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创建”的理论来源、价值意蕴、目标要求和实践路径

2023-06-02 00:41曾燕索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西藏共同体

曾燕索央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中国式现代化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大之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新境界,必须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和实现路径具体化。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四个创建”目标:“要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1]这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工作的具体化,是西藏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引领性实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来理解“四个创建”的理论来源、价值意蕴、目标要求和实践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的新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边疆理论。

一、理论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习近平同志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一切工作的“纲”和“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个创建”作为新征程西藏工作重要任务,回答了新征程西藏工作之问,赋予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新内涵。

(一)“四个创建”回答了新征程西藏工作之问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遵循。从西藏工作实际出发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锚定“四件大事”、主攻“四个创建”作为全面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抓手,深刻回答了新征程西藏工作之问。一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回答了西藏“稳定”之问。保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会上,习近平同志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做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维护祖国统一,保持西藏稳定,既是剖析西藏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的必然要求,又是西藏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要政治目标和基本任务。二是“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回答了新征程西藏“发展”之问。西藏发展任重道远、事关重大,关乎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推翻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行民主改革,以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主脉络和主抓手,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我党治藏经验的现代化体现,是站位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根本福祉提出的重要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为了人民”价值理念的彰显。三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回答了西藏“生态”之问。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上指明:“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是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贡献,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贡献”。[2]重视生态,加强保护,是功在当代、泽被天下的大事,是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价值内核和行动旨归,是西藏铸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四是“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回答了西藏“强边”之问。“治国兴边”“治藏稳藏兴藏”“固边兴边富民”一直是西藏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西藏稳定关系国家稳定,西藏安全关系国家安全,西藏发展关系国家发展。[3]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就成为西藏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西藏稳定、民族团结,同时也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

(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四个创建”重要引领

“四个创建”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任务书,继承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思想,赋予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新内涵。同时,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又为“四个创建”提供了重要引领。一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四个创建”提供了根本政治引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在西藏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这是由中国国情、西藏区情和党对西藏的工作定位和目标共同决定的,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保障。窥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西藏实际区情,西藏在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稳步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扎实推进“四个创建”工作落实,促使西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四个创建”确立了基本价值主线。“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基本内涵,亦是“四个创建”之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重要内生逻辑和价值理念。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是西藏的基础性、原则性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必须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出发,强调整体认同,共筑精神家园,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大目标的实现。三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四个创建”明确了首要实践引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以及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基本原则为西藏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阐明了前进方向,突出了时代要求,明晰了行动纲领。西藏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治国、治边、治藏的内在辩证关系,决定了稳藏、兴藏、建藏的实践逻辑形态,决定了西藏问题必须要依法治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预见西藏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凝聚西藏各族人民大团结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而不懈奋斗。四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四个创建”的伟大战略,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新时代党的治藏工作的实践原则和根本遵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升华治藏经验得出的治藏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四个创建”是西藏奋进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抓好“四件大事”、实现“四个确保”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创造性提出以及“四个创建”重大目标的确立,标志着党对西藏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治理工作中的战略性意义,加强“四个创建”对西藏工作的功能性、价值性导向,确保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同谱写当代中国发展新篇章。

二、价值意蕴:突出的时代性、特殊的地域性和鲜明的人民性

“四个创建”是关于西藏工作部署的重要体现,其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了西藏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同时以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价值旨归。

(一)“四个创建”彰显西藏新征程新航向的时代特征

“四个创建”是新征程西藏工作的目标要求,指明了西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的新航向,紧紧扣住了西藏工作“五期叠加”的时代特征。第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主线。由于西藏正处于反分裂斗争进入应对重大风险的关键期、处于社会大局进入实现长治久安的推进期,民族团结事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西藏与全国同步现代化的实现与全区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密切相关。“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紧紧抓住了西藏的时代特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具体化,为新征程西藏民族工作指明方向。第二,“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实现需要西藏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形成相互支持的区域产业体系,聚焦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新时代西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西藏正处在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西藏新征程的结合,为未来经济工作指明方向。第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生态条件和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西藏正处于生态保护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明确了西藏新征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第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擘画了新征程中西藏边境工作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囯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而边境安全与否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创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充分展现了西藏边境工作已进入富民强边攻坚期的时代特征,丰富和发展了党的边疆治理理论和实践。

