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秋会 宗礼阳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近现代以来,译作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 世纪30-40 年代,文华图专师生翻译了大量国外档案学文献,首次将欧美档案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中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笔者从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文华图专特藏室和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渠道获取了文华图专师生汪应文、黄粤生、石安福、钟耕华等人早期的档案学译作。此外,毛坤等在撰写讲义过程中也翻译引进了若干西方档案学文献,体现了文华图专档案师生对国外档案学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20 世纪30-40 年代,中国近代档案学开始诞生,文华图专学者毛坤、徐家麟、汪应文等编写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档案讲义如《档案经营法》 《档案行政学》 《西洋档案学》 《档案分类法大纲》等,其中大量翻译引进了英法美苏等各国的档案学经典文献。如毛坤在《档案经营法》和《档案行政学》讲义中翻译引进了十多篇(种)最新的欧美档案学著作和论文,包括《档案管理法》 《英国管档局之行政管理述要》 《美国档案管理员之训练》《欧洲训练档案管理者之经验》《法国大革命后之档案管理》等。此外,汪应文、黄粤生在《华中日报》副刊上发表了4 篇档案学译作,石安福、钟耕华两位档案管理科毕业生共同翻译整理了1 部英国学专著。我们还发现,文华图专特藏室现存的17 篇档案学毕业论文中,国外参考文献占总参考文献比例达到了27%[1]。可见,文华图专档案师生对欧美档案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阅读和吸收,以下仅对笔者能够获取的、现存的档案译作进行梳理。
《苏联之档案分类规则》[2]首次刊载于《华中日报》图书与文献副刊23 期(1947.12.02),为我国档案学者最早对苏联档案分类法的翻译和引进。1939 年8 月21 日,《苏联之档案分类规则》由苏联内政人民委员会档案管理总处、莫斯科中央档案馆、苏联历史档案研究院三方共同讨论通过。该法规性文件总计21 条,确认了全宗(“档群”)的概念、全宗形成者(档群创造人)的基本类型、立档单位的变化对全宗划分的影响等基本内容,阐释并奠定了苏联关于档案分类及全宗划分的法理基础。全宗的基本概念及全宗划分原则一直沿用至今,在苏联及俄罗斯先后颁布的几部档案法中均得到体现。该法规性文件规定,苏联档案管理处的所有档案均依“档群”原则保存与登记,所谓“档群”,即“各类团体、事业单位、军事单位、公务组织在其活动过程中所产生之全部档案文件应分别处理者”。全宗形成者即“档群创造人”,是具有有机的组织结构和独立执行能力的单位、组织、机关,“凡含有机性与具有执行力量之个别社团机关,以及属于该社团机关下之个别执掌部分”都可以成为档群创造人。因社会制度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机构更迭、地方行政调整、机构职权变化等因素影响,全宗的性质和范围随之发生变化,如“十月革命所建立之苏维埃政府的各种机构为新的档群创造人”,“凡一机构因整理清算而将其一部分或全部分职务移交于一新成立的机构办理者,表示一新的档案群创始人”。此外,该法规性文件还专门规定了秘档、个人活动档案、档案专藏的整理和保管规则,“凡一机构秘档为该机构整个档群的一部分,但保管和登记与普通档卷分开”;“个人活动档案”任何活动时期均一人一档;反苏政党或组织、宗教团体等形成的档案,均可组成单独的档群;所谓档案专藏,类似于当代的专题档案,“此一名词乃指一集体之文卷,属于一个或多数档群。但已被隔开或依照预定之计划而排列者”,“在保存一档案或专藏尚无一科学基础时,则其中所包含的文件,可采分开式”。
