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风险与管理方法

2023-06-05 08:11钮忠平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青少年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体能素养对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适当参与体育运动训练,对开发青少年体能潜力,强化学生肢体协调性、思维敏捷性,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体育风险,也为体育训练的正向助益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体育运动训练注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当前青少年体育训练面临的多种风险类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内体育运动训练的风险管理问题,并提出几点强化风险管理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9-0094-03

引  言

“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最有代表性的奥运口号,道出了体育运动的真谛:在竞技中寻求自我极限的突破。无论是专业体育项目的锻炼培养,还是聚集体育业余爱好者的训练俱乐部,都将“竞技”列为开展体育训练的潜在初衷。这种竞争的心态,成就了体育运动的蓬勃生机,但也客观上放大了体育训练风险的可能性。要切实发挥体育训练锻炼身体、磨砺心性的作用,有关机构就必须通过多重措施,完善训练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机制。而为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训练风险的多重类型及诱发风险的多种原因做详细探究。

一、体育运动训练注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体育运动“以人为本”的应然诉求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群体参与体育训练的目的,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内在的,以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为目标的身体运动机能锻炼;另一种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以超越普通人群、追求人类运动极限为目标的专业体育训练。无论是哪一种训练动机,都植根于训练参与者对自身体育素养的提升,都紧密遵循体育运动以人为本的天然属性,而注重训练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则能够确保安全体育的实现,从另一个角度彰显出现代社会体育人文关怀的理性回归[1]。

(二)体育项目良性发展的客观保障

在体育服务人类发展的社会共识下,体育训练本身的安全性同样也将成为体育项目能否获得大量受众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网络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类型的体育训练风险,都会在大众传媒的反复传播下,成为特定体育项目的“黑点”,从而减少该运动项目的潜在参与者规模[2]。当青少年对某个体育项目展现出兴趣,或家长为青少年选择体育锻炼类型时,首先关注的便是训练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以及近期是否发生过严重的安全风险。因此,从青少年体育训练的主导机构视角来看,注重体育训练的风险管理也是促进体育项目良性发展的客观保障。

(三)我国体育事业持续进步的必要途径

从更高层级的国家战略视角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也为我国“全民体育”战略的顺利落实提供了根本保障。欠缺风险防控的体育训练过程,必然是令人“望而却步”的。一方面,频发且多样的训练事故,无疑使体育训练的实际效率大幅降低,削弱体育项目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尊重的今天,任何忽视参与者体验诉求的活动,都很难获得广泛的受众群体认可,每一次体育训练中的突发风险,都是对该项运动的一次负面宣传,都将导致体育训练小众化。

二、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风险类型

(一)生理风险

生理风险,是体育训练中最常见的主要风险类型,也是直接影响训练者主观积极性的重要风险来源之一。比较典型的生理风险有:因大量训练而产生的内脏肌肉疲劳,以及心理疲倦;因擅自提升训练强度而诱发的陈旧性运动损伤、肌肉病变;因训练设计不规范、不科学导致的突发性运动损伤;等等。由生理风险的典型表现可知,其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作为训练参与者的青少年群体,对自身的实际体能水平欠缺清晰认知;其次是主导训练过程的体育教练,对具体体育项目的认识不到位,对学员群体的能力分层不够准确。

(二)环境风险

体育训练中的环境风险,共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训练场地潜藏的风险,如运动场地中随意摆放的障碍物,温控设备缺失导致的学员中暑等;其次是与训练设施相关的风险,如双杠高度设计失当导致的摔伤风险、运动场灯光不足导致学员误入危险运动区域等;最后,环境风险还包括多项体育训练共享场地时可能引发的学员碰撞风险,以及运动器材砸伤学员的严重事故等。环境风险的存在与训练主导机构的硬件健全程度及场地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当运动场地兼具良好的封闭性、完善的器材管理机制,以及科学的场地划分方案时,环境风险的发生概率也将大幅降低。

(三)难以预期的特殊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少年体育训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罕见且难以预防的特殊风险。比如因指甲过长,学员在篮球、足球训练中手指扭伤;女生头发没有按规定束起,而卷入体育器材;运动服、运动鞋与训练项目不符,导致跌伤、脚踝受伤等。特殊风险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预防方法仍然有迹可循。如前述举例情形,只要训练主导机构有完善的风险应急响应机制,教练能做好学员的仪容、着装要求,在训练中全程注意学员的举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风险发生。

三、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的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在风险管理与风险应对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首先,由于政策指导的缺失,体育培训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具备统一的规范和理论指导,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缺少应有的针对性和约束性,相应的管理条例也与实际的体育运动训练脱离,难以发挥降低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的实际作用。其次,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对运动设施及运动场地的管理力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在我国的中小学校园,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往往不包括对体育训练设施的管理,导致运动器材的维修、养护及更新工作失去了制度性的監督和管理,不利于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人员对风险成因的全面控制。