(二)“四个创建”凸显西藏战略定位的特殊重要性

西藏在国家发展中“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的特殊战略定位集中体现在新征程的“四个创建”目标上。第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凸显了西藏作为抵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遏制分化中国图谋的前沿阵地和作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点地区的战略定位。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广大,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长期杂居,长期受到各种分裂势力的侵扰。面对十四世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变幻复杂的分裂活动,西藏工作始终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以做好反分裂工作和维护国家安全为关键。第二,“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凸显西藏高原经济的特殊定位。西藏的矿产、水文、林木、动植物等资源储量丰富,在国家战略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将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相结合,提出高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立足于西藏自身发展和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的战略考量和发展经济的有效方式。第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凸显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极易受到影响与破坏,导致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困难性。“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以此战略定位为基础,是对西藏未来生态环境工作的新要求。第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凸显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缅甸和不丹等国接壤,形成近4000公里长的边境线,是中国通向南亚的重要关口,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是在充分认识西藏该特殊战略定位的前提下,对“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三)“四个创建”以满足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为其价值旨归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四个创建”作为新时代西藏工作的指引,以实现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价值旨归。“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是促进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重要内容。西藏多民族聚居的情况决定了民族工作是西藏工作的重点与中心,民族工作的成效是西藏发展的重要指标。在西藏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能够为西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力量促进西藏发展。“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实现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筑牢经济根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离不开物质需求的有效满足。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西藏各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基础。“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顺应了西藏各族人民不断高层次、品质化的物质需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经济发展的西藏篇章。“创建全国生态文明高地”保障西藏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生态条件。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其肉体和精神均仰赖并束缚于自然生态的哺育和滋养。[4]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才能得到保障。西藏自然生态保护情况特殊,这对于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影响更为巨大。“创建全国生态文明高地”将西藏的生态文明工作置于西藏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为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生态依托。“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是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西藏各族人民为国家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国家安全是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前提,只有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抓住了稳边的工作重点,通过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维护国家安全,保障西藏地区的稳定,为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保证,从而为国家安全筑牢坚固防线。

三、目标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四个创建”的内涵实质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一致

“四个创建”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是新时代西藏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引领性实践,其实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高度契合,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行动纲领。“四个创建”是立足于西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针对西藏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而提出的,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安排,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强有力的抓手和具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基本特征。[5]“四个创建”的精神实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是高度一致的。两者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都是在经济和安全层面对西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全局,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相契合。进入新时代,虽然西藏在经济领域相较之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成就,但仍需抓住机遇,立足西藏本身特有的经济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为标准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得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人。“四个创建”要求在追求西藏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这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相统一。“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引。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依托大自然的馈赠发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将自然资源转换成生态资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聚焦“四个创建”,努力使西藏成为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主体力量,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安排,也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的主线为抓手,推动国家各民族的精神力量凝聚,加强民族团结,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保障。[6]

(二)“四个创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内在需要

“四个创建”是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基于西藏新征程的发展现状而提出的,符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内在需要。回看西藏新时代以来的十年,西藏在各领域的现代化建设中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实践的生动范例。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西藏同样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紧跟国家的脚步,西藏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四个创建”为西藏未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提供了“金钥匙”,也是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仅在理论层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给予指导,更是在实践层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建设提供具体的方向和行动指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需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各领域的工作,“四个创建”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重要的载体和抓手。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画出更大同心圆。

四、实践路径:以“四个创建”为着力点,推进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个创建”集中体现了西藏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定位和走向,既是西藏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其创建成果同时也是检验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程度的重要标准。

(一)以“四个创建”为抓手,铸牢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西藏实际就必须要以“四个创建”为重要抓手,推进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其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与反分裂斗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完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推进铸牢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7]利用民族团结常态化教育机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传播与讲授,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其二,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创建是凝聚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重大疫情的冲击下,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立足于西藏地区资源优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通过走高原经济特色发展道路,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铸牢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保障。其三,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维护好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贡献,就是铸牢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屏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态富民的致富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推进区域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品牌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并推动共同富裕,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四,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有着许多的感人事迹和英雄模范,各族人民用守土固边的爱国行动努力诠释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边疆治理的关键目标和价值引领,而在边疆治理的框架内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表达和铸牢路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点环节。[8]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推动边疆人民生活富裕,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

(二)以“四个创建”实体建设成果检验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程度

“四个创建”作为西藏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不仅仅在理论层面给予指引,更是在实践层面检验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程度。一是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建设,使民族团结进步的步伐越走越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深入人心,使中华文化始终成为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加强西藏各民族“三交”提供了新思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成过程中挖掘并宣传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西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藏族土司哈克里、阿木穰等人率2000多名藏族勇士远赴宁波沿海抗击英军入侵,与汉、蒙、满、羌等族将士一起保家卫国,全部壮烈殉国,[9]充分展现了各民族万众一心、共同奋斗、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推广各民族“三交”的生动故事,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推动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提供了共同富裕的新范例和新答案。铸牢实现边疆稳定、强边富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的重要经济保障,是促成边疆各民族凝心聚力的重要动力。推动高原经济发展,促进了边疆各族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意识深化,使得边疆各族人民看到依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可以共同过上好日子的美好现实。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使得人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力量更加富足,更加深化“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在表达。三是生态文明高地的建设,将生态保护、生态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融入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当中,明确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石作用。生态文明高地的建设明确了在建设美丽西藏的进程中,各民族要共同维护休戚与共的生态利益,要关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命运,要认识到各民族的利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是紧密结合的,绿色发展是中华民族利益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整个民族利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生态维度的凝练表达。四是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的建设,是确保边防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关键诉求。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促进世居的边民生活富裕,推动边民对家园的建设,推动了边民对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固边兴边富民过程中,通过稳边固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边疆各民族爱国情怀,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感知与认同更加清晰。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建设完善了边境村庄的基础配套设施,推进了边境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边境各族人民在边疆治理过程中互帮互助与交往交流交融,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抵御了内外风险隐患,为国家总体安全打牢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西藏共同体
都是西藏的“错”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