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档案资源传播优化探究

2023-06-01 05:52崔晓
兰台内外 2023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

摘 要:结合融媒体进行高校档案资源传播是实现档案资源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高校档案资源传播的实践现状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加强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平台建设、推进数字档案资源整合、提高高校档案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拓展高校档案资源传播渠道四个角度,探究高校档案资源传播的新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档案资源;档案传播

高校的档案资源是学校历史发展、教育教学的原始记录,承载着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对于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化传播”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把档案的外在形象和文字内涵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大众传递,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的多层次需求,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展示高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融媒体视角下,数字化、多元化、智能化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对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档案资源传播现状

1.媒体融合给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带来的机遇

媒体融合为高校档案资源传播提供了新的环境,与过去单一的线下档案资源利用相比较,媒介的整合实现了内容、渠道、平台与技术的共融,可以让档案利用者根据需求自由选取网络与终端装置,进而获得所需资源。同时,网络信息环境的普及,使得潜在的档案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利用者到新媒体、手机用户的转变,使高校档案资源的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在融媒体时代,用户的参与将不再局限于用户反馈、用户跟帖、评论等信息的最终生成,而是从“被动”转向“主动”,尽量参与到信息资源的构建中来,以获得对大量信息的掌控。此外,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在信息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用户可以随时使用手机与文件共享服务平台进行联系。媒体融合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媒体融合的优势,高校档案资源的传播影响力有很高的提升空间,5G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为高校档案资源的广泛利用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媒体融合给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带来的挑战

媒体融合所提出的“高效整合”“内容为王”的信息传播观念,使高校的档案资源得到了更好地传播,其注重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有机结合,强调“内容为王”,而高质量的内容不仅是媒体的生存之本,更是档案部门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内容为王”也必然与资讯使用者的需要息息相关,由于媒体融合迅速发展,资讯使用者的角色也日趋多样化,高校档案资源的使用者将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或者校内,其受众群体将覆盖整个网络,加大高校档案资源的传播范围。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提供档案资源时,必须更加留意使用者的需要,注意档案信息可能会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增强责任感。同时,也要注重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注意档案信息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流信息使用者越来越年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也越来越强,信息素养也越来越高,对档案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高校档案馆要对库存的纸质档案和实体档案进行转换,以视频、音频和可交互的档案资讯通过网络传播。此外,大部分的使用者多是通过智能手机来获得需要的文件资料,因此,必须要根据用户的信息使用習惯来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档案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

3.融媒体在高校档案资源传播中的实践现状

利用融媒体技术实现高校档案资源传播,主要有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高校档案馆官方网站和档案App等三大途径。目前,国内高校中建立档案App的档案馆很少,大多数是基于档案馆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号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甚至部分不重视档案工作的高校还未建立档案馆官网和官网微信公众号。高校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主要是新闻动态、行业资讯、历史故事、政务公开等内容。

二、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存在的问题

1.档案资源利用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都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其内部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各高校的档案管理队伍都出现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人才构成也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仍然无法适应高校档案资源良性传播、扩大影响力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既需要档案工作者能为政府机关提供服务,又要能为社会各机构提供信息,扩大档案服务的功能。高校档案馆及上级主管部门逐渐意识到在档案信息传播和文化价值实现上,需要运用好融媒体这一平台,然而,无论是观念还是实际操作,都未能与时代同步。档案工作者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中,并未参与建设档案新媒体共享平台。建设融媒体平台与档案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大量的投入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导致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共享平台建设和服务的积极性较低。

除了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以外,其他社会大众对档案资源的共享、传播意识也有待提高。在大众眼中,档案一直被看作严肃、专业的内容,普遍觉得自己的生活与档案有很大的距离,固化的思维使档案的传播渠道受到限制。但是,档案资源是其他文化内容、形式的基础,电视、电影、文旅、宣传等都需要档案资料作为依托。大众对档案的分享意识较弱,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和影响力也了解不够,因此,在意识上的改变突破还需长期努力,不断提升档案价值的文化传播,通过宣传不断扩大档案的影响力。

2.共享平台布局不平衡

当前,不同高校及其档案馆内各平台建设中都存在着布局不平衡的情况。各高校档案馆在信息化、数字档案整合以及共享平台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发展程度较低的学校为了赶上进度,开发信息共享平台时较为盲目,这些平台难以持续发展,平台没有与用户保持良性互动,缺乏良好运行、更新,最终形同虚设。

在融媒体背景下,大多数高校档案馆的共享平台建设主要集中在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多数高校档案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没有凸显特色服务,在设计上缺少创新,创建的栏目也较为单一。很多高校档案馆都会将自己的官网资讯直接不做修改就转移到微信公众号上,导致内容大量同质化,既不能有效分享、利用档案资源,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国高校档案馆信息共享平台存在着服务对象不明确、用户和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审核不到位、缺乏创新性内容等情况。由于缺乏对新媒体的了解,未能掌握其特性,造成档案资料不能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特性进行传播。

3.对高校档案资源价值开发深度不够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出发,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發掘高校档案资源,并将其作为引导建设校园文化的最好材料。但是,现有的高校档案资源利用平台未能充分发挥其文化服务功能,导致优质的档案资源未能得到良性传播,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创新,也是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在国际档案日宣传期间,大部分档案传媒平台都会向公众推送有关资料,并对其来源、历史、举办活动等进行详尽说明,但是,大多数的档案馆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都是转发、转载,原创内容极少,反映出其缺乏创新性这一突出问题。同时,通过对比纸媒文章和共享平台文章,发现同质性很高,说明在建设传播平台时,没有积极主动地对纸媒内容进行优化,只是简单复制、粘贴到新媒体平台上,长期如此,势必会让档案信息失去生机,严重影响档案信息的质量。

