动。
为了推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向国际化、更广泛的世界文化发展空间拓展,可建立一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公益基金”。要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系列作品创作出一批批精品影片,能够成为世界级电影经典保留在电影历史长河中,就必须做到此系列电影作品制作的现代化和传播国际化。电影作品的标准在商业方面要以美国好莱坞的国际商业大片为目标;艺术方面要敢于向欧洲和世界级的艺术电影作品发出挑战。我们的口号应当是“永远走中国优秀民族电影创作之路,永远赶超世界一流电影的制作水准!”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全体中国电影人的美好愿景,我们必须探索建立一个强大有力的具有指导性、旗帜性的高端电影创作平台——“弘扬传统文化电影公益基金”。只有如此才能让新一代中国电影人在创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创作之路上,得到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强大的资金调配、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和最丰富的社会资源保障!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被誉为人生的安身立命之学和经世致用之学,也将成为21世纪世界思想文化的主流。因此我们每一位中国电影人都要勇于担当,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影,并且力求作品在广大电影观众中,尤其是在年轻的电影观众中传播开来,不断发扬光大,进而增强年轻一代国人的文化自觉,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源泉、思想渊源和丰厚滋养,也是中国电影人一生要不断学习研究、要善于运用和不断弘扬光大,并向全世界人民传播和共享的一份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王劲松,男,北京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影表演创作与理论研究;
唐 俊,男,江苏兴化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电影导演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大丰.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11.
[2]解玉峰.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J ].文艺研究,2008(09):87-96.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58.
[4]李镇.郑君里全集(第一卷)[G].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6:3.
[5]林年同.中国电影的特点[ J ].电影文化,1981(01):14-17.
[6]侯光明.中国电影学院派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1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