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常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九大以来多次发文,高位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工作。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和改革蓝图。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框架、重点任务、进度安排。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上升到立法层面,转化为国家意志。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这一系列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越来越精准、实践要求越来越明确,为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根本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谋划部署,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坚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提供技术技能支撑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作为省会城市,为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做出示范、当好先锋,是沈阳职业教育应有的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和能力担当。
沈阳市现有属地管理且有办学行为的职业院校80所(高等职业院校1所即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64所、人社部门主管的技工院校15所),在校生总数11.9万人(高职院校1.5万人、中职学校8.1万人、技工院校2.3万人),在校教师总数10101人(高职院校707人、中职学校7579人、技工院校1815人),教师队伍体量全省最大。
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辽宁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2022年,沈阳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水平处在全省领先位置,13所中职学校获省“优秀学校”立项建设单位,17人获全国和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6本中职教材获批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3所中职学校的4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人获评省级骨干教师。新建13个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选建37个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69个大师工作室(站),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双元制”人才培养比例达到19%以上。中职学生省内就业率为85%,高职学生省内就业率为93%,学生就业满意率达到99%。由于校企合作推進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2020年、2021年、2022年沈阳职业教育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表扬激励。
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沈阳市将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主线,以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沈阳模式”为目标,加强党的领导,完善体系建设,强化内涵发展,促进改革融通,加大政策供给,深入落实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职教20条”,着力在“三教”协同创新、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三融”系统改革、完善协调机制等方面重点突破,建设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沈阳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
一、着力在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上实现新突破
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沈阳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和职业教育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一,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其二,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职业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增强民办职业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其三,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着力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功能与地位的全新判断,也是职业教育“翻身”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更应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教育和培训体系,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层次选择、多样化成才。当前,沈阳市正在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构建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高职专科为主体、职业本科为牵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其一,加快本专科学校建设。支持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动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举办高等专科学校,提高本专科职业教育院校数量。
其二,构建联合培养新机制。建立联合培养推进协调沟通机制,培育更多优质中职学校和重点专业与省内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
其三,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协同发展。将职业教育与社区(村屯)幸福教育课堂建设有机结合,建设120个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开设300个村屯幸福教育课堂,打造5所区级标准化老年大学,组建8000人以上的社区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发20门以上的社区公共服务课程以及社区居民个性化课程。以“一老一幼”为主要服务群体,全年向社区(村屯)送课10万课时。开通教育政策进社区“直通车”,选派3100名教育专属网格员深入社区宣讲教育政策。2023年年底前,实现100%的社区“有场地、有设备、有师资、有课程”,在全国争创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同时,依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对城区和农村有技能提升需求的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
三、着力在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关键办学能力是职业院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自身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职业教育需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顺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紧密对接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同时,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也需要关键办学能力的提升来支撑。
其一,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达标工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沈阳市要求各区、县(市)、学校对照达标指标,逐校逐项排查,举全局、全区、全社会之力,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全面推进办学条件达标,着力解决学校“空、小、散、弱”问题。2023年年底前,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比例要达到80%以上。
其二,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工程。聚焦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积极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接养老、托育、家政、社区工作等紧缺型民生领域的专业,持续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023年,全市新增专业不少于10个,促进专业布局与全市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同时,研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启动星级专业评估,建立三年一轮的专业评估机制。
其三,实施提质培优行动。出台中等职业学校评价细则,培育6个高职特色专业群,建设20所市级特色优质职业学校,培育25个市级教学创新团队,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强化职业学校在区域和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四,实施队伍培育工程。进一步赋予职业院校选人用人自主权,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和专业能力建设,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65%以上。开展中职学校校长、种子教师以及京沈合作培训,提升校长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其五,深入实施校企双向流动。遴选5个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基地,建立“固定岗+流动岗”相结合的校企双向流动机制,在职业院校设立不超过教师总人数30%的流动岗,设置实践流动站,聘请企业人员到校工作,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其六,实施数字职教工程。利用好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积极申报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项目,完成好市级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工作,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全面加强数字校园建设。
四、着力在稳步推进“三融”系统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体现党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体现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前所未有的分量之重,更体现在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强国建设的广阔视野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所面临的艰巨任务。职普融通要求职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共同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空间平台;产教融合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科教融汇要求职业教育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围繞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沈阳市将在稳定推进中实现突破。
其一,构建职普融通新机制。深入扩展职普融通,结合2022年试点工作经验,继续利用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组织中小学深入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工作,培养中小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价值观,助力“双减”政策落实。2023年度完成100所中小学与20所职业院校结对,开发60个职业启蒙课程资源,使中小学生接受职业启蒙教育突破1万人次。总结综合高中试点建设经验,制订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融合衔接落地方案。
其二,建设产教融合联合体、共同体。深化创新产教融合,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进行捆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当前重点是抓好“两翼”建设,即在铁西区、沈北新区、浑南区等地区建设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当地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在全市13个区县组建由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牵头,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三,培育科教融汇新动能。科教融汇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科技研发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交融贯通,是国家科技创新、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科教融汇通过强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深度结合,加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联系,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教融汇,有利于引导沈阳职业院校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促进职业教育专业群与沈阳经济产业群对接,为破解“卡脖子”问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
五、着力在完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沈阳市通过加大政策供给与投入力度,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其一,强化政策支持。健全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职业教育工作专班,出台《沈阳市职业教育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沈阳市幸福教育进村屯行动计划》《沈阳市推进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指导意见》《沈阳市支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等文件,同时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班子配备。
其二,建立奖励机制。建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的新机制,对高校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一次性给予15万元补贴;对面向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其三,实现联盟共享。开展都市圈中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依托各自学校特色骨干专业,在师资、产学研、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化合作。联合举办都市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拓展赛事内容,扩大比赛规模,共享职业教育发展成果。
沈阳职业教育将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继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沈阳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把党的二十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愿景描绘转化为沈阳职业教育的现实场景,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