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城治“沱”记

2023-06-05 02:04王剑英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谢家沱江内江

王剑英

内江大自然湿地公园内,人们在惬意休闲

4月18日,四川省内江市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穿城而过的沱江水位上涨,整个城市氤氲着润泽之气。下午5时,游泳爱好者刘正明来到位于市中心的沱江边,一头扎进水中,尽情畅游。他保持每天去沱江游泳的习惯已经十年,见证了这条河近年来的巨大变化。

“以前沱江污染严重,河水面上有很多漂浮物甚至小动物的尸体,会闻到明显的腥臭味。游泳上岸后如果不及时冲洗,就会浑身瘙痒。”刘正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几年水变清了,下河的人越来越多。”

内江,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距离成都约170公里,素有“川南咽喉”“成渝之心”之称,有2000多年建城史,古称汉安。巴蜀首个科举状元范崇凯、知名国画家张大千、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等均是内江人。

内江因“一水环抱九十余里而邑居其中”的独特地貌得名。“一水”即指沱江,全长638公里的沱江在内江境内留下了154.5公里的身段。全市95.7%的国土面积均属于沱江流域,它也是四川省唯一将沱江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城市。

“沱江是内江人民的生命之河,沱江的污染曾是我們的切肤之痛。”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谢媛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内江负重奋起,推动沱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每治理一条黑臭水体,就形成一条带状公园,把市民曾绕道走的地方,变成他们喜欢去的地方”。

再生水利用

晚饭后,26岁的肖祥羽如往常般下楼散步,出门五六分钟便来到谢家河海绵公园,周边不少居民已经在此休闲、运动。

公园紧挨着新建的内江市体育中心、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周边建有多个大型居民区。公园内绿树成阴,公园下却藏着一座占地31亩的再生水厂。

这里是内江市城市新区的中心地带。肖祥羽2020年入住时,对于家门口要建设再生水厂,他和周边居民曾相当忐忑、焦虑,甚至联合起来找社区要说法。2021年,谢家河再生水厂建成运营,海绵公园对外开放,肖祥羽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公园内闻不到异味,环境优美超乎预期,他的焦虑变成了欢喜。

谢家河再生水厂运营方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厂就近对谢家河片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规模为1万立方米/天,目前负荷为70%-80%,水质达标,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周边公共建筑冲厕、道路冲洗、绿地浇灌和河道生态补水。未来,谢家河再生水厂处理规模将提升到3万立方米/天。

谢家河再生水厂是内江第一个实现水资源回收利用的水厂,也是川南地区第一个地埋式再生水厂。它的诞生是内江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举措。

2016年,内江共有11条城市黑臭水体,其中7条为轻度黑臭,4条为重度黑臭,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水体黑臭严重程度排第二。2018年,内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该项目由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组织评审。

谢家河曾是一条重度黑臭河,它是沱江的一级支流,一度污水横流,漂浮物遍布,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和五类,成为沿线居民之痛。

通过治理,现在谢家河的水质稳定在四类,河道两岸新建了五星水库甜蜜花园、清溪湿地公园等数处城市公园,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

谢媛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内江在治理黑臭水体时,尤为注重将治水和美化环境相结合,“每治理一条黑臭水体,就形成一条带状公园,把市民曾绕道走的地方,变成他们喜欢去的地方”。

现在,11条黑臭水体均得到有效治理,新建谢家河、小青龙河等沿线绿廊绿道、湿地公园共计39处,形成连接城乡的11个带状(湖状)生态公园。为此,内江共完成截污干管建设75余公里,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1座,清理河道淤泥12.5万立方米,关停一大批沿线畜禽养殖场,清理了沿线的垃圾堆放点。

2022年底,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四部门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在全国19个试点城市中,内江是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突出,城镇污水排放量一年约75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仅100多亿立方米,利用潜力巨大。“我们希望,和其他缺水城市一起,在再生水利用方面趟出一条道路来。”谢媛丽说。

建百里绿道

“甜城绿道”是内江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拓展治理范围的升级版项目。甜城是内江的别称,历史上这里盛产甘蔗,制糖业发达。

站在绿道建设示意图前,内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朱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沱江干流在内江市城区段长约50公里,目前,北起花园滩大桥、南至椑木铁桥,全长30公里的河道两岸绿道已经建成,宽度为50米-200米。加上11个带状(湖状)生态公园,内江市已经形成100公里长的绿道体系,沿江绿地总面积6000亩,水域总面积7000亩,还串联起圣水寺、吕祖庙等多处人文景观。

大自然湿地公园便属于甜城绿道体系,它位于城区南部的市中区,以沱江为脉,枕山面水,2022年初对游人开放。公园占地面积568亩,与塔山公园、大梁山郊野湿地公园串联成一条完整的城市生态链,形成12.3公里的环江绿道。

市民在谢家河海绵公园休闲散步,他们脚下就是谢家河再生水厂

这里生态与人文景观交融,既有蓝花楹大道、红枫林等美景,也有南丰世家、解放渡等历史人文地标,备受市民青睐。

在甜城绿道项目中,沿沱江干流的滨江绿道,均打造了堤顶道路、二马道、亲水步道三级绿道体系,形成多层次绿色空间。二马道為彩绘防滑路面,耐候性佳且颜值高。水岸交驳处尽量采用自然过渡式,保护原有植被。沿岸配备了公厕、停车场、运动场和露营地。

