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舰
每当提及多特蒙德,人们就会联想到西格纳伊杜纳公园球场火爆的主场氛围,以及南看台上令人敬畏的“黄墙”。许多球迷认为,这家位于德国鲁尔区工业重镇的德甲俱乐部,就是正统足球的缩影。多特蒙德总是提醒青训球员牢记俱乐部的传统,但其青训学院也热衷于使用创新技术——在这里,一支尖端的体育科学团队正在培养下一代球员。
“我们是一家相当传统的俱乐部,所有人都脚踏实地。”保罗·沙夫兰说,“一方面,我们向年轻球员灌输努力工作、谦逊等价值观。另一方面,我们非常注重对技术工具的使用。”
作为青训学院体育科学部门的负责人,35岁的沙夫兰对多特蒙德在青训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过去十年间,我们陪伴桑乔、吉奥瓦尼·雷纳、普利西奇和穆科科等年轻人度过成为职业球员前的重要阶段,在这方面树立了标杆。这一直是多特蒙德的强项。”
在俱乐部名宿拉尔斯·里肯掌舵下,多特蒙德青训学院就像一所培养欧洲顶尖足球人才的进修学校。不过,多特蒙德希望培养更多像马里奥·格策那样的球员。格策9岁时就加入多特蒙德青训学院,多年后完成了德甲首秀。“里肯几乎每天都会提醒我们,必须设立这样的目标。我们不仅要从其他俱乐部引进球员,还需要从最小年龄段培养自己的球员。但必须承认,很难预言一个9岁的孩子日后能否登上欧冠赛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多特蒙德青训学院愿意推行各种创新。在训练基地的一栋单层建筑里,多特蒙德长期摆放着一台喂球机。这台机器最早是克洛普要求安装的。如今,喂球机已经成为多特蒙德青训学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8点,青训球员都可以使用喂球机:它会从各个角度向球员发射皮球,测试球员的反应。
“借助这种训练,我们能帮助年轻球员提升球感、决策能力,并锻炼他们的非惯用脚。”沙夫兰解释道,“球员需要判断皮球的飞行速度、旋转和角度,提高空间意识,努力完成漂亮的一脚触球……如果球员使用喂球机训练5分钟,大概会触球40-50次。如果他们平均每周用喂球机训练三次,每次半小时,那么触球总次数就会比比赛中更多。”
在喂球机训练中,教练还会在球员鞋上安装一个传感器,追踪他们的技术动作。“它能让我们知道球员双脚的触球次数,以及踢球速度。”通过一系列测试和数据收集,多特蒙德既能够比较不同球员的能力,还能发现每名年轻球员在哪些方面亟需提升。
“我们会对年满11岁的青训球员开展认知训练,观察他们的眼球运动、感知和视野。我们拥有所有球员的数据,每年收集两到三次。”沙夫兰说,“例如,我们每年都会用喂球机对青训球員进行测试,要求他们在某个标准化环境下触球32次,比如应对从身体左侧和右侧飞来的皮球各16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球员在不同位置踢球的速度和精准度。”
除了喂球机之外,多特蒙德还从去年9月开始采用一种虚拟工具,来帮助青训球员提升空间感知能力。该工具是一款与电子游戏《FIFA》类似,被称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VR软件。在完全沉浸式的训练中,球员的扫视能力会在各种情况下接受测试。
“我们既要追踪年轻球员扫视的次数,也得观察他们扫视的时机。我个人认为,时机往往比次数重要得多。例如,当某名球员向队友送出一脚长传球时,这就是扫视的正确时机。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球员们从哪些角度扫视:左肩还是右肩?盲点在哪里?”
沙夫兰补充说:“我经常跟U19青年队教练交流。那位教练告诉我,如果某名中场球员总是从左肩观察场内形势,那么防守球员很容易防住他,因为他永远不会转头看身体右侧的情况……我们希望年轻球员能够灵活变通。这些球员的技术还没有完全定型,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场上位置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必须确保在扫视时没有盲点。”
沙夫兰承认,低龄段的青训球员学业繁重,训练时间有限,“每周只能在训练场待大约15个小时”。但他认为借助虚拟现实软件,低龄球员每周“在家也能加练5小时”。沙夫兰还透露,多特蒙德的青训球员非常喜欢高科技的训练手段。
不过,多特蒙德青训学院似乎无意高调宣传这些训练方式。“如果你浏览我们的网站,会发现我们完全没提虚拟训练、生物分组训练、超声波骨胳测量,或者任何其他创新。”沙夫兰说,“我们确实有很多新想法,但始终是一家传统俱乐部。”
责编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