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异彩绘华章

2023-05-31 11:02陈玉婧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章作文

陈玉婧

摘要:写作是学生书写真情、张扬个性的重要渠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高中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注重灵感的捕捉、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而当前高中生的作文大多空洞无物、陈词滥调,毫无个性与新意,其写作现状与课程标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于是“个性化写作”的理念被提上日程。个性化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与灵魂,与“个性化写作”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境下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便成为高中写作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个性化语言

三国时期,曹丕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虽寥寥数句,却足见其对文章的撰写倍加推崇。时至今日,文章仍然是表情达意、承载思想的重要工具,是进行思想互动不可或缺的载体,毫不夸张地说,写作能力集中体现了个人的综合能力,故长久以来,写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层面,而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框架中居于重要地位,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学科素养,是带动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具体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语言建构指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丰富的语言素材和经验,掌握汉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进而形成良好的个体言语体验;语言运用是指合理利用语言规则,并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祖国语言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交流。

语言作为文章的第一要素,相较于立意、选材、谋篇,更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写作功底。因此,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贯彻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从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性出发,针对当下写作现状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做一些浅薄的思索。

一、“瓶颈”制约,个性缺失

写作中个性化的语言作为学生思维、情感的自我流露,应该源自学生的真实内心,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无论是词句选择还是语气语调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体验,令作文犹如披上华服,变得摇曳多姿、独具魅力。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激情满怀的年龄段,每个人千差万别,个性各异,写出的文章也应是千姿百态、别具一格的。然而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每批阅作文,面对学生的语言常觉视觉疲惫,难得眼前一亮,语言老套、古板、空洞,写人状物千人一面,抒情说理虚假空洞。语言缺乏个性已经成为中学生作文中的顽疾,具体表现如下:

(一)华而不实的套路化

长期以来,各种应试“高效”写法不断衍生,刻意追求写作套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诸如题记引路、排比开篇、五段建构、万能素材、高调结尾等。如此“四平八稳”的文章,往往给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之感,除了形式重于内容的虚假堆砌,哪里还有半点高中学生的心声?

(二)故作高深的成人化

“为赋新词强说愁”,此类现象在高中生习作中屡见不鲜。为了写出美文,我们的学生或愤愤不平、牢骚满腹;或过度自怜、忧伤寂寞;或故作高深、少年老成……故意用语晦涩,以此显出与众不同却与阳光少年格格不入的成熟,事实上浅薄无知暴露无遗。

(三)灵性缺席的假大空

文贵真,情贵切。生活与语言息息相关,而当下大多学生被高墙大院团团围住,“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乏味,对自然、社会与人生都缺乏深刻的体验和思考。学生在写作时持笔茫然,自然笔下生涩,只得“为文造情”。脱离现实人生的写作,满纸皆是言不由衷的假话,云山雾罩的大话,空洞无物的空话。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闪光便逐渐消失。

种种“瓶颈”,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化语言的表达。“瓶颈”不破,写作教学必将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

二、锤炼语言,重塑个性

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可做如下尝试。

(一)厚积薄发,润泽丰肤

在写作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苦恼:面对文题,情感翻涌、思绪纷飞,但搜刮满腹,却苦于没法表达,尽管将就写成,其语言也往往毫无新意,给人空洞乏味之感,特别是对人物心理以及重要场景的描写,往往只是几笔带过,使文章显得缺少厚度,只会产生“味同嚼蜡”的效果。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的贫乏,由此导致语言的枯涩和雷同。要想求得写作的“源头活水”,做到写作语言风格的个性化,首要目标就是教师要在平日的教学中,时刻注意指导学生,丰富他们的语言“仓库”,进而学会用细腻的描写充实写作语言,使写作语言变得更加润泽、厚重、有质感。

首先,教师要不断劝勉学生博览群书,勤思多练。冰心曾建议大家“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她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少年時期便通读数十部名家小说,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唯如此,她的文学创作生涯才会令人称道。文学史上诸多大家的创作之所以能够蜚声中外,都得益于大量阅读,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教师要多多督促学生们阅读课外名著中大量情文并茂的篇目,汲取写作的丰富营养。名人名家往往最重视语言的锤炼,品味、积累他们的好词佳句,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勤思多练的习惯,注意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切忌有口无心,要对所积累的内容有所思考、感悟,如果能让学生及时地把这些读书感受写下来,哪怕仅是只字片语,也是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的表达。经过日积月累,便会逐步培养起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质厚并细腻的语言显现文章精髓的能力,从而突出自己作文语言的个性化风格。