朱宇介绍,在由绿道串联的滨江生态景观带里,人们可徒步、骑行、游泳、垂钓、读书、露营、品茗,“成为市民的游览地、健身场、音乐厅、文化馆,游客的目的地、度假区”。

“内江在治水时,首要考虑是人水和谐,要的是长治久清,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谢媛丽说。

内江下一步规划是,到2025年,甜城绿道总长度达到200公里,将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城水相映、城绿互融、城在园中、城以文兴”的滨水宜居公园城市。

对于内江水环境的变化,肖祥羽笑称“除了不能直接喝,别的都挺好”。

前些年,刘正明每次去游泳时,总会用5升矿泉水瓶装上自来水带去河边,游泳后冲洗全身。现在,他常去的河段每隔数百米就建有一个公厕,里面配置淋浴间,“拎着自来水去游泳的历史一去不返了”。

大家的事

内江治“沱”,有哪些心得?

“首先是机制。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环境部门一家的事,是大家的事。”谢媛丽说。

谢媛丽是内江人,2015年底任生态环境局局长,上任后首抓的一件大事便是推动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

“除了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应该承担哪些职责?住建局、发改委、城管委等各部门又应该做些什么?把任务分解下去。”谢媛丽介绍,经过一段时间沟通、磨合,各部门从不理解到形成共识。

2016年,内江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主任;内江市委召开七届二次全会,专门作出决定,将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定位为关系到子子孙孙生存与发展的“世代工程”。

内江因这一机制被“奖”过也被“罚”过。2022年,因水质大幅改善,内江获得9500万元的横向生态补偿资金。

建立了机制,达成了共识,但真抓实干需要砸进真金白银。

谢媛丽介绍,从2016年至2022年,内江累计投入治水资金18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20亿元,引入社会资本66亿元。

“这几年,除了治水,内江没有哪个公共事业项目投入这么多政府资金。”谢媛丽说,“内江治水的决心和魄力确实很大。”

最大的治水项目名为“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属PPP模式,资金额达62亿元,包含132个子项目。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工程便是其中一个子项目,总投资5.8亿元。

治水不是某个部门一家的事,对于沱江流域而言,也不是某一个城市的事,需要上下游齐心协力,联防联治。

2018年,四川省组织沱江全流域10个城市签订《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补偿资金为“筹码”,以水质达标和改善为考核标准,让保护者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

谢媛丽解释道:10个城市每年上交资金共5亿元,各城市额度不一,内江为每年5000万元。四川省按同等比例匹配。内江的上游城市为资阳,假若从资阳境内流出的沱江水质为三类,而从内江流出的水质低于三类,那么内江的5000万元将被扣除,按幅度补偿给资阳。反之亦然。“这个机制把上下游城市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实质性推动了沱江治理。”

几年间,内江因这一机制被“奖”过也被“罚”过。2022年,因水质大幅改善,内江获得9500万元的横向生态补偿资金。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底,四川省共计安排中央、省级专项资金21.53亿元作为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奖励资金,大力助推了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

至2021年,四川省已在赤水河、长江、黄河、沱江、岷江、嘉陵江、安宁河等流域建立起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21个市(州)全覆盖。

生态助力经济

“如果五星为最高,那么对内江而言,治理沱江的重要指数是五星,难度指数则是四星半。”谢媛丽说。

作为全国108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内江的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483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5%和四川省的16%。

除了水资源量不足,过往的工业污染也为内江带来沉重负担。

这里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白糖、白酒、白纸奠定了内江“三白”的工业基础,建成于1956年的内江糖厂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现代化糖厂。

内江在20世纪的工业布局,基本都是沿江设厂,工厂排放污染严重。谢媛丽印象中,20世纪90年代,内江糖厂排污口流出的都是冒着泡沫的黑色污水,沱江边堆满了甘蔗渣。

2016年,内江的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无一达标。2022年,全市12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其中5个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沱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二类,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

现在,这座城市正在转型升级,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

内江糖厂早已关停,高大的烟囱默然伫立在沱江边。厂区旧址周边,挖掘机正在施工,修建滨江绿化景观。

和内江糖厂隔江相望的,正是大自然湿地公园。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场。在规划之初,公园周边便预留了90亩的商业用地。

内江市市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借力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周边房地产业的发展,还在附近打造了一个4平方公里的新经济产业园,欲吸引外地新经济企业和年轻创业者入驻。

张超表示:“在滨水公园城市的规划路径里,内江一直在积极探索‘公园+商业新模式,把内江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

“内江的切肤之痛已经基本治好。”谢媛丽说,“但和四川省许多城市相比,我们的水生态质量仍有差距,水质反弹压力也不小。未来目标是将沱江水质稳定在二类,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谢家沱江内江
喂,不准偷听我许愿
春 归
看图画 写一写
龙龙草的诗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恐龙科普秀
——多棘沱江龙
星河映沱江 烟雨落凤凰
又唱沱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