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

2023-06-02 00:41靳燕凌徐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西藏共同体

靳燕凌 徐宁

(①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②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2014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9月,他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2021年8月,他对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原则、内容,及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近年来,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研究成果颇多,许多研究对于这一概念提出的逻辑、维度等进行探讨,如有学者阐释这一概念的历史、理论、实践、制度逻辑[1]。一些研究探讨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等,还有研究从教育的角度探讨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方法,包括高校思政课等。本文首先梳理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西藏工作的论述,其次,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新时代西藏铸牢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再次,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政策,探讨西藏在新时代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

一、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

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是“多数民族结合而成”[2]的国家,有着“优秀的历史遗产”[3]。1945年4月24日,他提出:共产党要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发展[4],尊重他们的文字、风俗习惯等。1953年7月16日,他指出:“要帮助少数民族”[5]。1953年10月18日,他强调:推进民族地区发展“是整个国家的利益”[6]。1954年4月,他指出:加强培养“西藏的民族干部”[7]。1954 年10 月9 日,他强调:使西藏在经济、文化发展起来,是“我们对西藏的真正帮助。”[8]1955 年2 月24 日,他提出:巩固汉、藏民族间的关系,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9]。1956 年4 月25 日,他指出:“巩固各民族的团结”[10]。毛泽东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党要帮助西藏等少数民族取得各项进步与发展。

1950 年7 月21 日,邓小平指出:推行各项政策,一定要根据各民族实际情况,“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11]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只有消除民族歧视与隔阂,才能建立“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12]。1986 年6 月18 日,他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3]。1987 年6 月29 日,他强调:新中国“没有民族歧视”,中央决定“帮助西藏搞一些建设项目”[14],党的政策着眼于“对西藏人民有利”,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15]邓小平提出只有消除民族歧视与隔阂,才能实现民族的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推进西藏实现现代化。

1992年1月14日,江泽民强调: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16]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17]1994 年7 月20 日,他提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平等的一员。做好西藏工作,“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8]具有重要意义。西藏的发展必须把中央的方针与“西藏具体实际结合起来”[19],造福西藏群众,改善他们的生活,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1998 年7 月9 日,他指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江泽民强调各民族共同缔造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少数民族的振兴同中华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西藏的建设要把中央的方针及西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989年4月20日,胡锦涛强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藏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20]。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指出:弘扬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21]。2010 年1 月18 日,他提出:反对分裂主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22],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胡锦涛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强调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民族团结与进步,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

2014 年10 月12 日,习近平提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3],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加深对中国、中华文化等的认同感。2019年9月27日,他要求:铸牢共同体意识,把各族群众团结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24]。2020 年8 月29 日,他指出: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升发展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25]2021 年8 月27日,他系统阐释了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综上,党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等并没有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但他们关于“中华民族”等相关认识,及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等都是对于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探讨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于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借鉴,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26]。同时,在推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中,西藏处于重要的地位,从毛泽东的“巩固汉、藏民族间的团结”,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到习近平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这都是党和国家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既着力于推进国家稳定与长治久安,也着眼于改善西藏人民生活提出的“治藏方略”。总结党的领导人关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推进新时代西藏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2021 年8 月27 日,习近平对于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及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等进行了深刻的阐释。结合这一讲话内容,梳理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的“治藏方略”,本文把新时代西藏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文化与理论自信,构建西藏与各民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首先,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27],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所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加强西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情怀植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这对于加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构建西藏人民与各民族人民共有精神信仰。今天,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国际反华势力不断借宗教问题及民族问题煽动民族分裂思想,所以,必须加强各民族的团结,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舆论主动权”[28],为加强民族团结与国家安全提供重要的思想与文化保证。

(二)抵制各种分裂主义的渗透,维护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抵制分裂主义的渗透。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抵御各种“极端思想流毒”,有助于“守住意识形态阵地”[29],使得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0]。其次,也是维护西藏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人民幸福,才能有效保障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的分裂将会导致战争不断、纠纷不断,最终使得民不聊生。国际上许多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导致祸国殃民、生灵涂炭,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其稳定发展关系“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31],也关系到祖国的统一与安全。因此,只有民族团结与安全稳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促进西藏互助和谐民族关系形成

首先,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中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32]。在百年抗争中,“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33]。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于伟大国家的自觉认同,认识到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各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的关系血脉相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才能“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34]其次,有助于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是“人民的生命线”“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35]。西藏人民只有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自觉认同,才能凝聚力量,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西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交往,有利于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

(四)增进共同性与包容差异性,推进新时期西藏民族工作发展

首先,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各民族利益的关系。西藏必须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利益要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要克服本民族意识、地方主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与进步。其次,既要尊重中华文化,也要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藏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我们既要尊重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也要尊重西藏的文化特色与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36]。再次,西藏的发展要坚持把党的领导同西藏实际结合起来,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因此,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处理好国家与各民族的关系,保证一致性,共同推进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发展。

