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斌 张军刚 王文文 薛志伟 王成业 许波
摘要:为探明深松耕作对黄淮海南部砂浆黑土夏玉米增密增产的调控机制,以驻玉216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2种耕作方式(常规旋耕和深松耕作),副区为5个种植密度(60 000、67 500、75 000、82 500、90 000株/hm2),研究了2种耕作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2种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玉米植株根干质量、根长、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深松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后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了8.0%(2020年)和10.4%(2021年),土壤容重降低了3.2%(2020年)和4.2%(2021年),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8%(2020年)和6.1%(2021年),全氮含量增加了9.0%(2020年)和12.1%(2021年),速效磷含量增加了17.0%(2020年)和15.9%(2021年),速效钾含量增加了3.9%(2020年)和6.4%(2021年);深松耕作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耕作的单株根干质量、单株根长、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深松耕作显著增加了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且延缓了它们后期的下降幅度,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耕作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平均增加了4.3%、叶面积指数平均增加了9.0%,开花期至乳熟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降低幅度由常规旋耕处理的6.72~9.35变为6.55~8.38,叶面积指数的降低幅度由常规旋耕处理的0.37~0.82变为0.36~0.67。2种耕作方式下,除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外,单株根干质量、单株根长、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常规旋耕下,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82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大,为9.26 t/hm2;深松耕作下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90 000株/hm2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为10.14 t/hm2。本试验条件下,通过深松耕作可以增密 7 500株/hm2,最佳产量提高9.5%。因此,黄淮海南部砂浆黑土可以通过深松耕作提高夏玉米的耐密性,進一步提高产量,从而充分挖掘夏玉米的增密增产潜力。
关键词:夏玉米;深松;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09-0088-09
基金项目:河南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编号:Z2019-02-04)。
作者简介:郭海斌(1987—),男,河南新乡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guohaibin521298@163.com。
通信作者:王成业,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13513865035@126.com。
玉米目前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减少,而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仍处于增长态势,在全国耕地面积有限且玉米种植面积缩减的情况下,提高玉米单产是保持玉米稳产、高产和可持续生产的有效途径[1-2]。种植密度和土壤耕作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种植密度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群体数量而影响作物产量[3],土壤耕作通过改善土壤耕层特性,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生长环境来提高作物产量[4]。增加种植密度后,受到拥挤效应影响,玉米根系横向生长受限,迫使根系纵向生长,然而由于国内长期使用小型机械旋耕,造成犁底层变厚且坚硬,阻碍了根系下移,导致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率下降,不能够支撑增大群体的需要,引起作物后期倒伏早衰加剧,最终表现为增密不增产,甚至可能减产[5-8]。深松耕作是一种保护性土壤耕作,能够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养分和含水量,扩大根系纵向生长空间,有助于根系对深层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有效缓解植株生育后期衰老,增强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抗倒伏能力,提高最适种植密度,使玉米增密增产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9-13]。
黄淮海平原南部为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其土壤类型主要为砂浆黑土,是典型的中低产田。该区域多采用小麦播前浅旋、玉米贴茬直播的耕作制度,造成土壤耕层浅且质量差,犁底层变厚,玉米根系生长受限,水肥利用率低下,严重阻碍了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14-15]。另外该区域种植密度偏低(6.19万株/hm2),也是限制玉米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16]。前人的研究多侧重于深松耕作对砂浆黑土耕层结构改良及作物增产的影响,而关于深松耕作下增加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因此在该土壤上开展深松和密度相结合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设置常规旋耕和深松耕作2种耕作方式、5个密度梯度,研究2种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玉米植株根干质量、根长、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变化,以期为黄淮海南部深松耕作玉米的增密增产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2021年在驻马店市农业科学试验站进行,坐标114°05′E,33°01′N,海拔74 m。该地区气候位于黄淮海平原南部,属于温带大陆季风型亚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8 ℃,无霜期220 d,年平均降水量1 004.4 mm。试验地土壤为砂浆黑土,土壤耕层基础养分:有机质含量12.26 g/kg,全氮含量0.86 g/kg,有效磷含量19.76 mg/kg,速效钾含量89.6 mg/kg,pH值6.4。供试玉米品种为驻玉216。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耕作方式,设常规旋耕(CT)和深松耕作(SS)2个处理,常规旋耕耕深为15 cm,深松耕深为35 cm,作业时间在小麦播种前,2个耕作处理面积均为6 m×108 m=648 m2;副区为种植密度,设置60 000(D1)、67 500(D2)、75 000(D3)、82 500(D4)、90 000 株/hm2(D5)5个密度梯度,每个密度小区设3次重复,行距60 cm,株距根据密度设定,小区面积为6 m×7.2 m=43.2 m2。施用北京金六丰贵福牌复合肥(N、P2O5、K2O含量分别为29%、5%、6%)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施肥量为750 kg/hm2,其他管理与一般大田管理一致。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理化性质指标 采样时期:乳熟期。测定土层:0~10、10~20、20~30、30~40、40~50 cm。测定方法: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采用微量凯氏滴定法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
