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邓兵贤(1975- )男,汉族,江西抚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
摘要:
随着城乡规划的快速发展,火灾防控技术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城乡规划与消防结合的火灾防控技术,通过分析城乡规划中存在的火灾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火灾预防和控制策略。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城乡规划中的建筑布局、交通规划、公共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消防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火灾防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与先进消防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发生概率,提高火灾应急响应能力,从而为构建安全、可持续的城乡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城乡规划;火灾防控;消防技术;公共设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规划与消防安全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火灾作为一种突发性灾害,其防控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城乡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旨在探索城乡规划与消防结合的火灾防控技术,以期达到更高效的火灾预防和应对效果。
一、城乡规划与火灾防控的关系
(一)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乡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土地利用、建筑设计、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城乡规划不仅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要确保公共安全,其中火灾防控是关键一环。城乡规划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筑规范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火灾防控提供了基础框架。此外,城乡规划还应考虑到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和救援通道设置,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
城乡规划中的空间布局对火灾防控具有直接影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减少火灾发生概率。例如,通过将易燃易爆设施与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对居民区的威胁。同时,规划中还应考虑到火灾发生时的疏散路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建筑规范是城乡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性能。通过制定严格的建筑防火标准,可以提高建筑物在火灾中的安全性能,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例如,使用防火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等,都是提高建筑防火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火灾防控的重要性
火灾防控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将火灾防控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通过有效的火灾防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火灾发生风险,提高居民安全感,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火灾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发生概率。火灾防控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通过城乡规划中的火灾防控措施,如合理的疏散路径设计、消防设施配备等,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三)城乡规划中火灾风险因素分析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对火灾风险因素的分析至关重要。包括对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以及建筑特性等因素的综合评估。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对火灾风险有显著影响。例如,干旱和多风的气候条件可能增加火灾发生概率,而山区等复杂地形可能增加火灾防控难度。人为活動是火灾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火、交通活动等都可能成为火灾诱因。城乡规划应考虑如何通过规范管理减少这些活动带来的火灾风险。建筑材质、结构和使用功能等特性也会带来这火灾风险。城乡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建筑规范,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因此,城乡规划与火灾防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城乡规划的各个方面,可以有效识别和控制火灾风险因素,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的城乡环境。
二、城乡规划中的火灾防控策略
(一)建筑布局与火灾防控
在城乡规划中,建筑密度控制和防火间距设定是火灾防控的基础。合理的建筑密度可以有效减少火灾蔓延风险,而足够的防火间距则为火灾发生时的灭火和疏散提供了必要空间。通过科学的计算和模拟,可以确定不同类型建筑之间最佳的防火间距以及在特定区域内建筑密度的合理范围。
功能分区是城乡规划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群组分开,降低火灾风险。例如,将住宅区与工业区、商业区分开规划,可以有效隔离火灾源,减少火灾对居住区的影响。此外,功能分区还应考虑到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响应,确保关键设施如医院、消防站等能够在火灾中保持运作[2]。
(二)交通规划与火灾应急响应
交通规划在火灾防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高效的交通网络能够确保消防车辆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到达现场,同时也方便了疏散路线的规划。通过优化道路布局,设置专用的消防通道,可以大大提高火灾应急响应效率。在城乡规划中,应预先规划好应急疏散路径,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居民能够迅速、有序撤离。这包括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指示标志以及在关键节点设置应急避难所。同时,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疏散需求,如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见图1)。
(三)公共设施配置与消防安全
公共消防设施配置是城乡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设施等的合理布局。
图1 城乡规划火灾防控要求
通过GIS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消防设施分布,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援[3]。除了消防设施布局,公共设施本身的防火设计也至关重要。这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防火性能以及内部消防设施的配置等。通过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和材料,可以提高公共设施在火灾中的安全性,减少火灾对公共设施的破坏。在城乡规划与消防结合的火灾防控技术研究中,应深入探讨上述策略的实施细节,确保技术参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创新规划方法和技术应用,提高城乡规划的火灾防控能力,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4]。
三、消防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一)消防技术的最新发展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消防系统成为消防技术的最新趋势。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建筑内的火警情况,通过传感器网络快速检测火源,并自动启动灭火设备。此外,智能消防系统还能与城市应急响应中心联网,实现火灾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在灭火材料研究方面,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环保的灭火剂。例如,新型的纳米级灭火剂不仅灭火效率高,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这些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极大提升消防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二)消防技术与城乡规划的结合
在城乡规划前期,消防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风险评估和规划决策上。通过使用GIS技术结合火灾历史数据,可以对不同区域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消防技术还可以指导建筑的防火设计,确保新建项目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在城乡规划实施阶段,消防技术的整合至关重要。这包括消防设施布局、消防通道规划以及应急疏散路径设计。通过将消防技术与城乡规划紧密结合,可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力量能够迅速有效介入[5]。
(三)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在新建住宅区中全面部署了智能消防系统。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成功预测并阻止了多起潜在的火灾事件。此外,该系统还与城市消防指挥中心实现了无缝对接,极大提高了火灾应急响应速度。在某工业园区,新型高性能灭火材料被用于消防设施的升级。经过一系列测试,这些材料显示出了卓越的灭火性能和较低的环境影响。这一案例证明了高性能灭火材料在提升火灾防控能力方面的潜力。
通过对消防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城乡规划的结合以及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消防技术的进步为城乡规划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结合先进的消防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城乡地区的火灾防控能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6]。
四、火灾防控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一)火灾防控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科技消防监控系统成为火灾防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对火灾隐患的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例如,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烟雾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从而在火灾初期进行干预。智能疏散引导系统通过集成的导航技术和实时信息更新,为火灾现场的人员提供最佳疏散路径。这种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根据火势蔓延情况和建筑结构,动态调整疏散路线,确保人员安全快速撤离。
(二)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
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实际应用中,智能消防监控系统成功提高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潜在的火灾风险,并自动通知消防中心和安保人员,从而有效避免多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在高层建筑疏散演练中,智能疏散引导系统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效性。系统根据实时火势和建筑布局,为疏散人员提供了最优路径,显著提高了疏散效率。通过对比传统疏散方法,智能疏散引导系统的疏散时间显著缩短[7]。
(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在火灾防控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不同技术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兼容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接口,确保各种消防设备和系统能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火灾防控系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挑战。这不仅涉及到技术更新,还包括系统维护和人员培训。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应建立长效的技术更新机制,并在预算中预留足够的维护资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火灾防控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以确保火灾防控技术的持续进步。
结语
城乡规划与消防结合的火灾防控技术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我们能够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火灾防控体系,为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应继续关注火灾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更好融入城乡规划实践中[8]。
参考文献
[1]
李朋军.浅谈农村火灾防控对策及建议[J].水上安全,2023(11):114-116.
[2]惠新.根据火灾防控形势全力提升农村火灾防控能力[J].今日消防,2023,8(09):114-116.
[3]宋慧丽.浅谈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防控工作现状及建议[C].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技论文集,2023.
[4]邵赛斌,郑栿.火灾防控中智慧消防技术手段的运用探索[J].水上安全,2023(07):110-112.
[5]沈慧莲.火灾防控,“救”在身边[N].通辽日报,2023-07-05(06).
[6]高飞.消防安全和火灾防控措施在高层建筑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4):20-22.
[7]张红.以创新社会治理为依托夯实火灾防控基层基础建设[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4):163-165.
