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国史分期与研究探析*

2023-06-01 17:07尹红群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史中国式现代化

尹红群

朱佳木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领军者,率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的分期问题进行了严谨深入的探讨,发表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①朱佳木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一文介绍其他4种分期方法,本文不再介绍。、《再论国史分期问题》②参见《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 年第2 期等著述,主张以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作为分期标准,并将迄今为止的70 多年的当代史分为五个时期。“五分法”逻辑清晰,自成一家。本文充分尊重和吸收“五分法”的思想内核,提出“三分法”,即在中共第三个历史决议和中共二十大精神指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思想为主要依据,将国史划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8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期奠基;1978—2012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形发展;2012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本文把“中国式现代化”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2021 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又称为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二十大报告等重要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多维度的阐述。本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采用第三个历史决议作为探讨问题的出发点。与国史分期问题相结合,尚属初浅,敬请方家指正。

一、“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国史分期的新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是立足于百年中共历史所做的经验总结和政治宣言,《决议》宣示了百年历程中的四个“伟大成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时间段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三大历史性成就,也就构成了三个历史时期,这是中共中央对于百年党史作出的政治判断。同样重要的是,这个政治判断背后包含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思想,这一思想得到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高度关注,对中国式现代化学术思想的深入阐述有利于国史分期的理论思考。同样,深入讨论国史分期问题也有利于丰富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范畴的学术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其学术和话语体系发展。

(一)《决议》背后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学术思想

《决议》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68 页。《决议》立意高远,具备全球比较现代化的视野,学术思想深厚,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社会实践的继续,……产生了概念。”②《毛泽东选集》第1 册,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285 页。现代化实践与现代化概念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现代化是一个诱人的概念,是进步、繁荣、文明、富裕的别名”③解保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拨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年第2期。。然而,这个“诱人的概念”在向全世界扩散时,往往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对外殖民、军事征服和掠夺,造成世界不平等的依附体系。西方的理论家们在西方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现代化理论。早期的现代化理论把“其它社会的历史看作是在西方社会的影响下开始出现的”,“这种简单称为西方的或西方化的观点,往往在美国的高等和中等教育中占有优势”。④〔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年版,导论第3 页。后来的现代化理论家,如亨廷顿,强调“现代化过程与西方化过程确实是截然不同的”⑤〔美〕塞缪尔·P·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年版,第53 页。。但是,由于在非西方世界没有出现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可持续的现代化模式,“西方中心论”的幽灵始终存在,前有马克斯·韦伯所谓的“理性化”,后有福山所谓的“历史的终结”,把西方式现代化看作终极模式。

近代以来中国受“现代化”影响既深且巨,中国知识界在20世纪30年代掀起了一次关于“现代化”的思想讨论。《大公报》《申报》《独立评论》等当时重要报刊均参与讨论,推动“现代化”概念的流行,并运用于“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诉求⑥黄兴涛、陈鹏:《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历史研究》2018 年第6 期。,在内涵上有经历一个由空泛的文化问题向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等社会经济问题的转变。⑦阎书钦:《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内涵流变》,《河北学刊》2005 年第1 期。但是,缺乏成功的实践,“现代化”的大讨论总归是“纸上得来终觉浅”⑧智效明:《八十年前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炎黄春秋》2016 年第7 期。。知识界的“现代化”思潮讨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有一定影响。⑨张勇:《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三四十年代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论争》,《中共党史研究》2000 年第2 期。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的目标追求设定为工业化。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深刻认识到,工业是“最有发展、最富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⑩《毛泽东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6 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即着手“一五计划”的制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认识逐渐深化,从单一的“工业化”向“四个现代化”转变。1964年12月,经过毛泽东的肯定,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439 页。。“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方向。

非常遗憾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尽管中共中央提出“现代化”战略思想,但中国的学术界并没有给予“现代化”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中国人民整体上对什么是现代化和怎样建设现代化这个问题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改革开放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新的伟大实践开始了。邓小平承续了“文革”前“四个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等概念:“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②《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63 页。“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③《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38 页。