1.3.2 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测定时期:开花期和乳熟期。每个小区选取3株生长一致的植株,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单株叶面积(展开系数为0.75、未展开系数为0.5);叶面积指数=单株叶面积×单位面积内株数/单位面积。同时使用SPAD-502叶绿素计测定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
1.3.3 单株根长和单株根干质量 测定时期:开花期。每个小区选取3株长势均匀的玉米植株,以植株的根茎为中心,垂直挖长(60 cm)×宽(各个密度的株距)×高(50 cm)的土块,装入尼龙沙袋中,然后用清水冲洗,将冲洗干净的根样置于根系扫描仪中扫描图像,并用WinRHIZO 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根总长度。最后将扫描后的根样放入烘箱中105 ℃杀青30 min,75 ℃烘干,百分之一天平称质量,测得单株根干质量。
1.3.4 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测产 测定时期:收获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每个小区选取3株均匀一致有代表性的植株,将其地上部放入烘箱中105 ℃杀青30 min,75 ℃烘干后称质量。
测产:每小区选取中间5行,收获全部果穗,从中挑选10穗具有代表性的果穗风干,用于考种,然后全部脱粒,按14%含水量折算实际产量。
1.4 数据分析
用 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igmaPlot 14软件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作方式、密度及其互作对单株根干质量、单株根长、SPAD值、LAI、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耕作和密度对2年所测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耕作×密度互作除对2020年开花期SPAD值和2021年单株根干质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对2021年SPAD值、2021年LAI和2年的籽粒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2.2 2种耕作方式下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
由图1可知,深松明显提高了0~5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2年的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了8.0%(2020年)和10.4%(2021年);深松明显降低了土壤容重,且主要降低了10~40 cm土層的土壤容重,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2年的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3.2%(2020年)和4.2%(2021年)。因此,随着深松处理的逐年进行,深松对土壤物理特性的改良效果越明显。
2.3 2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由图2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深松明显增加了土壤各养分含量,且主要增加了1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对0~10 cm和40~50 cm土层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影响较小。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的0~5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在2020年分别提高了4.8%、17.0%、3.9%,2021年分别提高了6.1%、15.9%、6.4%。深松对0~50 cm 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均有明显影响,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2年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9.0%(2020年)和12.1%(2021年)。
2.4 2种耕作方式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单株根干质量和单株根长的变化
由图3可知,在2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单株根干质量和单株根长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均表现为D1处理>D2处理>D3处理>D4处理>D5处理。同种种植密度下,深松显著增加了玉米单株根干质量和单株根长。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2年的单株根干质量在D1~D5种植密度下,分别增加了17.6%、13.7%、19.0%、14.6%、17.1%(2020年)和14.3%、13.9%、15.0%、17.1%、15.5%(2021年);单株根长分别增加了7.0%、10.9%、6.7%、6.1%、9.5%(2020年)和6.8%、7.6%、6.8%、6.3%、7.2%(2021年)。
2.5 2种耕作方式不同种植密度下叶片SPAD值变化
由图4可知,在2种耕作方式下,叶片SPAD值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种种植密度下,深松显著提高了开花期和乳熟期的叶片SPAD值,且对乳熟期的叶片SPAD值提高效果更佳。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2年的叶片SPAD值在D1~D5种植密度下,开花期分别提高了3.1%、3.4%、3.6%、3.6%、3.7%(2020年)和2.7%、3.1%、3.4%、2.7%、5.1%(2021年),乳熟期分别提高了3.8%、4.4%、5.9%、5.6%、6.2%(2020年)和3.3%、3.9%、5.2%、5.1%、8.2%(2021年)。从数据结果可知,高密度下深松对叶片SPAD值的提高效果更好。深松处理的开花期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降幅较小,且在高密度下降幅更为明显,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的开花期至成熟期2年叶片SPAD值降幅在D1~D5种植密度下分别为2.4%、3.4%、10.5%、7.5%、9.0%(2020年)和2.6%、3.5%、9.5%、11.2%、11.9%(2021年)。
2.6 2种耕作方式不同种植密度下叶面积指数变化
由图5可知,叶面积指数在2种耕作方式下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且对乳熟期叶面积指数的增幅更大。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2年的叶面积指数在D1~D5种植密度下,开花期分别提高了4.8%、6.1%、7.7%、7.6%、7.6%(2020年)和6.8%、6.1%、11.2%、9.7%、6.7%(2021年),乳熟期分别提高了6.0%、8.7%、9.6%、10.8%、11.4%(2020年)和8.2%、8.2%、14.2%、14.3%、13.6%(2021年)。可以看出,深松对高密度下叶面积指数的提高效果更好。开花期至乳熟期叶面积指数的降幅在2种耕作方式下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深松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降幅小于常规旋耕处理,且常规旋耕处理在高密度下降幅更为明显。深松處理的开花期至成熟期2年的叶面积指数降幅在D1~D5种植密度下分别为2.7%、11.8%、6.7%、12.9%、15.7%(2020年)和0.9%、4.9%、4.2%、9.3%、19.2%(2021年)。
2.7 2种耕作方式下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变化