《档案著作分类计划》[3]刊载于《华中日报》图书与文献副刊26 期(1948.10.27),原文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Archival Literature 由印度新德里帝国档案部图书馆长S.Mookerjee 所著,1947 年10 月发表于TheAmericanArchivist第十卷第四期。《档案著作分类计划》一文分析了印度新德里帝国图书馆在整理大量档案和原始手稿过程中面临的分类困境,而杜威分类法不敷应用,需对其进行扩充。原作者根据该馆所藏英印时期档案史料丰富的特点,适当扩充了“091 档案,手稿,官书”的下位类,细分为如下9 个小类:(1)档案学的理论、目的、范围;(2)档案馆舍;(3)档案材料;(4)档案材料之损害与保护;(5)档案管理;(6)档案的复制和再造;(7)考察文卷之日期;(8)手稿、出版和出版品;(9)中央(或国家)档案馆。汪应文在译者案中客观评价了该分类体系,指出了杜威分类法在类分档案文献时的明显不足,“本分类计划当称详细,唯其乃扩充杜威之091 而成,问题除091 之外,其他与档案有关之著作,必分别归之杜威之其他各类中,故此一分类表,如用之专门档案图书馆仍嫌不定”,档案文献的内容十分复杂,如“档案与国史,与地方史,与家史(谱系)之关系;档案与公文研究,资料供应法,官书公报之管理,政府组织与历代官制官规等”相关类目在该分类法中无法体现。此外,各种来源和类型的档案面临分类困境,如“学校、军营、商业团体、教会、县市政府等档案之研究,人事行政等档案之研究;私人收藏之档、外国档案,珍贵档案”;“档案之搜集、购求、交换等问题;档案之展览宣传、档案制度与管理秩序集中问题与分散问题等;档案之档译抄写、提要等”,均无法归入恰当类目,“虽勉强可附于近之类目下,但终觉不妥”。该法还存在分类号分配不均等问题,“如091,5 及其以下各细分,与091,3及,4 比较,即可见其轻重倒置也”。此外,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美国的档案分类法,汪应文还附上了华盛顿美国国家档案馆所编的1946 年7 月至1947 年6 月《档案与手稿之著作目录》,作为对该译文的参照。美国国家档案馆将馆藏254 种有关档案与手稿的著作分为12 类,分别为:有关档案的一般著作;文件序列法与现档的管理;档案机构的历史与现时活动;档案与手稿储藏处所的建筑与设备;档案与历史手稿的收发、登记与处理;档案与历史手稿的保护与修复;档案与历史手稿的排列与描述;照相法于档案与历史手稿的应用;档案服务、利用与出版;特种档案与历史手稿;档案从业人员的召集与训练;战时档案的保管。汪应文对此评价为“粗枝大叶,尤其第一类有关档案之一般著作所包者广,不可为调”。
《图书馆员与档案》由文华图专档案管理科的学生黄粤生翻译,汪应文校订,连载于《华中日报》图书与文献副刊第4~8 期(1947.07.09/15/22/29,1947.08.05),原文LibrariansandArchives由J.M.Scammell 所著, 发表于LibraryQuarterly1939 年10 月第9 卷第4 期。
《图书馆员与档案》[4]一文从图书馆员与档案的联系出发,阐述了美国和欧洲的档案学理论、档案工作特点及美国档案事业发展构想,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如下:(1)对档案价值和功能的论述。一为历史价值,二为行政价值,三为记忆与知识继承价值,“一个机关的老档可以视为产生该档案机关的记忆机构,一个没有档案系统州政府,将有一日发现自己迷惑于健忘病的状态中”。(2)档案的组织与排列、保存与销毁等业务工作要求。档案的组织与排列是将散乱的公文变成档案的过程,“必须依照文件产生的形态,组织的结果是使得它公务所经历的程序能够反映出来”。档案的保存不仅是物理上使档案免受侵害、破坏、盗窃,而且要便于对档案的获取利用。档案销毁是对于日益增多、贮藏困难的档案进行定期销毁,有效降低各州的档案保管花费,如伊利诺伊州规定每二十年销毁一次霉烂的档案。(3)梳理了20 世纪以来美国档案事业发展脉络和美国档案观念的转变。1909 年历史档案学家利兰(Waldo G.Leland)最早论证了档案的史料研究价值,1936 年12 月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1937 年美国历史档案调查处开始持续开展地方档案调查和登记工作,1938 年美国档案专业杂志TheAmericanArchivist创刊。在此过程中,美国图书馆员对档案在学术和实用层面的兴趣不断提升,历史学家和图书馆员逐渐成为指导档案工作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力量。(4)系统阐述了法国、奥地利、爱沙尼亚等欧洲国家的档案事业发展成就,与之相比,反思了美国作为“较大和较富庶而忽视档案的国家”档案事业起步较晚的客观现实。(5)美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未来构想。鉴于20 世纪30 年代美国档案事业发展现状,作者认为,应进一步开展对原始档案的利用,“尤其是关于地方史与地方政府行政方面的资料”;开发和推进“知识堆栈计划”,满足财政与人事方面的大量利用需求;招募教员与学生,增强地方档案学者的力量,协助整理大量新发现的档案史料。
黄粤生的另一篇译作《市档案之分类》[5]刊载于《华中日报》图书与文献副刊14 期(1947.09.16),原文来源不详。该文以美国罗奇斯特(Rochester)公共图书馆的档案与手稿分类为例,分析了杜威分类法的诸多弊端,旨在制定一套较为完备的档案分类方案。作者设计的新分类法以机关工作性质为划分档案的基本原则,总体上分为政治机构、行政部门、服务机构三大类。采用字母数字混合编号制度,字母(A~L)表示不同机构,数字(1~8)表示各行政单位,如:政治机构编号包含A~D,其中B1 表示市议会,B11 表示市议会的规章、手册和指南等,B12 表示市议会的会议记录。