思想解放打破了学术禁锢,中国学术界对时代命题进行积极的回应,现代化讨论应时而兴。罗荣渠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生产力变革定义“现代”与“现代化”,将它与资本主义剥离开来,提出以生产力为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与中轴原理,打破了把现代西方社会作为超时空的现代化范式的西方现代工业化理论和其他各种史学观点。④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历史研究》1998 年第5 期。史学界的章开沅、姜义华等均对现代化理论有深入探索。不过,由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正处于爬坡阶段,实践暂时没有给予理论强有力的支撑,因此,20世纪90年代热闹一时的现代化范式研究在进入21世纪后有所沉寂。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成熟和定型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⑤《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79~480 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习近平对此做了一定的解释:“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⑥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1 年第9 期。。这是新时代提出的新命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国史分期的理论价值

中国学界迅速对“中国式现代化”给予极大热情的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正被各个学科所接受,并与之进行深度的结合。①例如,在社会学学科,有李培林《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2021 年第12 期)等;历史学学科,有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历史研究》2021 年第6 期)等。“中国式现代化”也在敲响国史学科的大门,国史学科必须主动对“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作出回应及应有的贡献,这是国史学科独立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可展示新时代国史学科的理论贡献。

贡献一:可与中国近代史形成一个连贯与超越的关系。一方面,历史有着内在联系和继承性,探讨国史分期问题有必要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保持某种连贯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曾引起两次大的讨论热潮,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这对于国史研究有重要启示作用。20世纪50年代的近代史分期问题大讨论②《中国人民大学第六次科学讨论会上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历史研究》1956年第7期;郭煜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标准问题的讨论》,《学术月刊》1959 年第10 期。,形成“基本上以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准”③参见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戴逸:《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6 年第6 期。,确立了革命史范式。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90年代,经过思想解放的洗礼,新的近代史分期大讨论形成,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均超过50年代,基本形成“近代化”也是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共识,确立近代化范式或称现代化范式。学界随后对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进行了激烈论争。学术讨论的结果是二者逐渐合一: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过程来看,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并非两种截然对立的范式,二者是可以相互包容作相互补充的。④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1 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38~50 页。“历史地看,革命化和革命文化实已融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告别’,更不容舍弃。”⑤马敏:《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史理论体系——新中国史学发展70 年的一个侧面》,《历史研究》2019 年第4 期。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范式大讨论,为贯通国史和近代史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要看到两个时期的“现代化”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从洋务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涵是以资本主义方式实现工业化和民主化,但由于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阻碍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恶劣环境,中国的近代化宣告失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步入崭新阶段,即从资本主义近代化转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阶段。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创造出伟大成就,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成演进的历史基础。

贡献二:促进新时代国史学科的学术、学科、话语体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严格遵循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决议,凸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国史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构成国史学科发展的战略机遇,有助于形成类似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大发展的局面,从而把新时代国史学科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彰显国史分期的学科属性。处理好国史与中共历史的关系是国史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史通过中共的领导和执政而形成、发展,并与中共历史相辅相成。⑥宋月红、王爱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年版,第63 页。同时,国史学科建设需要彰显新中国史的学科特色,即新中国史“不能与党史的写法完全相同,而要力求在历史阶段划分、标题、角度、内容等方面彰显新中国史的特色”①李捷:《新中国史的叙事方式、问题把握与精神铸就》,《华南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6 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非常契合国史分期问题研究。

习近平提出:“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86 页。成体系的学科理论构成学术体系,成体系的概念构成话语体系。国史的学术体系建设体现在指导思想、国史分期、主题主线、功能特征、方法等一系列学科理论的创新发展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无疑给国史学术体系提供了高屋建瓴的宏观指导和创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史的学术话语建构提供重要契机。重大理念的提出必然带来一些重要概念创新,以及对国史上一些理论话语的再思考和再确定。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解读中国实践,避免对西方理论话语的盲从,新时代国史的学术话语建设理应体现出理论自信与历史自信。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政治论断,也是学术概念和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对时代之问的必答题。国史学科“守土有责”,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同时,对国史学科建设和发展是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史分期“三分法”

国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融汇通贯国史学科的首要问题,关键又在把握好每个时期的历史主线与基本特征。历史分期需要体现历史事件比较完整的兴衰变化和阶段性的基本特征,以体现历史学科特性。有鉴于此,国史分期宜粗不宜过细。本文提倡的国史分期“三分法”,逻辑依据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三个时期的历史主线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展开,其历史表现分别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以下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一)1949—1978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期奠基

本文主张将1949—1978年划分为一个时期,即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历史,或称为“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以1956年为界,前一个时期为学习苏联模式时期,后一个时期为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时期。1956年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但是,苏联式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稳固地建立起来,1956年后只是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中探索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手段。

