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经》是千古流传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人们的印象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与生俱来的礼乐教化意义却被忽视。《诗经》的前身为《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结晶,礼乐制度的本质,就是约束与教化。《野有死麇》本是《诗经》“美教化”的佳作,却因人们的曲解而饱受非议,通过文字溯源还原其主旨意境,可探寻《诗经》的礼乐教化意义。
【关键词】《野有死麇》;《诗经》;美教化;礼乐;诗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3-002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3.008
一、失落的禮乐诗教
《诗经》是千古流传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人们的印象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与生俱来的礼乐教化意义却被忽视。《诗经》的前身为《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结晶,礼乐制度的本质,就是约束与教化。正如《毛诗·大序》所云:“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诗》是西周政府持续推行的礼乐曲目,是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所谓的寓教于乐,是指《诗》结合音乐歌舞表现教育题材,以优美的声乐吸引人,以丰富的情感触动人,以深刻的哲理启发人。在礼乐制度下,《诗》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庆典、文艺宣传、礼仪习俗、课堂教学、生活娱乐等社会环节,通过应用推广和流行传唱,起到明德正行、教化人心的作用。《诗》按性质把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风化熏陶,采用触动感化的教育方式;“雅”是文明开化,采用鼓励告诫的教育方式;“颂”是祷告祝颂,采用敬畏向往的教育方式。在西周,《诗》是礼乐制度的核心,是国家实现礼治、普及全民教育的伟大创举。随着西周王权的衰落和礼乐制度的瓦解,社会逐渐“礼崩乐坏”,到了春秋时期,《诗》无以为继,原有的乐谱和舞蹈逐渐失传,许多诗歌只剩下了文字。最终,《诗》断于秦火。
到了汉代,汉儒对《诗》进行了编修。为了体现《诗》的教化功能,借以宣扬儒家思想,汉儒为《诗》作《序》,把《诗》奉为儒家经典,成为今天的《诗经》。由于年代久远字义流失,自汉代以来,《诗》就已经晦涩难懂,而汉儒牵强附会作《序》,更让《诗》套上了难解的桎梏。《序》把《诗》引向了错误的经学之路,让《诗》被蒙蔽日渐衰微。《序》引来了后世的质疑和抨击,在打破经学的桎梏后,《诗》的研究开始转向主观直译。非常不幸的是,无论是汉儒的穿凿附会,还是后世的主观直译,都是基于当代语文对《诗》的理解,字义的偏差和通假的滥用,让《诗》始终难逃被曲解演绎的命运。如今,《诗》的普及已远远不及唐诗宋词,其选入我国教材的诗歌更屈指可数。更加危险的是,后人对《诗》的肆意演绎,让《诗》屡屡陷入被篡改删减的境地。《诗》的衰微标志着礼乐诗教的没落,《诗》所宣扬的道德文化精髓,正在流失变质。下面,就以《野有死麇》为例,探寻其饱受非议的背后所蕴藏的礼乐教化意义。
二、被曲解的《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是《国风·召南》中的诗篇,《毛诗》的序与诗如下[2]: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彊暴相陵,遂成淫風。被文王之化,雖當亂世,猶惡無禮也。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東,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从序可以看出,《野有死麇》被认为是一首表达“恶无礼”的诗,表达了人民受到了文王的教化,对乱世“彊暴相陵,遂成淫風”的憎恶和反抗。在东汉,郑玄对所谓的“无礼”作了明确的解释:“无礼者,为不由媒妁,鴈币不至,劫胁以成昏。谓纣之世。”[3]在宋代,朱熹虽然对《序》有所质疑,提出“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4],但对于《野有死麇》,他又认为“南国被文王之化,女子有贞洁自守,不为强暴所污者。故诗人因所见以兴其事而美之”[5]。到了近代,《野有死麇》被演绎成了“献猎物求爱”,乃“男女匹合之事”[6]。总之,无论是“恶无礼”的刺淫诗,还是“献猎物求爱”的爱情诗,都认为《野有死麇》讲的是男女之情,涉及到了求爱。人们之所以产生以上观点,无非是受到“怀春”“诱”“脱”“帨”等字眼的影响,难道这些字的字义就是人们所理解的意思?字义是否存在演变?这就是研究的关键。这里先不论字义的准确与否,先探讨“献猎物求爱”这种说法。假设男子猎取的是野鹿,以我国分布较广的梅花鹿为例,成年鹿的体重能达到七十至一百公斤,试问这么重的礼物,女子如何能收受?因此而演绎出的“麇是幼鹿或是獐子”“男子送的是鹿肉或是鹿皮”等说法,都有穿凿之嫌。首先“麇”不是獐子,因为第二章“林有朴樕,野有死鹿”已经作了呼应,麇就是鹿,只不过是有特殊性质的鹿。就算男子送的是鹿肉或鹿皮,或者直接把鹿送到了女子家里,女子敢接受吗?女子接受了这份礼物,不就等于告诉父母和邻居,她曾与男子私通吗?另外,第二章的“有女如玉”这一句也直接否定了“男女匹合”的说法,因为《诗》通篇“玉”都是指玉石,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是君子的象征,品德如玉与私通野合是对立的。因此,“献猎物求爱”在情理上是说不通的,是对诗的曲解。如果《野有死麇》讲的不是男女私情,那它到底讲的是什么?下面通过文字溯源来解读。
