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部门从重建银行到建立资本市场,再到金融开放,经历了太多的曲折,有说不完的精彩故事。
货币银行学对我们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金融体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时人们总是说,是财政部而不是银行控制着中国的金融资源,事实上的确是这样。
1949-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不仅不是中央银行,而且还隶属于财政部,成为财政部的一个部门。2007年底我偶然翻得1978年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出版的《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一书,发现该书第一卷“政策和执行情况”中,根本没有提到有关中国的银行或者金融的内容。这并不奇怪,当时,银行几乎就不存在。一直到了1978年这一年,中国人民银行才与财政部正式脱离,成为真正的银行并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1978年之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行政上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得以重建,一个月之后中国银行则正式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独立出来,成为负责国际贸易、外汇和海外汇款的专业银行,而不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附属机构。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被命名为中国的中央银行。而且也是在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原有的商业银行业务移交给了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所以,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的中央银行是同时成立的。
就在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之后,中国政府在1981年还组建了一家银行,叫中国投资银行。我听说,这家银行的使命最初就是为了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引进项目资金,为中小型投资项目提供贷款,因为在当时,中国已经恢复在世界银行集团中的席位。1985年世界银行还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而这个办事处的首任主任,就是后来参与创办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经济学家林重庚。他在1980年就到北京帮助世界银行开展工作了。1986年中国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中国投资银行也就自然担当起该行对中国的项目贷款工作。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投资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并从事商业银行的业务,完成向商业银行的转型。
1987年4月,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并把它的总部从北京迁入上海。这家银行是股份制银行,政府占50%的股权。有意思的是,交通银行不仅是综合性商业银行,从事海内外的银行业务,而且还是地区性银行,因为它的业务范围在当时集中在华东和沿海地区。交通银行不属于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也没有必要必须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计划的影响。实际上,它是中国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实行资产负债率管理的银行。它于1993年开始实行资产负债率管理,这就意味着银行的贷款要受其存款的制约。此做法对于在当时还严格实行信贷配额计划分配的银行体制来说具有改革的意义。
在新建银行方面,还必须要提到另外几家在今天已相当有名的银行,它们分别是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都是企业创办的银行,这与中信银行(原名中信实业银行)类似。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光大集团应该是王光英(王光美之弟)在香港创办的。我查了维基百科,上面提供的信息说,中国光大集团在创办之初的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继续设在香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公司业务发展向中国内地倾斜,并将重点放在金融业。1990年11月,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在北京成立。至此,光大集团拥有两个总部: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香港。1992年8月,中国光大银行成立,1996年4月又成立了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95年,中国光大银行改制成为股份合作制银行,中国光大集团的股份占51%,其余股份出售给了更多的机构,其中包括亚洲开发银行。据说,这是外国机构首次被允许持有中国的银行股权。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小华担任了中国光大集团的第三任董事长,但不到三年时间就因为受贿罪被判刑入狱。
华夏银行是北京的首都钢铁公司创办的。首钢是著名的大型国有企业,总经理是当时将近古稀之年的老革命周冠五。周冠五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著名的具有改革精神的企业家。1992年5月邓小平视察首钢之后,政府给了首钢许多经营上的特权,还专门下发扩大首钢自主权改革的试点文件,其中包括融资的权利,于是首钢就想到了主办一家银行。1992年12月华夏银行组建成立。1995年初,华夏银行也被转制为股份制银行,而且好像就在这一年,周冠五离职,时年77岁。
中国民生银行算得上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总行于1996年1月在北京开业。这家银行由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办,最初的59个股东全是工商联的会员单位,而且清一色是私人企业。后来,股东的数量迅速增加到2000多家公司。2000年12月19日,民生银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从1985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正处于创办银行的时期,这当中大多数银行是地区性或者专业银行。《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1978—1998》,里面有一段对当时开办银行的描述:1985年至90年代初陆续建立了其他地方银行或者专业银行,包括广东发展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实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前五家银行的目的是为广东、福建两省和上海、厦门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筹资。厦门国际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实业银行是该公司的银行部门。中国招商银行是一家国营航运公司——中国招商控股有限公司的银行部门。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和煙台住房储蓄银行专门从事住房抵押业务。从广义上说,后两家银行有点类似于美国的储蓄与贷款协会(S&L)或英国的建筑协会(Building Society)。
