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红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履行社会责任仍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结合烟草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从“国家、民生、时代”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企改革发展的内在联系,对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路径作出有益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开拓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新境界,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结合烟草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从“国家、民生、时代”三个维度,探析推动烟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一起来的现代化,也就是坚持为民发展,坚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坚持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将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方式、价值创造类型、价值分享群体和价值分配原则带来影响。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必须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以履责反哺公平进步,才能解决好制约央企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体制创新和动力切换诸多不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立新功。
过去十年,很多央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担时代大任,把企业使命融入国家发展与时代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责任和实干践行企业担当。荣登2022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的 63家央企就用实践证明了企业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履行好社会责任,而履行好社会责任又能增添和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比如。国家烟草总公司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行业特点、核心业务的履责模式。即,坚持绿色发展、模范推进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安排,全力推进品牌做强做优做大、烟草科技自立自强、产业素质提升加强、队伍本领过硬高强,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现代烟草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国烟草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绿色低碳循环提高环境效益,促进成果共享,提高社会效益,努力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在实践中,由于地域差异和产业的权重不同,各省烟草企业之间又各有不同。如,从2012年开始,烟叶种植大省云南就先后在保山、文山、臨沧、普洱等7个州(市)启动了绿色生态烟草生产示范建设,打造绿色烟叶产业体系,推行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构建起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涵盖烟叶生产全过程的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其中,蚜茧蜂、性诱剂、杀虫灯、烟草病毒病拮抗复合菌剂、细菌真菌病害多功能生防菌剂等绿色防治技术覆盖大农业,普及率达到100%,技术应用累计1.3亿亩;开展植烟土壤保育、绿色高效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清洁智能烘烤四项工作重点,投入生物质燃烧机1.3万台套,推广生物质燃料42.3万吨。
目前,在绿色植保领域,云南烟草天敌昆虫产业化利用已领跑世界,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已成为中国生物防治领域的经典案例和中国烟草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深刻回答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的人民之问,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作为重要标杆,从“解决温饱”到“小康生活”再到“共同富裕”,从告别贫困到走向繁荣富强,中国式现代化一直坚持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的神圣使命,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在收益创造过程中基于价值创造、科技创造、劳动创造进行物质财富累积后,通过收益转移机制对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性帮扶、赋能欠发达地区等方式,助力保障民生,促进各阶层物质财富转移。
在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广大央企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不断增强活力、提高企业影响力和凝聚力,以自身优势强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满意度。
“十三五”期间,烟草行业依托主业,高效建立烟草全产业链体系,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烟草产业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国家烟草总公司及下属企业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从广大烟区民生工程入手,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补贴资金和水源工程援建资金225.4亿元兴建烟区水源工程150件,基础设施77.9万件,为提高烟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抵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精准扶贫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烟草行业积极引导烟区搞好多元产业发展,为烟农增收开拓新渠道、培育新模式、增强新动能。2017年至2019年,全国烟区多元产业总产值从53.54亿元增长到88.5亿元,助力20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蓬勃发展的多元产业,有效拓宽了烟区农民摆脱贫困、兴业致富之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烟草行业以“非常之时、扛起非常之责、展现非常之为”的勇气和定力,自觉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行业责任,以更大力度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使得财政“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发挥。
同时,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力度,多措并举促进烟农增收致富,加强零售户经营指导,在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方面的社会责任更加彰显。
例如,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少数民族多达25个,人口1592.96万,加之地理条件复杂和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而且毗邻3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地方可以说是脱贫攻坚难点中的难点。
对此,云南省局(公司)以大爱之举托起边疆少数民族致富的期盼和梦想,投入18.17亿元帮扶阿昌族整族脱贫,挂联帮扶丽江宁蒗和昭通深度贫困县。各州市局(公司)也发挥自身优势,秉承初心,攻坚克难,将一个个昔日的鸦乌穷山村变成了凤凰富民村,创造了一个个“鸦乌变凤凰”的传奇。其中,在深藏高黎贡山脚下的界头乡,通过融合农文旅,将其打造成“家在林中,人在画中,产业在村中”的大美旅游小镇。
2022年,云南烟草又在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破题,深入贯彻落实“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发展战略,贯通产供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烟叶+N”烟粮双优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把昔日的低效田、巴掌田、撂荒田变成高产田、整片田、希望田,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高标准农田建设+烟草配套基础设施+长期集中流转土地+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为何要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摆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国家之问、时代之问。
经过百年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给出了响亮答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创新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自觉将自身奋斗融入时代发展,聚焦“国之大者、责之重者、民之盼者、行之要者”,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创新工作中破冰前行和发挥作用,才能答好“时代之问”,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再立新功。
比如,作为担负着烟叶种植重任的烟草行业,主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推进烟草科技创新、烟叶数字化转型、烟区智慧化管理、烟叶收购管理及决策高度指挥等相关平台建设,建立“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与“烟叶生产动态管理平台”,创新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主动服从服务于“三农”工作大局和行业发展全局,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既改进提升了烟农服务模式,让烟农增收致富,又走出一条新形势下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书写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烟草篇章。
特别是云南烟草,结合自身实际,在推广的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中植入“香叶智农”微信小程序和烟叶生产动态管理平台手机App,开发“一部手机种好烟”数字化建设体系模块,开展国家扶持政策宣传、合同网签、专业化线上服务、技术科普、红塔金融信贷服务、烟叶生产环节管控、生产考核线上管理、产前投入补贴线上验收等业务,生产业务线上办理,便农利农惠农。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烟叶生产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再造,全面提升了烟叶生产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做好烟农服务工作,助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云南省烟叶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现代化,云南省局(公司)正在著力构建“118191”烟叶数字化体系。即“1+18”两级协同决策指挥调度管理平台,“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9”大烟叶数字化应用场景,“1”个云南烟叶“数字大脑”。
特别是“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上线仅一个多月,专业服务和农资采买交易金额就突破一亿元,这在中国当前整个农业数字化、“三农”服务等领域,都是十分亮眼、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中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站在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这一战略高度,体现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意志。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是国有企业忠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内涵也让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和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只要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自身优势,奋楫再出发,就能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千企之举,汇集磅薄伟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辑/车玉龙 统筹/晨光
参考文献:
〔1〕董少鹏.读解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和支撑[J].中国网,2022- 10- 26.
〔2〕张瑞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J].人民网,2022- 12- 19.
〔3〕张建民.依托产业发展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J].《旗帜》,2020年第12期.
〔4〕刘武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 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