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2023年度工作会,落实“一稳、两抓、六推进”工作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经营任务目标。
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忠阳,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邓红兵,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各院主要领导、两大产业相关领导,专业公司、直属单位领导、专职董监事及相关人员,集团公司首批产业链链长及专精特新有关企业领导,各相关单位所属重点公司、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专职监事及相关人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邓红兵主持。
会议指出,2022年集团公司大部分单位营业收入、利润水平稳步提高,两大产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和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以实现“三高”全面发展为目标,紧扣“一稳、两抓、六推进”工作要求,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深化改革,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将继续推动产业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推动两大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张忠阳表示,2022年,集团公司各单位产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更加清晰,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体更加明确,产业管理工具也更加规范高效。他强调,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根本依据,将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航天两大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继续充分利用融合发展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航天+信息化+”产业新业态,推动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忠阳针对后续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强化使命责任与央企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来;二是要强化战略管控的落实落地,明确各级责任与管控要素,持续提升经营管控基础水平及治理水平;三是要聚焦优势领域优化资源配置,狠抓重点工作见实效,打造支撑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主体;四是要提升经营发展能力,加强产业风险防控,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全年重点工作与经营目标。
邓红兵强调,各单位要坚持“一稳”,确保“稳中求进”完成全年目标,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一稳、两抓、六推进”重要举措;要坚持“两抓”,聚焦核心重点,树立典型示范,将建设产业链链长和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今后一段时间产业发展调结构的核心重点来抓;要坚持多措并举,务求实效,以有力举措激发产业发展的活力,服务好国家、地方和集团公司产业发展。在后续工作中,各单位一要高度重视两大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专项研究工作;二要全面推进关于股权投资和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各级对经营投资管理动态的实时跟踪;三要继续压紧各级责任,推动两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地落实落细。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卫通作为广电安播和重要通信保障的重点单位,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安播和重要通信保障任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云岗卫星地球站承担了面向海内外地区转播大会盛况以及向海内外媒体机构传送会议相关节目素材的重要任务,共投入150余人次,每日现场盯防32处、检测重要传输节点210个、累计检测信号1万余次、累计巡检线路300余公里,圆满完成两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任务。中国卫通所属卫星测控中心、业务运行中心、地球站及香港亚太大埔卫星测控中心等各单位强化协调、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两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重要通信保障任务。
为解决国内加氢站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高、周期长、关键设备大多依赖进口等问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液氢储存加注为技术路线的液态储氢加氢站研制,研究燃料电池车用液氢存储加氢站工艺、控制及安全流程,解决液氢增压汽化等技术瓶颈,形成液态储氢—增压汽化—高压氢气加注总体技术方案,解决了液氢在加氢站内运用的工艺实现和运行策略问题。攻克液氢过流腔相变抑制技术,研制了45MPa级高压液氢泵,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为实现国产化替代创造条件。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1所源动力公司成功与客户签订铜箔成套装备合同,合同额逾8000万元,将参与年产1.5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建设,助力双方全年业务布局,实现2023年度战略合作首季“开门红”。
近年来,六院11所源动力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持续突破,抢抓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一方面,加快现有装备制造工艺、结构设计、精度控制等核心技术突破与产线建设,巩固铜箔特种成套装备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通过与下游企业在铜箔生产工艺上的积极合作,提升铜箔生产全线设备的技术水平,从厂房、设备、人力、财务等方面加大资源配置,多措并举保交付,实现产能翻番。2022年锂电铜箔装备新签合同逾11亿元,再创新高。
近日,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023年首台套半废锅航天炉整装启运,实现了公司新年保交付的开门红。
半废锅气化炉利用辐射废锅对高品位热能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气化炉的技术指标,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更有利于节能环保,更符合减碳的理念和要求。相较于立式装配方案,卧式装配在装配精度、焊接质量、装配时间等方面更有保障,为此,航天工程公司就装配方案与气化炉制造单位进行了多轮沟通和协调,设计了相应工装,并制定出了严密的卧装方案。此次任务中,创新使用卧装方案的大胆实践,成了行业内气化炉研制生产的一个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