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璐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全民族、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载体与深刻的内涵。其中,中华传统艺术是最能体现东方美学,最能表现中华民族个性、心理、情感、气质与魅力的文化内容。本研究聚焦中华传统艺术复兴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华传统艺术复兴的意义、方向和途径,并对行政力量、民间途径和商业模式三种发展路径的典型个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行政、民间、商业三种力量的综合实践是中华传统艺术复兴可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艺术;艺术复兴;行政力量;青春版《牡丹亭》;文化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更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①
文化有其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器物、语言、风土人情等为表层,价值理念、心理基础、文化精神等为深层。中华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具有东方美学精神,亦最能體现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气质与魅力。
毕飞宇在小说《青衣》中写道,“戏的衰退首先是男人与女人的携手衰退。是种性的一天不如一天。”②一出《奔月》,一个嫦娥、三位青衣,人的命运和戏的命运,在光阴中交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将个体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相结合,才可能抵达真正的理解。传播研究也更应当关注人们的生活本身。③故此,本研究尝试在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多样性与单一性悖论的大背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框架下展开关于中华传统艺术复兴的分析。
一、中华传统艺术复兴的现实意义
一个民族的衰微最“关键的阶段首先是以自信的丧失为标志的”,而“丧失自信的核心就是历史感的丧失”。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下,中国民间自发形成了一股逐渐升温的文化热潮——“传统热”。萨米尔·阿明将这种文化主张视为民族国家“(再)觉醒”的表征及对经济全球化所做出的政治回应。⑤全球化时代,在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均质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对于每个国人、中国国家、中华民族及其整个生活世界的存续和发展而言,愈发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⑥
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因与“现代”相对通常不言自明,“优秀”则涉及主观价值判断与标准的抉择。李宗桂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⑦他以能否“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社会发展,经受实践检验,有助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精神支撑,助力民族复兴,有益世界文明”⑧作为评价传统文化的标准。董成雄认为,只有具有现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才能被称作优秀传统文化,他服膺马克斯·韦伯的分析,将“理性精神”作为核心现代价值,遂以之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研判标准。⑨总的来说,中国社会主流的文化评价标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艺术与伦理的统一,“善”即是“美”。
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程中,艺术的地位举足轻重,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举重若轻。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艺术教育视为培养君子、塑造理想人格、达成“仁”之境界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梁启超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可用之“新民”。鲁迅将文艺看作“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和“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当代文化最突出的价值主张是“创造性”,审美体验则最能推动人类创造性之生成。艺术活动带来的审美体验和深刻感受被认为是人类获得启迪的重要源泉。由是观之,艺术可谓文化的“第一流推动者”。此外,一种文化,其自身的“文化厚度”如何,自艺术领域的表现也能窥得一二。以2019年世界各国电影票房为例,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中、日、韩、俄、土耳其等少数国家免于《复仇者联盟 4》《狮子王》等美国大片的霸榜和围剿。中国电影市场则由以中华民族神话为基础的动画电影《哪吒》拔得头筹、体现中国方案和情怀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位列第二。东亚文化圈的强劲文化个性与文化自觉,成为东亚各国从“文化帝国主义”中突围、对抗美国(西方)文化霸权的有力支撑。这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华文化所拥有的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深刻文化结构与审美心理,及其在今日的中国大地上依然强劲的生命力。
传统艺术包括书法、音乐、剪纸、绘画、戏曲等多种表现形式,为方便讨论,本研究集中关注中国独有的戏曲艺术及相声艺术。本研究聚焦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复兴与发展,并以昆曲、京剧、相声等优秀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作为主要案例展开讨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均质化趋势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等背景下的复兴路径。
二、中华传统艺术复兴方向
所谓“复兴”,是指“衰败后再兴盛起来”。⑩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复兴,以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旨归。事实上,传统文化始终生生不息,而非处于凝固状态。传统与现代也并非割裂的二元对立,而是血脉相通。我们在当下追求艺术复兴,是要通过继承、改造、转换,重新激活传统文化艺术在民族精神生活中曾有过的积极作用,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复兴优秀传统艺术的实践,既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更是对文化自信自强的有力推进。
