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生是贯穿西方乃至世界范围内艺术学习和创作過程的重要方法。从14世纪文艺复兴到19世纪浪漫主义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绘画技法的全面成熟和绘画理论的不断丰富,画家们看待写生的观点和使用写生的目的、方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印象派的达·芬奇和浪漫主义画派的德拉克洛瓦入手,在其本人撰写的笔记、日记、与他人的书信往来中梳理有关写生的观点和方法,以期在了解西方美术学习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当下的艺术创作。
关键词:写生观;达·芬奇;德拉克洛瓦;文艺复兴;浪漫主义
写生,即以实物为观察对象直接加以描绘的作画方式,既可作为创作的手段,又常用于练习技法和搜集素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训练乃至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富有经验的成熟画家来说,写生总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浪漫主义画派领军人物德拉克洛瓦曾在日记中写道:“无论是多么完备的原始构思,没有在模特等自然物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总是不具有‘动人的效果。”文艺复兴艺术巨匠达·芬奇也曾写道:“真正高明的画家应当是如实地运用艺术作为手段、对自然进行再现的。”可见,写生对于西方艺术来说是公认的练习绘画的重要方法。而对于当代艺术工作者来说,对西方写生观的演变和发展的研究于学习和创作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写生观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意识的觉醒,14世纪至16世纪产生的“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构成了文艺复兴的特征,而达·芬奇便是个中翘楚。在他绘画领域的重大成就中,写生观念贯穿所有作品,产生了以严谨精致的构图、动作设计的深刻暗示及真切地再现自然为特征的艺术风格。
(一)静止构图,谨严设计动作线索
达·芬奇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优秀的画家应当集中精力构思和刻画用动作体现出的人物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反映人物的思想意图。作为文艺复兴的代表画家,达·芬奇的很多作品都选取了《圣经》中的题材,同时在构图和布局上非常考究,具有相当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例如在《最后的晚餐》中,无论是画面前景的餐桌、中景的人物还是背景的门窗和天顶,都体现出绝对的透视规则,对于画面表现的中心——画面正中的耶稣,则以色彩明度和饱和度、人物动作和建筑的透视线对观众的视线进行巧妙的引导。这里以耶稣左边的三位门徒约翰、彼得、犹大为例,分析他们的动作和神情线索。
约翰作为《圣经》中年轻、单纯、善良的传递耶稣福音的使徒之一,达·芬奇让他靠向耶稣的另一边,脸上带着一贯的微笑和从容。彼得性格冲动,爱憎分明,他的动作被设计为手撑着约翰的肩膀,上身倾向耶稣,这是一个表达迫切求知的姿态,加上他凝眉肃穆的表情,想要揪出叛徒的心情便传递出来。而叛徒犹大的身体微微向后靠,和彼得的动作形成鲜明对照,脸上的表情在一片阴影中虽然模糊不清,但攥紧的右拳和脖子上因紧张而暴起的血管已经暴露了他。这三人是画面中最具戏剧性的部分,达·芬奇通过对其动作和神情的或明示、或暗示的安排,巧妙地使观者代入了情景。
整幅作品选取了用餐中的一个瞬间进行描绘,十二个门徒围绕着耶稣呈一字形展开,构图具有稳定、平衡、静态的特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都与其性格特征十分契合,体现出达·芬奇的精巧设计和高超的造型能力。
(二)“复制”自然
达·芬奇的写生观在他提出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镜子说”中得到生动阐释。它包含两层观点,第一是画家如何从自然中获取物象,第二则是如何将获取到的物象以艺术手段加以表现。
在达·芬奇所撰写的笔记中,贯穿全文的绘画观点就是画家的心要像镜子一般,将所见的自然如实地呈现在画布上。这个观点包含两重含义,首先是观察自然的重要性。在达·芬奇一生中创作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写生手稿占了非常大的部分。这些手稿的题材多样,从植物、动物到风景、人物及解剖,达·芬奇往往只使用简单的钢笔和墨水、粉笔,在纸上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他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出于真实地再现自然的愿望,达·芬奇也创造了许多绘画方法,瓦萨里在传记中就对他的衣纹练习法有相关的表述:达·芬奇将实物写生作为重要的绘画方法,他以黏土制作许多姿势不同的人物模特,并给它们穿上沾取过灰泥的软性布料,待其干后就可以成为稳定的写生模特。达·芬奇在30岁之前也留下大量因不同的真人人体姿势形成的衣纹素描,这为他真实自然的、超越前代画家的画风形成奠定了牢固基础。
