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代际团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3-06-04 12:15赵秋平张晓阳崔玉汪凤兰张盼李朝征
护理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影响因素老年人

赵秋平 张晓阳 崔玉 汪凤兰 张盼 李朝征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20SH004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代际团结现状,并探讨规范性团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随机抽取2个社区内年龄≥75岁的324名失能老年人,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家庭代际团结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得分为(3.31±1.2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现存子女数及领悟社会支持是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子女与老年人的交流互动,促使成年子女了解父母需求,促进失能老年人家庭和谐稳定。

关键词  老年人;失能;家庭代际团结;影响因素;社区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07.033

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形势日益严重,失能老年人呈不断增长趋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年人总数已超过52万人[1]。当面临健康问题和日常功能衰退时,中高龄老年人经常要向家庭成员,寻求家务和个人护理帮助[2]。家庭在养老及老年人照料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中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更加重要。长期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孝道文化对老年家庭代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团结作为家庭代际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指子女成年并且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之后,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凝聚力[3?4]。目前,采用家庭代际团结模型调查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代际团结现状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代际团结现状,探讨个人特质、疾病健康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家庭代际团结的影响,为家庭代际支持干预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首先在河北省唐山市7个行政区中应用数字抽签法随机抽取1个区(路北区),在该区11个街道也应用数字抽签法随机抽取2个街道(机场路街道和祥云道街道),再应用数字抽签法分别从这两个街道各抽取1个社区(团结里社区和祥荣里社区)。纳入标准:年龄≥75岁;在社区内居住≥6个月;失能得分≥15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病情危重,严重认知障碍无法询问者;有严重精神疾病者;没有子女的老年人。

1.2 调查工具

1.2.1 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 课题组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健康资料、家庭结构等。

1.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该量表于1969年由美国Lawton等[5]制定,分為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2个维度,共14个条目。采用1~4分计分,得分≤14分为无失能,15~21分为轻度失能,≥22分者为重度失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该量表由Zimet等编制,姜乾金等汉化修订,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维度,共12个条目[6?7]。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得分12~36分为低支持水平,37~60分为中间支持水平,61~84分为高支持水平。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

1.2.4 家庭代际关系问卷 选择本特森对家庭代际关系(Longitudinal Study of Generations,LSOG)[8]中代际团结理论模型为测量工具,由王晓静[9]翻译、修订形成中文版,共18个条目,分为团结S(包括结构性团结和联系性团结)、团结A(包括情感性团结和一致性团结)、规范性团结3个维度及功能性团结(包括提供帮助和接受帮助)。其中结构性团结用于评估父母与子女居住距离的远近,联系性团结用于评估父母与子女打电话、发邮件的频率,情感性团结用于评估家庭成员的情感亲密度,一致性团结用于评估家庭成员价值观的共识度,均采用1~6分评分;规范性团结用于评估照顾父母和养育成年子女的责任,采用1~5分评分;功能性团结不出现在因子结构里,用于评估老年父母提供或者接收到帮助的频次。本研究选取家庭代际团结中的规范性团结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经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94。

1.3 调查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对符合条件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在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严格统一培训,调查前对研究对象解释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取得同意。以调查人员代填的方式收集资料,及时回收检查,遗漏或错填者当场纠正,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738份,回收有效问卷72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1%,其中失能老年人324人,年龄(82.37±5.07)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经K?S拟合优度检验,社区高龄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规范性团结等得分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代际团结得分情况 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团结S、提供帮助、接受帮助、团结A及规范性团结各维度得分根据百分制转换原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排序见表1。

2.2 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得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2.3 社区中高龄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中高龄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3。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现存子女数及PSSS得分是规范性团结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

