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拉奇 莫色日吉
一、彝族母语文学的崛起及主要成就
(一)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崛起
由于历史等原因,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创作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就,为当代彝族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新的贡献。在上个世纪的1980年第一部公开发行的彝族母语文学期刊即《凉山文学》(原〈凉山文艺〉)(彝文版)创刊号问世,深受广大彝族人民的欢迎,也受到广大彝族母语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而赢得广泛的彝族母语文学读者。这是党的正确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贯彻落实的结果。
1980年《凉山文学》(彝文版)创刊问世,为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史开启了新的一页,揭开了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发展史的序幕,标志着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崛起。它不但开辟了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发展的新领域,而且为彝族文学史注入新的内容作出了贡献,结束了现当代彝族文学史上无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历史,因而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和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二)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主要成就
首先,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创作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参加中国作家协会會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以及凉山州作家协会会员,总人数在30人以上。形成了一支较大的创作队伍,从而使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创作队伍初具规模,成为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家队伍的形成,是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条件。
其二,创作和出版了大量的具有一定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20余部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作品。时至今日,《凉山文学》(彝文版)等期刊已刊发了170余期。这些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斗争,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以及广大彝族地区的奇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其三,因彝族传统文字得到了规范与使用,使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得到了搜集、记录、整理、翻译和出版,获得了极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也在30部以上。这些优秀的彝族民间文学作品,是彝族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二、彝族母语诗歌创作
(一)阿鲁斯基的当代彝族母语诗歌创作
多才多艺而德高望重的阿鲁斯基诗人,于1980年白手起家,亲自筹备、创办《凉山文学》(彝文版)的创刊,并编辑出版了彝族母语诗集《沃土·花蕾》、彝族母语小说、散文集《迷恋的山野》等,以及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彝族克智》《彝族谚语》等,为丰富当代彝族文学史的内容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人阿鲁斯基不但为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还关心下一代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创作新人的成长,注重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创作新人,从而使一批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者脱颖而出,如阿蕾、贾瓦盘加等作家、诗人,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出了贡献。综观阿鲁斯基的当代彝族母语诗歌作品,不难发现其所反映的基本倾向是,即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颂共产党;歌唱民族团结,和睦相处;讴歌民族间增进友谊,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这就是诗人阿鲁斯基的当代彝族母语诗歌创作的主旋律,如《祖国颂》《歌颂共产党》《彝海结盟》《和睦》《民族团结》等,便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虽然诗人阿鲁斯基的当代彝族母语诗歌,在读者群中能够引起一定反响的作品并不多见,但应当值得肯定的是,阿鲁斯基是一位为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付出了辛勤劳动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诗人。
阿鲁斯基本身是一位十分活跃的民间艺人,尤其擅长如彝族民间尔比克智诗的创作,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彝族民间传统风格。承上启下,在传承彝族文化传统,弘扬彝族母语文学传统精神,尤其是在继承和借鉴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传统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叙事方式,因而有效反映彝族人民现实生活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二)欧穆基几的当代彝族母语诗歌创作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的是辛勤耕耘而默默奉献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教师俄穆基几和她的彝族母语诗集《闪光的彝寨》这部作品。欧穆基几于1986年出版了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史上或许是第一部彝族母语诗歌专辑《闪光的彝寨》,这是诗人欧穆基几直接继承彝族民间口头传统即民歌民谣体写就而成的彝族母语诗集,或称彝族母语旧体诗集。共收录了20首,每一首诗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激越感情。
