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杂志的双语混排版面设计研究

2023-06-05 00:48谭小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混排新青年陈独秀

谭小飞

文章以《新青年》杂志九卷54 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的双语混排模式的考察,结合设计实践的研究,认为:《新青年》的双语混排经历了“横排右翻”的早期模式和“横竖对照”的转换模式,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传统的 “推蓬式”阅读模式。并且,《新青年》的双语混排探索路径,还体现出一种时代背景对刊物版面的塑造机制。

《新青年》;双语混排;“横排右翻”;“推蓬式”

中文书籍自右至左的竖排阅读方式,延续了数千年。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引入活字印刷,改变了中国书籍的形制。尽管西式“洋装”成为主流,但传统的竖排和右翻身并未有丝毫改变。“西学东渐”以来,书籍肩负引进西学的重任,中西文夹杂排版成为时代潮流。1915年创办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刊物《科学》杂志,率先完成了汉字横排和左翻身阅读。由于《科学》杂志需要排印相当数量的西文和科学公式、图表,加之在美国创办,公众对它的革新基本秉持一种宽容态度。几乎与《科学》杂志同期创办于上海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就没有这么幸运,相反,《新青年》杂志在双语混排的探索道路上,经历了反复的挣扎。尽管《新青年》直至终刊也未能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横排和左翻身,但从出版、印刷史的角度来看,《新青年》的探索过程仍极具张力和探讨价值。

关于《新青年》双语混排的研究,现有成果多围绕陈独秀、钱玄同、胡适等之间的关于汉字“左行横迆”的争论。事实上,早在争议发生之前,《新青年》已经开始尝试汉字与西文在版面上的混排问题,并且,陈、钱、胡等人之间的争论主要是围绕汉字、汉语的未来走向问题,汉字横排 “究竟还是一个小节问题”。考察史料发现,这场争论对《新青年》双语混排的探索并未产生推动作用。因而,本文并不试图研究《新青年》上关于汉字横排的争论,而专注于其在双语混排模式上的实践探索。与本文相近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康廷的《从书籍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和周博的《平面设计史视野中的民国期刊》[2]二文。李文把《新青年》双语混排问题作为讨论问题的开篇语;周文也仅是在小节中作为一个案例提点。但限于篇幅,二者都难以做到详尽。

《新青年》杂志1915 年由陈独秀创刊于上海,期间编辑部多次辗转,也遭遇多次休刊。1922 年九卷6 期停刊后,1923 年在广州由瞿秋白再次创刊,虽陈独秀还是参与编辑、撰文,但对于双语混排的话题已不再触及。因此,本文是以《新青年》1915—1922 年期间发行的九卷54 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涉及双语混排版面的分析、归纳,考察《新青年》在双语编排上的探索路径及其实践价值,进一步观察其背后的种种动因。

1.《新青年》双语混排的目的再考察

关于《新青年》杂志上译文与原文并录,通常解释为杂志本身对于引进西学的使命所然。《新青年》创刊号文末“投稿简章”第二条注明:“来稿译自东西文者,请将原文一并寄下”,这一点看来也能与之相对应。但这似乎不足以解释从第三卷开始,译文刊录的数量陡然下降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对《新青年》刊录原文的目的进行再考察。

考察发现,《新青年》九卷54 期上,对于原文的刊载并非每期如此,因而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对《新青年》的双语混排情况进行全面整理(需要说明的是,《新青年》刊物内,汉字保持传统竖排,文中少夹杂部分西文跟随竖排的常见版面不在此次考察之列)。

上表可见,综合文章数量与所占页面数量来看,1917 年三卷6 期可以看作是一个界限。在使用双语混排上,前16 期共计有25 篇文章,页数共有161 页;后37期共计6 篇文章,计27 页。且自1917 年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以后,杂志的页数整体大幅度上涨,从起初的100 页左右,甚至攀升到1920 年七卷6 期约400 页,从中不难看出双语混排比重的下滑程度。

