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瑶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216)
昔日传统艺术设计科系孕育出的学生,在踏入职场后,无法迅速与工作需求衔接是目前艺术设计教育的隐忧[2]。本研究希望经由调查分析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相关课程,进而期望可以规划出与当前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立意相符合的课程雏形,以作为高职院校设计科系,培育未来艺术设计人才课程规划开设的参考。
本研究欲探讨的重点在于分析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相关院校,其设计课程开设状况,并提出未来课程规划的建议。以多变量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与“群集分析”,来了解20 所艺术设计相关学校的课程状况与特性,以探究现在业界对于艺术设计人才有何实际需求。
1.分析过程
(1)样本选取
在此阶段主成分分析中所采用的样本为国内有艺术设计相关课程的学校,做为样本进行分析,所以本阶段的分析样本共计20 所学校为分析对象。受测样本学校如下:
本研究收集至2021 学年度为止,已经有毕业生的艺术设计相关学系为研究对象,高职院校共计20 所学校,分别即为:包括A 校、B 校、C 校、D 校、E 校、F 校、G 校、H 校、I 校、J 校、K 校、L 校、M 校、N 校、O 校、P 校、Q 校、R 校、S 校、以及T 校。
(2)变项设定
在变项设定的部分是以20 所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共计有446 门课,资料量实在过于庞杂,所以本研究在变项设定的部分将内容相近的课程予以合并,经整理、合并后课程计有129 门课作为变项之用。
(3)变项评分
在设定了样本与变项数量之后,采用李克氏五点量法来进行评分,分别依照各课程的学分数来给予评分,再透过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公式来进行运算分析。
2.分析结果
为了能更清楚的判断20 所学校的空间分布状态,现在将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以及第三、第四主成分的数据输入3D 软件中绘出一立体坐标,经过观察分析特征矢量散布再与各校课程比对,即可发现各校课程分布位置的大致趋向,并为其主成分做相应的命名如:管理、科技工程;生活应用;视觉感官使用;人因、使用等,即图1 所示。
图1 主成分命名
在经过多变量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之后,已经初步的研究、归纳,得到现有各所学校课程属性分布的空间架构,为了进一步从本研究寻找更明确的分群方式,故而继续针对样本的多因素、多指标问题,采用多变数数值处理法中的集群分析方式继续进行资料分析。
1.分析过程
(1)转换分析方式
此一阶段的分析样本、变项等数值,均延续上一阶段的主成分分析法所获得的数据,并转用SPSS v26 的Hierarchical Cluster 的程序功能来执行数据分析[3],经过选择分析变量之后即可进行资料标准化的作业。
(2)分类对象
本研究采用针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的Q 型群集方式处理资料[4],根据集群分析中最广泛的阶层式集群分析方式(Hierarchical Analysis)进行分析作业,SPSS v26 的公式就会将数值较为相似的样本,逐步进行聚集为几个群排于相邻之处,即为“样本集群”(Sample Cluster)[5]。
2.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可将20 所学校样本分成7 群,为便于观察代表样本的群聚状况,将样本学校依照集群分析结果加以表格化,如表1。
表1 集群结果属性介绍
最后,重新检视特征矢量散布与集群状况,再辅以对照各校课程可以更明确的判定[6],大多数学校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活艺术设计类的课程开设较少,而且除了A 校、D 校、F 校、L 校、J 校、P 校等6 所院校为独立集群外,其他14 所院校被列为同一群,这样的状况也可以发现到,这些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上较为类似与接近。
1.课程体系定位不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准确的问题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建构的目的是提高本专业学生设计艺术语言表现能力的同时又训练拓展其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针对14 所院校被列为同一群的数据分析,多数艺术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定位突出“纯造型艺术”的美术教育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上将“单纯追求艺术技巧和经验”作为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大多数院校课程体系上缺乏本土特色,借鉴参照国外艺术院校课程设计,制约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延展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2.课程内容设置不全面、能力的培养延展性不强的问题
但随着市场需求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导向的分化,艺术设计“复合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成为市场需求,多数院校采用的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不满足学生的能力需求。特别是“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在课程内容方面嵌套美术学、营销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学、媒体学等多学科知识,所以综合性、多学科融合在教育内容设置上应该凸显出来。同时,“专家型”艺术设计人才是基于较高的能力水准深化发展自我特色,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该注重内容深度培育。
3.课程结构设计不严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由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在不同课程结构设计上应有所侧重。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时间占比不科学的问题,在课程结构设计之初,就要通盘考虑。通过数据采集,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比例过重,反观国内设计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时数即可发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时数过重压缩了艺术设计所需其他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知识的培养时间,影响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4.课程特色培育不凸显、产出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艺术设计创造领域注重发展自我特色,这是艺术教育培养的要点和方向,存在一定的自我特色才能更好的实现文化意涵。反观现有课程统计,在开设的课程中与文化意涵或是非遗文化创意相关的课程,占开课总数的1.6%。
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群,人才和产品的产出,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特别是产品产出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因自我特色教育引导的缺失,最终导致人才和产品缺少竞争能力。
1.课程设计的导向支撑
(1)目标导向。引用“设计科学”的系统化建构观念,结合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设定与达成,以及学生未来深造与就业等实际需要情形,将课程设计以“投入—过程—产出”(Input—Process—Output,IPO)的架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连贯统整设计而成。兼顾“适域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理念,亦强调专业与通识的均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培育出的学生为业界现阶段所需及所用。
(2)能力导向。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以及产业界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与需求做约略的分析、比较与整理,并期望可以初步规划一些课程雏形来应对现在及未来所需。制定课程目标不仅注重技术的提升及理论建构,更尝试结合业界的经验与需求,以培养学生同时拥有企划力、执行能力、以及销售力。
(3)价值导向。艺术设计代表了创造与创新,这对于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创造力”是现今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如此的课程设计与规划下,必须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
2.课程设计规划
课程规划采用以“永续性设计”及“文化设计”为课程主轴,“永续性设计”乃强调学生以艺术设计、工艺设计相关技术为基础,融入创意作为其未来的永续发展,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当中,寻找设计元素,孕育源源不绝的设计能量;“文化设计”则是达成此一目标的另一主轴,其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思考内涵以及沟通传达能力,同时回归艺术与设计特色,最终培养学生具备技术、思考、沟通传达的能力。综上所述,将课程分为主轴设计课程、基础技术课程、思考内涵课程及传达沟通课程。
3.非遗课程设置意义
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职业教育特点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的创新探索实践[7]。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广泛的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人才。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在艺术院校或者艺术专业中设计非遗课程,把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增强其实用性和现代性,将会使非遗的商业价值重新受到重视,进而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