干物质积累量是籽粒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会直接引起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最终影响籽粒产量。由图6可知,2种耕作方式下,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深松处理下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旋耕处理,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耕作方式下2年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在D1~D5种植密度分别提高了7.8%、6.0%、6.7%、6.6%、7.4%(2020年)和6.5%、6.4%、6.7%、7.5%、7.7%(2021年)。2种耕作方式下,玉米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常规旋耕处理下,玉米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现为D4处理>D5处理>D3处理>D2处理>D1处理,在D4种植密度下籽粒产量达到最高。深松耕作处理下,玉米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D5处理>D4处理>D3处理>D2处理>D1处理,在本试验设置的密度梯度下产量未达到峰值。深松耕作处理下的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旋耕处理,与常规旋耕处理相比,深松耕作处理下2年的玉米籽粒产量在D1~D5种植密度下分别提高了2.3%、7.2%、7.9%、8.1%、11.4%(2020年)和3.2%、6.0%、6.9%、6.9%、10.3%(2021年),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深松增产的效果越明显。
3 讨论与结论
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来源于土壤,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作物获得高产及可持续生产的基础。土壤含水量和容重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物理指标,受土壤耕作的影响较大[17]。研究表明,长期采用旋耕耕作会导致土壤紧实,容重变大,犁底层加厚,隔断了深层土壤与表层土壤的空隙连续性,水分下渗困难,降低土壤蓄水保水能力[18]。郑洪兵等研究发现,深松耕作能够打破坚硬的犁底层,降低下层土壤容重,减少耕层表面径流和蒸发,增强水分入渗,提高土壤含水量[19]。本试验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旋耕处理,深松耕作处理土壤含水量提高了8.0%(2020年)和10.4%(2021年),土壤容重降低了3.2%(2020年)和4.2%(2021年),与前人研究一致。土壤耕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均有明显影响。土壤耕作打破了土壤养分原有转化机制的微环境,造成养分含量和分布发生变化[20]。研究表明,深松耕作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促进了速效磷和速效钾的释放[21-23]。本研究结果显示,深松提高了土壤各养分含量,且对10~4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影响较大,与刘卫玲等的研究结果[24]一致。综合表明,深松改善了土壤耕层的理化特性,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为容纳更多的作物群体提供了土壤基础。
根系是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分布状况直接影响作物的的生长和产量。戴俊英等研究发现,单株根干质量、根长和根条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25]。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2种耕作方式下单株根干质量和单株根长呈现下降趋势,而深松显著提高了单株根干质量和单株总根长。究其原因可能是深松耕作增加了耕作深度,改善了耕层结构,疏松了土壤,扩展了根系的纵向生长空间,促进了深层根系生长,从而增加单株根干质量和单株总根长。说明深松耕作改善了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建成合理的根系形态结构和良好的生理功能,从而促进地上部作物生长,获得较高的生物量。
作物籽粒产量的形成与冠层叶片的光合性能密切相关,开花后叶片合成的光合产物直接决定了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构建高光效的冠层结构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基础。冠层结构和功能受种植密度的影响[26-27]。LAI是反映群体冠层捕获光能能力的重要指标,SPAD值能够反映植株叶片的光合性能,它们均可反映出叶片的衰老情况[28-30]。研究发现,群体LAI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叶片SPAD值随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31-32]。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耕作方式下,LAI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的SPAD值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但是2种耕作方式下,LAI和SPAD值开花期至乳熟期的降低幅度不同。深松耕作提高了LAI和SPAD值,尤其是乳熟期的作用更加明显,表现为开花期至乳熟期LAI的降低幅度由常规旋耕的0.37~0.82变为0.36~0.67,叶片SPAD值的降低幅度由常规旋耕的6.72~9.35变为6.55~8.38。说明深松耕作能够有效减缓植株后期衰老,提高群体LAI,延长叶片持绿期,增加光合时间,使籽粒充分灌浆,最终提高产量。
干物质积累量是玉米籽粒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关系[33]。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籽粒产量[34]。但当超过一定的范围后,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带来的群体增产效应不足以弥补单株生产能力的下降时就会出现高密度减产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耕作方式下,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深松耕作显著提高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这与于晓芳等的研究结果[8,35]一致,说明深松耕作可以减缓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引起的单株干物质量下降。常规旋耕处理下,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深松耕作处理下,籽粒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说明在常规旋耕处理下,当种植密度达到D4时,耕层对作物群体数量的容纳量到达峰值,继续增加种植密度,耕层不足以支撑作物群体生产所需,造成减产,而深松耕作改善了耕层特性,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养分,降低了土壤紧实度,促进了根系纵向生长,扩展了根系水肥的利用的空间,缓解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下降,从而提高了耕层的群体容纳量,使最适种植密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增加产量,与侯海鹏等的研究结果[35]一致。
深松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降低了土壤容重,促进了玉米根系生长,延缓了后期LAI和叶片SPAD值的下降速度,增加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籽粒产量且增加了最适种植密度。因此,在砂浆黑土上可以利用深松技术进一步提高种植密度,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罗 方,杨恒山,张玉芹,等.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对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2019,34(2):124-131.
