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民居中的习俗文化研究

2023-06-02 02:48邱述龙杨子鲲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5期
关键词:竹楼景颇族习俗

赵 月 邱述龙 杨子鲲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分布于澜沧江至大金沙江(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之间永昌、腾越及其西部、西南部(即今云南德宏州境内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梁河与怒江州、临沧部分地区直至缅甸北部)一带,还包括地域辽阔而开发不多的滇缅北段。历史上,景颇族因战乱以及为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等原因,离开了“山高寒冷,五谷不莳”的青藏高原,并向南迁徙,于17 世纪末大量抵达了滇西一带[1]。伟大的南迁之旅提高了景颇族的生产力,为其传统社会文化奠定了基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习俗与文化。

一、景颇族民居概况

景颇族民居风格质朴粗犷,颇有原始之美。关于其民居建筑从唐代到清代均有记载,康熙《永昌府志》卷24《土司·附种人》记载:“野人,居无屋庐,多有茅棚,好迁移。”[2]当时所说的野人即今天的景颇族,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一直流传至今。

景颇族民居为矩形的干栏式建筑,具体可分为低楼式(底层高1 米以内)和高楼式(底层高1.6 至2.2 米)两种,以低楼式为主,木柱和木檩纵向承重,竹椽、竹壁、楼面以竹或木为材料,茅草为顶,不开窗,从朝山那侧门廊登梯入室。屋顶坡度达四十五度,出檐超出一米,山面屋脊挑出远于屋檐,有的会加中柱支撑,防止雨水淋入门廊,形成了长脊短檐的倒梯形屋面[3]。由于材料和当地气候等原因,景颇族的竹楼使用年限十多年,一般到了七八年便会重建[4]。

景颇族民居多分为上下两层,楼上用于居住,楼下则饲养牲畜。楼上用竹子编成的墙壁分隔成数间,每间设有四五尺见方的火塘,火塘周围铺上篾席供人休息[5],房间与火塘数量根据家中人口数量而定。

二、景颇族民居建造过程中的习俗

(一)选址习俗

盖房子在人们生活中是一件大事,他们很重视房屋的选址。一般通过几种方式来检验该地是否适合建造房子,例如以为以米试地、以酒试地、和以水试地等,还有通过用竹子拧结成线,和用木棍丈量等。[6]这几种选址方式反映了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景颇族为适应环境衍生出的生存智慧,同时也造成了存在布局不规律,每家每户间隔较远的局面。

(二)建造习俗

选址结束后,为了使房屋建造得更加坚实,景颇族的先民们通过模仿动物做窝筑巢,来建造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房屋。在古老的“木占”调《建寨盖房歌》中用追述的方法,唱出了景颇族祖先学会盖房子的基本过程。歌中唱道:

芭蕉秆做柱子不牢,

三天就烂了;

……

阿公阿祖又重新盖房子,

……

豹子打滚一滚就倒了[7]。

房屋的建造过程中,从选材到房屋落成后也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活动。互相协作也是传统习俗之一。盖房建屋是景颇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谁家盖新房,整个寨子中,亲朋好友以及邻居都会前来帮忙。当地至今还盛行在一天之内帮主人将剩下工程完工的习俗。

景颇人盖新房要先平整地基,挖好柱洞,将柱脚紧紧埋入,先立左右柱,后立中柱,中柱先立“和谐柱”,然后从上到下立“尊柱”。立柱结束后开始架楼板,楼板有两层木两层竹,即枕木、水平木、水平竹、竹板。架好楼板后便上“繁衍梁”,栽门廊上的“通天报喜柱”“牵福柱”“领柱”和左右柱。建好大框架后,便可以开始编制竹墙并开门等。盖主梁时,先铺茅草,然后开始从屋檐底部便开始做最后的工程“蜈蚣脚”了[8]。

一般在盖茅草顶的同一天,竹楼主人会备好酒与肉食,选定吉时进行进新房仪式。待到屋顶只需铺最后一把草的时候,盖茅草的青年们便停下来,坐在屋背上,朝楼下大声喊:“茅草不够啰,无法盖屋顶了!”这时楼下的人赶紧送上竹筒酒。青年们接到竹筒酒后,喝上一口酒,高高兴兴唱起盖茅草木占调,铺上最后一捆茅草。这时楼下敲起象脚鼓,吹起竹笛,开始唱歌、跳舞,庆贺新竹楼落成[9]。

三、景颇族民居中的礼仪习俗

(一)婚恋习俗

景颇族的恋爱较为自由,只要不是同姓,遵守姨表不婚的原则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青年男女在婚前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青年正式结婚前都要经过 “串姑娘”,村寨会专门建造“公房”,即供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场所,他们在“公房”中一起对弹口弦、对《公房》歌、跳舞等,有的青年男女则趁机互诉倾诉爱慕之情。相互中意的青年男女会离开公房,来到外面的山坡上,在树林中唱起盘家谱的情歌,来确认对方是否可以建立恋爱关系[10]。某对男女恋爱成熟,便各自告知负责社交活动的男女青年组织者,并请老人和友伴们到“公房”喝喜酒。经此仪式,表示他们的恋爱关系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从今以后他们便可以到“公房”外面自由活动了。