[8]庄孝凡.运用智慧消防技术加强火灾防控的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6):66-68.
210*285定版
消防管理2023.22
消防管理2023.22
淺谈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邓 楚
广东省阳山县林业局
210*285定版
消防救援2023.22
消防救援2023.22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点及救援策略探讨
刁月国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乃东路消防救援站
作者简介:
刁月国(1993- ),男,汉族,安徽舒城人,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灭火救援。
摘要: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火灾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高层建筑火灾具有起火因素多、火情蔓延影响因素多的特点,救援过程中火势控制难度大。本文详细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面临着诸多难点,包括人员疏散困难、灭火用水供应困难、救援作业环境受限、救援过程通信保障难度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加强应急救援演练、营造有利的外部救援环境以及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等三个具体的应急救援策略,以期提高高层建筑火灾的应对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救援难点;救援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可用于居住的用地面积日趋紧张。为了给不断涌入的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城市中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将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民用公共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聚集了大量居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给火灾扑灭以及人员撤离造成巨大困难。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共接报高层建筑火灾17万起,造成260人死亡、252人受伤的严重后果[1]。因此,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救援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救援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一)起火因素多
城市中的高层民用建筑不仅包括高层住宅建筑,同时还包括了高层商业建筑、高层商住两用建筑。高层住宅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城镇居民的生活起居,建筑物内火灾隐患点包括天然气以及各类用电设备。据火灾统计资料,约有30%的火灾是电气原因造成的[2]。在高层住宅建筑内,用电设施设备越多,引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不规范的电气安装、电气设备的不当使用以及线路老化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发生。高层商住两用建筑的底部多为各类商业网点,如餐厅、饭店、洗衣房等。营业网点中不乏需要长时间运行的炉灶、烘干机等火灾危险源。对这些明火、大功率用电设备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时,极有可能引发火灾。此外,高层建筑在装修、维修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可燃材料的使用,如木材、塑料等。如果施工和维护过程中操作不当,如电焊、气割等产生火花或高温,可能引燃这些可燃材料,导致火灾发生。
(二)火情蔓延影响因素多
高层建筑火情蔓延可以分为纵向蔓延和横向蔓延。横向蔓延主要在吊顶空间内部蔓延、通过可燃材质隔墙蔓延以及在消防分区内部蔓延。纵向蔓延途径主要有高层建筑内部的电梯间、楼梯间、空调管道系统、玻璃幕墙等。火灾蔓延途径的多样性造成了影响火情蔓延的因素较多。首先,高层建筑通常内部结构复杂,有大量的管道、电缆、竖井等,这些都为火势提供了蔓延途径。其次,建筑的外墙、门窗等开口也可能会成为火势蔓延的入口。其次,高层建筑通常采用可燃或易燃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纸张、布料等。这些材料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烟雾,加速火势蔓延。最后,高层建筑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围有大量的建筑物和树木等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可能会影响风向和风速,从而影响火势的蔓延方向和速度[3]。此外,火势在高层建筑内部蔓延时,会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传播热量,使得周围的物质温度升高并达到着火点,进一步加速火势蔓延。
三、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点
(一)人员疏散困难
一方面,高层建筑的紧急疏散条件有限,火灾发生时往往只能借助楼梯、避难层进行紧急疏散避险。这些疏散出口受到烟气、火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疏散速度减慢或无法使用,给人员的安全疏散带来极大困难。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层数多、建筑面积大,内部往往聚集了大量人员,如商场、住宅、办公等功能区域。火灾发生时被困人员同时疏散会严重拥堵疏散通道,而且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慌和混乱,疏散过程难免会出现拥挤、踩踏等意外事件,进一步增加了疏散难度和危险性。此外,随着建筑物的竖直高度和人员数量的增加,疏散时间会相应延长。相关研究试验表明,专业的消防救援人员从80层建筑顶楼向下疏散到地面用时约35分钟。由此可推测非专业人士在遇到高层建筑火灾时的疏散用时会更长[4]。
(二)灭火用水供应困难
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量规定根据建筑的高度和面积等因素进行计算。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一类高层建筑为例,将火灾延续的时间按照3小时来进行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一般为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一般为40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用水量为30L/s[5],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24m3,室内消防用水量为540m3。以上是对高层建筑消防用水的强制性最低要求,当过火面积较大、需要大范围扑救时,以上流速的消防用水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当火灾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或者火灾迅速蔓延时,建筑内部消防水池存水耗尽后,消防用水很有可能出现供应不足的局面。从临近消防栓蓄水池取水需要铺设水带,这个过程又给火情蔓延提供了一定的窗口期,不利于火情控制。
(三)救援作业环境受限
高层建筑大都坐落于人流量大、建筑密集的闹市区,周边的道路场地条件对于消防救援作业的开展往往不利。例如,周边道路拥挤、停车难等问题可能会影响消防车辆的到达。建筑外墙的广告牌等障碍物可能会影响救援设备操作。建筑高度和结构特点也使得外部救援更加困难。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有大量楼梯间、电梯井、管道等,这些部位都是火势蔓延途径。消防人员在建筑内部开展救援时往往无法迅速判断火源位置,增加了救援作业难度。同时,高层建筑中经常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起火時会消耗大量氧气而产生热量,因为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密闭性,热量散发不出去,在氧气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产物[6]。这些燃烧产物同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会瞬间燃烧,出现爆燃或轰燃现象,加重了火情危险程度。
(四)建筑内部通信保障难度大
火灾现场的环境复杂而危险,战术实施和协同作战的难度较大,需要高效的通信保障来协调各方行动。然而,受现场特殊环境的影响,建筑内部通信保障难度较大[7]。第一,高层建筑的密集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对无线电波的传播产生阻碍作用,导致信号强度减弱、通信距离缩短。第二,火灾产生的烟雾不仅影响视线,还会对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进一步降低了无线通信效果。第三,高层建筑普遍具有火灾规模大、参战力量多的特点,火场无线信号多,易产生相互干扰。第四,火灾现场噪音较大,可能会影响语音通信的清晰度,使通话质量下降。
四、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策略
(一)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消防救援单位应对辖区内高层建筑进行登记管理,详细掌握各个建筑的整体结构、内部功能布局、消防设施、疏散通道以及周边环境特点等相关信息,必要时还应对高层建筑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火灾隐患和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环节:第一,演练对警情的响应速度和协调指挥能力。在火灾发生时,救援队伍需要迅速响应,各级指挥人员要有效协调,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第二,演练合理有序疏散营救被困人员。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和营救是首要任务。救援队伍需要熟悉建筑内部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掌握正确的疏散方法,确保被困人员能够安全撤离。第三,演练如何有效控制火情。在火灾救援演练中,灭火行动是重要的一环。救援队伍需要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熟悉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迅速控制火势,防止火势蔓延。第四,演练通信保障和信息共享的有效性。在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演练中,通信联络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救援队伍需要保持通信畅通,及时传递救援信息和指令,确保各救援力量能够协同作战。第五,演练应急救援过程中物资保障和后勤支援的及時性。在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演练中,物资保障和后勤支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救援队伍需要确保有足够的救援器材、灭火器材、防护装备等物资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二)营造有利的外部救援环境
1.消防救援单位需要做好与交通、市政、公安、医疗、社区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请求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水源供应、医疗服务、被困人员疏散以及现场治安维护,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确保消防救援工作顺利进行。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的紧密合作和有效沟通,消防救援单位可以更加高效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这种合作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综合救援水平。
2.掌握建筑物内部及周边的消防设施现状。高层民用建筑周边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当火情严峻时,火灾现场条件往往不能满足大型消防救援车辆同时施救。救援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内部及周边的消防设施现状,以便有效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例如,了解建筑物的消防通道和疏散路线是否畅通无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了解建筑物内部是否配备灭火器和消火栓系统,并熟悉其分布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火灾初期能够迅速扑灭火源;了解建筑物是否装有防烟排烟系统,并熟悉其启动方式和效果,以便在火灾现场能够有效控制烟雾扩散,保障人员安全;了解建筑物内部是否配备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指示方向,以便在黑暗或烟雾中迅速疏散人员;了解建筑物是否还配备其他消防设施,如消防电梯、消防水源等,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8]。
(三)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
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火情变化迅速、救援难度较大,在开展消防施救工作前应制定具体的救援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选择合理的救援方案。高层建筑火灾复杂多变,应灵活运用内外结合的灭火战术。内攻近战时,消防员应深入火场内部,利用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设备扑灭火源。外攻远程时,可以利用消防车辆的水炮、水枪等设备进行远程灭火。在进行灭火的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和现场安全评估,避免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要根据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战术和力量部署,确保灭火行动顺利进行。第二,合理规划救援进攻路线。在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中,灭火救援路线的选择十分重要。应从着火层的上面或下部进攻,不宜直接逼近着火层。可以在距着火层一定的楼层设立前沿灭火指挥部,并设立作战阵地。这样可以更好观察火势,指挥灭火行动,并保障消防员安全。第三,灵活运用消防设施。高层建筑通常配备有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设施等固定消防设施。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应优先使用这些设施,通过消防控制室进行火情侦察、启动应急广播疏散人员、利用消防电梯和疏散楼梯进行人员疏散等[9]。
结语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高层建筑内部容纳了大量人员,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的疏散极具挑战性。另一方面,高层建筑体量巨大,火灾蔓延迅速、灭火救援过程异常复杂,其救援难度往往比低层建筑要大得多。为了有效处置高层建筑火灾,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救援策略。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不仅仅是消防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社区、居民以及各类相关机构都需要积极参与到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和救援工作中来,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国家消防救援局.2022年全国警情与火灾情况[EB/OL].2023-3-24.
[2]阿合买提江·吐尔逊.固定消防设施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9):62-64.
[3]刘臻,靳庆生,郝常华.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应用[J].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3,39(08):67-71.
[4]刘未,葛惠.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和灭火救援战术重点分析与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4):50-52.
[5]王健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现场火情侦查及紧急避险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0):121-123.
