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权
“慢就业”现象是高校毕业生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毕业后没有急于求职就业,也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利用等待机会、思考人生等方式待业。需要注意的是,慢就业并非不就业,慢就业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处于暂时待业状态,并且现有的就业环境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1]“慢就业”实际上也是就业过程,高校毕业生最终的去向依旧是求职就业或求学深造、自主创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教育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开展有关高校毕业生的校园网络招聘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慢就业”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个人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故此,通过本文对相关问题的研析,或可为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化提供某种参考。
近年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都维持一种稳步增加的趋势,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如期高质量就业,对于评价高校教育成果、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教育部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1年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795万、820万、834万、874万和909万。与2017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相比,2021年增长了14.34%。[2]据此不难发现,此间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一种快速增加的趋势,就业市场内的人才供求关系也会逐渐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提高。
相关专家学者在研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过程中,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国内知名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调研结果显示:8所高校2020—2021年的就业平均值达到了97.8%,相较于2017—2019年98.37%的就业平均值有所下降。[2]但这8所高校的就业率仍旧超过94%,整体就业水平较高。
以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结构来看,依旧是以深造、就业和未就业三类为主。深造具体包括升学、出国留学,就业又可以分为签约就业、劳动合同就业、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未就业则包括暂不就业、拟继续深造和待业等。
相关专家学者对国内8所知名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其中中国科技大学2020—2021年选择就业的学生比例达到50.46%,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就业毕业生比例已经达到了69.98%和73.97%。此外,升学是高校毕业生的第二选择,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2020—2021年毕业生的国内升学比例有所下降,其他接受调查的高校毕业生升学比例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主要是因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政策为升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国内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慢就业”成为了重要问题。慢就业并非是高校毕业生主观上不愿就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出现了一种没有急于求职就业,也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选择等待机会、思考人生等方式待业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分析。
1.个人就业观念的多元化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薪酬并非岗位选择的唯一标准,工作岗位与自身的契合度、满意度以及职业长期发展也成为求职择业的重要指标,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较为关注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如若工作环境、晋升空间和工资待遇与毕业生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他们便会主观选择慢就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自由撰稿人、视频博主、网络代购等新兴职业出现,并逐渐成为一个稳定的行业,部分高校毕业生在主观意愿上不再选择传统的职业,而是倾向于选择这些相对灵活的自由职业,逐渐成为慢就业群体的一员。相较于其他职业,公务员工作职位、薪酬方面的稳定性受到人们的关注,部分毕业生在追求职业稳定性和薪酬水平时,如若就业条件暂时无法满足预期要求,会选择持续 “考公”,以达成个人的就业目标。[3]
2.高校毕业生个人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素质
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会以个人的实际能力状况为基础,在明确提炼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选择对应的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毕业生个人的主观选择,如果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一种过于安逸的状态,意味着在专业知识、人际交往以及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优势不足,导致个人的就业竞争力较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生存,这也是造成慢就业现象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居民的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部分家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也为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提供了物质方面的支持。如今,高校毕业生的父母大都受过高等教育,自身就业观念不断更新,在毕业生求职时间延长的情况下,父母也不会过分强迫子女快速就业,加之毕业生不愿参与大城市的激烈竞争,会选择更加容易的就业道路,但这却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在部分家庭已经形成一定财富积累的前提下,加之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的首要目标并非是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4]家长对于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持有一种理解包容的态度,更加希望他们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在家长支持、包容下,毕业生为了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而选择了慢就业。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滞后发展现象
部分高校的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之间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联动机制,校内教育、就业以及招生等部门之间并未建立成熟的沟通机制,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就业真实状况,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未能及时更新。部分高校过度关注热门专业的增设,且部分专业设置方向过分细致,学生人数过多,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此外,部分高校尚未全面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出现了一种闭门造车培养人才的现象,并未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导致毕业生在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未能满足企业的高标准要求。
2.缺乏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性就业指导
