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腾
习仲勋出身农民家庭,年仅十几岁就投身兵运工作,他在深刻总结兵变失败的教训时,第一条就是“没有与农民运动相配合”,还有一条是“没有提出明确的口号,群众不了解,失去依靠”。①《习仲勋革命生涯》编辑组编:《习仲勋革命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年版,第3 页。可见,当时刚投身革命不久的他已经深刻认识到群众是革命的依靠力量,没有群众的支持革命不可能成功。在后来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革命实践中,他带领群众开辟根据地,通过经济建设、发展教育、土地改革等措施将群众工作落到实处。习仲勋出色的群众工作,使得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从群众口中的“娃娃主席”到主政一方的西北局书记,习仲勋能够始终保持群众本色,处处为群众的利益着想。习仲勋围绕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系列论述和实践,至今仍有极有益的启示。②关于习仲勋的群众观点及其实践,主要研究成果有王莹:《从情感到自觉:习仲勋群众观点的历史演进》,《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 年第4 期;郝万喜:《略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与实践——以1943 年2 月至1945 年8 月习仲勋在绥德为例》,《榆林学院学报》2017 年第3 期;王伟、王舴:《习仲勋的群众观在广东改革开放中的实践及启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 年第11 期。樊明方、门超:《习仲勋群众观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当代价值》,《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 年第2 期;李长达:《习仲勋群众观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5 期,等等。
习仲勋出身贫困,成长的经历使得他时刻铭记人心向背的决定性意义,把中国共产党的事情与老百姓的事情统一起来加以考虑,反映出他对党群关系的深刻理解。这些经历和认识不仅使得他对群众工作高度重视,同时体现出深厚的群众情怀。
1913年,习仲勋出生在陕西省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尝尽了生活的艰辛。正如其在《自传》坦言:“我出身贫困,当我幼年时,家境还不大好,我记得除自耕数十亩田地外,还耕种别人田地。”①《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313 页。“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小小年纪的习仲勋和堂弟,加入了饥民驮盐进山换粮的人群之中”,“从县东四五十里的盐滩将盐驮回,又到百余里以外的旬邑县马栏一带,换些包谷之类的粗粮回来,勉强维持一家食不果腹的生活”。②《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56 页。生活的艰辛历练了他坚韧的性格,同时也正是对群众的悲惨境遇有深切体会,习仲勋时刻惦念着还没有翻身解放的人民群众。谢觉哉于1946年12月23日记录:“昨天仲勋同志说:一条黄河两个天地,比不得,一比更显得这边区是天堂。吕梁区耕地荒了三分之二,地主家蒿都有人高,吃米的几乎没有,吃糠、树叶普遍,找不到壮丁,只有些瑟缩褴褛的老孺、妇女。阎锡山统治的残酷,非外人所能想象”,“晋绥工作做得不好——翻身的不是农民而是干部,现在转变中”。③《谢觉哉日记》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1045~1046 页。身在陕西的习仲勋心中挂念的是对岸深受压迫的山西人民,他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干部的利益要高,所以他说晋绥工作需要转变,因为农民还没有翻身。
习仲勋早在做兵运工作时就已经明白人心向背的道理。国民党军队中染有旧军队恶习,打骂群众、抢夺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习仲勋便要求队伍中的共产党员带头爱护群众,起到表率作用,由此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习仲勋向群众表明了共产党人的枪杆子不是用来压迫群众的,而是为了帮助劳苦大众的,赢得了群众支持。1948年7月,习仲勋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题为《关于新解放区的工作问题》的报告中强调人心向背的强大力量,以表达他对在敌占区工作的信心,原因在于“虽仍旧是敌占区,但群众人心向我,游击队也显得神通广大,没有主力也可把敌严密地制服住”④《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86 页。。
习仲勋后来在为纪念转战陕北胜利四十周年所写的文章《英明的决策 伟大的胜利》中总结道:“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有全边区的人民竭诚至亲的拥护我军,无私无畏地支援我军,必然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而遭到灭亡”,“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处处支援和保护下,尽管敌人在天上有飞机侦察,地下有重兵搜索,还有美国最新式的电台测向仪昼夜监测,却始终找不到党中央机关的踪迹”,甚至“广大群众宁肯吃糠咽菜,也要把仅有一点粮食送给自己的军队”。⑤《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年版,第471、475 页。边区群众真正把共产党当作自己的亲人,在后勤运输、情报传递、修筑工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习仲勋强调人心向背能够决定战争胜负不是言过其实,而是经过战争检验的真理。