尽管欧穆基几的当代彝族母语诗集《闪光的彝寨》这部作品,在读者群中未能引起较大的反响,但它是一部直接以彝族民间口头传统的表述方式创作而成的彝族母语诗集,具有独特的彝族民间传统如民歌民谣等特点,为继承彝族母语文学传统,发扬优秀的彝族母语文学传统精神,为丰富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而在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通观诗人欧穆基几的彝族母语诗集《闪光的彝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正是以彝族人特有的欢乐和明快的调子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即“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讴歌凉山彝族人民的翻身解放,表达自己的感恩情怀,和凉山彝族人民的翻身感、幸福感,以及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家作主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斗争中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①,如《牢记党的恩情》《心向党》《翻身奴隶》《幸福》《勤奋》《依靠》《团结》等,便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全诗语言朴素而自然,五言一句,排比、比兴、复沓等艺术手法,运用自然,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极富彝族民间音乐美,韵味无穷。
三、彝族母语小说、散文创作
(一)贾瓦盘加的当代彝族母语小说创作
1981年贾瓦盘加开始彝族母语文学创作,先后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情系山寨》、长篇小说《火魂》等。其中,较有一定影响的短篇小说有《一位年轻的书记》和《狼摩心中的狼摩》等作品。
在贾瓦盘加的彝族母语短篇小说《狼摩心中的狼摩》这部作品里,作家成功描述了主人公狼摩童年时代艰难而坎坷曲折的成长过程。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曲折,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情趣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拉摩在其舅舅的女儿表姐阿薇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其在外面游荡而无事不为的那颗“狼摩”(虎王)的“心”终于被收了回来,从而使拉摩改邪归正,一改过去的不良行为,想决心做个正常的人,甚至做个走向正轨之好男人。于是二者终成眷属,勤劳致富,自食其力,过上幸福而美满的日子。
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不时“流露出了对狼摩初入歧途时的完全否定,同时也揭示对狼摩在与社会竞争中产生的内疚感和自责心里,并设法以正义之举来弥补其过去的人生缺憾而走上正道的完全肯定。”②这不能不说是作家的独到见解。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不是一个单纯讲述故事的人,而是透过人物貌似可笑的言行以表达狼摩人生轨迹的坎坷曲折与变化,从而渗透着作家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作家对人生价值的探寻与思考。
作家贾瓦盘加通过其彝族母语文学,成功运用民族心理属性和文化内涵渊源,探寻民族命运的真谛。他依托彝族母语及其文字,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小说创作方法,充分发挥和成功运用本民族语言优势创作彝族母语文学作品,其创作成就尤其显著,因而成为独具特点的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家,为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二)时长日黑的当代彝族母语散文创作
时长日黑的当代彝族母语散文,大多写的是浓郁的乡土情,抒发的是作者热爱故乡的赤字情怀。而这种情怀包含了对故乡山水土地和父老乡亲的热爱,因而每篇作品都寄托着作家对故乡的美好祝愿,充满着浓郁的诗意和真挚的感情。其散文专辑《荞花魂》是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彝族母语散文集,共收录了50余篇作品。
在其彝族母语散文集《荞花魂》这部作品中,作家以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为彝族母语读者提供了一幅幅色彩明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画,以“包含深情的笔墨,描写彝乡浓郁的风土人情,反映乡村人与人之间的纯朴情感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其独到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③如《母亲与水桶》《父亲的爱》等作品,抒发了作者对父母的热爱;《情感小路》《草房情》等作品,表达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和友情;《索玛花》《山上的青松》等作品,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每一篇以情感为主线的作品触动心灵,勾起读者的乡愁而令人怀想不已。
时长日黑多年的当代彝族母语散文创作,形成了一定的风格。首先,其彝族母语散文具有诗的意境美。他对“散文的艺术表现规律、创作技巧和美感体现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④虽然时长日黑的彝族母语散文作品带有较深的时代烙印,但作家通过精巧的构思,寓情于景,借物咏怀,从细微深处落墨,用形象思维的方法从看似细小琐碎的事物和景致中选取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来升华主题,而实现“寓大于小”或“寓近于远”的审美原则,从而营造出了诗意般的艺术境界,使作品形象生动。其次,时长日黑的当代彝族母语散文的语言风格纤巧、柔美、细腻。“无论是对彝乡的思念热爱之情、对亲情友情的感恩珍惜之情,还是对新生活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憧憬向往之情,作家总能舒缓从容、娓娓道来。”⑤给人以隽永的回味。