相爱的一对男女步入婚姻时,竹楼见证了新家庭的开始。婚礼一切准备工作完毕,由伴娘背着竹箩,女方媒人执矛带路,走到男方媒人家。在到达新郎家门前,确定下来的两名捧鲁送四次酒,棒鲁送第四次酒时,则请新娘进入新郎家。新娘登上正房楼梯进入屋内,楼梯上要新增一至两块雕有四到八个梯磴,有婚后早生子女的寓意。当新娘登上楼梯门坎时,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婆婆把祖传项圈戴在新娘颈上,表示认这个儿媳,然后将新娘引入公婆住的火塘间,接纳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二)丧葬习俗

生命总会归于原点,出生于这片土地的景颇族,同样也渴求着为自己的旅途画上完整的句号。当有人在村子内逝去,则鸣枪向亲邻报丧,正常死者要在竹楼内停放数天等其亲属到齐后再进行安葬。通常先以水洗尸,身下垫上毛毯和围裙,换装后置于竹架上。在坟边四周插上挂有红黑两色的木鸡的竹竿,来表示死者性别、年龄、生平等。

四、景颇族民居的习俗文化价值

景颇族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它充实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探究景颇族历史可以发现,迁徙贯穿着景颇族的各个发展时代。正是这样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景颇族思想开放、善于探索和迎纳新事物的民族特色。景颇族人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体现在深沉与持久精神力量的景颇族民居建筑文化习俗中。做好景颇族民居建筑中文化习俗的传承、守护和利用,将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一)实现了族群文化的传承

传统建筑的遗存,比起文献资料的描绘更加直观与形象。景颇族民居建筑见证着该民族的历史发展,并作为文化载体伫立在历史长河中,对于研究景颇族历史,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粹,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参考依据与样本。从房屋建造开始,每一柱,每一梁都被景颇族人们赋予了民族文化与内涵,以宽容的姿态,接纳记录着景颇族的历史文化。

景颇族民居建筑中的民俗文化展现了现在景颇族传统生活方式。从一开始景颇族人民傍树建造竹楼,被称为“夜宿于树巅”,再到学习如何埋入柱脚建造出“茅棚”,又如歌谣中景颇族祖先建造竹楼,最初以芭蕉杆为柱,芭蕉叶做顶,却无法抵御自然灾害与野兽侵袭,最终找到了适合建筑材料与方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民居最佳的构造与布局,它是一部景颇族房屋建造演变过程的简史。即使竹楼会因为时间与环境侵蚀而破败,但新居的建成,又是对景颇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巩固与新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二)凝聚了村寨成员的精神寄托

长屋不仅是景颇族人遮风避雨的建筑物,也是他们精神寄托的载体。同时它也作为一种原始心理内驱力之“根”,团结凝聚着景颇族的人民。从建造开始,全寨人的共同参与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贯穿全程,是每个成员带着美好的心愿用勤劳的双手亲自打造,每一个长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景颇族民居也在建造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景颇族的传统民居建造过程可以看到团结奋斗、同舟共济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刻的启迪。

(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景颇族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不仅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景颇族先民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积极开发自然资源的结果。它依赖于景颇族先民对于地理环境的认知、选择与创造。民居的装饰材料,主要以竹子这种能快速生长的材料为主,有效的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从而避免了水土流失。[11]因此景颇族的民居建筑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生态理念,不但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且为本民族提供了正确的生态审美导向,这种生存状态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自身灵与肉的关系中,形成了特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理方法等[12],这是景颇族特有的生存状态,自然而然的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引导着景颇族人们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民族整体的持续发展和审美境界的提高。

景颇族的民居建筑同时也承载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生态”贯穿于整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中,如建房时房子的朝向,能够生动的反映出景颇族先民的智慧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体现了景颇族因地制宜的智慧才能;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先民们通过模仿动物筑巢而建造出坚实美丽的房屋,体现了人、动物之间的平衡与共存;生命礼仪中,从将新生儿的脐带埋入中柱、婚嫁新娘过草桥体恋嫁娶的仪式,再到丧葬礼仪无一不体现了景颇族和谐的生态环境认知与生态审美文化的形成以及自我延续。

五、结语

景颇族民居建筑作为先民智慧结晶的积淀、民族文明的具象化,以自己的方式,传达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同时,民居建筑的存在,将居住于同一屋檐下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加强了村寨的归属感,牢记民族印记。对于景颇族民居建筑以及其文化习俗的归纳整理与深入研究,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是保护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而受到冲击的民族原始建筑工艺与建筑形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景颇族民居建筑习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景颇族文化与时俱进,为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具有景颇族民族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

猜你喜欢
竹楼景颇族习俗
绿色的竹楼
德宏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景颇族文学概论》的编撰研究
对“景颇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