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格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随着我国近些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当中高楼林立,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空间日益拥挤和压抑,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当中最贴近自然的室外空间,几乎成了城市居民放松休闲的最佳去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的公众关系,提升城市景观,引导大众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本文将研究方向落实到具体的城市公园当中,并从色彩的角度分析公共艺术的表达,结合案例为今后的城市公园公共艺术色彩设计提供思路。
国家建设部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把城市公园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1]。
城市公园有以下功能:
(2)城市公园容纳大量市民,是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和进行科研、宣传教育建设的重要场所,各种社会活动在其中开展,陶冶了市民情操,提高了整体素质,发挥着其教育意义。
(3)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的体现。成功的城市公园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体现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园林建设水平和审美品位。
(4)城市公园是凸现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品位和风土人情的空间,是展示城市文化、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橱窗,是展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独特风貌的舞台。
不同于我们在艺术馆中看到的艺术作品,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往往承担了一些功能性,并且分类众多,分类角度也具有多元性,从其展示形式上可以分为平面的和立体的;按其艺术手法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从公共艺术的功能上进行分类包括了纪念性公共艺术、主题性公共艺术、装点性公共艺术、标志性公共艺术等[2],不难看出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主要用以纪念和装饰。而任何艺术都带有一定的实用性,即使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这些纯艺术形式也不可避免地起到了一种认知功能,它可以启发人类对人类自身及其创造的文明做出思考[3]。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它是整个城市景观的必要构成,会对城市及城市居民造成不同层面的影响。
色彩感受作为一件作品的最直观的感受之一,能够清晰地传达出作品的设计意图,因此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色彩有自己的情绪,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时也有冷暖之分,这是色彩的基本特征,冷色给人以距离感,温暖的颜色有扩张力,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丰富而又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能够给环境带来活力,但是如同城市中的空气和噪声污染,杂乱无章的色彩影响人的视觉感受的同时,对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公共艺术在色彩选择上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第一种是使用鲜艳的色彩,第二种是使用与环境相契合的色彩,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判断采用何种色彩。鲜艳的色彩往往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作品在空间中的存在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与环境相契合的色彩往往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尽可能地减少对场地原有风貌的改变,使环境呈现更加自然的状态,例如深圳坪山中心公园大草坪城市书房(图1)在以绿色为背景的公园场景中,设计尝试使用明亮的橙色这一单一极限色彩,营造室内外空间连续性的同时,增强了建筑在场景中的吸引力,呈现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使建筑与公园绿化形成强烈的反差,为城市公园构建了一个充满热情的局部空间。
图1 深圳坪山中心公园大草坪城市书房
而位于广州的大地艺术《海上明月》(图2)则是采用了相对保守的色彩风格,作品采用镜面不锈钢材料做了一条圆形的“堤坝”,以镜面材料呈现环境的色彩,传递出事物的对立性和共融性,既有真实的自然,又有镜子里的自然。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溪流是清澈的,作品保持了公园的自然色彩,是一件融入环境的公共艺术作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图2 海上明月
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曾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公共艺术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营造整个城市公园的空间氛围,增强空间的亲和力和舒适度。合适的色彩搭配和运用可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人们的空间感受,营造恰当的空间氛围,从而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主题。在公园环境中,由于环境和天气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南方湿寒的冬天,许多人会偏爱温暖色调的居住环境。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对人们产生的心理效果。
《河塘纤书》(图3)是为嘉兴量身定制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对城市地理和历史的立体诠释,以地图上的九条河流为起点,在空中升起并与地面融为一体,使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跳着舞的漩涡,吸引观众走向它。这件装置的材料是具有张力的弹性纤绳,它们构成了层层叠叠的透明网络,宽大的波浪线条让人联想到嘉兴和大运河丝绸纺织工业的昔日繁华。橘黄色的外表在公园环境中显得明亮而温暖,太阳,灯光与颜色相映成辉,使整个空间环境温馨而舒适。
2.4 患儿治疗依从性评价 临床药师对患儿进行药学服务后,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1年后实验组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3。
图3 河塘纤书
鲜明的色彩图案可以使空间具有静感或动感,以及形成某种气氛和趣味。例如滑板公园是艺术家GUE为“Subsidenze”艺术节所打造的作品(图4),这个休闲及运动综合体位于河边,“一种对几何元素进行解构的形式。它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空间形态,也将运动场地融入到了周围环境空间之中。”设计师从场地体量、结构、材质和色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构与重组,打造一个融合了运动、休闲、社交、艺术等多种功能的多元复合体。色彩鲜明的几何形色块和场地功能相互融合,整体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暗示地形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干净利落的抽象图形和灵动的曲线勾勒仿佛运动爱好者们在其中穿梭。
图4 “Subsidenze”艺术节上的滑板场地
