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凌燕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为了全面提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让学生的思政素质得以有效提升,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将红色电影、红色音乐、红色小说等作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唤醒埋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红色记忆,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红色文化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契合思政教育的目标,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价值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中的重要实践产物,有着十分独特的特点。红色文化的时代性特征非常显著,它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历史进程高度一致,属于历史不断推进中逐渐积累的产物,因此红色文化的时代特征非常显著,属于一种具有与时俱进特征的文化类型,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其中包括了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这是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并且红色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红色文化是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的革命斗争形成的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广大群众之间不断延续、发展,它能够反映一系列客观真理、理论与实践,蕴含着实事求是和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红色文化的创新特点十分鲜明,它是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始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属于现实和历史的有机结合,同样是传统精神与历史精神相互融合的直观体现。在时代不断更迭的背景下,除了要深入对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并有效传承红色文化外,还需要充分将地方红色文化的特色反映出来,尽可能在文化内容、传播渠道与形式等方面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
在当前的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相比于课堂上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新时代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有效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精神上的认同和现实领域的行为[1]。只有站在教师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认真分析学生思想现状,重点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发挥出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除了能够体现教师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外,还可以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独立意识、自我个性的尊重。
高职高专以红色文化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重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疏通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路径,让红色文化逐渐深入人心,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引导学生崇高品德的养成,让学生真正成长为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符的社会接班人和建设者。以生为本理念下,教师过去采用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而是需要适当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丰富学生的体验,重视学生的实践感知,确保教学手段与高职高专学生的成长规律相符。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感受红色文化的肃穆、庄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渐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自我激励心理调动起来,逐渐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可。
生活中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遗址、红色文献、纪念场所等,这些是革命历史、红色精神、光荣世界的重要载体,还包括了歌曲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等非物质遗产[2]。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奋斗历史,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革命理想信念,蕴含着朴素的民族情感,在新时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属于重要的精神和文化载体,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教学案例,更好地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开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红色文化始终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儿女在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后创造的革命成果,其历史价值弥足珍贵。在不同历史时期,红色文化是时下革命先辈先进理念、思想的体现,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高职高专学生将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诸多益处。
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高职高专学生会接触到无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有利于发挥革命先辈的榜样作用,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良好榜样形象,从而对学生价值观、行为等产生强大引领作用。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属于革命精神的又一次体现,是对革命先辈事迹的总结和体现,可以看作是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缩影,有助于对学生养成科学价值观的引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道德体系相互之间会产生冲突,这就让学生在面临选择时无所适从,无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3]。红色文化的渗透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红色文化的渗透,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学生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还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教育,要保证学生群体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保障学生更好地发展。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形式及教育内容的创新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浓厚的兴趣。而在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如影像、文字、图片、音频等,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兴趣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文字讲授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与各种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相接触,给学生带来最强烈的感官冲击,让学生更了解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岁月,让学生感受并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精神品质,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红色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课堂是重要的场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需要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思政课属于高职高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高职高专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其强大的思想价值,其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特点十分契合,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充分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传播中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及文化内涵,更好地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进行培养。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还需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校园实践等活动。一方面,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丰富学生的体验,这是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的主要途径[4]。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年代参与艰苦斗争的过程中积累沉淀的文化产物,红色文化本身脱胎于党的社会建设实践中,能够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是主要的开展路径,属于一门非常重视、备受关注却具有较高开展难度的课程,从高职高专开展思政课的现状来看,“国标”教材是目前高职高专学校普遍采用的教材,此类教材的理论知识难度较大,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以消化知识的情况,而红色文化具有显著地域性、时代性特征,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可以十分生动且形象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容易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更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红色文化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需要教师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疏通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等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视觉体验,以此强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并从中掌握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另外,“VR+思政教育”也是目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一种趋势,通过应用VR 技术可以让置身于虚拟场景的学生实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现阶段已经有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开始引用VR 技术,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在VR 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有效活跃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感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应用VR 技术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回顾抗战历史,通过VR 技术模拟革命先辈艰苦斗争的过程,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理解红色精神,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5]。
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产生影响。将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融合起来,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在校园内特定区域树立革命英雄的雕塑、张贴名言警句、书写红色故事、建设红色主题广场等方式,将红色经典故事、英雄事迹等传播到校园的每一处角落,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红色文化,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真正培养成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高职高专大学生要想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并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需要学生主动接触红色文化,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学习红色文化的主动性,培养自身爱国主义精神,主动阅读红色相关书籍,踊跃参观红色旅游景点、红色遗迹,参加各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微信、抖音等线上渠道深入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断对自身红色文化理论知识进行丰富,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可以运用红色文化帮助自己解决现实难题。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革命英雄、道德模范的事迹,主动学习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化思想为实际行动,开展并参与各种红色文化活动[6]。
综上所述,在红色文化中蕴含着许多难能可贵的精神与品质,将其融入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进一步突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将其作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一种手段,能为保障学生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方法及新颖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