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琪 赵双双 冯健
以春光为媒,记者乘高铁,一路向东,到达了河北唐山,此行的目的之一便是解密西那母庄三村的乡村振兴密码:它是如何从一个“土里刨食,勉强糊口”的传统农业村庄蝶变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河北省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以及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诸多荣誉加身的乡村振兴排头兵的?
“那母”,源自蒙语,意为水草丰美之地。回望千年,北方游牧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今,蒙元文化基因与冀东平原交织出锦绣壮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点亮这幅新图景的,正是电力。
“西那母庄三村发展为现在以旅游为主的乡村后,无论是采摘大棚、临水景观、葡萄长廊,还是冰雪场地,都需要用到电。今年,我们又在打造新的版块——温泉中心。”西那母庄三村党支部书记黄满喜告诉记者,“正是因为供电公司提供的电力保障,我们才有更多的想法可以付诸实践。”
西那母庄三村以生态旅游度假村为中心点,创新生态发展理念,在国网唐山供电公司的助力下,打造了乡村亮化工程、清洁能源景区,既守护着碧水蓝天,又以此为基础提升着乡亲们生活水平。
2021年,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和西那母庄三村村委联合挂牌成立了“西那母三村社会联络站”,通过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协同推进、双向促进、多点发力的服务模式。
在村民用电方面,依托联络站开展现场电价电费答疑、安全用电宣传,提出科学用电建议,起到了“连心桥”的作用;在景区保障方面,专人对接景区实时用电情况,每月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两次全方位“体检”,重大活动期间,更是安排人员到村驻守,提供24小时用电保障。
“就拿雪场造雪来说,前期准备最快也要一个月,一般我们会在12月24日左右造好雪,为元旦正式开业做好准备,但是气温条件达不到,雪也是不能保持的。很多时候,留出来的时间就会很紧张。供电公司紧急为我们改造了线路,去年冬天1个多月雪场挣了1000多万。需要电力支持,那可能就得马上到位,否则雪场就不能如期开业,而耽误了时机,那对于整个村子来说就是损失。”对于供电公司的支持,黄满喜心中满是感谢。
坐在游览车上,记者跟随导游小徐一路向前。1100多亩的流转土地被统一规划,从室内到室外,从春季到四季,每一处场景都精心设计。漫步在一品农珍生态园,50种南北方水果轮番亮相;穿过千米葡萄长廊,两侧果园萌生春意;温室果蔬大棚中,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水上乐园和超级造浪池中,夏日清凉扑面而来;蒙元主题嬉雪乐园,60种雪上游乐项目错落有序;温室美食街,人间烟火尽在舌尖;大型草坪婚礼基地,见证新人的幸福时刻;西那母露营公园木屋民宿营地……
从民族特色大型实景舞剧演出,到篝火晚会、传统曲艺,再到音乐会、光影水舞秀……穿越时空,人们感受着曾经的金戈铁马。那些打破夜晚沉寂的绚丽多彩,都有着供电服务的有力铺陈。
今年78岁的退休老校长张桂兰一路见证了西那母三村的巨变。在采摘园区,她告诉记者:“本该享受退休生活了,但前几年村里缺人,我也就过来帮帮忙,一帮就是近10年。看着村子一步步变得更美、更富裕,内心别提多有自豪。”
回忆起记忆中的村落,她用当地的一句顺口溜来形容——“好过的鸭绿江,难过的西那母”。“过去的西那母庄,一旦下雨,路上泥泞不堪,根本连村都出不了。”感慨于如今的变化,她认为当初给村子发展旅游业投赞成票的决定太明智了。
不仅仅是张桂兰,年轻一代也加入了乡村振兴的行列。村里有个年轻人叫姚姗姗,曾在北京工作了13、14年。西那母庄三村村集体筹办的幼儿园和小学开学后,通过家人做思想工作,再加上村里的一系列改变,让她动心了,便从北京辞职回来当校长。离家近,收入尚可,工作和生活環境又都是加分项,在这些返乡青年眼中,看着家乡步步蝶变,又能亲身参与家乡的建设,很有成就感。
村亮了,景美了,居民都安居乐业,这不正是我们向往的美丽乡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