记述中国的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所经历的改革过程是需要更多篇幅的。在这里,我只想提一下商业银行在2004年之后经历的财务重组和制度改革。毫无疑问,对整个银行部门而言,这是最重要的改革。此番重组改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降低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提高资本的充足率。当时,人们之所以总是说,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了,就是因为资不抵债,只是由于中国的企业和家庭还继续在中国的银行存款,银行依靠储蓄才能活下来。更多的人担心的是,外国银行一旦以竞争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储户面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否会面临灭顶之灾?根据当时的推测,中国在“入世”并且即将结束过渡期之后很快就要面临那样的局面。事后发现,我们的担心其实被夸大了,事态的发展没有那么可怕。但是,中国的确在这个令人担心的环境里完成了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与改制,这是可喜的。
在很多方面,中国的银行部门面临着与韩国在1997年之前类似的“健康问题”。最主要的表现为银行经常受到政府的干预;没有过硬的信贷审查程序和机制以及风险管理制度来进行信贷的决策和执行;企业过度依赖银行的信贷支持,银行的坏账率高,资本金不足。就程度而言,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率高于韩国银行在1997年之前的平均水平约10%—15%,企业的负债率则低于韩国企业财团的负债率平均水平,后者通常高达300%。当然,中国的商业银行与韩国的商业银行唯一有显著不同的地方在于,在1997年之前,韩国的银行积累了大量的国外短期负债,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没有。这是因为中国的金融部门还没有真正向外国金融资本开放,尽管这些年来非正式的短期资本的流入其实从没有中断过。
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加快了对国有银行部门重组和改革的步伐,尽管看起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将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化,吸收非国有的机构股东或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包括国外的大银行集团,希望最终实现其在海内外上市的目标,完成改革和重组的任务。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四大”首先进行财务的重组(如剥离大量的坏账,提高资本充足率),因为这对于实现股权的资本化和有效的治理结构的目标是必要的第一步。但是,银行的财务重组只是把身上已有的伤疤抹平了,但是否从此进入一个健康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通过股权的改造和资本化是否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银行治理结构和业务战略。到目前为止,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农行相继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了。
除了开设和重建银行机构之外,在这个时期也开始恢复和重建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说它们不可以吸收短期存款,特别是不能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据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义会有不同,它只强调存款和非存款的概念。因此,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中国的信托投资公司就应该属于银行机构了,因为在中国,信托投资公司是可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另外,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不得从事保险、经纪和信托投资业务,只做存贷款等银行传统的业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来上海时,曾对我说,看起来,这次金融危机(指2008年金融危机)让我们反思,中国的银行倒真正做了银行原本做的事情,而美国的银行做了它不应该做的业务。
近40年前,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组建是从1979年10月由荣毅仁在北京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C)开始的。“中信”在当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金融投资公司。创办这家金融投资公司的最初想法来自1979年1月荣毅仁与邓小平的一次会面。参与会面的还有胡子昂、胡厥文等工商界的民主人士。据说当邓小平谈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原工商界人士专长问题时,荣毅仁在会上提出了引资兴办实业的建议。这个建议引起了邓小平的浓厚兴趣,希望荣毅仁尽快写出一份报告。荣氏家族有400多位亲属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大多都是工商界及科技界知名人士,这当然是天然的优势。就这样,中信公司在9个月之后在北京挂牌,荣毅仁担任董事长。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信控制的资产约达250亿元人民币,创办了300多家合资企业,其中包括1987年注册成立的中信实业银行(现更名为中信银行)。
除了中信之外,其实各省基本上都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信托投资公司。我记得人们习惯于把地方政府支持创办的信托投资公司称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很多年前我读到谢平的一篇介绍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文章时,感到惊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繁殖速度非常快。谢平博士当时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司,他的这篇文章是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工作论文”印行的。根据谢平提供的数据,信托投资公司是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1996年年底,中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共有244家,其中全国性公司22家,地方性公司222家;国务院直属的一家,就是中信,国家部委独资的15家,商业银行独资的5家,地方政府独资和控股的143家。
在当时,信托投资公司出现的违规案例是比较多的,制造的风险非常大。在国内,最著名的事件制造者当属中国农业发展信托投资公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农信”。该公司于1988年成立,财政部是大股东,隶属国家计委,后归属农业部。其规模庞大,在全国有300多个分支机构。但是它却盲目投资,严重亏空。最后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在 1997年1月4日决定关闭并解散该公司。由此可见信托业当时的混乱。实际上,根據我在自己的书里曾经记录的数据显示,中国有1200多家信托投资公司,仅1992年就成立了300多家。但是这些信托投资公司是否都具有法人资格就不得而知了。
地方政府也是在这个时候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信托投资公司的。正因为有地方政府这个背景,这些信托投资公司迅速吸引了国外的众多银行和其他投资机构投资其中。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于1980年成立的有政府背景的广东省信托投资公司在1992年之后,因为投资失误出现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而国外的投资者相信广东省政府会承担赔付责任并纷纷提出要求,这次事件一时间将中国再次推上全球媒体的风口浪尖。
