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华
为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既是原则要求,也是刚性约束。促进教育公平,要从义务教育入学开始抓起,明确要求各中小学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确保学位资源供需平衡。
近年来,出于知名度乃至取得知名度之后的“利益”,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义务教育招生阶段下足了功夫,也颇费心機。比如有的地方将学生参加考试、竞赛成绩作为考试加分的项目;有的学校将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集中编入实验班、宏志班,并集中优秀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甚至还实施单独的课程编排;还有的学校跨地区选拔“尖子生”,抢夺优质生源;等等。
或许这些做法对一些学生来说,能让他们如虎添翼,学习成绩更加优异,成长为更优秀的人才,但恶果也同时显现:导致更多学生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教育成果,让多数学生失去公平的教育机会,甚至容易埋没更多优秀人才。这不仅损害教育公平,也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也是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学生的“黄金时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定型的重要阶段,中小学招生不仅在其人生道路上留下浓重一笔,而且还会在其思想上和心理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当不公平竞争或“特权思想”在孩子心中打上烙印,那么影响的将是孩子一生,甚至影响整个社会。
实施“阳光招生”,明确要求各地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一旦落实,无疑会让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学生,让更多家庭条件并不优渥的学子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
谨防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争抢优质生源,相关部门和学校可以细化的工作有很多。比如切实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切实保障公平入学机会;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使用统一的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严格清理招生考试加分项目,加强省级统筹,市(地)、县(区)教育部门不得擅自出台新的中考加分政策;统一招生时间、入学时间,严禁违规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跨区域招生;招生工作公平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义务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促进教育公平,首先要从中小学招生开始抓起,谨防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争抢优质生源,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既为每名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又为他们拥有更光明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