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皴法与地貌

2023-06-03 14:29:47李春辉
收藏与投资 2023年5期
关键词:皴法山石纹理

摘要:中国山水画皴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与地质地貌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不同的皴法是画家根据不同的地质地貌特点,师法自然创造出来的,同时不同的地质地貌又成为画家无穷无尽创作灵感的源泉,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从古至今不仅没有停滞,反而生生不息,迸发巨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山水画;皴法;地貌

中国山水画中所体现的绘画风格与地域地貌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正是由于地质地貌的不同,导致画家的表现对象、表现技法、作品意境有明显的区别,这不仅造就了画家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也使中国山水画具有多元化风格。古代画家范宽、李唐作品中的崇山峻岭,董源、米友仁作品中的江南云山;现代画家石鲁笔下的黄土高原、于志学画中的冰雪世界、贾又福描绘的雄奇太行、方骏表现的秀美江南等,这些作品独特的表现方法,铸就了其个性鲜明的绘画风格。这些绘画风格的形成都是画家融入生活、师法自然的结果,而每一次艺术风格的变革都是对大自然重新认识的结果,这也与画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见的地质地貌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的独特表现方法,就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皴法”。

一、中国山水画的皴法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分科,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形式面貌和表现方法,其中的“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核心。

(一)皴法概述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山石纹理结构的一种技法,是画家根据客观对象的不同构造、不同形象创制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术语中,轮廓线属于骨法,皴法属于破法,骨法内加一二破法谓之石筋,这样就能达到“虽寥寥数笔,阴阳向背之神即已具”的表现效果。然而,随着对中国山水画题材的拓展创新,新的山水景观和表现方法也不断出现在当今的山水画作品中,皴法也随之在不断继续向前发展。

(二)皴法的艺术特征

自然界的山石外表的纹理、质感千变万化,画家们为了表现这些山石特有的纹理、质感,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而凝练出了皴法。皴法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方法,在表现自然物象的同时,还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审美,是中国画笔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演变,现已形成了众多皴法。此外,独特的皴法样式还是山水画家风格面貌的标志性符号。

现有的皴法种类虽多,实际上最基本的还是点子皴、披麻皴和斧劈皴,其他皴法大多由此变化而出,如牛毛皴是更细、更柔、更密的披麻皴;折带皴则近乎一半披麻,一半斧劈;马牙皴是短而粗的斧劈皴;芝麻皴则是更小的雨点皴。这些皴法不仅形象地表现了不同山石特有的质感,同时也创造了或雄奇苍茫、或劲拔粗犷、或疏秀清丽的独特美感。

二、传统皴法与地貌

中国山水画常用的传统皴法主要有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等,这些皴法的形成都是基于自然界的真实地貌,是山水画家通过对自然地貌的观察、写生,凝练而成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的地貌特征铸就了不同的皴法。

(一)披麻皴與地貌

披麻皴因形似披散晾晒的麻皮而得名,是五代时期的画家董源,根据中国南方地质地貌半土半石这一特征,高度提炼概括出的一种皴法。因南方山势平缓,多土质山,山石轮廓不突出,四季树木葱茏,宜用点子和长而弯曲的线条表现,这就形成了披麻皴。披麻皴所表现的土石不分结构,所以山石轮廓线和内皴线是一致的,无明显轻重浓淡之分,大抵中锋用笔,用笔圆曲柔浑,用墨清淡润雅,画起来轻松自然,随意而流畅,而中锋用笔最能体现画家的绘画功力,因此,披麻皴具有绘制简便又见真功的特点,对后世画家影响很大,并被当作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而传承不息,也成为表现丘陵或土质地貌的常用手法。

(二)斧劈皴与地貌

斧劈皴的形迹如同用斧头劈过的木柴痕迹,由北宋末年画家李唐开创,主要用于表现北方石质山的雄奇之势和质感,所描绘的岩体多陡峭险要的绝壁。斧劈皴可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大斧劈皴偏锋直笔皴,起笔较重,直势皴出,皴法简洁整饬,气势猛烈,下笔急速,宜表现壁立千仞、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而小斧劈皴用半中锋猛地按下,触纸后一扫而过,头重尾轻,犹如斧劈柴竹而笔线细利,宜表现山石的纹理结构。画斧劈皴多用干笔深墨,秃笔皴擦,笔势迅疾而多有飞白。其代表人物有南宋的马远、夏圭,明代的戴进、王谔等。斧劈皴适用于表现石质山体的客观需求,可以烘托北方山水的雄伟峻厚和风骨峭拔。

(三)折带皴与地貌

折带皴画出的墨线如折叠的裙带,故以“折带”名之,这种皴法多用以表现沉积岩的横向层叠结构。元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画折带皴,侧锋干墨方折用笔,用来表现水岸坡石,笔墨间透出瘦劲清灵之气。但折带皴所描绘的地貌结构,不如披麻、斧劈皴的地貌具有典型意义,因而在后来的画家中继承沿用的较少,只在明清画家的花鸟画或人物画中,偶在奇石、坡地的描绘上有所应用。尽管清代画僧弘仁继承了倪云林的折带皴,并用此法表现黄山,其中更多是对艺术风格的追求,与黄山的地貌结构没有很深的关联。