中国的信托投资公司的确出了很多问题,这个案例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实际上,中国曾多次整顿过信托投资公司,而且一直到2001年之后,中国才制定颁布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除了信托投资公司之外,再就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ICC)的恢复。“人保”于1980年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并于1983年9月正式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成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1949年10月创办起来的,并在1958年之前开展了国内保险业务,但1958—1979年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为并且只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部门,停止了国内的保险业务,只做几个对外港口的保险业务,尽管它对外还是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由中国人民邮政承办的邮政储蓄于1986年恢复。当然,邮政储蓄最早其实是国民党在1919年创办的业务,1949年之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并于1953年被终止。在邮政储蓄恢复20年之后,中国于2007年3月6日成立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另外,易纲在他的《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一书中基于楼继伟在1993年的文章,提到中国有20多家财务公司、4家保险公司、9家租赁公司和3000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而我查阅的由柴健(Joe Chai)提供的数据则显示,中国在1994年初有1500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590多家信托投资公司。
看来,两者的数据有不小的出入。关于证券公司,谢平在1997年发表的那篇文章里的数据说,证券公司在1996年底有94家,其分公司22家,营业部1100多个。不过,在中国没有政府独资的证券公司,也不允许由个人投资者出资组建,因此这些证券公司都为法人投资组建。有意思的是,在1996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还控股了43家证券公司,但之后,在整顿中这些证券公司都被要求转让和脱钩了。
中国的金融开放是缓慢和谨慎的。可是,在 1949年之前的上海,金融市场是自由的,有200多家国外的银行,而且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我记得邓小平1991年初在上海曾说过,上海曾经是金融中心,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他还说,我们今后也要做到这些,而且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上海是今天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汇丰银行(HSBC)和国泰航空公司的出生地。AIG诞生在上海,是因为AIG的前身是史带(C. V. Starr)1913年在上海创立的“美亚保险公司”(AAU)。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史带楼”就是AIG捐赠的。因为具有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渊源,中国的金融开放一开始就在地理上选择性地进行。上海成为中国金融开放的前沿地带。其实,早在1978年,上海就有了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英国)、东亚银行(香港)和华侨银行(新加坡)四家海外银行的分支机构了。它们落户上海的时间远远早于中国金融开放的真正时间。而中国金融开放的时间我认为应该是1990年之后。
1990年9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个《办法》加快了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步伐。尽管这个《办法》是针对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但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落户的城市则包括了北京和深圳等经济特区。1991年,日本、美国和法国的多家著名银行纷纷进入中国。
从很多方面来判断,1991年算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的一个转折年份。这一年中国的领导人开始考虑更大程度地开放和改变政策了。在我的印象里,江泽民主席在1993年前往美国西雅图参加了APEC首脑会议,会见了克林顿总统,参观了波音公司。据说,之后的那一届广交会也创下了历史纪录。1992年春,90岁高龄的邓小平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谈话更是一个敦促中国要加快改革和開放步伐的老人的心声。
1991—1998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迅速增加到了将近200家。1998年8月12日出版发行的中国版《金融时报》上,我读到并记录下的一个数据是,到1998年6月底,中国的外资金融营业性机构有178家。其中,外资银行的分行146家,注册的独资银行6家,中外合资银行7家,外资财务公司7家,外资保险公司11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1家。外资银行的总资产为373.9亿美元,占中国金融资产的2.58%。
当时在上海发行的《国际金融信息报》则披露了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早期信息。根据1998年3月12日发行的这份报纸,到1998年2月底,上海批准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有51家,其中外资银行开设的分行39家,外资财务公司2家,合资财务公司2家,合资银行2家,外资独资银行1家,外资保险公司4家,合资保险公司1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162家,其中,外资银行代表处65家,外资证券代表处35家,保险代表处49家,信用卡公司代表处4家,金融经纪代表处8家,信贷财务公司代表处1家。到1998年2月,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为180亿美元,占了中国全部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的一半。
外资银行在1996年之前是不被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但是,199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批准了仅在上海浦东的9家外资银行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这9家银行分别是花旗、汇丰、渣打、东京三菱、第一劝业、三和、日本兴业、法国东方汇理以及上海巴黎国际银行。之后一年,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范围,不仅增加了上海浦东的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名单,而且决定深圳成为上海之后可以进行试点的城市。
在试点扩大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放宽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的业务范围。例如,允许个案报批外资银行增加人民币营运资金的规模,但总量不能超过人民币1亿元。1998年4月,允许上海9家可以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中的8家与中资银行以相同的条件进行人民币的同业拆借,在市场上买卖债券和回购债券。在这个规定下,1998年7月东京三菱银行从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拆入为期4个月、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这算是第一笔外资银行在中国国内拆借人民币的行动,具有纪念意义。
中国在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就承诺,入世后将取消对外国银行的所有非审慎性限制并给予外国银行国民待遇。于是在2006年底决定对外资银行实施法人导向的政策,鼓励外国银行在中国注册法人银行。2007年8月,中国的银监会批准了20家外国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改制成外资法人银行,据说有12家已经改制成功。这些改制的银行实际上就是中国的银行或者是具有中国身份的银行。
(此文摘自《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作者: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