1946年9月6日,习仲勋在西北局召开的组织部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鲜明指出,“我们党的一切事情,就是老百姓的事情”⑥习仲勋:《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文献》2014 年第6 期。。任弼时看过习仲勋的这篇发言稿后在信中建议:“最好能增加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问题的说明,因为许多现象表示不少干部是缺乏群众观点的。”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任弼时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 页。根据任弼时的建议,习仲勋在发言中增加了许多有关群众观点的内容,并且直指干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中较为严重且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贪污腐化、铺张浪费、破坏法令、损害群众利益。习仲勋分析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还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和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因此他在讲话中阐明了什么是群众观点,“所谓群众观点,就是立场和方法问题”,还阐明了如何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懂得党和群众利益的一致性”,“要了解我们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①习仲勋:《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文献》2014 年第6 期。
此外,1948年1月,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党员干部大会上还说,“如果领导人不能代表人家的利益,不能解决人家的问题,人家就会推翻你的领导”,这是决定共产党能够实现对群众坚强领导的一个关键方面,“少数领导多数,贫雇农领导中农,就看你能不能代表多数人的利益”。②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仲勋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1 页。这个观点同样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即是把党的事情和老百姓的事情统一起来认识,体现出习仲勋对党群关系的深刻理解。
关于怎样做好群众工作,习仲勋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指导意义的论断:明确“人民勤务员”的身份,坚定“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的立场,坚持“到群众中去”的途径,明晰“引向正确的发展”的方向。
为了做好群众工作,习仲勋常常以“人民勤务员”的身份要求自己,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据中央办公厅速记员马松林回忆:“有一次仲勋在征求意见的干部群众会上,看到一个妇女抱着小孩啃着全糠菜饼,当时他心如刀刺,含着泪说:边区的父老兄弟姐妹们,我作为一名‘人民勤务员’,我应该向你们作检讨,我的工作没有做好,让那样小的孩子啃糠菜饼,这说明你们大家连这样的糠菜饼都吃不到,这使我感到万分的痛苦。他哭出了声,在场的我们眼中亦泪水直流。”③石杰、司志浩主编:《在西北局的日子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年版,第21 页。与此同时,在陕甘宁边区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打骂群众,吃群众的粮食不给钱而只开一个不填名不盖章的空条子,派群众抬牛(晋西北三洋牛)”④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1994年内部编印,第128页。,因此习仲勋常强调的“人民勤务员”是具有现实指向的,他也用这句话提醒身边做群众工作的同志。
此外,为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勤务员”,习仲勋走出窑洞直接服务群众。刘志丹曾在检查驻地的群众工作时,恰巧碰到满身汗水的习仲勋,刘志丹提醒他要注意身体,而习仲勋说:“这几天,苏区内正忙着分牲口,我怕出麻烦,把所有的干部都派下去了,到各地检查分牛羊的情况。我连着跑了几条川,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还要求分配土地呢!”⑤白黎:《刘志丹传》,解放军出版社1992 年版,第290~291 页。习仲勋的群众工作是沾满黄土和汗水的群众工作,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他心中也充满了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解放日报》还曾号召大家学习习仲勋等同志的优点,“能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而毫无官僚主义的习气”,“在个人生活的切实朴素上尽是模范,他们不夸不骄,在群众中威信很高”。①《向领导经济建设受奖同志学习》,《解放日报》1943 年2 月3 日。
立场问题就是明确“为了谁”的问题。1944 年11 月,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司法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司法工作是人民政权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和其他行政工作一样,是替老百姓服务的。这样,就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旧司法机关的屁股就不是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的,是坐在少数统治者的怀里”。②《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28 页。习仲勋通过对比来阐明共产党人的立场根本区别于旧的反动势力,这不仅仅指涉司法工作,习仲勋在其他方面的工作中都十分强调立场问题。