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比喻辞格的翻译研究
——以张翎《劳燕》英译为例

2023-06-01 12:19傅琳凌曾小嘉
关键词:喻义辞格源语

傅琳凌,曾小嘉

(1.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2.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比喻辞格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翻译需兼顾语义、语用、文化、美感等要素,故而一直是文学外译的难点之一[1]。华人作家张翎的小说《劳燕》2017 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英译本由集作家、学者和翻译家于一身的美国译者白雪莉(Shelly Bryant)翻译,2020 年由亚马逊跨文化出版事业部(Amazon Crossing)出版并在亚马逊平台上架。《劳燕》英译本在海外销量可观且深受英语读者喜爱[2],这离不开翻译的功劳。《劳燕》一书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修辞手法,其英译者对比喻辞格多元的处理方法对中国当代小说外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比喻辞格翻译研究现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语言背后都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定的语言形式往往反映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模式。比喻是说话者尝试通过一件事物(喻体)来描述或认识另一件事物(本体)的过程,而喻体的选择与说话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文化情境息息相关。例如,“王老师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像教坛上的一头老黄牛”这句话反映了在汉语情境中,“老黄牛”这一喻体代表勤恳和甘于奉献的形象,一般带给人正向的文化联想义。

默顿·达古特(Menachem Dagut)[3]于1976 年发表的《比喻是否具有可译性?》(Can“Metaphor”Be Translated?)是学界较早探讨比喻翻译问题的代表作。随后,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广度和深度逐步拓宽比喻翻译的研究边界,研究文本从文学作品拓展到非文学作品,研究问题则从比喻翻译“是否可为”(即可译性问题)进一步延伸到比喻翻译“如何为”(即翻译方法梳理)的思考。关于比喻辞格的翻译方法,目前学界提及较多的是直译法和意译法。李定坤[4]73、刘佰明[5]、冯庆华[6]150、谭彬[7]、邢杰[8]等学者提出比喻翻译多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释译等方法。除直译之外,转译法(或转换法)、增译法也时有被提及。例如,周领顺[9]基于葛浩文对汉语乡土语言比喻修辞的翻译归纳出意义转换的四种方法和语言形式转换的六种方法;邓联健[10]列举了直译加解释、直译加注等针对比喻辞格的增译方法。然而,比喻的翻译除了语义的跨语际转换之外,还涉及本体和喻体等不同要素的异域呈现。译者在翻译比喻辞格时若简单套用直译、意译等传统的翻译方法分类与应用逻辑,往往会陷入无法兼顾本体、喻体、喻义和修辞效果的困境。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专著《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将比喻分成死喻(dead metaphors)、刻板印象比喻(cliche metaphors)、原创比喻(original metaphors)、标准比喻(stock or standard metaphors)、新造比喻(recent metaphors)、改编比喻(adapted metaphors)等六类[11]106-113,并针对每一类翻译提出对应的翻译方法。纽马克针对他认为最难翻译的标准比喻提出七种翻译方法:(1)将喻体译入目的语;(2)使用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3)用明喻代替隐喻并保留喻体;(4)用明喻代替隐喻并增加喻义说明;(5)将比喻转换成喻义说明;(6)删除比喻;(7)使用同一比喻并增加喻义说明[11]108-111。归根结底,上述七种方法旨在处理一个核心问题:目的语文本如何再现(或转化)源文本的喻体。相较于传统的直译和意译这类相对抽象的术语,纽马克提出的七种方法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而且基本能涵盖当代小说中常见的各类比喻情境。但必须指出,纽马克的比喻翻译方法体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汉语并非纽马克熟练掌握的语言,故其提出的翻译方法体系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当代小说的翻译实践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如何让纽马克的比喻翻译方法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当代小说翻译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笔者以海外接受度良好的当代小说《劳燕》为例,结合译者白雪莉翻译比喻辞格的方法,反思纽马克的比喻翻译方法体系对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实践的适恰性,以及如何调整该体系以更好地为未来的文学外译实践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二、《劳燕》比喻翻译方法的统计分析