《英国地方档案管理法》[6]由档案管理科第四届毕业生石安福、钟耕华共同翻译,指导老师为汪应文,该书(TheCareofCountyMuniments)由英国档案学者乔治·赫伯特·福勒(George Hebert Fowler)于1923 年所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
全书共5 章28 节,分别为“总论”“档案纳收与分类”“档案之整理”“档案馆之建筑与设计”“档案之功用”。第一章“总论”较为准确地分析了档案的含义和档案的多重价值。明确指出“凡已在行政过程中用过之公文,将其继续分类保存以供调阅,而作日后之参政或证明之用者”均为档案,而“附于档案中之公文附件,或有关此档案之印刷品或实物,亦为档案之一部分”。档案具有立法价值、行政价值和历史价值。首次提议成立地方档案委员会。
第二章“档案纳收与分类”阐述了档案登记与接收、整理与分类、保管与销毁及档案排列等工作流程和方法。提出并论述了独具特色的档案值形态变化规律,指出档案价值中心点随时间转移变化的特点;档案整理尊重“档案群”原则,保持“档案群”内档案的原始顺序;档案分类以行政组织为基础,采用数字与字母混合号码制。
第三章“档案之整理”阐述了档案编目、盖印、装订、修复等业务工作内容及要求。档案编目是管档员的义务,其目的是“以为查核之用”,目录一式三份,“一份作行文,一份为储存,一份借与学生使用”;档案盖印是防篡改、防偷盗的必要措施;不同材质的档案宜采用不同的装订方法和修复手段;羊皮卷、纸卷、数页之轻薄文件卷等具有不同的排列法。
第四章“档案馆之建筑与设计”提出了档案馆建筑选址和安全原则,“理想档案室,应建筑在远离街衢,与其他建筑物不相毗连之地方”,“防火、防水、防尘、防鼠”,档案室需提前准备压力机、固定钻孔机、弹簧纸夹、火漆蜡纸、吸水纸、炭胶墨水、亚硝酸、白蜜蜡及松节油溶液等常见的工具和药剂,倡导采用活动档架,扩充有限的库房存储空间。
第五章“档案之功用”强调了档案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学术参考价值,“供普通历史学者之研究或鼓励学生作学术上之参考”,“英国之地方档案中有多种实物档案,可供研究社会及经济状况之用”;提出私档登记制度,地方档案保管机关应鼓励私档收藏与登记,包括财产租用和转移证明、遗嘱、婚姻凭证、贵族通信、产业图表等各类私人文件。
由于战争动乱、机构变迁的历史原因,文华图专档案学的大部分自编讲义如徐家麟的《西洋档案学》、汪应文的《档案分类法》均已遗失,所幸毛坤编撰的《档案经营法》和《档案行政学》手稿保存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文华特藏室,前者已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整理出版,后者尚未整理。
《档案经营法》[7]手稿撰成于1935 年前后,修订至1939 年,共4 章26 节,约15 万字,是文华图专最重要的档案课程“档案管理法”的配套讲义,该书构建了现代档案管理学的基本框架,在当时情形下,已达到了相当的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集中体现了毛坤的档案学思想。毛坤重点研读了美国历史学会档案委员会第十三、十四次报告,并参照V.H.Paltsits 撰写的Manual of Archival Economy for the Use of the American Archivists 一文,分门别类设置了大纲,包括通论章、函件章、公文章、旧档章、官书章、馆务章、检字章、索引章。毛坤非常认可英国档案学家詹金逊(金肯生)的档案学思想,在该讲义中首次系统引进了詹金逊关于档案及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通论中专设小节1.4“金肯生《档案管理法》内容概要”,详述“何谓档案”“档案之进化”“近世档案”“档案制造”,阐述了档案的意义、范围、性质,档案的起源与发展,档案保管原则,档案分类、排列、鉴定与销毁等业务工作方法和现代管理技术,着重论述了来源原则及其重要价值和应用。毛坤还翻译引述了C.Johnson 的《档案保管法》和C.C.Stiles 的《爱荷华省公档论》的部分内容,肯定了西方的尊重全宗(Respect de fonds)思想,强调全宗不可任意分离,档案分类应以机关的行政组织为依据。此外,毛坤还翻译摘选了英国官档局《官档局藏档指南》《伦敦图书馆指南》《1838 年保存档案法规》关于公共文件、档案与官档管理的部分内容。