离开了人民,文艺就失去了土壤。陈先达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和发展,需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重建我们的价值和道德规范,从而使其能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关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大众化发展,转化为当代中国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进而培育国人的民族文化情感,使全体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能够普遍树立文化自信。归根结底,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门艺术,乃至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其在历史中的前途命运将最终取决于青年群体的选择。
概言之,传统艺术复兴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走向更现代、更大众、更青春的发展方向。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意味着艺术内核对当代价值的弘扬、艺术表现与时代发展的融合、艺术发展同市场环境的合作。传统艺术的大众化代表着传统艺术从“小众”模式走向“大众”模式,从曲高和寡走向雅俗共赏。传统艺术的青春化则暗示着在艺术人才的培养和观众群体的培育上同时向青年群体倾斜。
三、中华传统艺术复兴之路
无需赘述,现代化、大众化、青春化这三种发展方向在当下的传统艺术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然而,通往这种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却并非显而易见。根据2000年以来中国传统艺术的具体相关实践,本研究关注了推动传统艺术复兴的三种主要途径与力量。
(一)行政之路:京剧进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
京剧是中国近代戏曲的集大成者,历经两百多年发展,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初,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确定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学界和群众对京剧进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學效果等问题争议不断,褒贬不一。支持者赞许此举是传统艺术教育普及化的新尝试,反对者认为靠进课堂、打人海战术并不能真正解决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危机。
2006年开始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涉及京剧、昆曲、话剧、交响乐、歌剧、芭蕾舞、地方戏曲等多种演出内容,每年平均演出300场,覆盖40万大学生。党的十八大以后,这项活动强化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深厚民族感情,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的意旨。2017年“把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第一任务”;2018年提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学生提供精神指引”;2019年强调让青年学子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自2013年以来,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剧目中,中国传统经典剧目、现代经典剧目和民族优秀剧目的总占比一直保持在75%左右。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动戏曲进校园,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支持戏曲演出。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让校园成为传播优秀传统艺术的沃土。
传统艺术复兴的行政之路是一条鲜花与荆棘并存之路。一方面,艺术领域毕竟不同于政治、经济领域,艺术尤其需要时间的浸润与心灵的滋养,欲速则不达。上世纪50年代,昆曲曾一度处于衰亡边缘,后因昆剧《十五贯》的演出偶然获得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及政治力量的扶持,才有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传奇。行政力量的重视和推动,虽伴随不够尊重教育规律和艺术规律的批评或质疑,但在一定程度上,毕竟切实缓解了传统艺术的生存危机并提升了国人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和参与。
(二)民间之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案例
昆曲作为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有着六百年历史的高雅古典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最高成就。在昆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衰微后,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逆势而出。青春版《牡丹亭》从2004年开始巡演,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演出三百余场,三分之一场次的演出在国内外高校举行,反响热烈。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为昆曲艺术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青年艺术家和一批高品位的年轻观众,甚至一定程度上盘活了昆曲的演出市场。
对于青春版《牡丹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十余年来学界多有分析,讨论涵盖传播、营销、作品的经典性、颇具现代意识的改编等多重视角。白先勇则以“学术界、文化界、戏曲界的大结合”做出总结,同时也指出在演出时机上,“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将中国古典文化(昆曲)之美,以参有现代元素的艺术形式光芒四射地呈现在舞台上,正好满足了中国青年学子追求‘文化认同的心理。”如果说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战胜死亡、超越时空的爱,白先勇的《牡丹亭》则是跨越历史、征服青年的美。青春版《牡丹亭》验证了真正好的艺术不会为时间、地域所限制。曾经被认为只适合待在博物馆里的昆剧艺术,在当代文化的“断井颓垣”中,重又开出姹紫嫣红。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和演出,对白先勇而言,似“一个人的文艺复兴”,但他同样意识到,“昆曲的振衰起敝,应该只是整个中华文艺复兴的一幕序曲”。
传统艺术复兴的民间之路,是名人、经典、学界、艺术家、传媒合力的开拓之路。从经典到名人,从精英团队创作到海内外高校巡演,风景虽好却又风景这边独好,启示虽多却殊难复制。
(三)商业之路:德云社的商业模式与粉丝文化
相声作为一种中国本土的曲艺艺术,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演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当下中国最著名的相声团体德云社目前有400多位演员,在国内有10个固定演出剧场,2013年设立了墨尔本分社。德云社相声演员被粉丝们戏称“德云天团”,几位知名年轻演员的粉丝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比起当红偶像艺人也毫不逊色。