《劳燕》的英译者白雪莉精通英语和汉语,热衷于翻译推广中国文学作品,曾英译过盛可以、尤金、丘菽园等作家的作品[12]。除了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白雪莉还曾撰写多本中国城市旅游指南①白雪莉(Shelly Bryant)的个人简介可参见https://shellybryant.com/。,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劳燕》一书主要讲述二战时期中国女性姚归燕错综复杂、坚毅不屈的一生,有评论家称这部作品“将当代华语文坛的战争文学推向了史诗性精品的高度”[13]。从海外接受的角度看,《劳燕》英译本于2020 年上架,至今近三年仍高居亚马逊“中国文学畅销榜单”前五(2023 年7 月21 日数据),海外读者对这部小说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笔者使用网络数据采集软件Octoparse 8.5.2 提取亚马逊平台上读者对《劳燕》英译本的所有评论,共得文字评论970 条。随后,将文字评论导入到Microsoft Excel 中,使用COUNTIF 函数筛选和统计其中与译本翻译质量相关的读者评论,逐条细读后发现英语读者对译者白雪莉的翻译质量总体持肯定态度。具有代表性的读者评论列举如下:

如果一本书的译文都如此美丽,我无法想象源文本的语言是多么悦耳。②本文所有读者评论均来自亚马逊平台《劳燕》英文版的读者评论,检索时间为2023 年7 月21 日。原评论为英语,为笔者所译。(Jess,2020年11 月10 日)

这本优美的文学作品和我以前读过的作品都有所不同。这本书的书写是如此动人、如此深刻,即使我无法阅读源文本进行对比,我猜翻译也是完美无缺的。(Corr,2020 年10月8 日)

作者是中国人,她书写的文字充满着其他文化的作者所缺乏的魅力,而翻译完整地保留了这种魅力。(匿名,2020 年11 月13 日)喻体是比喻不可或缺的要素,译者对喻体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比喻的修辞效果及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体验。通过文本细读和对比分析,笔者对比《劳燕》190 处比喻辞格的原文和译文后发现,以译者如何处理喻体为分类标准,可将比喻辞格的处理方式分类为保留喻体(占70.5%)、替换喻体(占18.4%)和删除喻体(占11.1%)三种。基于喻体在译本中的存在形式,笔者将上述三种方式进一步细化为七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分别为: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喻体译入目的语并辅以喻义说明、部分替换喻体形象、以喻义说明替换源语喻体、以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部分删除喻体和完全删除喻体。七种翻译方法的使用频次和占比如下图所示:

图1 显示,译者白雪莉更倾向于还原源文本的喻体,“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方法(66.8%)的使用频次远高于其他六种。比喻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译者尽可能保留喻体有利于促进源语文化的传播。使用频次位列第二的方法是“完全删除喻体”,仅为“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的1/6,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说译者要在另一种语言中保留源语喻体的难度。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构词、句法和文化意蕴具有较大差异,译者要在英语中完整保留汉语源文本的喻体、让读者产生相似的审美体验并非易事,处理不当时甚至还会引起反效果。因此,译者往往需要对此作出取舍,这也是“完全删除喻体”“以喻义说明替换源语喻体”“以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这三种方法的使用频次位列第二、第三、第四位的原因。“以喻义说明替换源语喻体”取语义舍修辞效果;“以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留修辞效果舍文化异质性。若以保留源语文化的异质性为目的,译者往往会采用“喻体译入目的语并辅以喻义说明”这一方法,但《劳燕》仅7 处比喻辞格采用这一方法,原因在于该方法需要在直译喻体的基础上增加说明内容,容易造成目的语文本拖沓,甚至模糊了源文本的叙事焦点,故白雪莉对此方法的使用并不多。使用频次最低的两种方法为“部分替换喻体”和“部分删除喻体”,原因在于二者会完全丢失比喻的修辞效果和文化异质性,且适用情境比较有限,前者多见于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中,后者常用于使用了重复或骈偶结构的比喻中。

图1 《劳燕》中比喻辞格的翻译方法分布图

三、《劳燕》比喻翻译方法的案例分析

基于比喻辞格的三种喻体处理方式及七种翻译方法,笔者将以《劳燕》英译本为例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境与得失。