《档案行政学》是毛坤为档案行政学课程编写的讲义,重点在于研究现代档案管理,解决政府行政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因其尚未整理公布而鲜为人知。我们仔细阅读了《档案性质学》手稿,发现文中翻译和借鉴了大量的西方档案学著述,包括《英国官档局之行政管理述要》《美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官档局用档章程》《官档局档案公开规章》《法国大革命后之档案管理》《俄国档案馆决定范档之规则》《欧洲训练档案管理者之经验》《美国档案员之训练》《爱荷华省公档论》《紧急时期之档案管理者之责任》《国家档案分类中之三个步骤》《省档案行政中之几个问题》共12 篇文献,均为20 世纪30-40 年代最新出版的欧美档案学著述,反映了英美法及欧洲各国档案行政、档案业务工作和档案教育的特点,从理论、制度、管理和技术方法层面为近代中国的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开拓了文华图专档案学师生的知识视野,引进了欧美关于建立国家档案馆、推进档案开放利用的先进理念,提供了美国和欧洲关于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例如,《英国官档局用档章程》详细阐述了英国的档案开放阅览制度,所附的《官档局档案公开规章》规定了英国21 个政府部门的档案开放范围。《法国大革命后之档案管理》一文分析了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各国档案事业近代化发展趋势,包括普遍建立国家档案馆、推行档案开放利用原则、重视历史档案的保护等,进一步探究了国家档案馆的权力和未来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欧洲训练档案管理者之经验》将十八世纪以来欧洲的档案学教育划分为两种:其一是以法国文献学校为代表的历史档案学教育,侧重于讲授历史学和历史方法论;其二是以德国达莱姆学院为代表的一般档案教育,将普通学术问题研究与档案课程结合。《美国档案员之训练》总结了美国档案教育的特点,将档案业务培训分为鉴定、选择、收集、还原、保藏、排列、叙说和利用八个环节。强调军事、气象、法律等专业领域的档案管理人员在了解历史和行政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爱荷华省公档论》和《省档案行政中之几个问题》探讨和研究了美国地方档案管理的组织制度和档案馆建筑设计等问题。
此外,毛坤《档案行政学》手稿还翻译引述了美国档案工作协会会长Wales Y.Lalanne 有关战争档案管理的一篇讲词《紧急时期之档案管理者之责任》,该文提出了战争时期档案管理者应承担的5 项责任:(1)对接全国各档管单位,制订战时档案法律;(2)为提前迁移档案而尽快筹建新档案室;(3)参考之前战时档案机构的设立和职能,制订合理方案;(4)与政府充分协商合作,了解熟知政府各机关业务工作的方法,注重处理战时大量文书管理的简要高效性;(5)注意对战时各项文件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及时组织编辑工作指导纲要,方便各级机关统一管理战时档案。该讲词不失为一份精准扼要的战时档案管理指南,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上所述,20 世纪30-40 年代,文华图专档案学师生毛坤、汪应文、黄粤生、石安福、钟耕华翻译引进了数十篇(部)英美苏等国的经典档案学文献,引进了欧洲的来源原则和苏联的全宗理论,为档案管理从图档管理中独立而自成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对中国近代档案学启蒙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毛坤先生在两部档案讲义中竭尽所能,翻译引述了对中国档案学研究、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启发性的西方档案学文献,为文华图专档案专业教育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使档案教育与学术研究兼具本土基础与国际视野,促进了中国近代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此外,汪应文先生对欧美图书分类及档案分类颇有研究,他首次翻译了《苏联之档案分类规则》《档案著作分类计划》和华盛顿国家档案馆编制的《档案与手稿之著作目录》,明确指出了杜威十进分类法在类分档案中的不足,他还指导石安福、钟耕华两位毕业生翻译了福勒的专著《英国地方档案管理法》,在当时的档案界较为罕见。