《新青年》创刊之初,除去陈独秀个人理想,“只要用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3]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陈独秀的个人经济情况。陈独秀1913 年“二次革命”失败而避走上海租界,其间写信至远在东京的章士钊,提及生活的窘迫。章士钊遂邀陈独秀赴日协助编辑《甲寅》杂志,直至1915 年陈独秀带着办刊理想从东京回到上海时,经济拮据的问题仍然存在。作为《新青年》的出版发行者,群益书店与陈独秀之间的合作模式是“议定每月的编辑费和稿费二百元,月出一本”[4]。从办刊目的上看,就刊物的发行量而言,陈独秀与群益书店的目的是一致的。但群益书店还有一个利润诉求,当发行数量与利润发生冲突时,群益书店自然会以利润为首。而陈独秀则不然,他只需要发行量。这种包办模式还意味着,如果陈独秀因为大量征集稿件而支付相应稿费,那么自己的剩余也就相应减少,这也是陈独秀几乎包揽了早期《新青年》大部分文稿的撰写的原因。

至于1917 年第三卷6 期后,双语混排版面数量的直线下降,究其原因还在于,陈独秀聘任北大文科学长后,拿到了远比编辑《新青年》丰厚的薪水,他需要做的仅是扩大征文数量与质量,拓展发行量。显然,此时的原文刊录就变成退居其次了。

《新青年》的封底的“投稿简章”从1917 年3 卷6期起也被取消,这意味着译文并附原文的要求也随之取消。后期双语混排主要是遵循译文作者的要求,如1918年第四卷4 期上,载有胡适译文《老洛伯》,胡适在文末的《跋》中明确提道:“只可惜译诗大不容易,我费了多少心思,终觉得有些辜负了原文之处。我只好把原文刻在下面,请列位懂英文的看官自己去鉴赏罢。”[5]

结合上文中《新青年》刊内的双语混排统计与陈独秀的办刊诉求,可见,早期《新青年》双语混排的目的至少包含以下两点:一方面,类似工具书式的双语混排,在此时的陈独秀看来,仍有一定读者需求,对于刊物的发行量是有一定帮助的;另一方面,一篇附送原文的译文征稿,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扩充刊物容量的效果,但陈独秀显然无须支付英文原稿的稿费。此外,由于排印而产生的印刷成本,也与陈独秀无关。后期《新青年》双语混排的目的则转向作者个人的学术诉求,更贴近引进西学的本质。

2.“横排右翻”的早期模式

《新青年》从创刊之初,就有一定体量的双语混排版面,最早排印双语的是陈独秀的译文《妇人观》(图1)。由于该文是创刊者陈独秀本人的译作,因而对于考察《新青年》早期双语混排模式,显然更具典型意义。

图1 《青年杂志》一卷1 期,《妇人观》双语混排

此篇文章版面采用中英对照排版,陈独秀采用西式分栏的方法,把版面分为中文、英文和注释三部分。并且,为取得严格的对齐效果,所有文字一律横排。从版面布局上看,是以英文为参照来排列中文,编辑采用严格控制英文行距、灵活调整中文行距,以实现中英文段落的齐头齐尾。倘若分别以蓝、红、灰三色替代英文、中文与注释(图2),可以看出,三栏内的文字在保持自身阅读连续性的基础上,还兼顾到版面的整体性。值得注意的是,注释文字中的中英文夹杂,由于中文的横排,解决了版面上的冲突问题,在这一区域实现了双语的同向阅读。另外,从中文字距上看,由于加入了0.5 倍字间距,横向阅读的中文,看上去仍有竖排的效果。

图2 《青年杂志》一卷1 期《妇人观》双语混排分栏示意图

尽管中文的横排解决了双语混排阅读的冲突,但由于杂志的翻阅方式还是采用自左向右的传统方式,需要先读右半部再读左半部,上下文阅读需要跨越最长的距离(即目光从右下移至左上),因而,这种早期“横排右翻”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它阻碍到跨页阅读的连续性(图3)。