(一)保留喻体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在翻译比喻时保留喻体有助于向目的语读者呈现本真、有特色的源语文化,从而促进文化融通。

1.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

某些喻体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近似的喻义,例如以形状、大小、颜色、声音等以一般性生活体验为基础的喻体。如果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对喻体所蕴含的文化具有相似的认知水平,将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便是译者的理想选择,这样既能保留源文本的信息完整性,又能传递比喻的修辞美感。

例1.原文:千万,不能,在这群猪面前,哭[14]187。

译文:No matter what,you won’t cry in front of these pigs[15]147.

猪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具有负面的修辞义。例如,先秦时代《左传》以“豕心”(即“猪心”)形容伯封为人之坏;隋唐时期《旧唐书》以猪狗来骂人下贱;明清时期的《西游记》刻画的猪八戒形象贪婪笨拙。在英语中,猪也用来形容讨厌、贪婪之人。①参见Cambridge Dictionary 的pig 词条。因此,此处译者采用直译,目的语读者也能理解说话人将人比作猪的负面情感。

例2.原文:“我可以教你行医。”我说。她吃惊地抬起头来望着我,仿佛我要教她飞檐走壁,或是上天摘星[14]110。

译文:“I can teach you to practice medicine,”I said.She looked at me in amazement,as if I said I were going to teach her to fly over the rooftops,walk on walls,or pluck a star from the sky[15]89.

作者张翎此处用“飞檐走壁”和“上天摘星”两个词、三个喻体比喻行医的难度,飞檐、走壁、上天摘星这三个喻体在汉语中都可用来类比某件事情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在处理这个比喻时,译者直接将喻体译入目的语中,表达简明易懂,既保留了源文本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又强调了要完成此事的难度。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具有审美属性的言语方式,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也将比喻视作一种人类感知、思考、认识万物和人类自身的思维方式,认知功能是比喻不可忽视的功能[16]。译者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比喻的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一是因为目的语读者看到该喻体时,能够联想出和源语读者近似的喻义,二是比喻具有认知功能,随着更多源语喻体被目的语读者所了解、理解,目的语文化中将逐步形成一个对源语文化接受意愿更强、接受水平更高的读者群体。

2.喻体译入目的语并辅以喻义说明

当译者判断直译喻体可能会造成目的语读者阅读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增添内容补充说明此处比喻的用意。这样做可以兼顾保留喻体和显化喻义的双重功能,减轻读者认知负荷的同时又不剥夺读者接触异质文化表达的权利。

例3.原文:远在重庆的梅乐斯还不了解,偌大的中国虽然只讲一种官话,却有三千九百九十九种方言,尤其在南方,隔一个乡的人,一开口就有可能陷入鸡同鸭讲的境地[14]12。

译文:Miles,in distant Chongqing,still didn’t understand that,though the national language in China was a single form of Mandarin,there remained countless dialects.This was especially true in the south,where even folks from neighboring villages might feel like a duck trying to talk to a chicken,each speaking their own dialect[15]9.

“鸡同鸭讲”这个成语原意为鸡和鸭讲话,比喻两个人无共同语言、难以沟通。汉语读者对该成语较为熟悉,但英语中并无类似表达,所以直译容易造成英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对此,译者白雪莉在译入喻体的同时补充说明其喻义“每个人都说自己的方言、自说自话”,这样读者既容易理解,又能了解到汉语中常用的“鸡同鸭讲”这一表达。

例4.原文:想起那时从屠夫姚二铺子里偷剔骨刀的情形,我只能感叹自己到底只是一只井蛙[14]158。

译文:Thinking of the time I had stolen the knife from the butcher Yao Er’s shop,I could only sigh and think I was no more than a frog in a well who’d seen nothing of the world[15]126.