解放战争后期,习仲勋发现随着边区斗争形势向好发展,干部中滋生出一股“骄”气,群众立场开始动摇。1948 年8 月,他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关于土改整党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抗战胜利后,全国各解放区都有飞跃发展,日新月异,边区在许多地方早已落在其他解放区的后面,但党里面的那股骄气则远未曾认真克服。特别是打退胡敌进攻后,这股骄气又逐渐发展起来”,“不少支部出现一些蜕化分子或混进流氓分子,思想作风不纯则发展到极严重程度。如强迫命令、打骂人、耍私情、贪污腐化、压迫群众等”,所以必须及时进行整顿,“目的就是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克服上述脱离群众现象,使党与群众通气,党员会做群众工作”。③中共甘肃省委编:《习仲勋与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397 页。
习仲勋认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而不是总去计较个人得失。1948年,他在西北局一次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有些人常常喜欢争执鼻子尖下面的小事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这长那短,并不去想到千百万人的大事情。”④《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104 页。1949年7月,习仲勋在西安各界代表会议的讲话中又提醒大家:“共产党员们必须坚决站稳人民大众的立场,团结广大群众和一切赞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界人士。在进行团结的工作中,共产党员决不能自视特殊,脱离群众”。⑤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仲勋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23 页。
“我们天天喊群众观点,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把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⑥《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41 页。“到群众中去”就要求干部走出“衙门”,为此,习仲勋在1948年西北局干部会议上尖锐指出:“领导人很少亲自参加调查情况与研究问题,报告大半是数字堆砌,现象罗列,没有做到正确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⑦《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101 页。针对一些干部脱离群众的“衙门”作风,他多次要求干部走到群众中去,在一些干部中得到良好反响。中共甘肃工委书记孙作宾在给习仲勋的报告中说:“群众工作亦有转变与创造,过去认为群众不愿组织,现在把很多地方群众组织起来了,群众欢迎,很好办事”,“张可夫同志思想上接受了西北局的精神与甘工委的指示”,“可夫同志认识到:‘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关键’与‘群众组织起来了,啥事都好办’等”。⑧中共甘肃省委编:《习仲勋与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409~410 页。从前受“衙门”作风、命令主义影响的干部总觉得是群众不配合工作,而一旦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就发现事情好办了。
“深入到群众中去”不是喊口号、念文件,而是要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陕甘宁边区党委的一份文件中反映:“对广大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常常是一般化,缺乏生动的实际内容。不会把党的政治主张、宣传口号适时的与当时当地经济的政治的生活联系起来,因而在许多场合中常感到听众的没有兴趣”,在动员群众参加抗战时,“又向群众去背诵那一套:‘帮助政府,抗战……动员’的公式,以致走到群众一哄而散的失败结果”。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1994年内部编印,第14~15页。走到群众中进行宣传,却是一哄而散的结果,本质还在于不了解群众的诉求。所以习仲勋说:“不用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就很难知道群众的疾苦,以及群众当前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无法熟悉群众,无法给群众服务。所以我们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听取群众的意见。”②习仲勋:《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文献》2014 年第6 期。例如,陕甘宁边区土改中出现了“左”的偏向,而习仲勋之所以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在于他深入到村庄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将土改工作引向正轨。经过深入调研,习仲勋向中央写信详陈土改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群众不满意阶级成分的划定,一些地区硬去制造地主、脱离了群众等。③《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66~67 页。信中的每一项内容都紧密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展开,真实表达了群众的诉求和情绪。