(四)其他皴法与地貌

除了披麻、斧劈、折带皴之外,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皴法还有米点皴、解索皴、乱麻皴、荷叶皴、云头皴等。

米点皴由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首创,是用水墨横点平列,点厾而成的一种山水画法,因墨点形似大米,也因作者姓米,故称米点皴。这种皴法常用于描绘烟雨迷蒙的江南景色。因米点皴技法简洁且富有笔情墨趣,在宋以后的文人山水画中被经常使用。解索皴法由披麻皴变化而来,其形态像解开的绳索,适合表现结构繁复的山石,代表画家是元代的王蒙。同样是由披麻皴演化而成的乱麻皴,因笔迹纹理散乱如同乱麻而得名,适合表现山石纹理交叉较多的山石,常常与披麻皴、解索皴等结合使用。荷叶皴是因山石纹理似荷叶的叶脉而得名,这种皴法描绘的多是峰峦高耸,山石结构以纵向且纹理清晰的山峰为主。云头皴又称卷云皴,所画山石形状及纹理似云翻卷的样子,创自北宋山水画家郭熙,这种皴法常表现圆浑曲纹的山石或峰峦。

三、现代皴法与地貌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近现代以后,山水题材不断拓展,皴法也随之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前无古人的皴法。

(一)石鲁的黄土高原皴法

现代皴法的创新和发展,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皴法不能满足画家对地质地貌的理性与感性表达。纵观传统皴法,大多是画家对中国东部南北方山水研究探索总结的各类皴法,并不适合用于表现中国西北地区的地质地貌。20世纪50年代,陕西画家石鲁开始以黄土高原为素材,进行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实践探索。他在对黄土高原山体的观察中提炼出新的皴法,将笔皴和用色进行有机结合,组成了全新的笔墨技法框架,表现手法既抽象又充满生活细节,创造了色墨浑然、拖泥带水式的黄土高原皴法。

(二)于志学的冰雪皴法

黑龙江画家于志学的冰雪皴法,源自他对东北冰雪世界的独特感受。现有的传统雪景画法无法准确地把冰雪、冰凌、冰柱等质感体现在画面中,造成了传统雪景图不像在表现雪景,反而像在画白色的山石这种尴尬状态,于是于志学先生开始了探索冰雪山水画的技法之路。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他用矾水、夹宣作为创作材料,开创性地研究出了五种冰雪皴技法,即“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和“排笔法”,创造了风格独特的冰雪山水画,并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东北特有的冰雪地貌。

(三)贾又福的太行山皴法

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以太行山为母题进行创作,创造了一种浑厚博大且富有装饰感的皴法。他曾数十次深入太行山区体验生活,对太行山独特的石壁有过深入研究,这成为他开创太行山皴法的基础。贾又福的中晚期作品,完全以太行山石为画面元素,并独创太行魚鳞皴,用密集的点与光影表现质感,用浓重的黑来体现太行山的雄浑、神秘,用富有构成意味的画面,表现太行山的山之魂。

(四)方骏的江南云山皴法

南京艺术学院的方骏教授,在传统山水画勾、皴、染、点的基础上,去除了毛笔的皴痕,以染代皴,用精致的色彩肌理为皴,完美地表现了清丽秀润的江南云山。他的这种独特画法,一方面借鉴了民间瓷画笔法的爽利线条勾勒形体;另一方面,则用一种迷人的特殊肌理代之以皴擦。那丝绒般的细密纹理,如雨帘,如牛毛,仿佛在轻微呼吸,表现出树木的葱郁和光线的跃动。其中,有运用技艺规律的必然性,也有不同材质碰撞下的偶然性,这是方骏山水画创作的“独门配方”,这种与江南刺绣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特殊肌理,是方骏山水画区别于古人时贤的重要审美元素。

四、结语

皴法源于地貌,是画家们表现山石特有的纹理、质感的艺术手法。中国山水画现有皴法的形成,大多与画家对不同地貌的研究表现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的地貌成就了不同的皴法,不同的皴法又塑造了画家独特的山水画风,每一种绘画风格的形成都是画家深入生活、师法自然的结果。同时皴法又是画家对自然景观的主观表现,受画家视觉感受、自我修养、笔墨语言等综合影响,皴法不是客观再现物象,而是主观表现物象,从而使画家们的艺术创造拥有无限的表现空间,皴法作为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也随之在这个基础上得以不断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

李春辉,女,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写意山水)。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日)高岛北海.写山要法[M].傅抱石,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皴法山石纹理
山石网科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老年教育(2022年3期)2022-04-11 03:53:32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老年教育(2022年2期)2022-02-27 07:36:30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老年教育(2022年1期)2022-01-20 09:14:10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1:18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软件(2020年3期)2020-04-20 01:45:18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2
使用纹理叠加添加艺术画特效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东方教育(2018年23期)2018-09-28 10:36:50
全山石
油画艺术(2018年3期)2018-05-23 09: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