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丰 安 杨 婷
(1.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 400020;2.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为我国走怎样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怎样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实践方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迄今为止,共同富裕仍然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美地解决好这一问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关系到我国制度优势的进一步体现,更关系到党的长期稳定执政。目前,学术界对于共同富裕虽在科学内涵、内在逻辑、价值取向、现实路径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促进共同富裕还存在巨大空间,所以需要学术界与时俱进,持续关注和努力,探索出更精准的推进路径。因此,在当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对其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进行阐释,认清制约推进共同富裕的困境,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是对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的有效把握,可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有益借鉴。
共同富裕浸润于现代化建设之中,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目标,现代化建设又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立足新时代,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内在关联对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共同富裕问题具有特定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就是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如今,站在新征程起点上,我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将共同富裕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融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因此,必须团结一心,接续奋进,不断谱写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另一方面,我国所探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是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全党奋斗目标的道路。建党初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革命理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努力探寻强国富民之路,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着力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都充分表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过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指引、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在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大幅度跃升,为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石,积累了殷实的物质条件。同时,实现共同富裕对“共同”的追求决定了其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而不是走别的道路,才能增进人民福祉。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保障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顺利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力量保证。
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内涵和具体实践中就集中包含和贯彻着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将共同富裕嵌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也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追求的富裕不是单纯的物质富裕和少数人的富裕[3],而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相统一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上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落脚点必须依然在于人民群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共同富裕问题,需要深刻把握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明晰实现共同富裕对于我国的重要性。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探索及党的全面领导,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1.理论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探索共同富裕道路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等跃上新台阶,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思想始终贯穿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共同富裕内涵、战略目标、实现路径等作出了全新的科学阐述。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促进共同富裕,其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所形成的经验规律的理论总结,也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指引。
2.历史逻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探索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悲惨命运、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确立了根本政治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确立,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上开辟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跃升到新的高度,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都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3.实践逻辑: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共同富裕进行一以贯之的持续探索,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首先,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历史、创造伟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认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将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共同富裕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保证,我们党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强调制度体系建构的重要性,不断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有效应对和解决共同富裕面临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加强共同富裕顶层设计,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最后,中国共产党是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组织领导保证,中国共产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生产发展中,具有系统观念,注重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促进共同富裕。能将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大做优,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体现,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加深。
在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路径选择,增强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心,也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了新理论、新方案。
1.新征程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共同富裕直接关乎人民福祉,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之义,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有效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科学回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命题,才能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价值导向,杜绝中国式现代化转向西方现代化立场[4]。同时,将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道路中必须完成的“必答题”。新征程中,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破解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确保人民真正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只有稳定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心的有效途径
一个国家最核心的是人民这个基础,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也取决于能否有效实现所代表群体的集体利益[5]。共同富裕是我国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以及所走道路的信任和支持,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问题正是根本利益是否有效实现。因此,要切实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只有循序渐进地促进共同富裕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从而不断增强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党的信任,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
3.丰富拓展世界现代化内涵及路径的新理论、新方案