[6]陈伟鹏.高层建筑消防灭火的策略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6):103-105.
[7]苏心伟.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安全扑救对策[J].四川建筑,2022,42(03):318-320.
[8]刘腾飞.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及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8):33-35.
[9]谭皓天.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隐患及改善策略[J].江苏建材,2022(02):90-91+94.
210*285定版
理论研究2023.22
理论研究2023.22
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樊 华1,杜跃萍2
1.江西省文展装饰艺术有限公司
2.南昌理工学院
作者简介:
樊华(1982- ),男,汉族,江西上饶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杜跃萍(1981- ),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在消防工程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BIM技术通过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和信息集成管理,为消防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BIM技术优化成本管理流程。首先,分析了消防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其次,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如何实现成本预测、控制和优化。最后,总结了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优势和潜在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消防工程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是未来消防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BIM技术;消防工程;工程造价控制;成本优化;信息管理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消防工程作为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控制成为了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消防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以期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确保消防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消防工程造价控制现状
(一)消防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消防工程作为建筑安全的核心部分,其造价控制对于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有效的造价控制能够保障消防系统的质量,同时避免因成本超支导致项目延误或质量下降。在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合理的造价控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不仅涉及初期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还包括后期的维护和更新。因此,一个全面且高效的造价控制体系对于消防工程的长期运营和维护同样重要。此外,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更新,造价控制也需要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确保消防工程合规性。
(二)传统造价控制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消防工程造价控制方法依赖于经验估算和手工计算,这种方法在准确性和效率上存在明显局限。由于缺乏实时数据支持,传统方法难以应对设计变更和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导致成本预测和控制的不确定性增加。此外,传统造价控制方法在信息共享和协作方面也存在缺陷。设计、施工和运维等不同阶段的信息孤岛现象,使得成本控制难以实现跨阶段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增加了沟通成本,也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三)BIM技术在造价控制中的潜在优势
BIM技术为消防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创建精确的数字模型,BIM技术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实现成本估算的精確化。这种基于模型的造价控制方法,能更好适应设计变更,提高成本预测可靠性。BIM技术还能实现成本控制的动态化。在消防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BIM模型可以实时更新,反映最新的设计和施工状态。这使得成本控制能够及时响应项目进展,实现实时监控和调整。此外,BIM技术在信息集成和协作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不同阶段和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这种集成化的信息管理,不仅提高了决策效率,也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支持。因此,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展现出显著的潜在优势。然而,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还需要解决BIM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包括技术标准、操作流程以及与现有造价控制体系的融合等[2]。
二、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一)成本预测与估算
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消防系统的设计进行精确的量化,包括消防管道、喷头、探测器、报警设备等的数量和规格。有助于在项目初期就对所需材料和设备成本有一个准确预估。在成本预测时,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和造价工程师考虑到最新的消防法规和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同时评估这些要求对成本的影响。
BIM技术可以模拟消防工程的施工过程,评估施工难度和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成本预算产生影响。通过提前识别这些问题,可以在预算中预留相应的成本以应对。BIM技术可以帮助优化消防设施的布局,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施工难度,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合理的布局还能提高消防系统的有效性和响应速度。在消防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BIM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成本数据更新,使得成本控制更加动态和灵活。对于应对设计变更、市场波动和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至关重要。消防工程往往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建筑结构、电气系统、给排水等。BIM技术可以促进这些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确保消防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与建筑其他部分无缝对接,减少返工和成本超支的风险。
BIM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初期的成本预测,还可以帮助预测消防系统的后期维护成本。通过模拟系统的使用和老化过程,可以为长期的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
图1 BIM模型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图
(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BIM技术能够实时更新施工进度,使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消防系统的安装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偏差,调整资源分配,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通过BIM技术,可以对消防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进行精确计划和调度。还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因资源过剩或短缺而导致成本增加。
利用BIM技术,可以模拟多种施工方案,包括消防管道铺设路径、设备安装顺序等,找到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案。这有助于在施工前优化施工流程,减少返工和延误。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前通过模型检查发现潜在的设计冲突,如消防管道与其他系统(如电气、给排水)的交叉问题。提前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避免现场施工中的紧急更改,从而控制成本。BIM技术可以帮助精确计算所需材料的数量,减少过度采购和材料浪费。此外,通过优化材料的存储和运输,可以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消防工程的施工安全至关重要,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现场,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如高空作业、电气火灾等,从而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额外成本[4]。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常见情况。BIM技术可以快速反映设计变更对成本的影响,帮助项目管理者做出及时决策,以最小化变更降低对成本的负面影响。BIM技术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和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本风险,如市场波动、劳动力成本变化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项目后期的成本分析与优化
BIM模型作为一个详尽的数据库,记录了消防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成本信息。使得项目管理者能够进行详尽的成本审计,评估实际成本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BIM技术能够追踪项目过程中的所有变更,包括设计调整、施工方法变更以及这些变更对成本的影响。这有助于管理者理解成本变动的具体情况,为未来项目的预算制定提供参考[5]。
通过对消防系统性能监测数据与成本数据的关联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实际效能,确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安全标准,同时分析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或成本节约的潜力。BIM技术可以帮助管理者规划消防设施的维护和升级工作。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确定哪些维护措施是必要的,哪些升级可以推迟或优化,以实现长期的成本优化。BIM模型包含了消防设施的详细信息,如设备规格、安装位置、维护记录等。这些信息对于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在项目后期,BIM技术可以辅助进行风险评估,如火灾风险、设备故障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成本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应对策略,减少潜在的额外成本。BIM模型可以作为培训工具,帮助新员工或维护团队了解消防系统的细节,提高他们的操作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成本增加。BIM技术可以支持应急管理计划的制定,通過模拟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响应流程,评估应急措施的成本效益,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以最低成本保障人员安全[6]。
三、BIM技术应用于消防工程造价控制的优势与挑战
(一)优势分析
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高度的信息集成能力。通过创建和维护一个包含所有相关项目信息的数字模型,BIM技术能够为造价控制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这种集成化的信息管理有助于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提高造价估算和控制效率。
BIM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可视化功能。通过三维模型,项目团队可以直观理解消防工程的复杂性,从而更好进行成本预测和控制。此外,BIM模型还可以用于模拟施工过程,提前识别潜在的成本风险,为决策提供依据。BIM技术还支持实时的成本更新和动态管理。在消防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BIM模型可以随着项目进展而不断更新,确保成本控制始终基于最新的项目状态。这种动态的成本管理能力对于应对设计变更和市场波动至关重要[7]。
(二)挑战与对策
尽管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BIM技术的实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导致初期的培训成本和学习曲线增加。应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提高项目团队的BIM应用能力。
其次,BIM技术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问题。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可能存在障碍,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应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软件平台的兼容性改进,确保BIM数据能够在不同系统间无缝对接。BIM技术的全面应用还需要解决成本和时间的投入问题。高质量的BIM模型构建和维护需要额外的资源投入。应通过优化BIM实施流程,提高模型构建的自动化水平,以降低成本和时间投入。最后,BIM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推广还需要克服行业惯性和传统观念。应加强行业宣传,展示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成功案例,提高行业对BIM技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制定有效对策,可以克服这些挑战,充分发挥BIM技术的潜力,提升消防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BIM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行业挑战[8]。
结语
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其优势明显,但也需克服现有挑战。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BIM技术与消防工程结合的新模式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造价控制效果,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晓蕾.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3,52(06):304-306.
[2]陶琪.BIM技术在A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大学,2023.
[3]林娟.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以望京SOHO中心项目为例[J].福建建材,2022(09):105-107.
[4]吴启凡,代磊,刘平安,等.BIM技术在房建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C].2021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2021.