其次,在学生广泛涉猎名著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让其精读书本上的文章。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均经过精心筛选,极富文化内涵,在语言上堪称典范,题材多样,文质兼美,耐人寻味。在平日课堂教学中,切忌一味让学生理解思想主旨、学术知识等,应多多渗透对语言文字的学习。通过此举,方可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做到学以致用。

笔者就曾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做过尝试,这篇写景散文最让人心神摇荡、拍案叫绝的便是文中对景色的描绘,围绕荷塘月色,转换角度,手法多样,可谓字字珠玑,令人回味无穷。笔者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四到六段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片段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细腻与质厚。为了让学生将这种细腻的写作手法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使自己的文章变得厚重有质感,笔者还让学生在课后多收集一些名家的好句、好段,特别是对景物或人物心理描写细腻的段落,并要求他们通过背诵、摘抄的方式为己所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设置对应的练习,促使学生记住所读的东西、用上所记的东西,如此积少成多、众擎易举,讲话就能妙语连珠、写作自然下笔成章。

再次,相较于课堂教学而言,生活教会我们更多的事情,它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留意身边出现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对联、标语等一些富有无穷趣味的生活语言以及个性的、时髦的、新鲜的俗语、流行语;看电视晚会、新闻报告时,留意主持人是如何表达的,并用笔随时摘录下一些感染力很强的语言,将其自然融入自己的作文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的好习惯,将每天生活中发生的或有趣、或难忘的事情记录下来。文章的内容来自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是独一无二的,作文的语言自然而然变得鲜活、独特,让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会让学生的语言更富灵性。

(二)肺腑之言,自由抒写

王阳明曾说“人之诗文先取其意”,表达出对“文能言声”的强烈赞同。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活动,“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重要的是生动的、特殊的、自己个人所有的音调”(屠格涅夫),因此真话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和灵魂,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真,方能大胆彰显个性魅力。然而多年来高举的应试大旗、文以载道的价值取向引得大多学生走入一条让自我缺席、个性缺失的死胡同里,唯见功利,难见光明。他们早已习惯了人云亦云,众口一词,语言中不再承载情感、个性与人格,假大空话泛滥成灾,为此新课标里特别强调:“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优秀的语言往往展现的是作者的心声,它是从作者生活感悟中提炼出来的。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他们对待万事万物的体验千差万别、形形色色,而中学阶段正是个性形成并彰显的时期,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学生作文也应该风格各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全新的作文教学观念,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质的前提下,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的训练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多类型作文的训练。在训练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乐于采用的训练形式,并且坚决摒弃既定的话语模式,用充满个性的真实声音,勇敢地袒露自己的心智、情感,毫不掩饰地再现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

也许在说真话、抒真情、张扬个性的写作训练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语言不够规范,过于偏激等,但我们应该看到,只要学生的作文以“率真”为主,以“真诚”为高,即便思想稚嫩也强于毫无主张,想法偏执也胜过不愿思考。教师要学会尊重、包容学生们这些鲜活的语言和独特的体验。唯有如此,长此以往坚持不断地熏陶指引,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文中诉说欢愉烦恼,书写抱负理想,發表观点见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而这样散发独特韵味的语言才能真正触动读者的心弦。

(三)善用修辞,妙笔生花

修辞乃作文之灵水。无论怎样的文章,只要准确运用修辞手法就会使文章变得生动、活泼、富有韵味。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借代能以虚代实,以简代繁,以事代情;拟人能使语言色彩鲜明,描绘具体形象……总之,修辞是加强文章表达效果的有效的语言形式。因此,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是打造个性化写作语言的有效手段。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对每篇文章中所涉及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多加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文中优美的形容词,还要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写作过程中巧妙融入这些修辞手法,而不是直接拿来抄袭、套用。教师应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熟练地使用比喻等多种写作手法,但不是一开始就在作文写作中练习,而是从写一句话、一段话开始练习。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将“时间”作为本体,让学生造几个意义相关的比喻句,表明对“时间”的态度。或者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人进行一段200字左右的肖像描写,要求必须使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以上方式练习比喻等修辞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还能为作文写作夯实基础,突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文章便会意趣盎然,倍添光彩。

总而言之,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之一的写作教学必将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优化以往陈旧的模式,大胆摸索并尝试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尽心竭力地对其作文语言进行个性化训练;注意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吸取精彩篇章中的语言精华,同时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锤炼语言;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与感悟恰到好处地融入写作之中,使作文充满“真性情”“真语言”,进而使文章具有一定的语言风格和识别度,使个性化语言成为一道极富特色的风景线,让自己的作品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章作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