“井蛙”这个词源于《庄子》,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见识短浅之人。英语的“井蛙”亦无类似意象和用法,故译者保留喻体的前提下,补充了一个定语从句以作说明井蛙指“没见过世面的人”。

(二)替换喻体

喻体往往渗透着语言的文化意象[17],而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结晶,很多意象与各民族的传说及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18]180。译者处理具有文化特色的喻体时,若直译喻体容易给目的语读者带来困惑,则可尝试将原比喻的喻体替换为目的语读者更为熟悉的表达,实现修辞功能上的对等。

1.部分替换喻体

每种文化中都有已约定俗成的比喻用法,一般常见于成语、俚语或谚语中。这些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往往具有比较紧密的匹配关系。若本体和喻体的对应关系在目的语中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将比喻从源语翻译到目的语时,译者需考虑替换源语喻体,使得译文中本体和喻体的对应关系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一般而言,译者可以采用部分替换和完全替换两种方法。

例5.原文:那时我才发现,在美国如此巨大的版图里寻找一个连名字也无法确定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14]377。

译文:I discovered that looking for someone whose name you don’t know in a place as huge as America was lik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15]284.

“大海捞针”是汉语中常见的成语,意为尝试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英语中有包含相同喻体“针”且喻义相近的表达“a needle in a haystack”,白雪莉考虑该表达已为英语读者熟知,故将汉语中“海”(sea)的意象替换为“干草垛”(haystack)。

例7.原文:幽灵,你一定没见过那样的光,那是财主踢到银子、老鼠闻见到香油的光啊,把日头都衬暗了[14]237。

译文:Ghost,you’ve never seen such a gleam.It was like a poor man finding a piece of silver or a rat smelling sesame oil.The light in their eyes outshone the sun[15]179.

源文本中张翎用“财主踢到银子”来比喻牧师比利见到枪时的激动之情。汉语文化中,文学文本中财主经常表现出好财的本性,因此对于源语读者来说,“财主踢到银子”可以生动形容比利见到枪的神态。此处的文化缺省[2]对译者来说是挑战,因为英语读者对“财主”这一文化意象并不熟悉,若译者照搬此喻体难以令读者产生等效的阅读感受。因此,译者将“财主”替换成“穷人”(poor man),这种搭配对英语读者而言更合乎逻辑。

2.完全替换喻体

(1)以喻义说明替换源语喻体

当源文本的喻体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若直译喻体容易使目的语读者产生困惑,直译加释义又显得冗长,此时译者可考虑直接删除喻体,仅保留喻义。

例8.原文:就在我住处的那个简陋厨房里,我们三个人喝得烂醉如泥[14]6。

译文:In the shabby kitchen of my house,the three of us drank ourselves into a stupor[15]4.“烂醉如泥”是汉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喝了很多酒之后的状态,其中的“泥”指的是一种生活在南海一种没有骨头的虫。①引自智能汉语查询与学习平台“百度汉语”的“烂醉如泥”词条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烂醉如泥,检索时间为2023 年7 月21 日。如果保留喻体,把喝醉的人比喻成虫子,英语读者会因不熟悉这种生物而感到困惑,译者若要详细解释则容易造成篇幅过长。考虑到这个比喻和情节的推进关系不大,译者将该比喻转换成喻义说明,既传达了信息,又确保译文简洁易懂。

例9.原文:你当年从自己碗里给他省出来的那几口米饭,到底没把他喂成一只白眼狼[14]379。

译文:The rice you spared him from your own bowl back then didn’t turn him into an ungrateful,selfish person[15]286.

“白眼狼”常用来比喻忘恩负义的人,该喻体被广泛应用于古今中国文学作品之中。英语中狼虽有“饥饿”的象征[19],但缺乏不知满足、不晓感恩之意,与“白眼狼”的文化内涵差距较大,故译者直接向读者传达此处比喻的喻义。但必须指出,频繁使用“以喻义说明替换源语喻体”的翻译方法、将源文本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转换为达意而不传神的目的语表达,长远看并不利于目的语的发展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

(2)以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

当源语喻体不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而目的语中恰好有能传达相近喻义的喻体时,译者可采用以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的方法,在保留修辞手法的同时传达信息,使读者产生相近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效果。

例10.原文:乱世里的乱事再不能烦扰我,因为我已经有了自已的定海神针[14]45。

译文:The chaos of these troubled times couldn’t reach me.I’d found my own port in the storm[15]36.