文华图专师生通过翻译引进欧美档案学经典文献,批判性吸收其理论精华并结合中国传统文献与历史观念,对档案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关于档案的基本概念,毛坤在《档案经营法》讲义中着重参考了詹金逊《档案管理手册》关于档案的定义,同时,借鉴了美国历史档案学家Charles M.Andrews 等所主张的“档案是政府处理普通和特别事务所积累含有合法与行政活动的公共文书”,以及清末《辞通》对“档案”一词的解释:“档案连称,则以此种成案或例案,多庋于框档木架之上也”,总结归纳了档案的含义“凡一切公文案件,自收到以至于其存在之日,均为档案,有以为须一切公文案件,现已完全不用而移于他处以存储者,方谓之档案”,“档案是事务办理结束后归档存储的文书记录,为该项档案的负责人或法定继承人提供参考的材料”,明确指出了档案不同于公文书的性质。此外,汪应文、黄粤生总结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档案和历史手稿混为一体”“档案的主旨和功能与历史学会、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并论”的文化传统以及将档案从属于历史研究的特点,认为“档案所研究的内容不仅与某一区域的史实相关,是一门研究档案本身及其相关技术的学问”,体现出独立的、中国本土化的学科发展观。
其次,关于档案管理流程与方法,文华图专档案师生的译作普遍阐述了档案登记与接收、鉴定、整理、分类、编目、排列、保管、销毁、利用等档案业务流程、方法和技术。其中,档案分类是20世纪30-40 年代中国档案工作向现代性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亟待摆脱陈旧、封闭、效率低下的分类制度和方法,采用透明、高效、科学的现代分类制度和方法。因此,文华图专档案师生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分类方法和技术,如前所述,汪应文、黄粤生翻译了印度新德里帝国档案馆的档案分类表和美国罗奇斯特公共图书馆的档案分类表,二者均在杜威分类法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了类目扩充加细,面向来源广泛、类型复杂、内容丰富的各类档案与手稿,提出了以行政组织和职能为依据的档案分类方案。毛坤在《档案行政学》讲义中借鉴英美地方档案分类经验,提出“分类法以省下之厅处为主,每厅处之下再分若干大类或主题,每一大类或主题之下再分小类以至足用,每小类或主题下之档案依时序排列,每小类或主题下之档案既依年代排序,每一年内之档案则依字顺排列”等5 个层次分明的档案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此外,档案的保管与销毁关系到档案的存亡,中外档案界均十分重视。如:福勒《英国地方档案管理法》指出“凡文件在行政过程中,对行政者,只含暂时价值,可随时销毁”,“机关保存的档案文件应由行政官员鉴定价值,档案管理员不能直接决定档案的存毁”。黄粤生结合美国各州档案保管现状,强调地方机关在未得到国家档案馆的许可之前无权销毁档案;影响库房地板承重安全和霉烂的档案,每20 年销毁一次。毛坤《档案行政学》讲义引述了《爱荷华省公档论》一文对档案保管和移交期限的规定,“档案的保管年限应当由五位省级官员共同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讨论确定,保管期限划分为3 年、5 年、10 年、20 年和75 年,非75 年者不移存至省档案库”。
欧洲以法国为代表于1821 年最早开创档案专业教育,其后,奥地利、德国、俄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于19 世纪效仿法国开设了近现代档案学教育,英国档案教育的诞生则以1919 年詹金逊于伦敦大学图书馆学院讲授档案课程为基本标志。相比之下,美国的档案教育和档案学发展远远晚于欧洲,起步于20 世纪30 年代。美国于1936 年12 月成立档案工作者协会,1938 年创办首个档案学专业杂志TheAmericanArchivist,1937 年哈佛大学历史学专业首次开设档案处置课程。黄粤生译《图书馆员与档案》一文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成立的波罗的海小国爱沙尼亚,人口不过一百多万,但在1935 年就颁行了档案法,与经济富庶而忽视档案的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是在最近几年(1939 年)觉悟到档案的重要性”。20 世纪30-40 年代TheAmerican Archivist大量引进欧洲档案学著述,于1938、1939 年连载詹金逊的经典专著《档案管理手册》(1922 年首次出版,1937 年修改再版),以及《欧洲档案馆手稿修复:英国》《1930 年至1936 年比利时埃塔特档案》《欧洲档案文学史》等文章。此外,设置“档案出版物摘要:西欧”专栏,系统引介西欧档案学著作。可见,从中外比较的视角,20 世纪30-40 年代文华图专的档案教育与美国的档案教育均处于初创期和拓荒期,其档案学思想、理论和方法主要来源于英法等西欧国家。此前,我国档案界一致认为,文华图专的主要创办者来自美国,该校的档案教育与图书馆学教育一样,都基本模仿了美国的办学模式。事实则并非完全如此,与图书馆学的发展不同,美国在20 世纪30 年代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档案学科以及可资借鉴的档案教育模式,美国的档案学当时还处于历史学和历史研究的附庸地位。