三、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档案资源传播策略

1.加强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平台建设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建立健全档案资源传播平台是高校档案馆及上级档案主管部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提高档案文化价值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档案馆都将档案资源传播平台建设工作交给档案馆工作人员兼任,并未指派专人负责,这对高校档案资源文化传播工作的良好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高校档案馆及档案主管部门借助融媒体实施档案资源共享服务也有很大弊端。除建立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共享平台之外,也应该加强建立各高校、地域之间档案馆的共享平台,要强化档案的整合与深度挖掘,提供精准、明确、统一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内容上侧重原创,注重对档案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性优化,形式上契合不同媒体之间的传播和移动媒体的传播,在不同媒体、设备和地域之间实现各高校档案资源的互联共享。

2.加强高校数字档案资源整合

首先,要对高校数字化档案资源进行合理、高效整合。在媒体融合概念中,“内容”和“用户”的重要意义也体现在数字文件资源的集成和共享上,而要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整合,超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必不可少,所以,高校档案馆要不断对馆藏库存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深入挖掘。其次,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资源的发掘要坚持以受众为中心。一是坚持以行业专家、学者为指导,以专业视角发挥档案修史明志作用。二是以社会大众为主导,在其他领域进行档案资源的挖掘。最后,在融媒体视野下,大众获得资讯的途径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搜索,基于大众价值导向的大数据算法,在传播内容上要积极契合文化发展潮流与公众信息接收需求,实现高校档案资源从历史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延续,向公众展示蕴藏于高校档案资源中的历史见证与文明内涵。

3.提高高校档案工作者的综合能力

建立高校档案馆数字化档案资源的收集、整合、开发共享传播平台,利用融媒体进行文化价值传播和档案信息服务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档案从业者不仅具有大量的档案基础知识和档案信息化素养,还需要对各种媒体平台的运营管理技能有一定的掌握。但是,目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人数较少,并且,大多缺乏信息化建设和媒体运营能力,要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必须要增加档案馆工作人员,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信息素养,加强对档案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创新档案管理人员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使档案人员获得发展的空间。

高校档案馆需要制订精确的岗位培训计划,增加专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档案人员的素质业务测评,合理利用问责机制,制定奖惩措施,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在高校招聘新的档案工作人员时,应先进行岗位培训,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对长期从事档案工作的员工,应该通过继续教育、线下研讨、线上培训等方法,提升其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同时,要通过组织学术交流,加强档案理论的学习,不断创新,将高校档案资源传播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4.拓展高校档案资源传播渠道

在融媒体时代,要重视扩大档案资源传播渠道,与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发挥出档案资源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通常,高校档案资源都是有其鲜明特点的,许多高校都会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创造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高校可以在档案馆(室)中设置教育区域、用户体验区等,并加强档案资源的共享,积极传播学校文化,为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要改变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利用档案资源的功能,不仅要面向学校的师生,还要加强档案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并对档案资源的利用作出明确界定。

融媒体视域下,网络在高校档案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扩大档案管理服务范围,保证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渠道获取档案资源。另外,高校档案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转变管理理念,以融媒体环境为创新基础,树立现代新媒体管理理念,结合新媒体环境下诸多特点,逐渐提升高校档案馆的管理水平。高校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对馆藏库存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管理,突破档案馆的地域局限,面向全社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内容上,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断充实档案内容,并在管理手段、互动方式等方面,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多元化。同时,要正确、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把有价值的资料保存起来,把没有存档价值的资料删除掉,利用好新媒体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增加高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四、结语

在融媒体背景下,新媒介技术架构和先进思想已成为推动高校档案资源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高校档案资源的传播主体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突破传统的传播模式,立足于档案的特点,以满足大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发掘档案文化资源,讲好档案故事,赋予高校档案资源新的时代动能。了解融媒体环境优势,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效果,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以往高校档案利用服务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只能通过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在融媒体环境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弥补不足,扩大档案资源传播渠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赵彦昌,宋雪婷.融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基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学术考察[J].浙江档案,2022(6):4.

[2]郑 石,丰 瑞.教育出版资源的融媒体转化与创新[J].中国出版,2022(14):5.

[3]沈红兰.融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创新路径——评《融媒体传播论》[J].新闻爱好者,2022(7):1.

[4]申玲玲.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创新——以融媒体工作室为例[J].青年记者,2021.

[5]周治友.从聚集到贯通——融媒体平台建设的路径探索[J].新闻战线,2020(68-70).

[6]申玲玲.傳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创新——以融媒体工作室为例[J].青年记者,2021(43-44).

[7]吴全军.融媒体时代打造市级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路径[J].电视技术,2022,46(8):4.

[8] 苏 莉,李 岩.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传播[J].浙江档案,2021(1):3.

[9]张占武.高校档案资源共享研究领域展望[J].档案管理,2021.

[10]裴佳越.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校史档案功能的拓展与实现[J].山西档案,2021(4):8.

[11]朱 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新建档案馆功能探讨[J].中国档案,2020(1):2.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耕读教育视域下涉农高校耕读教育阵地育人方式研究》,项目编号:SK21-41。

作者简介:崔晓(1982—),女,汉族,陕西旬邑人,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宣传思政新闻档案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