图3 《青年杂志》一卷1 期《妇人观》双语混排阅读流程示意图

尽管这种“横排右翻”是《新青年》最早尝试的双语混排模式,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但它并非一成不变。在1918 年四卷5 期上,刘半农所译印度诗歌《我行雪中》(图4),在保持横排右翻的基础上,对原有版面进行了拆分,原文、译文、注释分别单独页面。由于舍去了对照排版,中英文都能按照自身特点独立编排。与前期相比,文字的行距被大幅缩减,加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就单页文字版面而言,此时更贴近现代版面。

图4 《新青年》四卷5 期,《我行雪中》双语混排,上图自左至右分别为436 页、435 页、434 页

西式横排尽管解决了中西文字的阅读方向冲突问题,但由于翻阅方式不变,无论对于中文还是英文,阅读连贯性作为核心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在跨越阅读时,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图5)。

图5 《新青年》四卷5 期,《我行雪中》434、435 页跨页阅读流程示意图

可见,以“横排右翻”为代表的《新青年》早期双语混排探索,解决了中西文字在横竖排版上的冲突,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双语排版的矛盾。但自左向右的翻阅方式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探索路径显然没有触及阅读的核心问题,它显然只是一个草创阶段。

3.“横竖对照”的转换期模式

《新青年》创刊号上载有一篇署名“中国一青年”的《青年论》(The youth)译文(图6)。在“译者识”中有注明,刊录原文的目的是“以其命意遣词,均亲切可味也。”[6]该文同样采用双语混排,但与前文提到的《妇人观》左右分栏不同,《青年论》采用上下分栏的方式,并沿用了中文竖排与英文横排的传统方式。笔者对同一页面上的中英文内容进行过仔细比对,发现基本一致,因而,它仍是一种中英文横竖对照排版。

图6 《青年杂志》一卷1 期,《青年论》第2 页、第3 页双语混排

如果我们仍以跨页阅读为考察对象(图7),不难看出,在自右向左的翻阅模式下,中文部分是实现了连续阅读,但英文依然面临“右下——左上”的长距切换阅读模式,而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这一模式在一卷3 期、4 期上仍被沿用。

图7 《青年杂志》一卷1 期《青年论》第2 页、第3 页跨越阅读流程示意图

在二卷2 期上,《新青年》杂志显然注意到上下分栏与横竖对照带来的问题。该期刊有刘半农的译文《灵霞馆笔记:爱尔兰爱国诗人》(图8),在横竖对照的基础上,选择左右分栏,并且,将中英文夹杂排版(图9)。

图8 《新青年》二卷2 期,《灵霞馆笔记:爱尔兰爱国诗人》双语混排

图9 《新青年》二卷2 期,《灵霞馆笔记:爱尔兰爱国诗人》双语混排分栏示意图

显然,中英文拆分后混合排版,对长距切换阅读问题有了一定的调和,并且英文横排左对齐与中文竖排的顶端对齐,也为阅读检索构成一定便利。但不难看出,杂志的翻阅方向与英文阅读方向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图10)。

图10 《新青年》二卷2 期,《灵霞馆笔记:爱尔兰爱国诗人》跨页阅读流程示意图

可见,中英文的横竖对照排版并不能融合两者之间的冲突。但作为一种转换模式,这种探索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发现了中英文夹杂排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在保持传统翻阅方式不变的前提下,任何将中英文分栏对照排版的方式,必然造成其中一种文字与翻阅方式之间的矛盾。

4.“推蓬式”阅读模式的形成

上文提到,双语夹杂排版是解决《新青年》阅读方向与翻阅模式之间冲突的基础条件,但其中还牵涉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字的排列方向问题。就英文而言,在右翻模式下,英文必须放弃横排,才能彻底适应翻阅方向。