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探索的回应和解答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模式,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人口大国,实现如此巨大人口体量的共同富裕,在世界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将成为世界发展史上一项伟大的成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道路提供实践参照。另外,我们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坚持人本逻辑的共同富裕,立足点始终在于人民,是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结论,能有效超越以西方文明定义现代化的思维定势,并打破“资本至上”引发的现代化悖论,充分体现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为拓展和丰富世界现代化的内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目前,我国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已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成就,但实现共同富裕是长期而复杂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仍然在多层面上面临着实践难题。
农村基层组织是带领农民致富的“主心骨”,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农村基层组织的引领效应还存在问题,主要呈现以下不足。
一是个别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化建设与运行不够完善。一方面,进入新时代,对农村基层组织在引领人民致富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开展相关工作的科学指导以及建设标准的制度化、配套化不够,规章制度化建设和运行相对滞后,使得个别农村基层组织在致富进程中要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参与和引领等问题未能及时得到清晰认识,制度建设和运行还停留在基础工作层面,缺乏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配套的监督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充分,导致个别农村基层组织只局限于布置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政策部署的能力不足。
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引领共同富裕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一方面,缺乏集体学习和培训,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在面对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时束手无策,在工作开展执行中,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突破口。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足,过于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与群众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担当意识缺乏,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承担责任和义务,导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下降。
三是个别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财政是有效保障农村基层组织运转的重要手段,当前财政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有效运用、支撑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尤其是对于相当一部分落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财政和经济基础薄弱,干部待遇相对较差,从而严重影响部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使得综合示范带动共同富裕发展的效应还不明显。另一方面,部分村级干部缺乏推进共同富裕的创新思维和方式方法,无法有效立足本地特色发现和整合资源,找准带领实现共同富裕的跑道。
扎实推进在共同富裕中激发其内生动力是重要抓手,当前,共同富裕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力度不足。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大国崛起的基石,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当前从现实上看,科技创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动力还不够强劲。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仅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1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16.5件,科学研究等固定资产占比仅1.32%,基础研究人员投入强度仅1.0%,同时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仅16.11%[6]6。可见,一方面由于我国基础研究薄弱的短板仍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还不足,关键领域核心技科技创新的成本投入较低,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较低,原创性成果还比较缺乏。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待优化,科技成果产权保护制度有待提高,激励和汇聚人才队伍投身科技创新力度有待强化。
二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虽然现阶段城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规模较小及城乡深度融合不足,导致收入、社会福利、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以收入和消费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 357元,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仅10 551元,收入差距约为2.5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为15 810元,农村仅为8 550元,消费差距约为1.8倍[7]。显然,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加大乡村发展力度。
三是投身推动共同富裕的人才缺乏。由于数字经济等现代经济形态的涌现,使得对信息化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当前,我国数字人才培育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规模仍然较小,无法满足共同富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一方面,乡村人才的数量较少。各类人才占比较低,接受中专以上系统教育的人较少。乡村人才流失也较严重,由于农村吸引力不强,创业环境较差,外出务工人员多,返乡创业的少。另一方面激励与保障机制也不全,乡村人才在保障、激励、分配等方面的机制不完善,激励方式不多,人才价值体现不够充分。同时对新业态、新产业、新技能方面的培训也不多,导致投身乡村共同富裕建设的人才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共同富裕的发展。
我们强调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富裕[8]。当前我国在精神文化层面仍然面临人民精神文化认同不够、精神生活环境受到污染,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待加强,社会公共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一是人民精神文化认同不够,精神生活环境受到污染。虽然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但人民思想境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精神生活的内驱力和外引力仍然不足。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社会思潮及负面社会现象仍然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理想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动摇着一些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人民接触文化的渠道增加,但对错误思潮等网络舆论的监管力度不足,社会舆论的治理还需要创新和加强,致使一些错误的舆论和思想滋长蔓延,进而影响群众参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待加强。一方面,文化传承相对滞后,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极其博大,在挖掘传统文化时结合当代的文化需求以及科学整体的规划存在不足,对于重点传承哪些文化内容尚不明晰,精华与糟粕的界线不够明确,导致文化内容繁杂,优秀传统文化识别和传承受到阻碍。另一方面,文化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对文化的保护措施不够。当前社会环境比较稳定,很多人将重心转向了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对文化传承的意识逐渐淡薄,致使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
三是社会公共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也更为多样化,而当前许多文化产品已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主要是由于从文化产品内容方面,大量公共文化产品为博取关注、追求经济效益,多在题材上追求特异,同质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充斥市场,社会正面效应被削弱,导致公共文化产品的原创性不足,传递时代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功能较弱。如影视行业,在剧情上不少采用同种形式“套路”,题材雷同现象明显,有的偏离甚至歪曲历史事实。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当务之急,由于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依然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一方面,城市新增就业人口多,就业岗位压力大,由于城乡发展仍然存在差距,农村就业岗位不足,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此改善生活状况。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农村人口共计49 835万,占总人口比为35.5%,而在乡村就业人口仅27 879万人[9]31。城镇就业达到了62.7%,而许多城镇工作生活的劳动者并无城镇户口[10]。同时,高校毕业生和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口数量庞大,造成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结构性失业。由于部分劳动者自身的素质不高,存在无法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现象,这又导致即便有不少企业提供岗位,却无人胜任的情况。
二是社会保障覆盖面及实施范围须进一步扩大。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社会保障仍面临诸多不足,主要是由于目前诸如职工养老、医疗等大多是企业承担,社会筹措资金不足,企业资金压力大,导致社会保障资金和力度有所缺乏,保障群体受限,尤其是新业态从业人员保障不充分。同时,社会保障信息量不断增加,不同地区部门间的制度、机制之间缺乏协调,导致社会保障之间灵活性不足,受到地区限制。如异地就医结算、报销困难等。
