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2023-06-05 09:57钟振波傅江涛陶静
心电与循环 2023年3期
关键词:突发性全血耳聋

钟振波 傅江涛 陶静

突发性耳聋是指在72 h 内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神经性听力损伤,多发于50~60 岁人群,但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该疾病的左耳发病率略高于右耳,双侧发病率约为2.3%[1]。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部传音结构通常无明显损坏,主要表现为对声音感觉的受损,临床症状有单侧听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堵塞感等[2]。突发性耳聋是常见的耳鼻喉科急症,临床上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流变学治疗,以改善内耳微循环,恢复血氧供应,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良[3]。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变化会导致耳内供血循环障碍,从而使得内耳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氧供应不足,最终引发突发性耳聋[4]。但其是否会影响病情转归,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因此,本研究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2 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为耳聋组,同期在本院体检且年龄匹配的110 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耳聋组纳入标准:(1)突发性耳聋符合《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相关诊断标准[5];(2)年龄≥60 岁;(3)非外耳或内耳病变引起的突发性耳聋。排除标准[6]:(1)中枢神经病变导致的听力损伤;(2)合并凝血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3)合并肝肾功能不全;(4)患有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5)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肺心病;(6)精神障碍且无法正常交流。耳聋组男85 例,女37 例;年龄61~86(71.35±9.34)岁;病程(7.56±1.23)个月;听力受损程度为轻度19 例,中度33 例,重度70 例;听力曲线类型为低频下降型22 例,高频下降型15 例,平坦下降型48 例,全聋型37 例。对照组男77 名,女33 名;年龄60~87(71.41±9.67)岁。两组对象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LLW-FO-403),所有对象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入组对象性别、年龄、病程、吸烟、饮酒、听力受损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临床资料,其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

1.2.2 治疗方法 耳聋组患者予糖皮质激素+ 血液流变学治疗,包括血液稀释、降低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动性等;同时予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等进行辅助治疗。所有患者治疗1 个月后评估病情转归,如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或恢复至患病前水平,或达到健耳水平,或听阈恢复正常为病情好转;反之为病情恶化[7]。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耳聋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2 耳聋组不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耳聋组不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全聋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均P<0.05);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低频下降型(均P<0.05);而高频下降型与平坦下降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耳聋组不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好转组与恶化组临床资料比较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恶化50 例(40.98%),病情好转72 例(59.02%)。恶化组患者吸烟、饮酒、重度听力受损、听力曲线类型为全聋型以及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好转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好转组与恶化组临床资料比较

2.4 影响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以上述P<0.05 的12 项指标为自变量、病情转归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重度听力受损、全聋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均是影响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4。

表4 影响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目前关于突发性耳聋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毒感染、血管疾病、药物中毒、耳部疾病等均可能导致听力突然下降;此外,精神压力过大、睡眠障碍等亦是突发性耳聋的诱发因素[8]。在治疗过程中,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或病情复杂性加重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病情转归的因素进行探讨。有研究认为内耳血管性病变是突发性耳聋的根本原因,应密切关注患者血液学指标变化,以防止病情恶化[9];亦有研究认为应激反应、高脂血症、吸烟等均会加重病情[10]。目前,各学者对突发性耳聋病情恶化的影响因素持有不同看法,故本研究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作一分析,以探讨影响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液流变学指标常用于评价机体微循环,当血液黏度增大时,循环阻力也会随之增加,血流速度减慢,机体微循环流量降低,这样易造成血氧供应不足,导致机体组织代谢功能受损。人体耳蜗与前庭是终末动脉血管,不存在侧支微循环,且耳蜗耐缺氧的能力很弱,因此更易出现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神经动作电位和微音电位消失,继而发生突发性耳聋。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患者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增大,可造成血液流动减慢,毛细血管壁细胞出现缺氧性损伤,同时激发凝血系统中血栓形成,进一步导致耳内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氧性损伤[11]。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可提示机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血小板聚集会进一步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加重突发性耳聋症状[12]。红细胞压积是反映红细胞和血浆比例的指标,是影响血浆黏度的重要因素。邰国峰[13]探讨了鼓室内注射与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均明显降低,这说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症状有关。听力曲线类型与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关系尚无定论。伍丽娟等[14]比较了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发现平坦下降型、高频下降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这两种听力曲线类型的患者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低频下降型患者,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发现,耳聋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全聋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低频下降型,而高频下降型与平坦下降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病情转归的关系,结果发现恶化组患者吸烟、饮酒、重度听力受损、听力曲线类型为全聋型以及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好转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好转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重度听力受损、全聋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均是影响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付剑芬等[15]探讨了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糖尿病、眩晕、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是老年突发性耳聋的影响因素。Chen 等[16]研究发现,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发病时间、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有关。胡海艳等[17]研究发现,年龄>50 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 d、听力损失≥60 dB、听力曲线类型为高频下降型或全聋型、眩晕、高血压、糖尿病、血浆黏度≥2 mPa·s、C 反应蛋白≥20 μmol/L 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本研究患者年龄≥60岁有关。

综上所述,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偏高,且这些指标是影响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猜你喜欢
突发性全血耳聋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新鲜抗凝全血对Sysmex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