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3-06-02 22:49李雨桐王明弘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

李雨桐,王明弘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新时代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保障,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工具,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桥梁。医学院校不仅要注重医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还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1]。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医学院校科学、系统、有效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塑造其更完善的人格[2],最终成长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富于科学探索、锐意改革的新时代医学人才[3]。本文通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院大一至大五共6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自愿完成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共21题,主要包括压力、人际关系和医学生最基本职业素养的认同等方面。其中男生234人(36%),女生416人(64%);专业覆盖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和口腔医学技术。

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压力最为突出,55%学生赞同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重要组成部分,94%的学生认为医学知识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同时反映了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对医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职业素养有一定的影响,医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目前医学生感到最有压力的事件依次是学习压力72%;就业压力62%;考研压力59%;人际关系的压力37%;学习环境带来的压力35%;社会环境的压力33%;自身心理不成熟造成的压力28%;经济压力23%;恋爱压力15%;家庭压力14%。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非常同意占23%;同意占55%;中等20%;不同意2%;强烈反对1%。

医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依次是医学知识94%;临床技能88%;职业态度86%;职业操守80%;责任心74%;沟通能力67%;团队协作精神61%;法律法规意识59%;科学探索精神54%。

2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1 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面临多重压力

新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学生为了将来能够理想就业,学习压力愈加沉重。医学本科多为五年制,医学知识博大精深,需要记忆且熟练掌握的内容居多,少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在人际关系、考研、就业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压力,这些压力不及时排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时可发生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负向影响,大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对其健康成长也会形成压力,恋爱和家庭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2 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意者占55%,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群体。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个别高校发生了致人伤亡事件。个别大学生喜欢独来独往,与班级同学交流比较少,与室友关系紧张,原因可能是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缺乏彼此深入交流,以及不良竞争心理。因此,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其学会和谐相处,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3 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欠缺

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科学探索和团队协作,具备勇于创新的勇气。本次调结果显示,当今部分医学院校缺乏对创新教育的重视,尚未建立正确的医学生创新教育理念,同时,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指导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以“灌输式”教学为主[4]。医学院校要强化使命担当,忠诚履职尽责,锐意改革创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责任心、良好沟通能力、法律法规意识的医学人才。

3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3.1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大学生涉世未深,心智还不完全成熟,进入新环境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大学生患上心理疾病,保持其积极的心理状态[5]。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可从应对环境、相关的事物时具有的快乐适应状态体现出来[6]。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针对大一学生,开展军事技能训练教育,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严格自律、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的品质,增进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开展“我的大学生活”“战胜自我”“人际交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专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大二、大三学生,易出现学习压力和个人情感等问题。医学生学习压力大,需熟记的医学知识较多,这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减轻学生压力。学业压力可直接导致医学生焦虑、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的产生,应通过有效的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调节作用[7]。教师教学要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改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PBL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的模式,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学校、学院或班级举办医学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分享等专题活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这一时期,学生情感问题表现突出,处理不当易引发抑郁、焦虑,需要辅导员积极引导,对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开展“恋爱与学习”“大学生异性交往”等专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大四、大五的学生,就业是主要压力。这一阶段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面试”“职业素养”“就业指导”“考研”等专题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2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医学院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通过团委、学院、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五四青年节举办“追逐心之所向,不负梦想初心”活动,以科学探索精神为主线,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利用“12.9”抗日救亡运动纪念日,举办大学生合唱比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团委举办大学生演讲、音乐、体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抗压能力,促进和谐的人际交往,提高职业素养。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