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2023-06-04 00:55邵晓白
新校园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文化融合时代性

邵晓白

“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这一美学思想强调从高处进行全面的审美观照;中国绘画审美独特,又素有“小中见大”之说。笔者认为,大单元课程设计如同中国绘画:以大观小,用大概念引领研究,统筹课程框架和内容;小中见大,以小课堂呈现大主题、大概念,建构美术要素与人文主题相照应的“大单元”,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一、以大观小,居高探物微

1.用大概念观照课程内容

敦煌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美呈现,亦是世界文明的具体折射,依据这一观点,笔者整合课本和网络资源,将大概念设定为“多元文化融合的美术演变与发展”,确定本课关键词——文化融合、演变与差异、时代性、本土化、传承与创新。

敦煌壁画作为敦煌文明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既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又体现了强烈的民族风格。本课以敦煌壁画为教学内容,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向新时代学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根本任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观看、研读、理解敦煌经典壁画,强化对作品的图像识读,展开审美判断的自主思考,旨在通过对敦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壁画作品的深入赏析,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独特的形式语言和演变历程,探寻其发展变革的缘由,从而挖掘敦煌艺术蕴含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为加强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笔者设定的基本问题是:多元文化融合是怎么影响美术演变和发展的?以敦煌壁画为载体,从结构布局、造型表现、赋彩设色、图案形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小问题,与基本问题呼应,激发学生对敦煌艺术的兴趣与思考,帮助学生持续地进行深度学习。创设任务情境:请学生为学校艺术节设计“敦煌印象”主题文创作品,以此强调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2.用大概念观照课程建构

为更好地解读多元文化融合对敦煌壁画的影响,笔者把大概念作为串联课程的支点,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教学活动分解为五个课时。前四课时从美术的角度,逐个分析敦煌壁画的构图、技法、色彩、纹样的演变,梳理出发展脉络;最后一课时依托所学所感,请学生进行文创设计,将传统文化带进生活。尝试运用App游戏、实景地图等方式,较完整地呈现敦煌壁画艺术的全貌;通过任务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对比与分析、模仿与创作、展示与评价等过程中深入了解敦煌壁画的形式语言与文化精神(如图1)。

二、小中見大,细处话真意

教学“敦煌壁画”的五个课时,笔者立足于壁画形式语言与历史人文相结合的双线理念,尝试通过不同的小切口,寻找多元文化对美术的影响,寻找壁画之间的递承关系和共性联系,形成结构化的系统知识,传递更完整合理的学科信息。

1.岁月回响——敦煌故事画

构图布局是壁画表现内容和主题的形式,也是学生欣赏画作及理解绘画语言的第一步。敦煌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为后世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从而衍生出多样的构图模式。

第一课时:万象由心生,从敦煌故事画的角度,解决“不同时期的敦煌故事画在构图上有何发展与变革”这一问题。

各小组根据导学单等资料,分组探究不同时代创作的同名壁画在构图上的区别,归纳出敦煌故事画的构图形式有:一图一景、异时同图、长卷式、连环画式等。并开始思考:中国传统的构图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在问题情境中,梳理故事画构图演变的时代脉络:从北凉西域特点明显的单幅故事画,到北魏中原长卷故事画,再到唐代的连环故事画,从而理解故事画从一开始对西域构图的模仿借鉴,到独立探索融入中原构图,再到创新变化,最终在实践中形成典范的多元文化融合历程(如图2)。

2.时代印记——敦煌人物画

作为一门可视性艺术,美术课程非常注重对技法的了解。敦煌人物壁画时代特征突出,在技法层面,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表现出当时的绘画风格和审美风尚。

第二课时:古壁丹青落,通过探究敦煌人物画,理解不同时期敦煌人物造型的特点和演变,厘清壁画技法的发展脉络。

结合上一课时对不同时期壁画的认知,以“找不同”为切入点,小组合作多角度深入探索:敦煌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时期(北朝壁画和唐朝壁画),人物在造型、色彩、线条、技法上的差异;运用P图技术呈现西域凹凸法的绘画步骤,借助练笔活动巩固对人物技法的理解,感受多元文化的融汇;最后通过对元代“千手千眼观音画”的赏析,梳理出脉络:敦煌人物画是在西域佛教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技法,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理解敦煌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如图3)。

3.山水记忆——敦煌山水画

在绘画中,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敦煌壁画里的山水设色和描述,真实再现了中国山水绘画发展演变过程。

第三课时:自在山水间,通过解读敦煌山水画的赋色和空间表达,体会不同时期中国山水画家的审美。

本课主要对北魏、初唐、西夏三个不同时期的壁画山水进行分组探究,梳理出一条从人大于山的衬景山水—青绿风格的专题山水—水墨风格的独立山水的山水画演变脉络(如表1)。

之后,探究山石树木造型和技法,体会敦煌壁画中的大量山水无关西域,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反映这一观点。

4.那时花开——敦煌装饰图案

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形式的一般法则,它是形式构成的规律。绚丽多彩的敦煌装饰图案,正是形式美法则的完美体现。

第四课时:一花一世界。借助敦煌装饰图案,探究纹样演变和形式美法则。

本课由“画壁·一眼千年”主题时装秀导入,让学生体会以敦煌图案为灵感的现代设计的魅力,对敦煌图案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印象,为创意实践打基础。创设活动情境,通过分组探究服装图案与敦煌图案的关联,总结经典敦煌纹样及其出处,感受外来文化对图案的影响,归纳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形式美法则(如图4)。

5.生活美学——敦煌壁画文创

将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是文创设计的核心思路,敦煌的独特风格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第五课时:潮自东方来,属于创意实践课。让学生在文化积累之后,进行敦煌手账和文创书签的设计(如图5)。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融入现代生活的力量,讲好敦煌故事。

“宏观探道,微观探真”,“敦煌壁画”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为核心,按照学科知识逻辑结构、学生认知规律,以相关主题为线索,预设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活动,遵循“生为本”“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细节引导,以新颖多变的方式,将艺术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素养,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卫红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文化融合时代性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诗词的时代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