绘画写生过程中的方法,达·芬奇在笔记中也有提及。他谈到镜子在绘画过程中的使用,可以将所绘制的实物映入镜内,然后将之与自己的画作相比较,这对于检查是否准确地“复制”自然,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方式。
在模特方面,达·芬奇会根据画作的需要对模特进行引导和调整。例如瓦萨里写道,达·芬奇为了使蒙娜丽莎本人始终保持愉悦的状态,在绘制时特意请来小丑、乐手等为她表演,这就使写生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呆板问题,更好地体现人的个性和自然流露的人性,是对中世纪以来去人性化的选题和绘画的一种有力批判。
需要注意的是达·芬奇“镜子说”的第二层含义:画家在作画时虽然要忠实地再现自然,但切忌一味地照抄照搬自然,而是要在认识其本质的基础上加以自我的思考和艺术观念的表现。他有很多作品都经过了对物象造型的人为再造、组合和调整。例如在他青年时期,父亲曾委托他在一面盾牌上做装饰,他在确定要以美杜莎头像为画面主体之后,捉来了大量蜥蜴、蛇、蛆虫等动物,将这些动物的特征组合构思之后作画,最终的成品栩栩如生,这个兼具了真实性和幻想性的怪物使前来取作品的父亲都吓了一跳。
在达·芬奇与他同时代画家的作品画面中,体现出的往往是静态中蕴含着深意的构图和动作安排,其目的是宣扬和表现人性。在这个过程中,写生是达·芬奇创作的必要手段,但更加真实和理性地运用模特,将写生的元素进行组合和再造,是14世纪文艺复兴画家的共同特点。
二、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19世纪浪漫主义
画派写生观
19世纪诞生于法国的浪漫主义画派强调对情感的释放和直接传达,较之前更多表现了悲伤的情感。在此时代背景下,画家的题材选择与14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不同,多选取能产生惊奇、恐怖、悲哀、愤怒及战斗后的愉快等动势强烈、感情突出的物象。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德拉克洛瓦在1824年5月7日的日记中提到,充满波动和强烈饱满的情绪是他创作的前提和他做的每一件成功的事的基础。这不仅是德拉克洛瓦本人的特点,同样也是浪漫主义最突出的特点。
(一)动态构图,感性显现与显性人物关系
德拉克洛瓦及其所代表的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与之前的画家与画派相比,很大的不同来自画面构图和人物动作、笔触上的强烈动势,他的名作《撒尔达那帕勒之死》就是一力证。这幅作品通过色彩的对比引导观者的视线,从而体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画面情节。在这幅描绘阿尔及利亚国王在敌军压境时将妃子和爱马全部杀死后自焚的作品中,整体采用暗绿、鲜红的高饱和度对比色调,同时暗色的背景也与高亮度的裸体女子形成对比,极大地刺激着观者的視觉。而国王的衣袍和表情隐没在阴影中,侧卧的静态动作和前方屠杀的动态场景形成对比,更为这幅画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二)“想象的效果有时要优于真实”
在对自然的表现中,无论是德拉克洛瓦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画家,都在自己的画作中广泛地使用模特。对此德拉克洛瓦有着详细的论述,他曾在日记中写道,画家一定要使用模特来进行创作,否则绝不会拥有真正大师的“动人的效果”。他也提到好友席里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其中一位面庞无须的年轻人的手臂就是照着他的画的。再如德拉克洛瓦最喜爱的模特之一艾米莉·罗贝尔,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中,躺在帕萨马旁边的裸体女人就是依照她画的。可见在德拉克洛瓦乃至19世纪浪漫主义画家的绘画创作过程中,模特的使用非常频繁,且画家经常会使用自己欣赏的模特反复进行创作。
在强调取材和表现自然的重要性的同时,德拉克洛瓦更加注重的是画家的灵感和对画面的处理。面对自然物象,德拉克洛瓦认为,伟大的画家绝不会被模特左右,而是会删减无用的细部描写,进行画面的再造和组合。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更能体现画家的主观性对作品的主导作用。他重点提到,鲁本斯《圣贝诺阿》中的白马就好似全部出自画家本人的设想和经验,并未使用真实的马作为模特,但同样有非常动人的效果。同时他认为,艺术家与其他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结合现实生活表现出来,因而能够达到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效果,同时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例如他在1831年于巴黎沙龙展出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这幅德拉克洛瓦为发生在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所作的画作,融合了他的亲眼所见和想象。他的工作室距离巷战的地点很近,因而得以亲眼目睹很多实际发生的斗争场景。位于呈等腰三角形构图画面中心的、高举三色旗的女子裸露着身体,这在西方古典绘画中有着女神的含义。但同时她又只裸露上身,脚下踩着尸体和血污,带领着革命者英勇冲锋,是与通常意义上温柔恬静的女神全然不同的、动态十足的战斗姿态,呈现出德拉克洛瓦画作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特点。