历史主线。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苏联经验进行了艰难探索。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蓝图,明确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③《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37 页。的历史任务。1952年底酝酿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可见,“前30年”的历史主线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到提出“四个现代化”,核心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而“前30年”的主要成就,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确立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前提。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国家政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确立起来,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 页。。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由于工业化建设是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因此,苏联的经验和模式是中国学习的榜样。不仅在工业领域,中国在各方面都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苏联的经验,这个学习过程大约持续到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②朱佳木:《再谈国史分期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 年第2 期。《论十大关系》是中国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总结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经验,形成了八大路线,其所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③《中国共产党章程》(1956 年9 月26 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年版,第315~316 页。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356 页。但是,当时新中国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存在冒进与综合平衡稳步前进两条道路的摇摆,前者发展成“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损失。痛定之余,中共中央于1964年底正式确立“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⑤《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439 页。尽管此后不久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政治动乱冲击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但在这十年里,党和国家仍然在探索工业化问题。例如,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推进石油、电子、煤炭工业以及地方“五小”工业,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社队工业发展,启动实施了以引进成套生产设备为内容的“四三方案”,组织重大国防科技攻关。⑥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年版,第111 页。可见,哪怕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中国工业化仍然是持续前进的,表现出中国工业化奠基向纵深发展的一些特点。

基本特征。在政治领域,始终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虽然存在各种政治运动并历经各种风风雨雨,但中国政治大局总体稳定。在经济制度方面,受意识形态影响,经济结构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转向“单一公有制”,这种不尽合理的所有制结构长期存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时常反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突出政治和群众运动作为经济与社会目标模式,构成“前30年”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①参见朱佳木:《再论国史分期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 年第2 期。朱佳木先生对此有精彩论述,本文仅补充认为,从1950年大兴水利工程开始,如荆江分洪、淮河治理,再到此后各地普遍开展的“农业学大寨”,计划经济加上突出政治和群众运动的基本模式始终存在,一以贯之。

(二)1978—2012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形发展

1978—2012年历时34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式现代化获得长足发展。朱佳木先生把1978—1992年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把1992—2012年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局面的时期。本文认为这两个时期可以合并在一起看待,1978—1992年是一个过渡时期,计划与市场并存,其作用与1949—1956年相类似,是计划经济因素不断减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素不断增多的时期。1992—2012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正式确立到完善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完美地将前后两个时期弥合在一起,体现了历史的逻辑统一性。

历史主线。改革开放后历史主线发生变化,摆脱把工业化作为目标的单一性局限,从继承“四个现代化”向“中国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邓小平清晰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总体规划。其后,江泽民、胡锦涛从总体上都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行了突破。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②《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42 页。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以思想变革为先导的。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③《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19 页。。党和国家采取措施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调整社会主义关系。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顺利完成。人事方面,邓小平此时已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推动下,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稳定推进。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④李正华、张金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年版,第172 页。进入21世纪,江泽民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这些政治变革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干。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崭新命题,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把“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实现小康,从战略指导上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十二大之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实施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农村统购统销政策改革,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发生历史性变化。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推进,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其他领域如教育体制改革也在加快步伐。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四个经济特区的经验得到肯定,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提出新“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形成。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03年,胡锦涛提出和完整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思想。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社会建设增列其中。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34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力量不断壮大,经历了各种风险的考验,如1989年政治风波、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等等,中国式现代化已行稳致远。

基本特征。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8 页。。围绕改革开放,衍生一系列历史特性。比如,“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68 页。“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③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220 页。

经济建设模式上主要强调量与规模的发展,把高速增长放在重要位置。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后,多次谈到“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④《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63、354、355、377 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率,特别是从1992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超过10%,并直接带动了随后10多年(截至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快速增长。⑤王忠明:《中国“快”增长阶段的终结及应对》,《中国发展观察》2014 年第1 期。

(三)2012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

把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史作为国史分期的第三个时期,有着充足的理由。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在治国理政的各个层面出现了一系列有别于以往时期的明显变化,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更加成熟和定型的时期。⑥朱佳木:《再论国史分期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 年第2 期。从实际进程来看,中共十八大以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⑦《〈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36 页。。