(五)凝聚西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首先,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进步的根本保证。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着力点。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团结一致,“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37]稳步前进。其次,各民族共同进步是民族复兴的基本要求。不加快西藏的发展,将会影响西藏的稳定,“还要影响全国的发展”[38]。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就不能实现。推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各族群众“共创美好未来”[39]。所以,铸牢共同体意识,大家团结一心、共同进步,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综上,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西藏加强文化自信,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抵制各种分裂思想,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讨

一直以来,党的领导人给予西藏高度重视。他们有关西藏工作的论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梳理几代领导人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讲话、政策,对于今天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于政治认同,坚持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的认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西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同时,保证民族平等与团结、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共生,也是西藏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条件。

(一)加强政治认同与制度建设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40]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1.增强政治认同。新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强政治认同,确立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等的认同是最重要的保证。1950 年10 月22 日,毛泽东指出:“西藏为中国内政问题”[41]。同年10 月28 日,他再次强调:“任何外国对此无置喙的余地。”[42]1952 年4 月22 日,中共西藏工委提出:“对藏政人事问题,中央与地方是上下级的领导关系。”[43]这规定了中央政权与西藏的关系。1989年4月20 日,胡锦涛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是祖国“不可分离的部分”[44]。1990 年4 月7 日,邓小平指出:党的领导才能有“稳定的社会主义”[45]。1994 年7 月20 日,江泽民强调:保证中央政策在西藏“全面贯彻落实”[46]。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指出: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47]等五个认同。因此,新时代加强“两个维护”“五个认同”是西藏铸牢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政治保证。

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保证党中央领导与民族地区自治权利的重要制度。1980 年8 月18 日,邓小平强调:“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8]。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提出: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地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9]的重要保证。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指出:实现“统一和自治”“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50]相结合。新时代,这一制度仍然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证。

3.加强党对西藏的领导。首先,要重视民族工作。1992年1月14日,江泽民提出: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把民族工作”[51]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001年6月25日,他强调:西藏必须加强党的建设。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指出:把民族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52]。2021 年8 月,他提出:推进“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53]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格局。其次,要大力培养民族干部。1949 年11 月14 日,毛泽东强调:民族地区要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54]的干部。1956 年9 月16 日,邓小平要求:“培养本民族的干部。”[55]1993年6月8日,胡锦涛指出:民族干部“要以大局为重”[56]。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指出:大力“选拔少数民族干部”[57]。再次,加强西藏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1989 年4 月,胡锦涛指出:“把对待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立场”[58]作为西藏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2020 年8 月,习近平指出:藏族党员干部一定要发扬“老西藏精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59],这为加强党对于民族地区的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干部基础。据资料统计,西藏1951 年有少数民族干部200 余名,2021 年约14 万人。基层党组织由1952 的57 个增加到2021 年的2.19万个。[60]当前,进一步加强西藏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坚持“五个好”干部标准,严明政治纪律,西藏党员干部要自觉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61],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因此,坚持“两个维护”“五个认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培养民族干部是新时期西藏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内容,也为夯实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文化认同与教育发展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动力

习近平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62]。铸牢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路径是加强价值引领与推进教育发展。

1.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与正确历史观教育。1992 年1 月14 日,江泽民指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63]教育。2005 年5 月27 日,胡锦涛强调:“把民族团结教育”[64]纳入公民道德教育计划。2010 年1月18 日,他提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65],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意识”[66]。2020年8月28日,习近平指出: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西藏工作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为夯实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精神底蕴与信仰力量。

2.保证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治理中国化。首先,提倡宗教信仰自由。1953 年3 月8 日,毛泽东指出:对西藏的宗教要“尊重和保护”[67]。1982 年3月,党中央首次全面阐释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1991年2月,中共中央相关文件重申了党的宗教政策。其次,坚持宗教治理中国化。1989 年4 月,胡锦涛指出:“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68]。2007 年12 月18 日,他提出:宗教界人士应在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问题上达成共识。2010年1月18日,他强调:“加强寺庙管理”[69]。2020年8月,习近平指出:“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70]。2021年12月3日,他提出:推进“宗教中国化”[71],加强宗教工作法制建设。坚持宗教治理的中国方向,可以有效防止敌对势力借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干扰中国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统一。

3.加强教育发展与舆论引导。首先,尊重西藏的文化、习俗。1938年10月13日,毛泽东要求: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72]。1989 年4 月20日,胡锦涛指出:尊重西藏人民的历史、文化等,“发展藏语文”[73]。1994年7月20日,江泽民提出:保护藏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中央指出:“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74]。其次,要推进西藏的教育发展与科技进步。1950 年7 月21 日,邓小平指出:“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75]1954 年10 月9日,毛泽东提出:“西藏要办小学、中学,还要办大学”[76]。1994 年7 月20 日,江泽民要求:“加强基础教育”[77],办好设在内地的西藏学校。2012 年至2021 年,国家累计向西藏投入教育资金2153.92 亿元。最后,要加强舆论工作的引导。1994年7月20日,江泽民强调:西藏的对外宣传“要掌握重点”[78]。2010 年1 月18 日,胡锦涛提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意识”[79]。2021年7月,习近平指出:增强各族人民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等的认同,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80]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指出:让互联网成为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81]。加强对民族地区的舆论引导,利用好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功能,防止不良信息的渗透成为重要的任务。