此外,习仲勋还采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到群众中去开展活动,贴近群众了解民情。当时的西北局俱乐部每周六晚上都组织舞会,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只要有时间,习仲勋都会参加,舞场上没有上下级,领导、群众相互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融洽,“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书记跳舞不只是为了放松身心,更主要的是利用娱乐的形式深入群众了解情况,体察民情,改进工作”④石杰、司志浩主编:《在西北局的日子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年版,第112 页。。
由于群众的自发运动中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习仲勋非常注重对群众的引导。以陕甘宁边区土改工作为例,出现了很多群众的自发运动,但群众斗争裹挟在“左”的情绪中而未得到及时引导,以致出现一些负面现象。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美术组工作的石鲁,在义和一带的农村中就发现:“有一类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乡中称为‘二流子’,我们称为‘流氓无产者’的农民,在土改中表现得特别积极,比一般老老实实靠劳动吃饭的贫雇农还表现得‘革命’。而一旦分得了土地,他们就转手倒卖,吃喝赌博,挥霍一空。”针对这种情况,石鲁提交了一篇“改造二流子”的报告,却被孤立起来,但“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同志看到了石鲁的文章,甚为赞赏,他认为石鲁的观点是正确的”。⑤孙新元、尚德周编:《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年版,第249~250 页。当时出现的“二流子”实际上是利用土改中的极左情绪起哄,反而受到了信任。习仲勋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左’的情绪,不是群众原来就有的,而是干部带去的”,“故对此种自发运动,应很快派得力干部参加进去,改造领导,以至完全掌握领导,使自发运动变为群众的自觉运动,而引向正确的发展”。⑥《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68 页。
习仲勋还积极思考有效的领导方式,比如发挥群众榜样的感染与激励作用。在边区大生产如火如荼地进行过程中,习仲勋就批评说:“在我们同志中间有种说法,农民自己会做庄稼,不需要领导。”⑦《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2 页。因此,习仲勋深入调研以找到领导群众生产的有效方式,当时绥德郝家桥村的生产搞得有声有色,习仲勋就向当地农民请教生产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劳动生产带头人刘玉厚,习仲勋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安排计划。刘玉厚和郝家桥的经验推广后,绥德地区陆续涌现了许多典型的先进区、乡、村和模范人物,掀起了生产热潮。①杨和亭:《红日照陕北》,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1996 年内部编印,第45 页。群众乐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在于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引导的方向至关重要。
习仲勋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好事,在群众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
习仲勋当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后,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娃娃主席”。当时的习仲勋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在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威望,这种威望不是一个“主席”头衔带来的,而是真正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与拥护,从称呼中就能感受到群众把他当作亲人一样对待。习仲勋在工作中也把群众视为亲人一般看待,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因之,群众信任他,把他看作是自己人,当群众有疑难时,就说:‘找仲勋去’。譬如群众对自己的财产常是喜欢隐瞒的,可是在仲勋同志面前,没有一个人愿意说一句假话。”“他们总是把习老看成最知心的朋友,而愿意听从他的意见,听从他的指挥。”②《习仲勋与群众路线》编写组编:《习仲勋与群众路线》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年版,第428 页。习仲勋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他也成为群众的依靠,互相之间形同亲人。
1933年10月,国民党乘照金根据地兵力空虚之际进行“围剿”,习仲勋在撤退后患重病曾达1月余,是得到群众的土法治疗后,才能够去同主力部队会合。③石杰、司志浩主编:《在西北局的日子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年版,第5 页。此外,习仲勋曾在回忆中描绘中央离开边区时与群众道别的情形:“主席呀,您在陕北是为了全国人民!您走吧!全国人民需要您离开这里!人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向毛主席告别。”④《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437 页。从群众为习仲勋治病到舍不得中央离开延安,都能看出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支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蕴含在深情话语中,这与反动势力人人喊打的局面截然不同。