3.1 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代际团结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代际团结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团结S(结构性团结和联系性团结)、规范性团结、接受帮助、团结A(情感性团结和一致性团结)、提供帮助。由于中高龄失能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而不能独居做到自我照顾,对生活照顾需求较高,多数选择与子女同住[10],所以,团结S(结构性团结和联系性团结)得分较高。中高龄老年人机能老化、丧偶率增加、社会交际圈变窄、经济地位和社会角色急剧变化等各种原因需要子女的照顾,子女受孝道文化影响对老年人早期养育之恩和后续支持进行报答,是一种基于家庭资源互惠的交换行为[11],促使规范性团结得分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子女迁移行为对老年人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子女對于中高龄失能老年人情感支持减少[12]。中高龄失能老年人由于认知功能衰退,对于新事物学习和接受能力下降,降低了团结A(情感性团结和一致性团结)水平。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受损对子女提供工具性支持和劳务支持相对减少,所以功能性团结得分较低。与Katz[13]调查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以色列的文化背景、生活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与我国存在差异。

3.2 社区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现存子女数及PSSS得分是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得分越高,由于年龄较小的失能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损伤较轻,主动学习能力较强,希望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延长自己的预期寿命[14]。婚姻状况为配偶健在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得分较高,与魏彦彦等[15]研究结果一致。配偶在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期待子女承担孝道责任,更好地陪伴和赡养老年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中高龄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得分较高,与Silverstein等[16]研究结果一致。文化程度高的中高龄老年人多为退休干部,经济收入水平高,较少需要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并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协调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避免冲突和矛盾。现存子女数较少的中高龄失能老年人规范性团结得分较高,可能是因为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子女数量减少,失能老人与子女共居,主要依靠子女照顾,父母倾尽全力培养子女成才,希望子女成年以后对父母尽孝道[10]。社会支持越差的中高龄老年人规范性得分越高,原因可能是:失能老年人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社会支持作为基础支撑,可以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从而缓解家庭压力;社会支持差的失能老年人生活中得不到家人、朋友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照顾,不利于家庭内部的亲密关系和互惠,内心孤独,希望子女尽孝道,承担照顾的重任[17]。

4  小结

建议完善社会支持体系,重点关注年龄较大、丧偶、文化程度较低、现存子女数较多及高水平社会支持的中高龄失能老年人,加强社会融入,促使成年子女了解父母需求,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父母和子女应共同努力,促进家庭功能的稳定发挥,进而提高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22-03-25].http://www.stats.gov.cn/sj/tjgb/rkpcgb/qgrkpcgb/202302/t20230206_1901998.html.

[2]  闫子玉,葛香玉.老年人照顾需求现状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9):5-6.

[3]  韦璞.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5(7):158-161.

[4]  马春华.中国城市家庭亲子关系结构及社会阶层的影响[J].社会发展研究,2016,3(3):44-70.

[5]  LAWTON M P,BRODY E M.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The Gerontologist,1969,9(Part 1):179-186.

[6]  BLUMENTHAL J A,BURG M M,BAREFOOT J,et al.Social support,type A behavior,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Psychosomatic Medicine,1987,49(4):331-340.

[7]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76-578.

[8]  JAGGER C,GILLIES C,MOSCONE F,et al.Inequalities in healthy life years in the 25 countr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05:a cross-national meta-regression analysis[J].Lancet,2008,372(9656):2124-2131.

[9]  王晓静.中文版家庭代际关系问卷的信效度研究及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D].蚌埠:蚌埠医学院,2017.

[10]  杜亚男,陈长香,窦娜,等.唐山市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2):191-195.

[11]  韦宏耀,钟涨宝.代际交换、孝道文化与结构制约:子女赡养行为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144-155;166.

[12]  MORADI F,TOURANI S,ZIAPOUR A,et al.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J].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2021,42(1):15-20.

[13]  KATZ R.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rel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old age:a cross-national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2009,6(2):79-90.

[14]  罗婷俐.孝顺期待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成年子女孝道行为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9,12(1):88-94.

[15]  魏彦彦,孙陆军.失能老年人获得家庭支持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606-3608.

[16]  SILVERSTEIN M,CONROY S J,GANS D.Beyond solidarity,reciprocity and altruism:moral capital as a unifying concept in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for older people[J].Ageing and Society,2012,32(7):1246-1262.

[17]  李淑杏,陈长香.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社会支持[J].医学与哲学(A),2014,35(7):41-45.

(收稿日期:2022-04-19;修回日期:2023-03-18)

(本文编辑 苏琳)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影响因素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