[5]白新云.浅析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42.
[6]郑慧美.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烟台大学,2018.
[7]曹敏敏,沈伟.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5(24):154+158.
[8]剧小凡,刘智波.BIM技术在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20(07):169-170.
210*285定版
消防管理2023.22
消防管理2023.22
试论如何做好油田企业消防安全工作
甘信安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应急救援中心临盘综合应急救援站
210*285定版
消防管理2023.22
消防管理2023.22
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策略探析
高建珍
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应急抢险中心
作者简介:
高建珍(1990- ),男,汉族,山西吕梁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
摘要:
本文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问题和改进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化工企业现场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必须提高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设备管理和维护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关键词:
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化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也在快速扩大,给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火灾、爆炸等事故高发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探讨有效对策,以期为企业改进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石油化工企业存在大量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险情,严重威胁员工生命安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管道等处遍布着各种可燃气体、液体,加之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静电等条件,这些危险因素一旦引發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泄漏的天然气遇火源引发瞬间爆炸,地下管网破裂导致大规模溢油污染等。因此,加强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也能使现场工作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避险救援,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派出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将伤亡降到最低。
(二)降低企业财产损失
石油化工企业现场存在大量易燃易爆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范围涵盖车间、仓库、管廊、桥架等区域。一旦发生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极为严重。例如,储罐发生爆炸,不仅会毁坏储罐本身,还会波及周边管线、设备、楼房等设施[1]。管道泄漏后引发的火灾可迅速蔓延至相邻区块。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关键资产遭到破坏,造成一定损失。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切实保护企业资产。同时,减少事故发生,还可以避免因停产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
(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消防安全事故不仅会导致企业资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2]。加强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品牌声誉受损,维护企业在行业中的信誉度与影响力,有利于企业在行业内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重视消防安全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与公众认可度。
(四)维护社会稳定
石油化工企业发生事故,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甚至会影响地区能源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加强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能够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维护政府和企业的公众形象。此外,减少事故发生也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群众利益。
二、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
石油化工企业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存在制定不精细、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相关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缺失或模糊,导致企业各部门和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边界不清,消防安全职责过于笼统,执行不力。现场作业人员对自身消防安全职责认识不清,缺乏安全责任感[3]。部门之间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衔接不畅,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违规行为常常难以得到惩处。消防设施设备长期无人主管,缺乏监督。总体来说,企业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执行存在明显漏洞,无法有效防范事故隐患。
(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石油化工企业现场一线员工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防范事故发生的危机感,如操作人员存在违规操作、消防设备随意拆改、防火防爆规定不执行等问题。员工对企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知晓率不高,没有形成自觉遵守的思想意识。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员工依然存在各种陋习,如吸烟、使用明火等。企业对员工的日常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未能有效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导致员工对火灾、爆炸等事故预防和事故发生后的自救逃生知识了解和掌握不足。
(三)消防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
石油化工企业存在消防水系统管网破损、消防栓功能失灵、自动灭火装置过期失效、消防报警系统失灵等问题,导致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率不高。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消防设备巡查、测试、维护保养制度,相关记录存档也不完善。消防水泵、消火器材等未定期更新更换。个别消防设施长期闲置,设备故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也缺乏必要的维修保养计划。这些问题导致企业现场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应急预案和演练不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存在消防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演练不严格、应急队伍配备不足等问题。预案存在不科学或不可操作的内容,演练走形式,不考核成效。应急系统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低,应急指挥与协调能力弱,应急队伍建设与配备不足,导致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在应急响应、组织协调、人员避险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不能有效开展抢险工作。
三、完善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责任体系
为全面加强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企业需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这些制度要全面覆盖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日常消防安全职责,制定设备设施检查维护方案,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落实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和整改,确保各项制度得以真正执行[4]。要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违章违规行为,必须严肃问责。要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严查隐患问题,对存在隐患但长期不整改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约谈或者经济处罚。要定期对现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及时补充和优化,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并与企业实际情况保持同步,从而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二)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员工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主体,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全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5]要建立系统、规范的新进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使其了解企业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岗位操作的各项消防安全要求。同时,要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的轮训更新,避免安全知识陈旧过时。要对不同岗位员工实施岗位技能培训,如对操作人员开展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对保安人员和应急队伍进行专业化的灭火逃生救援培训等。[6]要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既包括专题培训、警示教育,也包括悬挂宣传海报、举办消防知识竞赛等,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员工消防技能考核制度,将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考核融入对员工的日常绩效管理,以强化培训效果。只有把每一名员工都培养成消防安全“专家”,企业才能在源头上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三)提高消防系统设备管理和维护水平
消防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消防安全防护能力,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消防系统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测试、维修保养,杜绝因疏于管理导致的失效问题。要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和故障报警系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和使用年限预测,合理规划设备的更换更新周期,防止过期老化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7]此外,还要定期组织消防水带演练、消防栓增压演练等工作,全面检查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备品备件和消耗品要采取严格的定额管理,避免出现库存缺货情况。只有把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重视化,才能确保消防系统的高效运转和故障快速响应,从而提升企业的消防安全防护水平。
(四)制定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
消防应急预案是企业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应急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救援效果。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应急预案要全面系统,将事故报告、现场指挥部署、人员避险撤离、内部救援协调以及与外部救援队伍的衔接等各个方面都做到位,使整个应急程序科学、可操作。[8]要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应急方案,如储罐火灾、溢油事故、瓦斯泄漏等,提高预案适用性。要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电子化的应急指挥平台,使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应急系统的协同效率。要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演练和修改完善,解决不科学或不可操作的问题,保证预案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只有制定科学、细致、可操作的应急预案,企业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响应,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五)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首先,企业要成立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高层负责人牵头,统筹协调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化建设规划,结合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确定设备设施、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标准化建制目标。其次,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要按照规划要求,对本部门本车间的各项生产环节逐一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同时,还要配置相应的监督检查机构,开展日常巡查,严格督促各项规程的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此外,企业要定期组织内外部专家对标准化达成情況进行评估考核,检查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标准化建设的闭环管理机制。只有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使各类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真正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源头上减少事故隐患[9]。
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自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企业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理能力,使企业在安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10]。
参考文献
[1]
袁凯,薄典奇,徐路.石油化工火灾模拟推演系统在灭火想定作业训练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23,50(13):73-75+89.