部分高校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教育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够重视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无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学生在提升职业能力及规划职业生涯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种学校就业指导供给与学生需求脱节发展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此外,部分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面试技巧和简历制作这类群体性指导为主,尚未开展有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就业辅导,也都是选择使用X信和X群这类传统方法推送就业及实习的资讯,这些信息与学生的实际就职匹配度较低。[5]
目前社会公众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仍存在一定的偏见,社会新闻报道频繁出现 “大学生送外卖” “大学生进工厂”等标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大学生与体力劳动基本没有关系,部分大学生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就业较为困难。
同时,部分毕业生家长对学生就业的期望过高,使学生从心理上害怕自己找到的工作无法满足家长的期望。实际上,各行各业的所谓精英人士都是从基层做起的,高校毕业生寻找一份基础性工作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在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下,毕业生为了避免被社会舆论所影响,也会选择慢就业。
首先,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毕业生尤其是 “慢就业”一族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预期及标准,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和个人条件合理研判,适当调整就业标准,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同时,职业发展长期性和发展性特征十分明显,在刚进入社会之后,毕业生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选择职业,并合理调整职业路径,通过就业和择业的不断转化,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其次,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发展优势及劣势,有效规避因就业期望不切实际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进而出现盲目跟风或者宅在家里的现象。[6]基于此,大学生需要在入学之初就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根据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以及个人的发展不断调整职业目标和规划,保证在明确个人专业能力优劣势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个人职业定位以及理性的职业目标。
家庭及其成员是促进大学生群体积极就业,改变慢就业现象的重要因素。家庭需要在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和就业观念的前提下,避免过度干涉学生的就业观念。父母需要在尊重子女个人选择的前提下,全面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通过搜集各种信息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择业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有效平衡家庭支持与学生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毕业生暂时渡过难关,但更加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立。简单而言,在学生就业中,父母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
家长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养成吃苦耐劳的品德,为就业、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在求职择业这一特殊阶段,学生也许会因对个人的专业能力不自信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家长需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和择业。必要时,父母可以向学生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发展,找到适合自己专业能力的工作岗位。
首先,高校需要开展全程的学生就业指导,需要从专业设置改革入手,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合理预测人才需求,强化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校需要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持续完善课程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学科专业素质以及个人能力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完全贴合。高校也需要前置就业指导,新生入学之初,便需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并通过调整专业教育内容,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质量。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或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于职业兴趣、理想、需求等的思考,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避免在今后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针对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高校也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能力方面提出的实际要求,避免产生过高的就业预期。
其次,需要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拓展就业市场。高校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层次、地域以及就业期待学生的需求,在精准掌握学生就业需求的基础上,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平台成为就业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高校也可以利用公众号宣传就业信息。同时,高校要基于 “互联网+就业”导向,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学校就业服务平台,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求职意向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科特色、区域特色,为学生推荐就业信息,确保学校、企业和学生能够在同一平台内有效联动,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求职积极性。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下,政府部门要重点建设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环境。通过工作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顺利地融入社会。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虚假就业、诈骗和传销等情况,导致其心理、生理受到损伤,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求职积极性,政府需要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严厉打击这些非法行为,并引导企业逐步消除之前的用人歧视的做法,从而形成一种公开、透明的就业环境。
政府部门还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对重点项目和行业领域提供政策支持,确保企业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毕业生也能够发挥个人的专业能力优势。此外,政府部门也可以落实人才培养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数量。
高校毕业生 “慢就业”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全新问题,对毕业生个人就业、社会发展都会产生明显影响。毕业生个人的就业观念及能力、家庭对子女就业的包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及外界社会环境不够完善是导致毕业生慢就业的主要原因。
因此,学生个人需要在积极转变就业和择业观念的前提下,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个人的实际能力确定明确的求职目标;家长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并引导其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学会根据个人的专业能力优势选择对应的求职就业岗位;高校则需要实施全过程和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为毕业求职就业提供支撑,政府部门需要通过监管和政策方面的优化,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以有效缓解慢就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