“定海神针”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东海龙王用来镇海的神器,比喻能够稳定整个局面的人。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较难理解区区一根“针”如何能稳定潮水,也难以把握将人比作“定海神针”的真实喻义,因此译者征用“port(港口)”和“storm(暴风雨)”两个喻体,将“定海神针”译为“my own port in the storm”,忠实传达了源文本的意思,也使得译文更易为目的语读者理解。

例11.原文:虽然我在美国的母会每年都会利用各种渠道运送一批募捐而来的药物,我在当地结识的那些三教九流朋友,也时不时会从黑市替我搜刮到一些紧缺药品,可相对于我日益壮大的需求来说,那简直是杯水车薪[14]79。

译文:Though my parent organization in America used various channels to transport a newbatch of donated medicines to me each year,the friends I had in the area also helped me source medicines that were in short supply on the black market,replenishing my stores.Even so,relative to the massive demand,this supply was merely a drop in the bucket[15]66.

“杯水车薪”出自《孟子》,意指用一杯水去救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英文中“a drop in the bucket”出自《圣经》,意思是“a very small amount compared to the amount needed”①参见Cambridge Dictionary 的a drop in the bucket 词条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drop-in-the-bucket?q=a+drop+in+the+bucket,检索时间为2023 年7 月21 日。,源文本中这句话作者指从黑市搜刮来的药物相比于实际需求量来说远远不够。译文喻体“a drop in the bucket”贴切地表达了这层意思,且这个喻体更为英语读者所熟知,故译者直接用其替代“杯水车薪”。这样处理可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一般而言,要在目的语中找到契合源文本故事情境和文化背景的喻体并非易事,需要译者深谙目的语文化且具备过硬的双语能力。

(三)删除喻体

如果源文本比喻的喻体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合适的替换对象,且该比喻的喻义已经在文中其他地方有所表述,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考虑直接删除喻体——尽管这种处理方式有削减修辞效果和语言美感的风险。

1.部分删除喻体

汉语常用重复或骈偶结构,比喻辞格的使用也不例外。相较于汉语而言,英语是并不常用重复的语言。《劳燕》中,作者有时会同时用多个喻体强调同一喻义,译者在处理含有重复成分的比喻时,通常会在多个喻体之间进行取舍,只保留最容易将喻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的喻体。

例12.原文:虎娃哥你别装神弄鬼吓人[14]38。

译文:Huwa,don’t act like a ghost[15]30.

“装神弄鬼”指装得像鬼神一样吓唬他人。此处的本体为“虎娃”,喻体为“神”和“鬼”两个虚构意象。为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译者仅保留“鬼”这个喻体。一方面,在英语读者看来,很难理解一个人为何能兼具神和鬼双重身份;另一方面,“神”和“鬼”两个喻体在英语中的喻义差别较大,与“吓人”更搭配的喻体是译者所保留的“鬼”。

2.完全删除喻体

当小说选用的喻体在源语和目的语中具有不同的喻义或喻义空缺,而在目的语中删除该比喻又不会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太大影响时,译者往往会为了译文的简洁度而选择直接删除比喻。

例13.原文:那年我七十一岁,刚刚退休,正在慢慢适应从风火轮一样的生活节奏到无所事事的状态的转换过程[14]373。

译文:I was seventy-one,recentlyretired,and adapting to the newrhythm of doing nothing[15]281.

风火轮是中国神话中的神仙——哪吒之法宝,踩在双脚下可喷火助力哪吒腾空飞行。此例中,张翎用风火轮比喻小说主人公之一伊恩退休前的生活节奏极快。由于汉语读者对哪吒与风火轮的神话与文化意象比较熟悉,因此对理解“风火轮一样的生活节奏”意指为何并无障碍。但是对于英语读者来说,“风火轮”是比较陌生的异域文化意象,他们缺乏理解此处比喻的文化背景,故译者直接删除此处喻体,直接向读者言明伊恩退休后需要适应百无聊赖的状态。

例14.原文:我像一摊稀软的狗屎,粘在那个身子上,哭得像个孩子[14]350。

译文:I was like a child,clinging to that body and weeping[15]263.

