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子人格

2023-05-31 02:59李选华
今古文创 2023年13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李选华

【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忠实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论语》中,孔子高扬君子人格的塑造,不仅奠定了儒者人格的道德性基础,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深远的价值引领。本文主要从《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具体阐述出发,对君子人格的特点进行细致解读,思考当下社会现状,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内涵。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论语》;仁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3-007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3.024

一、《论语》中君子的内涵阐释

“君子”一词早在《诗经》《尚书》《易经》等先秦典籍中已经大量出现。起初,君子是贵族男子的通称,指出其相对崇高的社会地位,属于一种政治范畴的称谓。而后,君子又被赋予道德上的内涵,这一点在《论语》中有明确的体现。

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其中只有少量几次指的是先前君子的含义,即地位相对较高的贵族统治者。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说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凤,小人之德草。”此处,君子和小人就其地位而言,指出政治责任在上不在下,下有缺失,上应负其责。

然而,在《论语》中,孔子往往将“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将君子视为德智兼修、仁民爱物的道德性人物,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子路》)“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孔子通过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君子在人格品性上的道德引领作用。因此,本篇对《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其道德层面,探讨君子人格的精神内涵。

二、“君子”人格兴起的缘由

西周末期,原有的社会秩序逐渐被打乱。西周覆灭后,周王朝将都城迁到雒邑,建立了东周。东周时期,诸侯的势力日渐强大,天子往往要靠各个诸侯扶持才能表面维持“天下共主”的象征意义,因此原有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礼乐文化遭到诸侯和大夫的僭越,日益崩溃。周王室的衰微,使得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而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则逐渐生养了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上下移动,使他们的思想处在变化之中。

王官失守后,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人们的思想信念也日益崩塌。因此,文化人都试图运用其理性知识,构建新的社会蓝图和思想蓝图,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中国开始步入思想上的“轴心时代”。在众多思想流派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流派,试图践行仁义、克己复礼恢复原有的社会秩序,重建原有的礼乐文化。

孔子出生于没落的鲁国贵族家庭中,加之少从“鄙事”,深谙礼乐,因此他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有着更切切的惋惜。《论语·八佾》中 “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都可以看出孔子对僭越礼制行为的强烈不满。因此,复兴礼乐、重建原有的等级秩序,于孔子而言便已在情理之中。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君子,就是能够在混乱的社会背景下,克己复礼、修己安仁,既保持个体的独立又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君子人格”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带动更多的人实现自我完善,那么重建礼乐文明,稳定社会秩序将水到渠成。因此,孔子发扬“君子人格”既是自我成就的需要,也是重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三、“君子”人格的塑造

在礼崩乐坏、民不聊生的社会大背景下,君子不仅意味着要不断完善自我人格,还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引领社会风尚,重建社会秩序。“君子人格”的形成既需要个体发扬主观精神,提升内在修养,又需要遵守外在的礼仪规范,最终才能使君子实现修己安人,复兴礼乐的重要使命。

(一)“君子人格”的内在涵养

1.君子不器,自强不息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夫子认为圣人乃“生而知之”者,普通士人都是“学而知之”者。君子并非圣人,他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才能学以致道。

在《为政》篇中,子曰:“君子不器”,即一个君子不能像一件器物一样仅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这要求君子扩大视野,立志学成通才。對此,《论语·学而》开篇即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六艺,作为古人学习的基本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是古代士人立身处世、游学交友的必备技能。因此,君子通过对六艺的学习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应用,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

除却对“六艺”知识的学习,君子还应致力学诗。《诗经》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富含精深博大的礼乐精神,事关礼乐文明的发扬和复兴。因此,春秋战国时期,诗歌常常被用于燕飨场合,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孔子亦曰:“不学诗,无以言”,认为君子当将诗作为言辞的参考。同时,《左传》中也记录大量士人在外交场合中,通过赋诗言志以赢得称誉之事。故而,孔子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赋诗言志是君子步入仕途、立身处世的重要条件,学习诗歌也是个人修身必不可少的内容。

除了学习内容需博杂精深,在学习态度上君子还应当好学审思,多闻阙疑。在《学而》篇,孔子指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志在求学,必能废寝忘食,无暇他及矣,又常常能向有道之士请教。同时,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诸子各执其说,君子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多闻阙疑,能够辨正是非,才能真正地学以达道。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主要提出了学以成己和学以求仕两个目标。孔子言:“古之学者为己”,指出应当向三代圣人看齐,潜心好学以认识自己,成就自己。同时,《论语》中又提出“学而优则仕”“禄在其中”,认为学养精深浑厚,自然能被能受到执政者的赏识,步入仕途,实现复兴礼乐、弘道安人的理想。

君子在求学求仕的过程中,固然会面对很多艰难困苦,为此君子应当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坦然面对人生道路的坎坷。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孔子认为,学者应当自强不息,积于跬步。如果半途而退,则前功尽弃。就学而言,其止其进,皆在我,不在人。“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春夏之交,万木常青。深冬,百木凋零,只有松柏青翠。其实,松柏并非不凋,只是凋在后,旧叶未谢,新叶已萌,虽凋若不凋。道之将废,虽圣贤不能回天而易命,然能守道,不与世俗同流,则其绪有传,其风有继。因此,君子在求仕弘道的过程中,唯有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才能弘扬人间正道。

2.仁义常存、和而不同

仁作为儒家精神的核心,也是“君子人格”的应有之义。有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孝悌之道,当为仁的本源。亲亲之情,是仁爱之心的起源之义。亲亲之情以血缘为根基,是与生俱来、不可动摇的感情。骨肉血缘之情,使得我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社群,然后爱所有人。正所谓“仁者爱人”,饱含血缘关系的骨肉亲情,让我们要遵循孝道,将孝作为自己做人的法则,并以此督促我们立己修身。外在的身体发肤,尚且受于父母不敢损伤;内在的人格精神,又岂敢不仁不义,沦为庸人。因此君子个人应当存有仁爱之心,片刻不违于仁。