(1)开放包容,扬弃中学习
20 世纪30-40 年代,文华图专师生对英、法、美、苏等欧美国家的档案学最新进展十分敏锐,他们依托本校的办学资源优势,及时获取欧美档案学领域的著作、学术期刊、法律法规、会议报告,编译引进了数十部(篇)欧美档案文献。他们对欧美档案学的先进成果兼收并取、开放包容,吸收其精髓,如对来源原则和全宗概念的认同和肯定;同时,也能准确辨别其方法或技术的不合理性,如对杜威十进分类法用于档案分类的先天不足进行了客观评价。
(2)国际视野下的本土研究
文华图专师生在引进国外档案学思想的同时,致力于本土研究,为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做出了努力。毛坤先生《档案经营法》讲义开篇阐明:“档案管理之研究,我国目前颇感重要;但关于此方面足以供参考之材料极其缺乏。外国人所著关于档案之书较多,然与中国国情多不相合。今欲研究档案管理比较适当之方法,一方面宜采取外国方法之原理原则,一方面宜调查国内各处档案管理之实际情形以出之”,奠定了文华图专档案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主基调,反映了文华图专档案学师生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他们切实调查和了解中国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吸收国外档案学思想和方法但不拘泥其中,而是展开本土研究和创造,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档案学术体系,所谓“师古效西而不泥,熔之于一炉为我所用”。如黄彝仲《漫谈战时档案处理》[8]参考了美国学者Wales Y.Lalanne 关于非常时期档案管理方法的论述,结合抗战时期陪都重庆频繁遭受空袭的艰难险境,提出了专业化的档案保护和抢救措施,包括对旧档和现档分散保管、对珍贵档案进行缩微复制、提早进行档案鉴定与销毁等,为战时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3)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文华图专档案学师生大量翻译引进当时西方档案学的最新成果,为档案学科建设和档案专业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他们在档案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中,不局限于讲授中国传统的档案史料(也称“旧档”)整理原则和方法,也有别于19 世纪中期以来以法国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欧美国家将档案学置于史学体系下的通行范式,而是侧重于公文书整理和现代档案的收集、分类、鉴定、排列、保管、利用等管理方法和技术应用,从而初步确立了以培养现代文件和档案管理人才为旨向的档案教学体系和以“现档”管理为特征的档案学术研究体系,对中国近现代档案学的启蒙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华图专既是中国近代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奠基者,也是中国近代档案学术研究的积极开拓者。文华图专师生通过大量翻译档案学文献,对欧美档案学思想和方法进行了批判性吸收,并进行了本土研究和转化。但受限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档案学文献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其一,抗战时期时局动荡,武汉沦陷以后文华图专被迫西迁重庆,物资经费困难,教师和生源均难以保障,很多同学录取后未能报道或中途变故无法顺利毕业,致使译作的体系性和连贯性不足。其二,受战争损毁和往返迁校的影响,导致部分手稿和著作在辗转搬迁或战火中损毁佚失,其中徐家麟、汪应文编写的《西洋档案学》《档案分类法大纲》讲义均已佚失,所存于世的著述难以反映文华图专师生的档案学译作的全貌。其三,在民国政府大力推行行政效率运动的背景下,多数译作局限于各级政府机关的文书档案管理,对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管理的翻译引进较少,对档案概念、类型和范围的认知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