根据纽马克对删除比喻这种翻译方法的描述,若要删除某个比喻,则需要文中其他地方已实现该比喻的功能[20]97。译例14 的“我”被比喻成“一摊稀软的狗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是二者均“粘在那个身子上”。译文中“clinging to”已表达“粘住”之义,因此此处直接删除比喻并不会影响文本意义的传达。从上述译例不难发现,译者采用删除比喻的翻译策略将喻体和喻义一同省略后并不会对上下文衔接和故事情节产生影响,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在于契合英语读者偏好简练语言的阅读习惯。有读者曾评论称小说篇幅过长影响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如:

小说太长,要读下去很困难。(Carole,2020 年10 月5 日)

如果小说缩减成现有长度的30%那就更好了。书里太多不相关的信息或者情节,而且都很长。(KSM,2021 年1 月8 日)

综上,笔者以喻体为基点,将译者对小说喻体的处理方式归为三类:保留喻体、替换喻体和删除喻体。在这三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七种比喻辞格的翻译方法,包括: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喻体译入目的语并辅以喻义说明、部分替换喻体、以喻义说明替换源语喻体、以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部分删除喻体和完全删除喻体等。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情境不尽相同,也与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水平紧密相关。“喻体直接译入目的语”常用于源语喻义容易为目的语读者理解的情境,此时内容与形式均能得到保留,应作为译者处理比喻时的首选方案。“喻体译入目的语并辅以喻义说明”适用于文化特色比较浓厚、且译者判断喻体有保留价值的情境。当译者在只翻译喻体的情况下不足以传达喻义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这种“喻体+释义”的方法。“部分替换喻体”则主要用于源文本比喻中本体和喻体对应关系在目的语中不完全成立、需要译者对喻体做出适当调整的情况,一般多出现于习语、俗语和谚语中。“以喻义说明替换源语喻体”适用于比喻辞格文化特色明显且译者判断喻体无保留必要的情况,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降低读者理解原文的难度,但也导致译文丧失原文的修辞美。“以目的语喻体替换源语喻体”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况:1)源语喻体在目的语中并不具备相同喻义;2)目的语文化常用另一种喻体来表达源语的喻义。“部分删除喻体”多用于源语使用重复或骈偶结构的情境,例如汉语四字词中经常出现一个本体对应两个喻体的情况,译者在翻译时可考虑选择性地保留其中某个喻体。“完全删除喻体”则是将喻体和喻义全部删除,既不保留内容、也不保留形式,译者使用该方法一般是为了保持译文简洁易懂,但此法用得频繁并不利于提升目的语的丰富度和推动文化互鉴,译者应当谨慎选用。

结语

比喻辞格既是中国当代小说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小说外译的一大难点。学界对比喻翻译的研究从对比喻翻译“是否可为”的审视逐步发展为对比喻翻译“如何为”的探讨。就比喻翻译的方法而言,目前的研究成果主张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和转译法等来翻译比喻。比喻辞格的翻译不仅牵涉比喻中语义的转换,还涉及喻体的处理,喻体的去留与转换是比喻辞格翻译的关键问题。目前中国当代小说外译实践中比喻辞格的喻体处理方式尚存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结合海外畅销小说《劳燕》英译本的译例,以喻体为基点归纳出当代小说比喻辞格的三种喻体处理方式和七种翻译方法,深入探讨每种翻译方法的适用情境与得失。研究结果表明,《劳燕》中大部分(66.8%)比喻辞格的喻体被直接译入目的语,反映译者想尽可能保留源文本喻体的初衷,以及译者充分信任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能力。此外,译者在英译《劳燕》时擅于根据情境灵活选用比喻翻译方法,这一做法有助于向海外读者呈现源文本丰富的文化意象及作家的修辞巧思,从而推进文学交流互鉴。比喻辞格的翻译研究影响深远,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效果乃至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成效均有影响,未来还需更多优秀的外译案例进一步支撑与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喻义辞格源语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中英动物隐喻差异之解析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英语果蔬名称喻义举隅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从英汉动物词汇的喻义看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