1919 年《新青年》六卷4 期载有苏菲、胡适等人的诗歌译文(图11),采用中英文夹杂排版的方式,并且,两种文字均使用竖排。其中的中文部分,又回到了传统竖排右翻的模式下;其中的英文,由于阅读时需要将杂志翻转成横向,前页与后页之间也保持了阅读的连续性,局部范围内,它与右翻之间的矛盾也得到解决。但问题仍是明显的,双语阅读时,需要将杂志来回翻转。钱玄同早就提到过这种“本子直过来,横过去”[7]的不便。这看起来,似乎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图11 《新青年》六卷4 期,《德国农歌》《希望》双语混排

事实上,《新青年》双语排版经历过“横排右翻”与“横竖对照”模式的探索,对于当前问题的认识深度,远非创刊之初可比。它所要做的,仅仅是一点改变,当前问题的核心则又转移到中文的排版上。

《新青年》1920 年第八卷3 期,《试编罗素既刊著作目录》一文(图12),在中英文双语混排上,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质。从竖排的英文来看,显然阅读时需要向左90 度翻转杂志,鉴于这一点,中文字在向右翻转90 度后,再度竖排。此时的中英文均需翻转杂志才能阅读,且当杂志向左翻转90 度后,原本的右翻身就变成了自下向上翻阅的“推蓬式”(图13)。

图13 《新青年》八卷3 期,《试编罗素既刊著作目录》双语混排跨页阅读流程

“推蓬式”(图14)原为中国古代为装帧横版书画作品而发明的一种册页制度,书名题签在封面正中,内页版面的宽度大于高度,使用自下而上的翻阅方式。使用新式编排之后,英文与右翻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跨页阅读也变得连贯。《试编罗素既刊著作目录》全文共14 页,即读者需要翻转杂志,读完14 页后再复原阅读其他内容,这看起来也并非不能忍受。

图14 “推蓬式”册页翻阅模式示意图

早在1917年,陈独秀在回应钱玄同关于“把《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一号起,就改用横式”[8]的建议时,曾提道:“新青年改用左行横迤,弟个人的意思,十分赞成。待同发行部和其他社友商量同意,即可实行。”[9]事实上,陈独秀认为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在两方的阻力下最终夭折。《新青年》横排计划的失败,导致其对双语混排的探索,是在不改变传统右翻模式的前提下进行的。可见,《新青年》的“推蓬式”阅读,是一种现代向传统妥协的折中办法。

5.结语

文字的版面编排仅是“西学东渐”中的一个微观话题,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它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触及到思想层面。《新青年》在双语混排的进程中,从早期的“横排右翻” “横竖对照”,到最终的“推蓬式”,作为现代思想表征的西式“左行横迤”,所经历过各种挣扎,本身也折射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种种博弈。通过对《新青年》双语混排的考察发现,尽管陈独秀的横排计划没有取得编辑同仁及股东(群益书店)的支持,但《新青年》显然无法回避西学传播的时代话题。时代力量对于双语混排版面的微观运作,不像陈独秀、钱玄同、胡适等人之间争论横排问题那样引人注目,相反,它更接近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染。

尽管《新青年》杂志的双语混排路径最终并未完成华丽的现代转身,但广义上来看,这种限制条件下的编排探索,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是编辑史、设计史上的重要话题。事实上,自汉字横排以后,由于传统竖排经验完全断裂,无法对当代文字版面形成指导,当下对于西式编排经验的引进,仍在探索中。可见,《新青年》杂志的双语混排探索经验,在当下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本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百年期刊装帧史研究”(编号:20YJC76009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混排新青年陈独秀
无惧混排在Word中插入不同尺寸或版式的页面
复合碱与石灰处理电镀混排废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风电机组混排对于风电场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Mg掺杂LiMn0.8Fe0.2PO4正极材料的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