历史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性和坚持理论自觉,思考和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攻坚克难,进行新的伟大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改革深水区迈进,制度建设是根本性问题。中共十八大以后,制度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5 页。。坚持“四个自信”,“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4 页。。改革必须保持正确方向,不能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中国的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28 页。,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建设方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总体擘画,重点部署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④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229 页。。中共二十大在新时代十年建设的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进行阐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丰富和充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强调高质量发展,相继提出“供给侧改革”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24 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83 页。。到2018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⑦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219 页。。“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⑧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223~224 页。“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32 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使我国的社会治理面临严峻考验,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抗疫斗争使得我国的社会治理经受住了考验,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2021年中国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⑩《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76 页。。2022年中共二十大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基本特征。新时代的历史还在演进之中,共通的基本特征还待历史验证。仅就目前来看,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四个自信”,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坚持顶层设计和总体突破,让各项制度更加定型和成熟;经济发展控制增速,着重高质量的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凸显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与思想内涵来看,这个时期是一个“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9 页。

三、深入推进新中国“前30年”总体史研究

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为中国式现代化起到奠基作用,“前30年”国史研究同样应该为国史学科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目前,“前30年”国史研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例如,历史虚无主义在国史研究中比较活跃,国史研究中存在“碎片化”现象,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存在错误认识,等等。②宋月红、王爱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年版,第245~263 页。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从而推进“前30年”国史的高质量研究?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论述,为新中国“前30年”历史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从具体的学术思考层面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前30年”总体史研究。

第一,在近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探寻“前30年”的历史地位。把“前30年”国史作为一个总体阶段,放置于近代以来两个现代化(即1949年前的“近代化”和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去定位,既要正确认识“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的关系,也要认真研究好“前30年”与1949年以前的“近代化”历史的关系。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习近平的讲话非常通透:“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③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4 页。“前30年”国史与“近代化”历史的关系同样值得高度重视。习近平引述邓小平的原话:“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站不住就会天下大乱。”④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5 页。这里,习近平从大历史的角度讲了“前30年”的历史作用。

第二,“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经验”⑤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3~4 页。,构成了总体史研究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以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例,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进行社会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奠基起步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造,“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通过农村的土地改革、城镇的厂矿民主改革和街道民主改革,完成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重整,创建基层社会组织和管理体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贯彻、宗教界的“三自”改革,完成移风易俗,提倡集体主义和崇尚英模的社会新风;初步确立社会救济与劳动保障制度、开展初级卫生保健与爱国卫生运动,社会事业开始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曲折发展阶段,在农村社会,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城市形成以单位为主体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在群众运动推动下曲折发展社会事业。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由于社会建设长期服从服务于工业化战略,城镇大体处于温饱阶段,农村则普遍处于贫困阶段,民生改善滞后。①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年版,第104 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丰富而且深刻,只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体变革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

第三,通过总体研究,以通史眼光看待“大跃进”与所谓“‘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与所谓“‘文化大革命’时期”,辟新路,得新知。所谓“‘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缺乏政治依据和科学依据,不符合历史科学的学科属性,严谨的学术研究应该慎用。1958—1960年发生“大跃进”经济事件,属于局部性的一个事件;1966—1976年之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政治事件,但这十年亦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的时期②朱佳木:《再论国史分期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 年第2 期。,因此,在总体研究的基础上,直面问题,全面地客观地研究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正反经验,加强这时期现代化历程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当下学界开展国史研究需要开辟新路,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局部突破,创造新知。例如,近年来,国史学界开展“三线”建设史研究③“三线”建设史研究在20 世纪80 年代即受国内外学界关注,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的支持,在程中原、朱佳木、陈东林等专家推动支持下,涌现了徐有威等一些专注“三线”建设研究的学者,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逐渐成为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产生一些新的认识,有助于突破“文革”或“‘文革’时期”这些概念局限性,呈现国史研究新特征。

总之,中共第三个历史决议和中共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国史叙事的标尺,“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史研究理论的重要基石。国史分期问题要体现出新时代特征和理论精髓。这首先是党的创新理论对国史学科的要求,是国史学科的“必答题”。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和现代化史理论建设来看,国史分期和国史专题研究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个“必答题”。国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良好开端,国史学科迎来难得大发展的机遇期。国史学科这个主场必然能呈现和演绎出异常精彩的可资世界其他国家借鉴的“中国式现代化”长卷。

猜你喜欢
国史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蔡国史地问题研究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铭记——山东省党史国史教育活动荟萃 前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关于习近平同志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