为了开辟南梁一带的根据地,习仲勋“深入到白马庙川、玉皇庙川、荔园堡川、小河沟等地的贫苦农民中,热情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各种群众团体”,“经过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南梁地区广大贫苦农民认清了国民党统治和封建地主剥削的反动本质,纷纷表示要为改变受压迫受剥削的命运而斗争”。⑤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陇东部分)》,1986年内部编印,第43页。习仲勋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与群众交友交心,讲清了共产党的革命理想,使得群众对革命前途有了新的认知,群众期望革命而不受压迫的热情得到激发。
习仲勋在回忆中描述,一百五十万群众犹如一百五十万战士,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涨,边区男女老幼齐动员,带路的、运粮的、抬担架的、打游击的,以各种方式消灭敌人。群众还成为人民军队的耳目,敌人的谍报人员还不待发挥作用就被捉了起来,敌人成了聋子和瞎子。有的群众即便被敌人捉住,逃跑时还要设法打死敌人或者捞一件武器回来。“由此可以看出,边区人民群众对党,对毛主席,对自己边区,对自己革命事业的正义性,怀着多么坚强的信念和强烈的思想感情。”①《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602 页。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汇聚成了汪洋大海,虽只有落后的装备,但人民战争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南梁一带没有学校,为了让群众接受文化教育,习仲勋亲自发动群众办学校,第一所列宁小学在荔园堡率先办起,学校的教材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以此为示范效应,更多的列宁学校陆续开办。一些村庄办起了成人扫盲识字班,扫盲的同时还重视提升群众的道德素质,比如开展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活动,设立了禁烟、禁赌、放足委员会,发布了相应的条例,并制定了反对封建婚姻、反对迷信活动等法规,开展了以“劝破除迷信、劝戒赌博、劝戒鸦片烟、劝禁止买卖婚姻、劝妇女放脚、劝男人剪辫子”为内容的“六劝”活动。②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陇东部分)》,1986年内部编印,第58~59页。
陕甘宁边区为了消灭文盲,决定将1939年10月定为识字运动突击月,并于12月在边区推广冬学运动。但检查结果不容乐观。1940年2月12日,边区党委宣传部在关于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通知中指出,这些工作虽有相当的开展和成绩,但仍然是非常不够的,大部分的识字组只是形式的空架子;冬学虽在数量上完成了任务,但学员大多数是儿童。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40—1941)》,1994年内部编印,第23页。由此可见,冬学运动在开展过程中成效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与群众运动紧密结合,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习仲勋发现这些问题后,从群众工作角度破解了难题,他强调“必须经过群众,把群众自觉自愿的积极性发动起来,才能把冬学办好”。除了发动群众开展冬学以外,他还注意将冬学与群众生产相结合,“冬学运动首先要和群众的冬季生产相结合。今天边区的经济发展了,人民需要文化是事实,然而发展文化必须和发展生产相辅前进”。④《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32 页。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为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比如“财粮主要取之于豪绅、地主,并有计划地向敌人夺取”,“对农民不‘动员’粮食,也不‘欢迎’粮食”,“成立牧场,喂养猪羊”,还在荔园堡设立了集市,“每逢集日,荔园堡方圆数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集,卖余粮的,卖吃食的,生意兴隆,一派生机。习仲勋等边区政府的领导同志经常到集市上了解情况,鼓励群众发展生产,活跃经济”。⑤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陇东部分)》,1986 年内部编印,第54、57 页。此外,习仲勋还以身作则,要求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战士,待遇一律平等,以此减轻群众的负担。
1943年11月,为了让陕甘宁边区群众吃饱饭,毛泽东告诫干部:“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末,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⑥《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933 页。习仲勋对毛泽东的这番教导铭记于心,他在工作中也十分重视落实毛泽东的讲话精神,依循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精神深入到群众中推进边区的经济建设。“经过军民共同努力,边区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到一九四五年,全边区耕地面积比一九三八年扩大了七成多,工农业产品大幅度增长”,“全边区的公粮任务,又由一九四二年的十六万担减至十二万担。群众增加了生产,又减轻了负担,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①《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436 页。《解放日报》曾概括习仲勋领导经济建设的成绩,“在他七年如一日的艰苦领导之下,关中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现民众平均每人收麦四石。他在提高劳动力推广种小麦种荞麦方面均有成绩”②《廿二位生产英雄》,《解放日报》1943 年2 月3 日。。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习仲勋深入群众之中,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里,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的群众工作的观点和实践至今仍具有现实启示。