[2]邹欣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优化举措探析——以某机场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为例[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7):83-85.
[3]范俊轶,王玮,朱维康,等.镇街道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桐乡市梧桐街道为例[J].今日消防,2023,8(12):32-35.
[4]赵辉.石油化工企业消防设施器材维保常见问题和责任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22,38(06):4-7+77.
[5]吴琼.石油化工企业消防设施的设计、选型及维护管理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2):169-171.
[6]李启宇.浅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现状及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J].山东化工,2022,51(22):191-193.
[7]杜含彬.探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安全控制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09):231.
[8]王勇军,韩博,杨冠嵛.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建设措施[J].今日消防,2022,7(08):54-56.
[9]张延明,张颖.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处置对策[J].石油化工建设,2016,38(06):32-35.
[10]朱元臣,欒新晓,朱超凡.某石油化工项目消防给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及相关规范适用性探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6,47(02):73-76.
210*285定版
消防设备2023.22
消防设备2023.22
新材料在消防产品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郭 楠
河北省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队
作者简介:
郭楠(1989- ),女,汉族,河北廊坊人,硕士研究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消防产品。
摘要:
在当代的消防产品制造领域,采用先进的新型材料已成为提升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与旧式材料相比,这些新型材料展现出卓越的防火性质,极大优化了消防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材料在建筑领域的运用日益普及,不断扩大其在消防产品制造中的应用范围。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材料带来的益处,消防产品制造行业应主动引入并整合这些新材料,以满足现代消防安全需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材料在消防产品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材料;消防产品;制造;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攀升。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增加了城市消防安全方面的挑战。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建筑的消防安全标准,精心筛选适用的建筑材料变得尤为关键,尤其是防火性能优异建筑材料的应用。采用这类高标准的消防材料能极大增强建筑的防火能力,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火灾发生风险。在选择消防建筑材料时,要严格考量其防火能力,以减少火灾扩散可能性。这要求建筑业和材料科学领域持续关注和推进新型防火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一、新材料的重要性
防火材料指经过专门处理,具备阻止或延缓火势蔓延能力的化学品。这些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经历了精细的加工流程,依照其预定使用环境中对防火特性的具体要求,被赋予了应对各类火险情况的阻抗力。防火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在初起火灾时,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并封锁烟雾扩散,以控制火灾恶化。在选择防火材料时,尽量选用防火性能居于领先地位的材料。在生产这类材料的过程中,常会融入具有防火特性的复合物料,以提升其在高温抗焰方面的表现,确保其能有效发挥防燃作用。这些防火物资主要被运用到建筑行业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领域受益匪浅。这些材料的实际应用场景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帘等关键位置,依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用的防火物资也会有所不同。
当前,我国在建筑领域对防火材料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尚未达到理想状态,部分防火材料的性能也未完全符合规定标准。这导致在火灾事件中,即便使用了防火材料,仍有可能因性能不达标而导致火势迅速扩散,进而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选用防火材料过程中,必须对其应用场景进行精确考量。即便是性能优越的防火材料,若应用于不恰当的建筑环境中,也难以满足消防安全的具体需求,存在质量不达标的风险。一旦发生火灾,同样面临着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化学材料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出现了许多创新的建筑防火材料,这些材料也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逐步应用。由于社会各界对防火重要性的关注日益增强,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亦有所提高[1]。
二、新材料在消防产品制造中的优势
(一)安全性能更稳定
在制造消防产品时,新型材料因其出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这些材料在制造过程及实际使用环节中均展示了卓越的安全性能,进而充分体现了在消防产品中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新型材料结构的分析,观察其均匀的晶体构造,这种材料无论在化学上还是物理上都展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可以确保其在消防产品中的安全、可靠应用[2]。
(二)材料使用更便捷
新型材料由于其使用的便捷性,特别适合于消防产品的制造,使得安装过程更为灵活和迅速。这种使用上的方便性明显缩短了施工所需时间,从而加快了制造进程,有效确保了材料稳定性的充分发挥,并极大提高了材料的应用效率。这不仅确保了消防产品的防火功能,还能凸显出新型材料的潜在优势。
(三)可利用范围更广
目前,新型材料已在众多消防产品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显著扩展了其应用领域。随着社会防火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这类材料在消防产品中的使用频率正逐渐提高。这些材料在研发过程中展现出的保温、隔热及隔音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进一步扩大了其使用场景。目前,随着我国消防产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新型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在不断深化,旨在创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3]。
三、新材料的类型
(一)有机防火材料
以酚醛类材料为典型代表的有机防火材料,因其出色的耐火性能在消防安全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材料除了具备有效的阻燃特性外,还拥有低烟度的优点,极大满足了我国在快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保与安全性能的双重需求。这些材料在对高温和高热的抵抗力上展现出卓越性能,能够确保在火灾环境下,材料不会发生严重变形,维持结构的稳定性。这类材料的高阻氧指数使得燃烧变得更为困难,从而为火灾初期的控制与人员疏散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低烟度的特性也意味着在火灾发生时能显著降低因浓烟导致的视线阻碍和呼吸困难,进一步增强火场的人员安全保障[4]。
(二)喷射防火材料