在城市公园中,公共艺术的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功能来进行设计。休息区的颜色应该选择温和、清新、稳定的颜色,如蓝色、绿色、灰色、浅黄色会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有助于人们的休息。红色、黄色等明亮的色彩可以运用在运动区域,让人感到充满活力。在设计孩子的游乐场时,可以选择鲜艳的色彩(图5),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色彩的选择还应根据公园的主题进行设计,使得颜色具有象征意义,让城市公园具有标示性、主题性、趣味性。
图5 周口市芙蓉湖生态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为人民和城市设计的,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城市居住环境是所有城市公园的设计主旨,这使得城市公园实现其城市生态环保功能的同时又能兼顾教育意义。例如ParqueO2(图6),这是一个由五颜六色的竹子组成的庞大公共艺术装置,已于近日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市的一座废弃体育中心公园开放。除了拥有丰富的色彩和趣味性之外,该装置还具有深刻的环保用意。为了提高居民对该地区空气污染的认识,竹竿的颜色还标志着污染的程度:从黄色(非常低)到紫色(非常高)不等。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团队就进行了精确的空气污染测量,以便确定每个区域要使用的色调。作品通过将竹子表面的涂料与二氧化钛(一种高度光催化和反应性的化学物质)混合,这种装置实际上减轻了空气本身的污染。二氧化钛由紫外线激活,当暴露在微粒物质和污染物中时,有能力将它们转化为有机分子,然后雨水便可以将它们从竹子表面冲走。设计中运用到的新材料、新技术也为公共艺术色彩的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色彩的运用得到了更广泛的发挥,帮助设计师达成其设计意图。
图6 Parque O2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城市公共艺术所涉及的深层关系问题[4]。设计师在考虑公共艺术色彩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色彩带给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设计策略。
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关注,绿色让人平静,蓝色让人理智或忧郁,黄色使人兴奋,红色代表喜悦或狂躁,古铜色表示稳定和安全。医院的整体色调多为白色或是粉色,能够缓和病人的情绪,对病人的治疗与康复有积极作用。对设计师而言,色彩是种情感化的语言,色彩是具有表情和知觉的,色彩的表情主要建立在人们对以往色彩的记忆,通过联想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民族、地区和社会群体对色彩的感受也会不同[5]。因此在公共艺术的色彩设计中需要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展开思考,同时也要考虑到各个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的人的需求。
城市公园公共艺术色彩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人们的社会观念、价值判断、审美品位和科技成就的集中体现,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就是这些地域文化不断提纯和演绎的过程。设计师杨当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渊源和生活方式,展现地域特征和文脉。
公共艺术色彩设计除了展现当地自然风貌这类视觉层面的直观因素,也需要考虑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内在的心理和价值观念,需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情感认同。其中公共艺术色彩的地域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当地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为主题,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色彩艺术风格;其二,基于当地传统材料的表达,使公共艺术色彩具有地域特征;其三,从地域文化的内在精神出发,将其精神内涵注入公共艺术作品。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可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带入新的公共艺术色彩设计方法和技术,以此符合时代的审美需要和价值追求。
城市公园中的色彩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植物、天气、构筑物等,要做到这些方面的和谐统一,色彩的合理搭配显得尤为重要。构成这些要素的色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自然色指自然界当中表现出来的颜色,例如天空、植物、石块、水流、土壤等。这些颜色在城市公园中占据了最主要的位置,也是城市中的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色彩。半自然色是指通过人工加工但又保留了物质原有色彩的颜色,多见于城市公园的铺装和利用自然材料加工而成的公园设施(图7),例如一些树桩样式的垃圾桶、座椅、石凳等。人工色顾名思义是由人为的手段加工而成,几乎无法在自然界中看到。
图7 自然和半自然色的铺装和座椅
在城市公园中占比最大的无疑就是自然色和半自然色,人类从自然当中孕育出来,对人的视觉生理感受来说,自然色和半自然色更容易被人眼接受,人们对自然的色彩带有天生的喜好,但由于城市公园的城市特性,其中往往包含了一些人工色,例如建筑,公共艺术小品,公园基础设施等,因此当我们在场地中设置公共艺术作品时需要更加谨慎,特别是一些大面积的人工色,会影响公园原本的自然氛围,当我们考虑在城市公园中放入公共艺术作品时,需要考虑到作品和周围环境的契合度,是否能达到和谐统一。一般来讲,应在画面整体的统一协调下合理地运用对比色彩,否则会产生不协调感,强烈的色彩对比会使观众感觉到突兀,会给人以轻浮、轻率、浮躁之感,令人不愉快。
在城市公园景观中,往往会将各种空间进行分割,在使用颜色的时候也要将属于这些空间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城市公园景观的各个部分之间,获得色彩上的反差与调和。在城市公园的色彩设置上,通过点、线、面、体来表现景观的动静、强弱、刚柔等姿势,从而让景物产生节奏感,相应的利用不同色彩的特性,在色相、明度、彩度上进行区分,从而串联形成有规律和节奏性的色彩空间。在进行颜色搭配时,首先要考虑大范围、大面积的区域,在一片区域是用绿色作为基调色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做到让中央道路的颜色与绿色形成和谐,再逐渐调和公共艺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判断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程度,在城市公园景观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其他的花草,铺地的颜色是否合理,设色区域的大小要适当,明度和色相要与现场气氛相匹配。综上所述,无论城市公园所追求的是哪一种色彩类型,自始至终都要将比较和协调的设计原理贯穿其中,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一切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做出自身的贡献[6]。”公共艺术色彩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而城市公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放松场地,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也被逐渐重视。色彩是公共艺术营造空间氛围、传播积极生活方式的良好媒介,作为一种设计手段,色彩的表达服从整个环境的空间效果,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从生活出发,融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以整体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在文化上、心理上以及审美上的需求,合理运用色彩的特性,达到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这不仅是所有艺术的目的,更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