习仲勋有一句名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道出了江山与人民的本质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是依靠人民打江山,依靠人民守江山。所以没有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有红色江山。经历过残酷的革命斗争,习仲勋对此有着深刻体会,他在井冈山参观时曾说:“中国革命能够胜利,靠的就是群众”,“是他们和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浇灌了革命的常青树。”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纪念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125 页。也正因如此,习仲勋始终不忘群众的恩情,“只要陕西来人看望他,他都详细地询问延安的情况和群众的衣食住行”。他在广东工作期间,“从一份材料上得知陕北老区有些地方的群众还吃不上小米时,他为之动容,难过得流下了眼泪。”④《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602 页。小米虽小,却饱含群众对共产党的养育之恩。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做到江山常在掌中看,重温江山与人民的关系,把人民放在心上。习近平在引用“江山常在掌中看”时解释说:“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766 页。“江山常在掌中看”本是朱熹所写的一副对联里的话,抒发了古人治国平天下的胸臆。中国共产党人对“江山”一词的理解则与古人有别,实际上是化用了“江山”一词而赋予其人民情怀。“江山常在掌中看”即是提醒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人的恩情,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为了当好“人民勤务员”的角色,走访群众是习仲勋工作的常态。据习仲勋回忆,早在陕甘边根据地时就“一村一村作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我们和群众休戚相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⑥《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60 页。1944年11月,习仲勋曾教育陕甘宁边区干部切忌当“官”和“老爷”,“中国这个社会,老百姓怕‘官’,怕‘老爷’,是见惯了的(‘官’和‘老爷’也喜欢老百姓怕他们)”,更不应“摆起架子,叫人家一看他,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⑦《习仲勋文集》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29 页。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而当“官”、当“老爷”都是为了让百姓高高供起,这些不良倾向恰恰都是习仲勋极力反对的。
时过境迁,习仲勋的这番话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正如习近平在听取兰考县和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指出:“有的干部出现为官不为状态,原因不在于我们对干部的要求提高了、管理严格了,而在于这些干部还没有摆正位置,没有认识到当干部就是做公仆、做人民的勤务员,头脑中还有当官做老爷的封建意识在作祟。”①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年版,第64 页。一些干部之所以脱离群众,还在于对自己的位置没有清醒认知,觉得人民的勤务员就是地位低下,为老百姓办事就抬不起头,而官老爷的架子就高高在上。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的职权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②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418页。
习仲勋出身农家,热爱劳动,参加革命后始终保持着爱劳动的农民本色。抗日战争期间,自己动手打窑洞,即便到北京后,也是“生活简朴,穿衣吃饭从不讲究”③《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264~265 页。。习仲勋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同时提醒自己和家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本色。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纪念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787 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作风在习仲勋身上得到体现,群众本色的真谛在于不忘自己本就来自群众,不因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记来时的路,要始终与群众共患难。
俗语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保持群众本色对于和平年代的共产党人而言是个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根在群众中,离开这个根就会腐化变质,尤其面对不断充裕的物质条件,一些特权思想、腐败思想、享乐主义现象不断滋生,一些信仰不坚定的干部更是忘乎所以、得意忘形。2013年4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178 页。因此,共产党人应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把群众当作一面镜子用以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