通过将防火涂料以喷射的形式均匀覆盖在目标物体表面,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赋予了基材一层额外的火灾防护屏障,有效对其进行了预防性保护。对新型喷射防火材料的研究显示,这些材料不仅重量轻,还具备明显的阻燃功效,并且能起到减震吸音的作用。此外,这类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较小,对于提高火灾时能见度及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具有重要意义。使用这些新型喷射防火材料后,在遇到极端热力作用时,也不易发生脱落或开裂现象,极大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能。
(三)碳酸钙防火材料
碳酸钙作为A级不燃材料,在防火和隔热方面的性能卓越,它不仅有效抵御火势蔓延,更能在吸收噪聲和阻隔水分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展现了全面的应用优势。这一材料因其施工便捷、成本效益高、材料损失低、对环境友好和不受季节变化影响等特点,受到了广泛青睐。碳酸钙防火材料的施工周期短暂,加快了工程的整体进度,显著提升了建设效率。碳酸钙材料在消防产品的制造与建筑施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在防火板的应用方面最为广泛。利用该材料能有效构造通风系统,为钢结构外部添加防火层以及在建筑中设置吊顶和防火隔断,极大增强了整体结构的保温、防火及隔热功能。由于这些特性,碳酸钙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加,无论是为了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还是为了提高居住与工作空间的舒适度,都展示了巨大的潜力。
碳酸钙防火材料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它的环保属性特别符合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同时简便的施工方法也满足了追求高效率的现代建设要求。考虑到碳酸钙材料综合性能的强大和应用领域的广泛,预计在未来,它将成为建筑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为提升建筑安全标准和居住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5]。
(四)轻质复合材料
新型轻质复合材料融汇了石膏、金属复合板以及创新防火剂等元素,为现代建筑领域带来了新的材料选择。石膏自身虽然在强度方面可能不够突出,但在硬化后形成的大量微孔结构中隐藏着吸音、隔热与保温的独特优点。值得一提的是,石膏经水硬化处理后会体积膨胀,强化了其已有的防火特性,但其对水的防护能力较弱。在众多当代建筑设计中,石膏与水幕防火技术的融合使用,提高了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当ZRY天然纤维阻燃剂的加入,为这些材料带来了无色、无味、无毒的安全标准,同时显著提升了与纤维、纸张或木材等材料结合的阻燃能力,即便直接暴露于明火下也难以被点燃,有效防止火势扩散。
金属复合板材构建于双层薄金属板与核心材料之间,依托其核心的高刚度和保温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性建筑屋顶、外墙乃至隔断等关键位置。这种材料因其独特性能,在多个建设场景下得到采用,不仅仅限于各类工地的临时宿舍,其灵活性与实用性也使其成为办公空间建设的常选材料。
这批新型轻质复合材料的集成与应用,展现了当前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通过精心设计的材料组合,它们不仅满足了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如防火、隔热、保温等,还通过材料科技的创新,使建筑物在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环保性都得到了显著加强。
四、新材料在消防产品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有机防火材料
传统的有机防火材料主要呈现为粉末或液体状,特别是液态防火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黏度,实际应用时常需添加溶剂以减少黏稠度,以便提前制备成适用的渍料。这些材料在活性方面表现较为低下,制备过程需依赖于高温高压条件,因而它们在电气元件、电路板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应用。然而,在建筑工程或装饰项目中,因其特性限制,往往选择使用复合新型材料而非单纯的有机防火产品。
与此相反,新一代的有机防火材料突破了以往的限制,可在常温常压下直接使用,无需依赖额外的溶剂或进行复杂的浸渍处理。在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汽车门窗制造,乃至部分建筑物的墙面和天花板建设中,这种新型材料因其卓越的防火性能被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火灾发生风险,并在火灾情况下有效抑制火势蔓延。
此外,这些创新的有机防火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释放烟雾或有害气体。当应用于高层建筑时,它们不仅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安全,还有助于维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基于其出众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新型有机防火材料正成为提升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代表着防火材料技术的重大进步与创新。
(二)喷射型防火材料
与有机防火材料相比,喷涂型防火材料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这类材料主要分为水泥基和纤维基两种形态。纤维基材料可与水共混,为构件提供良好的保护。相对而言,水泥基防火材料遇水后容易泥化,但经过空气压缩可以有效喷涂至指定位置。这两种喷涂型防火材料在防火、隔音和隔热性能上都表现出色,因此在国内多个建筑和设施中得到了应用。然而,与国际应用水平相比,我国对这类喷涂型防火材料的运用尚显不足,生产速度也较慢。值得强调的是,喷涂型防火材料特别适用于大型防火工程,对于推动消防安全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碳酸钙材料
以碳酸钙作为核心的防火板材已经成为我国应用最普遍的火灾防护材料。相较于过往的砌砖或混凝土防火方案,这种新型碳酸钙基材料融合了特定阻燃剂、增强纤维以及专用水泥,并采用了更为进步的生产技术。通过高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种材料在生产过程的精准度和最终产品性能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众多重要项目,如大型水电站工程,碳酸钙防火板因其卓越的化学稳定性和物流运输的便利性而广受推崇。合理配置和使用这种材料,不仅可以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同时在能源节约上也体现出一定优势。
(四)新型轻质复合材料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型轻质复合材料,它们融合了金属复合板、石膏以及创新型防火添加剂。这些材料在消防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简化了操作环节,显著减少了生产成本。这类型的复合材料频繁被应用于大规模水电站,特别是地下风道的隔断墙、吊顶以及通风系统的防火设计中,证明了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推进,这些轻质复合材料的应用正逐步扩展至更多领域。它们不仅突破了传统材料在防火性能上的局限,还在轻质化、成本效益以及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如今,得益于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可能性,这些新型材料正逐步赢得市场认可,并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广大民众的建筑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尤其在消防安全领域,对提升建筑物的防火能力更加关注。因此,在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更广地采用新型材料,以确保消防设施与产品的优良防火性能,从根本上减小火灾发生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时代新材“耐高温无卤阻燃抑烟隔热弹性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项目通过评价[J].有机硅材料,2023,37(06):83.
[2]吴迪.船舶自动消防设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水上安全,2023(09):22-24.
[3]周鸿鑫,王子超,郑慧慧,等.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3,9(08):29-31.
[4]苏海通,李道海,刘保龙,等.消防洒水喷头的喷射性能与耐用性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3,9(08):38-40.
[5]康伟.如何建立消防产品生产科技创新体系[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3):145-147.
