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的触觉去阅读

2023-06-05 17:42贺绍俊
新阅读 2023年5期
关键词:字书触觉芦苇

贺绍俊

认识几个字以后就开始对书籍充满了好奇,这大概是很多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吧。我记得自己刚刚上了小学一年级,就迫不及待地找来大人读的“字书”(那时孩子们把连环画之类的书称为图书,大人们读的书称为字书,因为大人读的书只有文字没有图画,在孩子们眼里字书是深奥无比的世界,能够读字书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果看到哪一位孩子捧着一本字书在读的话,马上会对他肃然起敬),先是从书中寻找自己认识的那几个字,慢慢地就开始跳着读了,跳过那些还不认识的字,那些不认识的字真是一只只凶恶的拦路虎,不得不采取连蒙带猜的方式,蒙对了,就明白了书中的意思,心中格外高兴,但多数时候是蒙不对的,蒙不对就被生字拦截在那里,不能继续读下去,心中懊恼不已,恨不得赶紧多学几个字。识字的人大概都会有读书的经历,因为书籍里面有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书籍其实也是我们大脑的延伸,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有些东西就存在书籍里面,比方说圆周率,人们一般可能记得Л≈3.14,至于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五位数、六位数乃至几十位数,人们的头脑也许有这个能力记住,可将头脑全花在记这样的数字上实在是不情愿。我过去一直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分量,一直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的确,我也从阅读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但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发现阅读不能等同于学习,阅读绝不仅仅是要从书本里获取知识,有一些东西比知识更重要。

50多年前,我在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区当知青,那时我才十六七岁,身心正在成长之中,最犯愁的是找不到好书读。偶然间得到一本《微积分学》,从知识的角度说,我一个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似乎离它太遥远,但是我仍舍不得放弃它。正好要去洞庭湖里砍芦苇,我将这本书塞进包里,带着它进了洞庭湖。我们砍倒一大片芦苇,将芦苇码成一个个高大的垛子,就要一船又一船往生产队拉了。我自告奋勇留下来看守芦苇垛。其实我是牵挂着包里的那本《微积分学》。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我就与这本书为伴,书里面由数学搭建起来的神奇奥妙世界太有吸引力了,我完全沉浸在其中。我或者倚在蘆苇垛子上阅读,让冬日的阳光把书页抚摸得有些温暖;或者躺在芦苇棚里阅读,耳边还时不时传来棚子外面的鸟鸣声。微积分让我忘掉了时间,忘掉了那时候绷得紧紧的阶级斗争,忘掉了一切世俗的烦恼,我的精神豁然开朗,仿佛身处一个鸟语花香的天地。阅读这本《微积分学》,作为知识,我基本上对微积分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样作为知识,微积分学对我来说,又是没有用处的,在我后来的人生经历中,再也没有与微积分学发生过关系,现在,微积分学的那些稀奇的公式和定理,我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正是一次没有用处的阅读,让我的精神得到了解脱。也许可以说,这才是阅读最大的用处。因此,我常想,阅读应该是一种精神的洗涤活动,尤其对心灵的阅读而言更是如此。用心灵的触觉去读书,通过读书让我们的心灵的触觉变得越来越敏感。

随着阅读的经历越来越丰富,我发现,阅读是在激活人的一种潜在的感觉,我将其称为人的内感觉。内感觉是相对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外感觉而言的。外感觉与我们的外在器官相关,眼睛、耳朵、鼻子、四肢,而内感觉的器官是人的内心,内心是人的一种无形器官。有一个词语:“心灵”,是对这种无形器官最恰当的描述。因此也可以说,阅读是人用心灵的触觉去感受文字的奥妙,心灵触觉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现代社会被太多实用性的东西所纠缠,被太多欲望性的东西所迷惑,而这些纠缠和迷惑主要作用于我们的外感觉,长此以往,人们的心灵触觉变得很不敏感了。很多人的阅读不能叫真正的阅读,只能叫读书,读书仅与学习有关,虽然学到了知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它刺激不了心灵的触觉。如果一个人满足于学习式的阅读,甚至消遣式的阅读,心灵的触觉便会长期处在荒废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变得粗砺迟钝,心灵触觉迟钝的人也就是一个精神乏味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倡导用心灵的触觉去阅读,用我们心灵的触觉去感受文字的肌里,去进行一种精神的探险,去触摸世界的另一面,那是与我们的世俗功利毫无关系的另一面。

作者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监事长,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字书触觉芦苇
石磨豆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芦苇
食的触觉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
芦苇
无字书图书馆(节选)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
芦苇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