义是一切不可违背的规律和事理。仁爱之心是君子始终坚持道义的基础,源自君子内心的本善使君子更加不敢违背道义正直。《论语·里仁》中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以义作为人生信条,小人则是以利为转移。

现实生活中义与利常常处于矛盾冲突当中,人们常常面临着义与利的抉择。面对这样的抉择,小人常常舍义逐利,并对取得的非法利益沾沾自喜。然而君子将道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其视为自我的首要坚守,所以能在利益面前无动于衷,心胸坦荡,安贫乐道。

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与人交往之中不仅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心,还能够做种他人的不同,从而做到在人际交往中和谐共生。这不仅得益于君子自己的清高自持,还由于君子心怀仁德,其往来之士也都是仁爱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应与仁德之士为友,不友不如己者。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与仁人志士交往不仅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还可以时刻参照他人的言行,审察自己的行为举止。不仁之人,往往被外在利益所左右,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心。然而,君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温和慈良,待人恭而有礼,与他人和谐共处。因此,君子在交往中行为坦荡、坚持原则,没有偏私之心,所以又能保持本心,与他人和而不同。

(二)“君子人格”的外在规范:克己复礼、谨言慎行

“君子人格”的养成不仅需要个体提高内在的品性修养,还需要外在规范的约束。礼是儒家精神的重要原则,《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礼的语录,君子学礼、礼也是理所当然。

在《论语·尧曰》篇中,孔子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在孔子看来,礼是君子安身立命的根本。

《曲礼上》开宗明义,第一句“毋不敬”三个字道出了礼的精神实质。敬,就是虔敬。敬在儒家中,是以一种虔诚、纯真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包括父母兄弟、国家大事等。敬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就是在圣洁的意向指引下自我抑制,自我收敛,思想专一而不涣散,心灵自作主宰。礼的细节由于敬的精神而同崇高的精神价值相连接,以此把凡俗变为圣洁。因此,君子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礼仪,使其虔敬之心在日常小事中逐渐深化,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其人格精神日益崇高。礼用来“定亲疏”“别同异”。礼的社会目的就是通过琐碎的细节差异明确身份、等级的差异。故而,君子通过学习礼仪制度,不仅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促进礼制复兴。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巧言令色之人,常常弃道义而不顾,阿谀奉承,非真情善意之人。针对君子的言行,孔子还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为政》),这两句话都指出君子應当言语真诚雅正,不得虚假浮华、言过其实。在言语问题上,君子不通过外在的浮夸之语来标榜自己,言辞应当发由本心,心生虔诚,符合礼仪。

同时,君子的外在行为在礼仪道德的约束下,应当常怀慎独之心,恪守道义、安贫乐道,将外在规范化为内在自觉。

(三)“君子人格”的修养目标:文质彬彬,修己安人

君子通过不断内在的心性修养和外在的礼仪规范,实现个体人格精神的完善,以达到个人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统一,同时通过积极入世实现致道安人的重要理想。

《文心雕龙》中指出,广义上的文是一种指天地万物间表现出来的形态色泽和声韵之美,一切外在修饰都可以称为文;狭义上指的是人们用文字写成的文章。

《论语》中提到的文,不仅仅只是狭义的文章,还包括其外在文饰背后的礼乐精神。《论语·雍也》篇,孔子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此处的“文”,就文章而言,应当内容充实,文辞富有文采;就礼乐制度而言,文章只是一种学礼的手段,君子习礼既需要内心虔敬,又需要注重外在礼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要做到实质内容和外在形式的相衬,通过学习前代圣贤的礼乐精神。为此,朱子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矣。”(《论语·八佾》)孔子一直推崇三代的礼乐文化,因此孔子常教导弟子学习前人的文章,修习三代以来的礼乐制文化以自勉,使得个体精神实质和外在礼仪相称,修成真正的君子。

此外,君子在个体人格提升的同时,还肩负着宏大的社会责任,所谓“身修而后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子路问孔子“君子”,孔子言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而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其中,修己以安天下百姓,虽然圣人尚且难以实现,但效法圣贤,心系天下百姓,也是君子的情怀。

儒家历来强调社会责任,积极入世,要求君子通过修己以致于道,通过弘道以安人。为此,鼓励君子“学而优则仕”,将仁德与权力结合起来,借助外界的力量扩大其影响力,实现从修己到安人的转变。

安人,首先要安君,使在上位者能够推行德政,民众可以适时参与生产劳动,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才能践行礼乐。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上位者只有以德服民,以德治民才能使国家安定,救民于水火之中,所以君子入仕责在引导君主推行德政。同时,在推行德政的过程中,君子应当复兴礼乐文化,使得君民上下遵礼守节,世人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四、“君子人格”思想的現实意义

当然,从现实的角度看,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构建仍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孔子试图通过重建“礼乐文化”,以恢复混乱的社会秩序,在诸侯争霸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同时,孔子对君子的行为要求显得略为苛刻,礼仪规范有些烦琐,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个性和自由发展。但是总的来说,孔子重视主体自觉意识,突出道德精神的重要性,并强调个体人格所具备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等思想,现在看来依然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因而,我们要正视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构建,发掘其深层内涵,进而为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理论上和行动上的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不仅应当“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应当发扬“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担当精神,联合各国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孔子关于君子人格构建的思想,即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强调和他人和谐相处,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无疑会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养料和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2.

[3]施忠连.四书五经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宋宁.从《论语》看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建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6):44-47.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