210*285定版
消防设备2023.22
消防设备2023.22
新时期消防装备器材维护与保养对策研究
郝 雷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消防救援大队柳园路消防救援站
210*285定版
理论研究2023.22
理论研究2023.22
市政与消防结合的城市应急体系构建研究
胡美芳
江西赣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胡美芳(1988- ),女,汉族,江西抚州人,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安全挑战日益严峻,尤其是火灾等紧急事件频发,对城市应急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市政与消防结合的城市应急体系构建,通过分析当前城市应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市政基础设施与消防资源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研究发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加强跨部门协作和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应急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研究可为城市应急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城市应急体系;市政基础设施;消防资源整合;应急响应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的应急挑战日益复杂,特别是火灾等突发事件频发,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构建一个高效、科学的城市应急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市政与消防的紧密结合,是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本文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创新,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应急体系,以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1]。
一、市政与消防结合的必要性
(一)城市化与安全挑战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密集、建筑集中和经济活动频繁等特点,这些变化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挑战。城市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使火灾、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城市交通拥堵、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也对应急响应造成了影响。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城市应急体系,对于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二)消防工程在城市应急中的作用
消防工程作为城市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预防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消防工程不仅要应对传统的火灾防控,还要面对新型的火灾风险,如高层建筑火灾、地下空间火灾等。此外,消防工程还需要與城市其他应急资源和力量协同作战,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三)市政基础设施与消防的关联性
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交通等,与消防工作密切相关。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这些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消防救援效率。例如,充足的消防水源、快速的交通响应、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是成功进行火灾扑救的必要条件。因此,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管理必须考虑到消防需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市政与消防的紧密结合对于构建有效的城市应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还需要在管理层面上形成跨部门的协作机制[2]。
二、城市应急体系现状与问题
(一)现有应急体系概述
现有的城市应急体系通常包括预警系统、应急响应机制、资源配置、信息管理、救援行动和恢复重建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操作程序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旨在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紧急事件的网络。然而,由于城市规模、资源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不同城市的应急体系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不同的效率和效果。
在技术层面,现代城市应急体系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在管理层面,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和社会动员成为提升应急体系效能的关键因素。然而,技术与管理的有效融合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二)市政与消防结合的现状分析
在一些城市中,市政资源和消防力量已经开始尝试整合,以提高应急响应效率。例如,通过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市政资源和消防力量的集中调度。然而,这种整合在实践中往往受到部门利益、信息孤岛和协调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往往需要市政部门的支持,如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在一些城市中,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已经纳入市政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消防需求往往被其他市政项目所挤压,导致消防基础设施不足或滞后[3]。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现有的城市应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应对紧急事件,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预警系统的准确性不足、应急响应机制迟缓、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管理不畅通等,这些问题在紧急事件中可能导致响应不及时、处理无效。市政与消防结合在实践中面临多重障碍。首先,部门间信息壁垒和利益冲突影响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其次,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导致消防需求在市政规划中得不到充分考虑。此外,公众消防知识缺乏也限制了消防工作的开展。为了克服现有的问题和挑战,城市应急体系需要在技术与管理上进行创新。在技术层面,需要开发更加精准和智能的预警系统,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效率。在管理层面,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消防需求在市政规划中得到充分考虑。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4]。
城市应急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技术、管理、法规和公众教育等多个方面。市政与消防的结合是提高城市应急能力的关键,但这一过程需要克服众多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探索更加有效的整合策略和技术解决方案,以提升城市应急体系的整体效能。
图1 城市应急体系
三、市政与消防结合的城市应急体系构建策略与实践
(一)资源优化配置
本研究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资源配置框架。该框架将城市应急资源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设备、财政资金以及信息资源等。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系统分析,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资源配置模型,旨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配置。在该模型中,首先对资源的存量、流量以及潜在资源获取途径进行全面梳理。其次,通过构建资源需求预测模型,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信息,预测不同应急情景下的资源需求。此外,还引入了多目标优化算法,以实现在满足应急响应需求的同时,最小化资源消耗。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城市应急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资源配置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建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资源状态,动态调整资源的分配策略。例如,通过智能分析交通流量数据,可以优化消防车辆的部署位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到达现场。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调配方案。该方案通过去中心化的数据管理,确保资源信息的透明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资源调配效率。通过这种方式,不同部门和机构可以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快速共享和协同[5]。
(二)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应急响应流程优化是提高应急体系效能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应急响应流程模型。该模型强调在事件发生后,应急体系能够迅速启动,进行快速决策和行动。为实现这一目标,对现有的应急响应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识别并消除了流程中的瓶颈环节。在流程设计中,引入了模块化思想,将应急响应流程分解为多个可独立操作的模块。
智能化技术应用是提升应急响应速度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应急响应系统。通过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对应急事件的快速识别、评估和响应。例如,通过分析历史应急事件数据,智能系统可以预测可能的应急情景,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此外,还研究了自动化技术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例如,通过部署自动化消防设备,如自动喷水系统、智能疏散指示系统等,可以在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对初期火灾进行有效控制。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还降低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三)跨部门协作机制
首先,对参与应急响应的各个部门进行角色分析,明确各自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这一步骤是构建有效协作机制的基础,确保每个部门都能在应急响应中发挥其独特作用,避免职责重叠和资源浪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共同的应急目标,这些目标不仅涵盖应急响应的基本要求,还包括对预防措施、恢复工作和长期减灾的考虑。为实现这些共同目标,设计了一系列协作流程和规则。这些流程和规则旨在规范各部门在应急响应中的行动,确保信息流通顺畅和资源分配合理。强调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提出建立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用于收集、处理和分发与应急响应相关的所有信息。此外,还提出了定期的协调会议制度,以便于各部门在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中进行沟通和协调[6]。
监督和评估是确保协作机制有效实施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绩效的评估机制,该机制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各部门在应急响应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这种评估不仅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以确保各部门在应急响应中行动符合既定的流程和规则。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公众安全教育与参与
在公众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中,首先强调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应涵盖基本的应急知识,如火灾预防、地震应对、洪水逃生等,同时提供具体的自救技能培训,如急救技能、疏散路线规划等。此外,教育体系还应包括对特定群体的教育,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以确保所有市民都能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为了将安全教育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建议与学校、社区、媒体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演练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社区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安全知识水平。媒体可以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方式,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7]。
在公众参与机制设计上,提出了建立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应急小组构想。这些组织不仅能为公众提供参与应急响应的机会,还能通过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应急小组成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协助专业救援人员进行现场救援或者在社区内进行自救互救。此外,还鼓励公众利用社交媒体等现代通讯工具,参与到应急信息的传播和反馈中。通过建立在线平台,公众可以及时获取应急信息,分享个人经验,提出建议和反馈。这种自下而上的应急响应网络,不仅能够提高信息传播效率,还能够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结语
本文提出的城市应急体系构建方案,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實际应用中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整合市政与消防资源,优化调度策略,并利用先进技术,能够构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和协同的城市应急响应网络。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这些技术与现有的应急体系无缝对接以及如何在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中实施和优化这一方案[8]。
参考文献
[1]
唐棣.新形势下城市消防应急体系构建及完善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2):17-19+23.
[2]艾轩文浩.城市消防应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48-49.
[3]闫松.城市消防应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措施[J].今日消防,2021,6(03):104-105.
[4]刘忠生.城市消防应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J].今日消防,2019,4(03):26-27.
[5]岳小栋.城市消防应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164.
[6]沈奕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城市消防应急能力评估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11):4-6.
[7]王凯.浅谈城市消防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244.
[8]杨鑫.现代城市消防体系下防火策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0):82.