(二)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在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不同种类的风险与潜在风险因素的重视程度严重失衡。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例,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运动风险的管理意识明显低于课堂教学,对医疗、急救等保障机制及体育运动设施的管理意识普遍不足。这一现象表明,体育教师作为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主要的管理人员,虽然能够在课堂风险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风险管理意识,但是普遍缺乏对课外体育运动及相应保障系统的管理意识。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薄弱,还体现为风险规避工作及风险成因分析工作不到位。可以说,管理者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意识,在无形中加大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潜在风险。

(三)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控制水平仍旧有待提升,风险管理工作亟须进一步加强。尚不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严重制约着青少年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首先,风险管理规划工作缺失。在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的预判和风险管理计划工作的不足,不仅使风险管理工作过度依赖以往的管理经验,也导致实际的风险管理活动缺乏应有的风险预案与必要的准备工作,降低了风险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和解决效果。其次,风险评估能力薄弱。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评估和对风险因素的识别水平已经得到较大提升,然而,对于不同领域体育运动潜在风险的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尚不能满足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安全性需求,特别是体育运动风险与运动伤害发生时,风险应急机制与通报系统仍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四、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风险管理方法

(一)完善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的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应以国家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为指导方向,以运动场所及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为重要参考,在高度重视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对潜在风险的把控和应对能力。首先,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应以明确的管理目标为前提。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和发起部门作为主要的风险管理者,有必要在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下,通过对体育运动潜在风险的科学评估和精准分析,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其中,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目标既要针对可能存在的体育运动风险,也应包括体育运动风险的发生率及可以承受的范围,确保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在有效目标的管理下发挥最大效用。其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责任化。体育运动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方,应在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和落实过程中推进风险管理工作的责任制,强化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最后,强化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审查及监管力度。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有赖于高效的审查及监管工作,只有进一步完善风险审查与监管制度,体育运动风险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安全性才能有所保障。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审查与监管,不仅应包括对运动器材、运动设施的科学管理,还要求管理者重点监督体育运动的培训与教

学活动,确保教练、教师的执教活动符合教学与培训流程。

(二)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作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主要风险管理人员,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运动培训机构的教练,不仅负责组织、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训练,同时也肩负达成培训与教学目标、及时规避可能发生的体育运动风险的重要任务。为此,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风险管理工作质量成为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目标。

第一,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为确保提高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的安全性,管理人员应树立积极的风险管理意识,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对培训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良。在实际的培训和教学活动中,管理人员有必要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对青少年的危险行为进行及时预判,对运动器材和训练场地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排查,杜绝因侥幸心理而造成的体育运动安全事故。第二,树立对体育运动风险的正确认知。从事体育培训和体育教学的风险管理人员既要明确自身在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也应树立对体育运动风险的正确认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为此,中小学、青少年体育运动培训机构及体育活动中心应就体育运动风险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在培训环节,要将相关人员体育运动风险认知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的培训目标,确保管理人员在具体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明确自身责任,了解风险管理工作对降低运动风险、确保青少年运动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在体育运动场地张贴运动安全海报、普及风险管理常识、进行体育运动风险演习活动,都是进一步明确管理者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知、提升风险管理者实践能力的方式。

(三)构建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风险管理工作而言,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强化风险管理力度、提升风险管理工作实际成效的重要前提。首先,制订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风险管理方案。在青少年体育运动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方案的制订,不仅能够体现出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提升风险评估水平,还可以在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前对一些常见的、较明显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发现和有效排除。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风险管理方案的制订,应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具体的运动环境和运动条件,确保风险管理方案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其次,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由体育训练的三大风险类型可知,实际工作中的体育风险,往往有复杂的诱因,除可能性、严重性两大风险评估指标外,青少年体育训练主导机构还应结合风险发生的频次,风险在各年龄段青少年、各性别群体中的分布特点,制订完善的风险识别、评估体系,为进一步精准防控风险提供参考。

结  语

综上,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符合现代体育倡导人文情怀的时代趋势,是扩大各主要体育项目受众,提高新生代身体素质的必要举措。要实现对体育训练风险的有效管理与预防,相关部门仍需将重点放在风险防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案的完善上。当体育训练环境实现了训练设备与防护设施的健全,训练主导机构制定出有效响应多种风险的机制,体育训练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也将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周战伟,吴贻刚,文静,周鸣.上海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运动风险管理机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4):77-81.

杨萌勐.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以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3):87-88.

作者简介:钮忠平(1974.9-),男,任教于福建省邵武市邵武第四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一级教师,

曾被中共邵武市委邵武市人民政府授予2015—2016學年度高三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