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菊
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团讨”频率高、时长,经常采用的方式是集体讨论,“团讨”内容多聚焦于区域作品成果分享等。在“团讨”中幼儿虽乐于参与讨论,但大多流于形式。为了找到原因,我们与教师进行深入交谈:有教师表示区域游戏项目多,涉及各个领域目标,点散面广,如何捕捉有价值的点与幼儿展开讨论困难重重;有教师认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是个性化学习,有些问题是个别幼儿问题,如何引发群体共同关注,产生共鸣是个大难题。除此,大部分教师组织“团讨”活动时的有效性提问缺乏,也会造成“团讨”质量低下。那么,如何获取适宜的“团讨”内容?提出高质量问题?如何引发幼儿共同参与讨论呢?对此,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站幼儿园针对教师如何组织幼儿开展区域后的““团讨””进行了深入研究。
学习培训 游戏活动的目标是多元的、开放的,点多面广,而“团讨”时间有限,选择有价值的交流点至关重要。为了帮助教师理清什么是交流价值点,我们组织教师参与“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教育功能研究”“‘团讨出发走向师生共同建构的课程”等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明白虽然班级区域很多,但幼儿最为关注的还是主题活动性区域。例如,在开展“蚕宝宝”主题活动期间,教师发现幼儿不管是在区域游戏还是散步时,都三句不离蚕宝宝的话题,如“蚕宝宝住在自然角太热怎么办?”“蚕宝宝的便便怎么清理?”。当然,园所新变化、社会热点也是幼儿非常关注的问题。如幼儿园新创设了大型玩具“空中列车”、突发的交通事故等,对于空中列车什么时候可以去玩、和谁玩、怎么玩、安全帽的佩戴等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他们区域游戏后讨论交流的热点。通过培训,教师们明白围绕“题点”“热点”获取“团讨”内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讨交流 一是视频研讨法。众所周知,游戏活动稍纵即逝,教师要练就火眼金睛就要不断研读案例,找到讨论的价值点。而将幼儿的游戏过程拍摄成视频,可将游戏进行定格,让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解读,以获取“团讨”内容。做法一:教师拍摄班级幼儿游戏视频,年段长组织教师分组进行观看,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寻找有“团讨”意义的价值点;做法二:拍摄教师组织“团讨”的视频进行分享讨论。教师每天都与幼儿进行“团讨”,如何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真问题并展开“团讨”非常考验教师的智慧。对此,我园会不定时组织教师观摩其他教师开展“团讨”的视频,共同梳理获取“团讨”价值点的一些好方法。如在环境创设方面,有的教师设置“今天我要说”记录墙,引导幼儿将当天遇到的问题或成功经验记录并张贴到墙上;有教师创设了作品展示柜,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呈现出来,这样教师通过幼儿的记录单及作品就能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方便在短时间内捕捉到有价值的分享点。
二是现场研讨法。区域游戏“团讨”的内容获取有什么规律可循?如在新游戏开展初始,重点观察什么?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应关注哪些内容?游戏即将进入尾声又有什么值得交流分享的?带着问题,园所多次组织教师开展“区域+‘团讨”现场观摩活动,与教师共同研讨、梳理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关注的内容。我们发现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时间维度,即游戏开始时、游戏进行时、游戏结束时对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投放、幼儿知识技能、个性品质、规则制定执行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获取“团讨”内容。
总之,区域游戏后的“团讨”内容虽然点多面广,但选取有价值的内容也是有章可循的。这个章在于教师眼中是否有幼儿,心中是否有目标。
有效提问应该是清晰明确、循序渐进、具有开放性的,不能只用“好不好”“是不是”等语言与幼儿交流。实践证明,教师没有针对性的发问与回应会造成无效的“团讨”。那么,怎样才让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团讨”过程中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呢?
文章学习支架教师提出有效问题 我们以《小脑袋大问题》为蓝本,制定学习计划,让教师们分章阅读。阅读后,教师们都获得了不同的感悟。例如,有教师说看完书后,明白了“团讨”问题从六个层次上可以有不同的提法,如针对记忆方面可以提出点数、识别、重复性等问题:“建构区得用多少块积木搭出这个塔?”“你用的积木是什么形状的?”;而在最高层次创作型的提问主要针对的是设计、创作等深度思维问题,同样是积木区,可以问幼儿“你准备在纸张上设计什么样的塔?”“塔下怎样才能搭一个能停下大货车的车库”等。又如,有教师结合自己在组织“团讨”中的实例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班级幼儿在阅读绘本《咔嚓》时,首先,可以先提问一些让幼儿容易理解的问题:“咔嚓太太来到了哪里?她看到了什么?”其次,可以提问一些需要幼儿讨论故事和角色的问题:“狗的主人现在的心情可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呢?”最后,可以应用问题鼓励幼儿将故事与自身生活或周围世界联系起来——“如果你也有一把大剪刀,那你会想要去哪里、剪些什么呢?”这本书的阅读与学习让教师们了解了不同层次问题的问法,为他们组织“团讨”时的有效提问提供了依据。
刻意练习提升提问的质量 《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有这样的阐述:只需要进行刻意练习,任何人都能突破自己的极限,刻意练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心理表征,把技能变成下意识反应。为了能够让这些刚入职的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将《小脑袋大问题》一书上关于“运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的部分复印下来,并对应张贴到各个区域;然后,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利用便签条进行问题转换;最后,在“团讨”中结合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运用。这就好比在班级建设了一个问题资料库,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资料库,从而解决高质量提问的瓶颈。例如,在某次观摩活动中,职初教师刘老师能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设疑。教师们都惊叹于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教师却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做到与幼儿积极有效的互动。分享交流中,刘老师表示她每天都会记录幼儿区域游戏时的情况,回家后再查询相关资料,写下要跟幼儿讨论的问题,并张贴在各游戏区域,让问题可视,易于操作。
总之,“团讨”中有效提问是一种习惯,更是双向促进的过程,它不仅能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幼儿学习发问,从而促进师幼间良好的互动。
教师在组织“团讨”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与幼儿互动是个体的互动,与其他幼儿没有关系,这也造成了其他幼儿的无所事事。但是,教师们对此也振振有词:“本来就是那几个孩子的学习经验,其他幼儿不积极参与互动也很正常。”乍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但这个现象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也就是组织“团讨”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我们认为“团讨”最大的价值应该是,将幼儿在游戏中碰到的问题放到集体中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方法,或激发更多幼儿参与探究的欲望,如果只是个别对话,“团讨”就失去了意义。为了提升“团讨”的有效性,我园教师尝试从讨论什么主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针对应该准备什么材料、环境创设等方面设计简单的计划表。例如,针对建构区中火车头和车厢衔接不上的问题,教师准备了小火车模型、图片,预设了两个问题,问题一:要把火车头和车厢连接起来,你们觉得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二:如果是你们去搭建,你们想怎么做?可以看出,教师根据幼儿现阶段游戏情况做“团讨”预设计划,能够将部分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放到群体中进行讨论,引发了全体幼儿的关注,并通过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因此,“团讨”同生成活动、微格教学活動一样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全面性等教育属性。
总而言之,教师组织的“团讨”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但教师不应局限于这十几分钟,因为“团讨”是要建立在教师对幼儿观察、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诠释未知点”,这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当然,“团讨”不一定是教师发起,也可以幼儿发起;不一定是区域游戏后开展,一日活动各个环节都可以展开讨论……如何构建“人人、时时、处处”可“团讨”的氛围,营造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水平,这些都有待我们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