210*285定版
消防监管2023.22
消防监管2023.22
探讨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黄 涛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消防救援大队
作者简介:
黄涛(1980- ),男,汉族,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防火监督管理。
摘要:
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主体必须不断加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了解高层建筑常见的消防隐患,切实做好防火监督工作,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多角度探究了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隐患,进而从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实现智慧防火监督等方面分析对策、给出建议,希望为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然而,相较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更加复杂,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为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筑牢消防安全屏障,打造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环境,相关主体必须深入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现状,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制定策略,切实做好防火监督工作,及时清除消防隐患,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通常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其消防监督的难度也较大。据统计,近十年我国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万多起。高层建筑的火灾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内存在许多竖向井道,如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如果这些竖向井道没有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处理,当火灾发生时,它们就会变成高耸的烟囱,使火势蔓延更快,甚至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和应对能力,极大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1]。第二,人员疏散难度大。高层建筑的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人员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所需时间较长。第三,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度可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如果使用单位擅自改变建筑原有的消防设计或者建筑内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火灾发生时,这些消防设施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会增加消防人员的扑救难度。
二、高层建筑常见消防隐患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管理与防火监督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质效。例如,使用单位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将住宅改为办公场所、店铺等,这不仅违反了建筑设计规范,也增加了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建筑使用单位众多,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模糊,难以有效落实防火监督工作责任;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不到位,消防水泵供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等关键设施存在缺失、损坏、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建筑自身的消防系统,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2];老旧建筑的外保温材料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火灾发生则成为燃料,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建筑内部以及周边的消防通道存在被占用的情况,一些住宅楼中消防通道被各种生活用品占用、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导致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被占用,在发生火灾后,群众疏散受阻、消防车无法第一时间进入,严重影响了火灾扑救工作的开展;部分物业管理单位未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消防知识宣传和演练工作不到位,导致火灾发生时,人们反应迟钝,难以实现自救,对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做好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清除消防隐患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排查整治。消防部门应对辖区内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校验,并开展隐患治理,督促辖区重点单位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施测试检修工作,以提高防火监督力度[3]。其次,深入排查细节,全面清除消防隐患。例如,为深入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排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提高物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某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灭一体化专班深入高层居民小区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检查组重点检查高层住宅小区消防控制室、消防车通道、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电动车充电场所等管理情况,现场测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是否制定完善、应急值班人员是否在岗在位、防火巡查记录是否完善、室内应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器材配备是否齐全并正常运行、电动自行车是否室内违规充电等。通过专项检查,及时发现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切实体现了防火监督的重要性,也为下一步整改工作指明了方向[4]。最后,加强消防安全整改,筑牢防火防线。在消防安全专项检查中,针对发现的问题,消防救援人员应责令管理人员立即进行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检查期间,消防救援人员应要求物业负责人紧绷消防安全这根弦,扎实做好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火灾隐患排查,同时为居民群众讲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消防通道被堵塞的危险性,提醒广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认识消防、学习消防,确保能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及时处置各类消防隐患,为高层建筑筑牢安全防线。
(二)组织消防安全演练,提高消防救援能力
消防部门应组织开展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应急演练,提高救援水平。同时,高层建筑使用单位也应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并邀请专业人员组织演练,切实提高民众对突发火灾的应急疏散能力,提升处置高层建筑火灾实战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保障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第一,使用单位定期组织消防疏散应急演练,提高自身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相关主体应以演练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短板,熟悉流程,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在真实情况下也要从容不迫,操作规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5]。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更多不同场景的突发事件演练,为高层建筑使用单位应急处置积累宝贵经验。第二,消防部门应加强训练,增强消防救援人员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提升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专业队技能与战术水平,实现发生高层火灾时能合理、科学应对处置。例如,消防部门应结合辖区实际,联合辖区各镇街相关部门、专职队、辖区医疗部门以及应急处突各成员等单位开展联勤联动演练,构建“自救为主、反应灵敏、统一指挥、高效协同”的高层建筑火灾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协同作战水平。再如立足实际,通过联系对接专业机构、邀请专业人员,组织高层建筑的典型特征、整体布局、内部结构等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讲解学习,并加强考核,使指战员明白高层火灾扑救必须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灵活运用移动消防装备,以取得灭火战斗行动的主动权。此外,消防部门还应以辖区高度最高、火灾危险性最大、社会影响最广的高层建筑为重点,从起火点设置、力量调集、战术措施、火场通信、高层供水等重点环节入手,采取“想定作业”模拟高层建筑起火的方式,在接到警情任务后,第一时间出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专业队,调派辖区专职队、社区网格员、小区楼栋长等社会初期火灾扑救力量到场,共同完成想定作业,扎实开展实兵实车实装演练,从而通过实地实操专项训练,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三)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还能够提高民众对防火监督的配合度,并与消防部门共同筑牢消防安全防线[6]。在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中,相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分级培训,广泛宣传消防知识。例如,为深入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防火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及火灾预防能力,某市消防支队结合以消防宣传月为契机,成立了12支宣讲团,组织32名讲师深入社会群体,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分级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村(居)委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区民警、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微型消防站站长和物业服务企业员工、保安员、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等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宣讲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报警隐患查改、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增强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的能力,切实打通消防知识宣传的“最后一公里”。第二,优化教育宣传方式,有效融入消防安全知识。为积极调动社会群众关注消防的积极性,消防部门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防隐患与防范警示提示精心编为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做成横幅、海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悬挂张贴。针对户外电子屏、滚动屏受众广、传播快的特点,积极协调当地地标性建筑、企业、沿街商铺利用各类屏幕,多渠道、高频次、高密度连续循环播放消防公益宣传片、消防安全提示字幕,扩大宣传辐射范围,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消防安全素质、增强防范火灾的能力,实现宣传教育工作效率最高化、效能最佳化、成果最大化。第三,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提高民众参与防火监督的热情。消防部门应通过巡游宣传和驻点停放的方式深入基层进行宣传,明确加强防火监督的重要性,吸引民众主动配合参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四)利用现代技术赋能,实现智慧防火监督
2017年,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基于此,各地区根据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实际,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打造了智慧消防平台。平台主要具备以下功能:第一,实时报警。消防水系统功能主要监测水泵控制柜、水池水箱、消火栓管网和喷淋管网,每个监测部分的信息都详细体现在界面上,一旦压力超出阈值,平台就会报警显示[7]。第二,防排烟系统监测。风机控制柜主要监测机柜电源状态、工作模式、运行状态、载体状态,根据数据对火灾进行及时监控。第三,电气火灾监测。利用互联网将电气火灾报警主机接入电气火灾监测系统,确保对楼宇电气火灾的实时监测,便于提前发现用电异常,规避电气火灾风险。第四,设备巡检。消防设备巡检后台端界面能够对巡检设备、巡检任务、巡检计划等进行管理和维护,做到无纸化消防巡检。第五,电梯监控系统。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参数、平层、故障等信息,在意外发生时发出救援信号,并联动电梯内摄像头,为救援提供基础支撑。第六,数据分析统计。平台能够提供任意时间段内告警信息如火警、误报、故障、动作、隔离等的统计,可以按每日、每月显示告警信息总数、设备完好率等指标,以评估建筑消防安全水平[8]。
在技术赋能下,高层建筑集成了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相关主体能够实时监测火灾风险并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提高了火灾预警和监测能力;通过自动化系统,实时传输数据,智能化指挥调度,快速响应火灾报警,并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火灾处置,加强了火灾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实现了对消防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包括水源、消防器材等。通过智能化调度和优化资源配置,能够更加高效利用消防力量,提升救援效率和响应速度。
结语
总之,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压实责任、精准施策、消除盲区、堵塞漏洞,不断提升消防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确保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社会生产生活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冯铁军,赵远.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析[J].今日消防,2022,7(10):89-91.
[2]张越骞,朱智勇.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思考[J].今日消防,2022,7(06):82-84.
[3]屈夏楠.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思考[J].大众标准化,2022(12):79-81.
[4]余哲,刘超,褚堂国.关于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9):100-102.
[5]韩茂龙.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究[J].今日消防,2022,7(02):75-77.
[6]劉超.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究[J].今日消防,2022,7(02):84-86.
[7]李良华.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分析[J].今日消防,2021,6(11):127-129.
[8]石坤.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