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海
摘要宜兴均陶堆花起始于西晋,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繁荣发展在近现代。堆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称为贴花,是异于坯体的其它泥料粘贴在陶器坯体上形成图案和图画的装饰手段。几百年来,宜兴均陶经历了历史的云烟,从民间粗陶实用器走进宫廷,到近代又出口海外,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低谷和高潮,最终铸成一个艺术的传奇。本文以均陶作品“涅槃”为例,浅谈其造型装饰和生命的意境。
关键词 均陶;涅槃;造型装饰;生命意境
宜兴紫砂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负有盛名,但是宜兴不止有紫砂,还有均陶。宜兴均陶和紫砂一样都有着悠远的历史,它淹没于紫砂的盛名之下,但其实它同样蕴涵了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和中国特色,宜兴均陶起源于唐宋时期,一路走来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与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宜兴均陶不仅作为日常实用器,更可作为宫廷用器,如各式赏器、文房等,两岸故宫博物院中皆可见宜均之代表佳器,至为珍稀。
1均陶作品“涅槃”的造型装饰
堆花是均陶最为重要的装饰工艺,宜兴均陶堆花起始于西晋,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繁荣发展到近现代。堆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称为贴花,是异于坯体的其它泥料粘贴在陶器坯体上形成图案和图画的装饰手段。艺术是相通的,它和中國书法、绘画一样,具有笔(拇指)、墨(泥)、纸(坯体)、砚(工具),堆花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也需要雕塑基础,堆花是指用手指在陶器表面上用黏土堆贴,创作前一定要提前构思好画面,对画面的整体布局、色彩甚至细节都胸有成竹,而后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进行堆贴,进行细节调整,组成既有黏土意味,又有浮雕效果的艺术品。均陶作品“涅槃”(见图1)将堆花工艺运用得淋漓尽致,“涅槃”整体造型为长方体状,边缘处设计成不规则状,如同原始旷野的泥土,颇具自然淳朴的韵味,器身表面的堆花尤为出色,堆花利用不同的色泥表现“凤凰涅槃”的主题,正反两面一面是凤凰在大火中煎熬,凤羽被焚烧的狼狈痛苦,另一面是凤凰直面大火,坚强、勇敢地浴火重生,凤羽染成耀眼的红色,一朵红莲在其下方盛开,代表了凤凰重生的心境,堆花工艺精致唯美,将凤凰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羽毛纹理细腻,两面凤凰的姿态迥异,细致的刻画表现出凤凰不同的状态,一面彷徨、犹豫、煎熬、挣扎,另一面勇敢、坚毅、光明,其形象立体生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凤凰的蜕变,感受到其心境的变化。整个均陶作品给人以古老淳厚的质感,纹理粗糙不平,造型与装饰相结合,表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极具历史感和厚重感。
2均陶作品“涅槃”的生命意境
陶艺作品中,艺术家们往往运用具有中国特色,蕴含历史文化的意象来丰富作品的主题,例如,传统民间故事、人物、十二生肖、貔貅、龙、凤等具有神秘色彩的物像,这些都能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将这些题材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手法通过陶艺作品展现出来,既能让作品具有神秘色彩,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文化。均陶作品“涅槃”的创作理念来源于凤凰涅槃的故事,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它是百鸟之王,象征着幸福、勇敢等美好的寓意,是中国的“吉祥之鸟”,“凤凰涅槃”是指凤凰每500年便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为烬,让过去身上所背负的所有苦痛都灰飞烟灭,在肉体与精神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之后,从灰烬中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人们称之为“凤凰涅槃”。涅槃又名圆寂,这与佛教又有了不可分割的渊源,在佛教中,涅槃是最高境界,意味着放下生死、放下得失、放下分别心、放下一切烦恼,成就圆满。陶艺作品“涅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从不谙世事到历经沧桑,每个人都要走过这样的旅程。一边受伤,一边成长是人生常态。没有无法治愈的伤,只要你肯走出过去,就能让每一个当下都轻松前行,活出最好的自己。怎样走进过去,让当下轻松前行?人生如梦,然而这并不需要伤感。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并不是很愉快的经历,有的过了就模糊了,有的会留在记忆里。其实,留在记忆里的那些不愉快的痕迹,甚至是伤口,何尝不能试着以一种全然改观的视线去治愈?真正的凤凰人们没有见过,它是传说中的神鸟,传说中的凤凰每时每刻都是在燃烧自己,经过了痛苦的过程得以重生,是以一种形式代替了另一种形式,肉体消亡了,精神得以永存。
3结语
走进历史的长廊,遥想往昔峥嵘,眼前浮现出宜兴均陶诞生、没落、繁荣等一段段的历史云烟,画面清晰,犹在咫尺,思索宜兴均陶走过的岁月,我们看到均陶从业人员的激情与梦想,看到他们的努力和承担,数百年来,宜兴均陶经历了历史的云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低谷和高潮,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获。岁月悠久,未来可期,希望我们的从业人员能从均陶作品“涅槃”中有所收获,能放下一点得失心,以光明之心穿越低谷、冲破瓶颈,让自己的事业迈向更高的阶梯,让宜兴均陶获得更多的荣耀和光辉。
参考文献
[1]张琦.富贵吉祥,美好幸福——论宜兴均陶“四方花鸟民格盆”的创意[J].江苏陶瓷,2019(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