三、达·芬奇与德拉克洛瓦写生观的异同
(一)共同点:重视自然
达·芬奇和德拉克洛瓦的家庭背景大体相似,性格和为人方面亦有相同之处——两人皆是出生于衣食无忧、关系和睦的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较深厚的文化修养。两人绘画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教会和宫廷贵族阶级,这就造就了二人创作理念和题材选择方面的相似性。14世纪的文艺复兴对其后的西方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于达·芬奇近三百年之后出生的德拉克洛瓦的写生观念,自然带有达·芬奇所处时代确立的艺术审美标准的烙印。两人都重视观察自然、取材于自然,同时也注重作为主体的绘画者对画面的处理和把控。
(二)差异点:构图和人物关系不同,所处时代背景不同
首先,达·芬奇与德拉克洛瓦的写生观最大的区别是对于构图和人物关系的传达表现。前文已有提及,达·芬奇绘画的构图多为静态且非常严谨,人物动作、神态的安排极为考究,皆是对所传达情感的暗示;德拉克洛瓦则多为强烈的动态构图,人物与人物之间动作、关系的安排较为浅显,直接而热烈地通过作品抒发情感。
其次便是所处的时代背景差异。达·芬奇生活的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一场对西方影响深远的思想变革浪潮,将人们从思想的禁锢中逐渐解放出来。它以人文主义为实质,更多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协调人和神之间的关系,赞美和歌颂人的价值与理性。故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为日后西方的理性、科学逻辑打下了基础。这就造就了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重视自然、崇尚理性、追求美好人性的特征。
而德拉克洛瓦所处的19世纪是欧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所以他的创作多是从新兴的资产阶级对思想解放的要求出发,寻求比文艺复兴时期更进一步的个性解放。人所独具的丰沛情感在革命的时代大环境中被放大和重视起来。在题材上,古代的神话故事不再是创作的唯一题材,而成为画家们借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媒介和手段;在绘画理念上,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绘画将此前古典主义传统绘画中对严谨造型的严格要求通过对色彩的追求压制下去,变化无穷的色彩成为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19世纪浪漫主义画家的武器,充分反映出动荡时代下西方绘画的变化和崭新的追求。
四、结语
达·芬奇和德拉克洛瓦分别是文艺复兴时期和19世纪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通过对二者写生观的分析和对比,可以直接地了解其所处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同时,经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晰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而了解艺术史发展的形态规律,为现今艺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使艺术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找到最适合的发展道路,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日记[M].李嘉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达·芬奇笔记[M].杜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3]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世纪的反叛[M].刘耀春,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钟子钰,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饰艺术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