[2]毛留喜,赵俊芳,徐玲玲,等. 我国“镰刀弯”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与调整建议[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2):3935-3943.
[3]薛珠政,卢和顶,林建新,等.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9,7(2):52-54.
[4]赵亚丽,刘卫玲,程思贤,等. 深松(耕)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特性、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國农业科学,2018,51(13):2489-2503.
[5]王空军,郑洪建,刘开昌,等. 我国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根系时空分布特性的演变[J]. 植物生态学报,2001,25(4):472-475.
[6]张世煌,李少昆. 国内外玉米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09年)[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2-48.
[7]王新兵,侯海鹏,周宝元,等. 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J]. 作物学报,2014,40(12):2136-2148.
[8]于晓芳,孙洪利,高聚林,等. 深松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增密增产调控机制[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3):35-46.
[9]刘红亮,李凤海,步蕴法,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8):52-54.
[10]吕巨智,闫飞燕,程伟东,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118-121.
[11]宋 日,吴春胜,牟金明,等. 深松土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73-75,80.
[12]孟庆秋,谢佳贵,胡会军,等. 土壤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0,25(2):25-28.
[13]侯海鹏,丁在松,马 玮,等. 高产夏玉米产量性能特征及密度深松调控效应[J]. 作物学报,2013,39(6):1069-1077.
[14]刘卫玲,程思贤,吴 健,等. 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改良及其冬小麦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0,54(3):392-399,429.
[15]王玥凯,郭自春,张中彬,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9,56(6):1370-1380.
[16]徐丽娜,闫 艳,梅沛沛,等. 不同玉米品种冠层光分布和湿度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20,35(6):106-112.
[17]李玉洁,王 慧,赵建宁,等.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因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939-948.
[18]栗 维,朱海燕,逄焕成,等. 深松方式对玉米根系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4(3):77-80.
[19]郑洪兵,刘武仁,罗 洋,等.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8,32(3):264-270.
[20]田慎重,宁堂原,王 瑜,等.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373-378.
[21]姬 强,孙汉印,Taraqqi A K,等. 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4):1029-1035.
[22]张 洋,王鸿斌. 不同耕作模式对黑土区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8):58-64.
[23]李 景,吴会军,武雪萍,等. 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2):334-344.
[24]刘卫玲,程思贤,李 娜,等. 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20,49(3):8-16.
[25]戴俊英,鄂玉江,顾慰连. 玉米根系的生长规律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Ⅱ.玉米根系与叶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学报,1988,14(4):310-314.
[26]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等.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J]. 作物学报,2008,34(3):447-455.
[27]朴 琳,李 波,陈喜昌,等. 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5):3048-3058.
[28]王聪玲,龚 宇,王 璞. 不同类型夏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分析[J]. 玉米科学,2008,16(2):39-43.
[29]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等. 10个高粱品系叶片不同部位SPAD值的比较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5):703-706.
[30]吴秀宁,张 军,王凤娟,等. 肥密互作对旱地冬小麦商麦1619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22,38(4):924-930.
[31]侯佳敏,罗 宁,王 溯,等. 增密对我国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2):2538-2546.
[32]赵 晖,李尚中,樊廷录,等.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旱地地膜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39(5):169-177.
[33]韩金玲,李彦生,杨 晴,等.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5):115-119.
[34]秦永梅,韩凤英,刘 敏,等.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2):2847-2849.
[35]佟 桐,李彩凤,顾万荣,等. 氮肥和密度对黑龙江春玉米物质积累、抗倒伏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9,28(3):377-387.
[36]侯海鹏,丁在松,马 玮,等. 条带深松耕作方式对密植夏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5,23(6):71-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