四、彝族母语影视和网络文学创作
(一)当代彝族母语影视文学创作
在本世纪初,随着彝语电视频道的试播,广大彝族观众对彝族母语影视剧的观赏需求量日益增加,才使相应地促进了当代彝族作家母语影视文学的崛起,历经模仿、探索和尝试等发展过程。当代彝族母语影视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当代彝族母语影视文学剧本的创作,彝族作家大多凭借自己在彝族母语小说创作经验的积累、借鉴并结合现当代影视剧本的创作技巧以尝试、探索与创作的,如贾瓦盘加的《彝家山寨》、海来有所、阿库乌雾的《索玛花》,曲木阿果、吉火尔股的《岔路口》等影视剧,都是相对较优秀的作品,都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呈现当代彝族乡村的变迁,反映当代彝族农民的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热情讴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奉献的进取精神,展示了彝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⑥除此之外,这些剧本大多是以彝族母语叙事方式来实现人物在各场景中的真情对白,其语言诙谐细腻,情节生动感人,人物活灵活现,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而那些以彝族“民间传说故事为素材而改编、创作的作品,它们还保留了原民间传说故事情节的生动优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特点,同时赋予民间故事素材以新的思想内蕴,闪耀着时代的光彩。”⑦如《布阿詩嘎薇》《支格阿鲁》《聪曲阿玛》《阿依阿芝》《查尔木呷》《鬼母的传说》等影视剧本。在艺术上,都植根于彝族生活题材和民间传说故事题材的传奇性,具有情节曲折、构思巧妙的特点和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当代彝族母语网络文学创作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创作建起了良好的创作平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的畅通,传递信息的方便快捷。因而在信息化时代,紧跟时代步伐便产生了当代彝族作家母语网络文学电子版,深深地吸引着广大彝族母语文学爱好者,赢得广泛的彝族母语文学读者,成为广大彝族母语文学读者关注的热门读物。近10年彝族作家母语网络文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
当代彝族作家母语网络文学,具有书写自由,语言随意,结构单一,故事情节简单,信息量大,读者面广,而读者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阅读与理解,对读者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并不高,扫描式的让读者一览无余、一睹为快,因而具有大众化等特点,如瓦西美尔的彝族母语散文《祖国,母亲》点击阅读量就达到了1.8万人次,海来古吉的彝族母语散文诗《感恩有你,老师》、摩色阿萨的彝族母语散文《难忘的记忆》、阿尔夫吉、贾巴甲哈的彝族母语散文《情满家园》、且萨乌牛的彝族母语短篇小说《晒太阳过年》等作品的点击阅读量也在近千人次以上。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扩大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读者面、社会影响等作出了新的贡献。
综观近10年的当代彝族作家母语网络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它是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迎合时代、读者需求而出现的新的文学现象,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而健康,艺术独特,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认识价值。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似乎有进一步的发展趋势,而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彝族作家母语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这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新的课题。
综上所述,彝族是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歌谣、毕摩口述经等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已成为当代彝族母语作家得天独厚的文学创作源泉,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创作、继承、借鉴与创新。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因读者面相对较窄等原因,其生态还是相当脆弱的。但衡量一个民族或一位作家的文学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对当代彝族作家母语文学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只要拓宽视野,紧跟时代步伐,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开拓与创新,反映时代诉求,正面书写彝族,讲好彝族的故事。对未来有杰出贡献的彝族母语文学作家、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问世,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①李正文著,《当代彝族母语新诗创作述评》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2009,(5)
②阿牛木支.当代彝文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P64.
③阿牛木支.当代彝文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P157.
④阿牛木支.当代彝文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P159.
⑤阿牛木支.当代彝文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P157.
⑥阿牛木支.当代彝文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P184.
⑦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P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