三是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但收入分配领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居民都是劳动者,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报酬,但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导致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同时,个别企业的垄断现象也破坏了分配公平,使部分劳动者处于低收入状态。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次元结构造成了城乡区域发展起点的不平衡,以及政策倾斜、地域资源存在差异性,进而也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不平等。
新时代的生态“富美”是“共富”之道,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但推进生态富裕的问题阻碍依然存在,主要在于以下问题。
一是生态破坏较大,环境质量仍有待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11]然而,我国生态环境仍然遭受着极大破坏,一方面,由于人们无节制的生态资源开发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产出的大量工业有害气体、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处理,导致环境等受到大量污染,荒漠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部分地区仍以污染环境的传统产业为主,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较高,能源利用效率低,可持续发展不足,碳排放量大,导致生态资源失衡,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
二是数字化生态治理有待提高。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信息流通不畅,缺乏共享机制,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积累的大量数据管理不善,在采集、加工、储存及适配等方面较分散。同时,部分地方生态部门出现各自为政、封锁闭塞等现象,信息公开缺乏透明性和实效性,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数据“孤岛”,生态数字化治理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环境监测、环境评价、污染监控等方面的应用和监管还比较薄弱,精细化的数字监管体系尚未健全,导致环境执法监管预测机制信息化较低。
三是公民生态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推进生态文明共同富裕需要每一个人承担起责任,由于部分居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环境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各种不良生态行为,如乱扔垃圾、乱排污水、浪费资源等。同时部分公民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忽视生态保护的社会效益,对环境知识、生态保护认知的整体水平较低,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尚停留在浅层次阶段,从而无法从深层次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无法积极主动且有担当地参与到生态共同富裕的建设之中。
新时代,面对推进共同富裕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层面的难题,需从农村基层组织、高质量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着手,不断解决各方面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汇聚推进共同富裕的各方力量。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主心骨”需要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引领能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引领力量,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将美好期盼转化成现实生活。
一是优化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配套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保障具体工作有效开展落实的关键。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因此,一方面,要规范工作制度,通过不断完善法规,构建组织内外共同遵守的制度规范,按照“合理配置、高效运转”的原则,明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标准,明确其在推进共同富裕工作中的权力运行流程、责任主体和责任边界,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提供定期指导,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现制度管人管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其监督和问责,完善配套的监督体系,加大对共同富裕决策部署落实不力的农村基层组织及个人的问责力度。健全共同富裕执行目标任务层级责任制,逐级逐层分解工作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考核体系,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有效担起共同富裕的建设责任。
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干部主体工作执行能力。一方面,要实现基层干部教育全覆盖,向农村基层组织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定期开展村干部培训课程或会议。引导村干部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打牢领悟共同富裕内涵、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提升基层干部在理论的领悟中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路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构建以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新体系,搭建纵横交织的工作网,为推进共同富裕拓展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的组织范畴,汇聚推动共同富裕的群众力量,使其成为引导、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帮手。同时,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自身责任担当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内部成员的团结协作,切实了解人民所需所求。
三是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财政投入,加快建设共富资源整合平台。一方面要加大落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强化预算支持,合理预算,按照“守住底线、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原则,保障落后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资金需求,确保每一个农村基层组织都有一个功能健全、实用的工作阵地。增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形成初步增长机制。通过财政预算等,加大对农村基层经济贫困干部的帮扶力度,解决农村基层干部“有所养、有所靠”的问题,使农村基层干部无后顾之忧地投身到共同富裕建设事业中。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思维,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大力整合共富资源,积极探索把基层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建工作全覆盖,助力共同富裕全面推进。
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如今,我国正处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历史阶段,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需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建设三方面着手。
一是将科技创新纳入顶层设计,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财富创造的源泉,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项目研发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综合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重点聚焦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基础材料等领域,逐步提高我国科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水平。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以国家重点科研实验室为抓手,给予重点科研单位、实验室更多的自主权,帮助各科研单位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大力推行市场化评价和分类评价,突出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要以当前科技短板为重要抓手,以优惠政策为手段,完善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通过激发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科技进步,让科技创新成为拉动共同富裕的“马车”。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域差距。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最根本战略基点和出路,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一方面,农村产业是重点,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促进乡村居民增收。各部门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地促进乡村振兴,以充分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为抓手,培育发展农村新业态新产业。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引导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方式,促进农业农村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深化特色农产品加工,延长农村产业链,从而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要大力推动城乡深度融合,构建以城带乡的帮扶协作机制,让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不断缩小共同富裕的城乡差距。
三是加强实施人才振兴,为共同富裕提供高效精准的人才服务。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一方面,要加大数字人才培育力度,健全更完善的培养机制。高校教育是基础,从高校教育入手,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的中专及以上的系统教育,加强高校对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学科的研究,使青年掌握数字技能,不断为共同富裕事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青年人才。另一方面,要留住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乡村人才的待遇水平,包括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同时,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可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乡村人才创业,如提供创业基金、税收优惠等,从而激励各方面人才投身共同富裕建设事业。