独得市场青睐的德云社,与其他相声演出团体相比,确有几点独特之处:其一,善于造星,全方位打造名角儿。通过多档电视综艺节目及相声演员参演影视作品等途径,使一批青年演员迅速获得知名度和较高市场价值。其二,相声演员偶像化,饭圈融入相声圈。“德云女孩”凝聚度、忠诚度、奉献度高,并具有组织性和排他性。饭圈形成严密管理层级,分工明确。活动有策划、应援有组织,产出有写手、画手、剪刀手(短视频剪辑创作者)、摄影、修图,线上舆论有控评、反黑、公关。粉丝们日以继夜维护偶像形象,助力偶像发展。其三,“说、学、逗、唱”,尤重唱功,推崇传统曲艺。京剧《锁麟囊》、评剧《乾坤带》、太平歌词《大西厢》等通过德云社流行起来,更引起不少青年观众对传统曲艺的兴趣。粉丝们通过德云社入门了传统曲艺鉴赏,同时收获了较普通饭圈而言文化品位上的优越感,从而强化了其作为德云粉丝的身份。其四,嫁接各类新媒体平台,剧场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从优酷德云社专区到喜马拉雅电台,德云社布局迅速、及时搭乘网络快车,弥补了传统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其五,开展多种经营,在传承中开拓,变现粉丝经济。经营德云艺术传习社、德云相声传习班、“德云华服”等。
相聲演员偶像化成为德云社征服市场的有效策略。然而,粉丝文化喧嚣嘈杂,饭圈融入相声圈之后也面临诸多质疑和批评——追星女孩们对偶像的狂热追逐黯淡了对相声表演本身艺术性与批判性的关注和思考,也使得原本作为一种国民艺术的相声经历了观众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突变。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相声艺术究竟是在良性发展还是已渐入歧途?市场是把双刃剑,如何兼顾艺术传统与现代表达,如何平衡商业性与艺术性,始终是摆在传统艺术复兴面前的难题。
四、结语
1951年3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传统艺术的蓬勃与新生一直是新中国发展征程中的期待与召唤。在传统艺术复兴这一命题中,最近二十年来,行政、民间、商业三种路径的尝试各有其利弊得失。将此三种路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或许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艺术复兴的事业需要同时纳入政府、民间与市场作为共同行动主体,通过三者之间的有机合作,来实现传统艺术的转化、创新与发展。
在这种整合发展的战略中,行政力量最主要的分工是基础性的服务和保障。参考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保护、利用及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经验,政府最重要的角色是从制度与法律建设、机构设置、财政与金融政策、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从中国社会的制度特色与实践现实出发,行政力量要积极调动并促进民间和商业力量共同作为传统艺术复兴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有效连接并整合来自官方、民间和文化产业的各种资源,同向助力传统艺术复兴。
民间力量应当自觉成长为传统艺术复兴的中流砥柱,对内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对话。艺术界、传媒界、学术界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尊重艺术规律、平衡传承与创新、打造艺术精品的目标。同时,民间组织、社会团体或个人相较政府或官方角色而言,是更能获得“文化他者”认可的对外文化交流主体、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更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必然要求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经受检验,适应时代节奏和文化产业发展。商业运营既是检验传统艺术的现代转换是否真正符合现代、青春、大众的发展方向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能够帮助传统艺术、传统文化获得更大生存空间和社会影响力的一股重要力量。传媒行业与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能量巨大且大有可为。
以行政支持为基石,以民间力量为主力,以文化产业为驱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或许能在文化的全球与本土、一元与多元之争中赢得足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坚实并丰盈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实现。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年10月25日。
②毕飞宇:《中国好小说:毕飞宇》,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第32页。
③谢清果、孙于晴:《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同向同行的华夏传播研究》,《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3期。
④﹝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航、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7页。
⑤﹝埃﹞萨米尔·阿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对当代社会的管理》,丁开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1页。
⑥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5页。
⑦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
⑧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8期。
⑨董成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和传承建构》,华侨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⑩《辞海》(第一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5页。
陈先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雷锋书院》2018年第4期。
《高雅艺术进校园五年成效报告》,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416/sfcl/201804/t20180416_333204.html,2018年4月16日。
李红根:《让学校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刍议》,《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1期。
白先勇:《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台北时报文化2015年版,第18页、第14页、第5页。
(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特约编辑:张志君;责任编辑:陈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