总之,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教育,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及对于民族地区舆论的引导,为西藏铸牢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的文化动力。

(三)保障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民心支持

习近平指出: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2]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1.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强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自治就是空的。”[83]1954 年10 月9 日,毛泽东指出:使西藏在经济、文化等“发展强大起来”[84]。1987 年6 月29 日,邓小平强调:关键是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85]。1992年1月14日,江泽民提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2010年1月18日,胡锦涛指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86],把中央的方针与西藏的实际相结合。2020 年8 月,习近平提出: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87]。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民族地区帮助。特别是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对口支援等重大举措,为民族地区发展创造了条件。西藏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3.2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697.82亿元。[88]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夯实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

2.保障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1963 年9 月28日,毛泽东强调:“要减轻人民的负担”[89]。1990年9月15 日,邓小平指出:“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90]。1994 年7 月20 日,江泽民提出:“着眼于造福西藏各族群众”[91]。2010 年1 月18 日,胡锦涛指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92]作为西藏发展的出发点。2019年9 月27 日,习近平指出: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观。”[93]2020年8月,习近平提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及鼓励多渠道市场就业等。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有62.8万贫困户摆脱贫困。[94]但由于历史与自然因素等,西藏仍是我国最不发达的地区,面临着繁重的发展任务。当前,推进西藏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成为铸牢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与进步重要的经济基础与民心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为基础。习近平指出:改革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增进幸福为主旨。这为夯实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民心保证。

(四)维护民族平等与安全稳定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安全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是保证民族平等与国家安全。而保障民族平等、维护国家安全也为夯实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社会基础。

1.保障民族平等和团结。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提出:西南工作最重要的是“民族团结问题”[95]。1963 年9 月28 日,毛泽东强调:“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96]针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存在的差距,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保证民族地区的发展。1982 年《宪法》重申了民族平等的原则。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等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政策。1992 年1 月14日,江泽民提出: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97]。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指出:各民族“平等享有权利”[98]。新时期,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依然是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与内容。

2.维护国家安全稳定。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强调:不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99]1994年7月20日,江泽民指出:“加强国防建设,保卫边境安全”[100]。1998年7月9日,他提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101]。2001年7 月19 日,胡锦涛指出:“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102]2020 年8 月,习近平指出:“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103]作为西藏工作的着力点。2021年7月,他提出: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104]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拥有约4000 多千米的边境线[105],与缅甸、印度等国家接壤,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西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西藏地带的维稳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维护西藏的民族平等与安全稳定,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冷战结束以来,以“藏独”“疆独”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破坏民族团结。当前,中国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边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因此,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对当代中国意义更为重要。

毛泽东提出:“各民族团结起来。”[106]习近平指出:赋予改革发展以维护团结、反对分裂的意义,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

(五)保护生态环境与和谐共生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态保障

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生态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大计。

1.保护生态环境。1987年6月29日,邓小平指出:中国地大物博,很多资源“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107]。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2010 年1 月18 日,胡锦涛指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08]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09]2019年9月27日,他提出:“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110]。2020 年8 月,习近平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111]。西藏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前提。

2.促进和谐共生。1999年起,国家在边境地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到2009 年已扩大到所有边境县。[112]2019年5月2日,国务院提出:“支持西部地区发挥生态”[113]等优势。2010年1月18日,胡锦涛提出:促进西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114]2019年9月27 日,习近平指出:实施好“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115]。2021 年7 月,习近平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16],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西藏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战略地位重要,在稳定全国气候,保障国家淡水资源安全,维护国家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道路,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态保证。新时代,西藏必须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17]提供重要的生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生态保证。习近平指出:少数民族的发展“要立足资源禀赋”[118],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119],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于民族地区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也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针对一些分裂主义的渗透颠覆,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的体现。

西藏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民族地区,西藏的安全与稳定、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党的几代领导人十分重视西藏的安全稳定与社会发展,给予西藏极大的政策与财政支持。他们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政策都是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着眼于改善西藏人民生活、保证国家稳定发展提出的“治藏方略”,这为新时代西藏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学习、梳理这些思想,对于新时代坚持“两个维护”“五个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针对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当前推进民族工作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十八大以来,在推进民族工作的发展中,中央对于西藏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2015年8月,习近平提出西藏工作的“六个必须”。2020年8月,他要求坚持“十个必须”,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2021年7月,他在西藏考察期间进一步指出: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对于西藏工作的指示,也是对于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示。新时代,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加强政治认同与制度建设,坚持文化认同与教育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与凝聚人心,维护民族平等与安全稳定,保护生态环境与和谐共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西藏共同体
都是西藏的“错”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