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精神富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为坐标,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及理想追求[12]。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推动人民群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富裕。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化社会道德环境。价值观是巩固认同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因此,一方面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人民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增强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人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必须净化网络空间,整治网络环境,消除错误舆论赖以存在的网络土壤。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健全完善互联网信息管理、关键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对各大网络平台上负面舆情、不当言论的信息传播者进行处罚教育,对监管不善以及坐视不理的相关网络平台负责人进行追责处罚,从而净化人民的精神文化环境。
二是挖掘文化潜力,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深深影响着人民的道德情操、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加强对“伪传统”的辨别力度和方式。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明晰传承的对象,将是否符合现代社会标准以及主流价值等作为优先考察标准,剔除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糟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征程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凸显所传承的文化是真正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文化。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例如开设文化科普专栏、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品牌等。
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精神生活提供更多文化精品。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抓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人民提供高质量文化精品。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作用,整治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乱象。要加大力度规范影视等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环境,引导公共文化产品创作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倡导影视、书刊等以“原创”“优质”为核心。同时,严厉打击公共文化产品抄袭、歪曲历史等行为,从而改善公共文化产品“同质化”“低俗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要在受众群体上发力,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机为产品的受众群体“画像”,从而提高文化产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民生问题是直接关乎人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民生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也是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体现,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民生端存在的就业、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等问题。
一是优化就业结构和提升劳动者素质相结合,稳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解决农民和毕业生就业是关键。要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业相结合,加强农村产业建设,扩大农村就业岗位,促进农民群体就业。同时要强化就业政策,调整优化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13]。支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帮助各企业稳定经营来进一步扩大岗位,鼓励各企业有针对性地将招聘会等送进校园。另一方面,要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高校学科设置,实现学科与产业需要相匹配、相促进,为各企业提供对口的技能劳动者。
二是进一步加快建立覆盖广、多层次、高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资金调动力度,深入实施全面参保计划。研究扩大各企业在社会保障中的覆盖面的同时探索其他社会力量,对不同行业从业人员采取分类施策[14]。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使社会保障最大范围地惠及人民。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各地区社保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及时更新社保信息,通过互联网等载体,推动更多社保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形成“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工作模式,努力使社会保障更加协调、更加便民高效。
三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收入分配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是夯实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形成共建共享合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分配制度的制度创新,在初次分配中,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探索通过土地、生产要素、数据及管理等生产要素使用权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通过完善再分配机制,例如加大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的精准性及调解力度,对垄断企业等进行调解,使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趋于合理。另一方面,要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多渠道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15]。将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鼓励勤劳致富,推动向橄榄型分配结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6]生态富裕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部分,推进共同富裕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数字生态治理,提升居民生态意识。
一是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17]。一方面要打好污染防控攻坚战,对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活动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加快以卫生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成立工业废物管理中心,对工业园区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要加大绿化建设,例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从而逐渐、有效地净化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发展绿色环保产业。逐步探索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缓解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完善数字生态治理体系,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治理是推进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优化数字生态管理体制,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的共享“数据链”及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建立生态部门数据汇集和传输平台,将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工程的信息及时进行共享,形成生态数据共享池,为生态治理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要构建多元主体生态协同治理体制,畅通多方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渠道,汇集生态治理的群众力量。另一方面,要推进生态环境数字监管平台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精准监测、污染监控、风险防控和智能预警等能力,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
三是提升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培育生态公民。生态共同富裕建设最广大的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必须把生态保护理念和实践融入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教育和主人翁意识教育,如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向公民普及环保知识,让公民学习并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担当。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河道垃圾清理等,不断引导每一位公民自觉投入到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中来,切实提升公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进而为生态共同富裕提供助力,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步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承载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本质上看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就必须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通过团结奋斗不断把“蛋糕”做大,在党的领导下用合理的制度安排将“蛋糕”分好,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转化为现实,进而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