三、解读《野有死麇》
(一)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野”《说文解字》解为“郊外也”[7],即“郊野”“乡郊”,诗中指“在乡郊的路上”。“死”甲骨文为 [8],“歺”(严重的创伤)+“人”(人为的),意为“严重创伤所导致的死亡”,即“非自然死亡”,引申为“他杀”“自杀”或“宰杀”,诗中指“宰杀”。“麇”甲骨文为 [9],“鹿”+“禾”(禾穗),意为“供养的鹿”。鹿本来就是非常吉祥珍贵的牲畜,诗还反复强调“白茅包之”,这就更加凸显它的隆重,说明它是贺礼,也就是牺牲。在古代,牺牲是非常神圣的,供养和宰杀必须遵照礼制,猎杀到的野生动物是不能用作牺牲的。因此,“麇”是指“供养的鹿”或者“用作牺牲的鹿”,而“野有死麇”则应解为“在乡郊的路上有一头宰杀好的麇鹿”。
“包”小篆为 ,《说文解字》解为“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10],即“胎盘包裹婴儿”,引申为“包裹”“包含”。“包”与第二章“白茅纯东”的“东”呼应,都是“包裹”“装束”的意思。“之”甲骨文为 [11],“脚步”+“起点”意为“起步”“去往”,引申为“变成”“指向”(后演变为代词及助词被广泛应用)。《诗》通篇“之”均解为“去往”“变成”“指向”,诗中指“变成”。因此,“白茅包之”应解为“(我们把它)用白茅包裹起来”。
(二)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女”甲骨文为 [12],象征“女性”,《诗》通篇“女”均解为“年轻女子”或“女儿”,诗中指“年轻女子”。“懷”(怀)金文为 [13],与“褱”同源。“眔” (看透、明白)+“衣”(衣服、遮蔽),“懷”的本意為“记在心里”,引申为“有心事”“怀念”,诗中指“有隐私”。“春”甲骨文为 [14],“木”(植物) + “日”(温暖)+“屯”(扎根发芽),意为“气候变暖,植物开始发芽”,即“春天”,申引为“初始”。《诗》通篇“春”均解为“春天”“初始”,诗中指“刚刚”。把“春”理解为“春心”“情欲”是错误的,是演变的字义。因此,“有女怀春”不能解为“有位女子春心荡漾”,而应解为“有位女子刚有隐私的时候”。
“吉”甲骨文为 [15],“圭”(指引、理想)+“口”(言论)或“士”(战斗力) + “口”(言论),意为“称赞”,引申为“有利”“吉祥”,诗中指“受人称赞”。“士”金文为 [16],象征“手握战斧”,引申为“战斗力”“有战斗力的士兵”“青年男子”“冲动”等,诗中指“有能力的青年人”。“吉士”不能解为“英俊的青年”,而应解为“受人称赞的青年”。“誘”《说文解字》未有收录,“言”(言论、讨论)+ “秀”(农作物长势良好、富有成果),“誘”的本义是“诱导”“教导”,而非“引诱”“诱惑”。如前所述,“之”是“变成”,“诱之”则应解为“教导成为”,而非“引诱她”。“吉士诱之”是一句文言文倒装句,现代语序为“诱之吉士”,应解为“(要把他)教导成一个受人称赞的青年”。
(三)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樸”(朴)《说文解字》解为“木素也”[17],即“原始木材”,引申为“朴素”“纯朴”,诗中指“纯朴”。“樕”《说文解字》解为“朴樕,小木也”[18],即“小树”。“樕”由“木” + “欶”组成,“欶”金文为 [19],意为“旅途中的饥渴”,申引为“大口喝”“需要大量养分”。“木”(树木) + “欶”(需要大量养分),“樕”的本义是“需要大量养分的树苗”。因此,“林有樸樕”应解为“树林里长出了光洁纯朴的小树”。“野有死鹿”与第一章“野有死麇”呼应,是章节的重复,同样应解为“在乡郊的路上有一头宰杀好的麇鹿”。
(四)白茅純東,有女如玉
“純”金文为 [20],与“屯”同源,象征“种子发芽、扎根”,引申为“固定”“稳定”,而“純”的本义是“物质经过提炼稳定单一”,即“纯粹”“完全”,诗中指“完全”。“東”(东)甲骨文为 [21],象征“装束行李”,引申为“装束”“准备出发”,因为人们出发时间一般是早上,又引申为“日出的方向”,即“东方”,诗中指“装束”“包裹”。“如”甲骨文为 [22],“女” + “口”(吩咐)意为“女子听从吩咐”,即“按……去做”“和……一样”,引申为“如意”“顺从”“符合”。《诗》通篇“如”均解为“如意”“顺从”“符合”,诗中指“符合”。“玉”甲骨文为 [23],象征“串连的玉石”。玉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道德的象征,是古人追求高尚品德的参照物。正如《说文解字》所云:“玉,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24]在西周,男子成年后都要加冠佩玉。佩玉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身份,更不是为了修饰打扮,而是要以佩玉为誓,要他做一名品德如玉的君子,并以佩玉为鉴,时刻检视自己的道德言行。《诗》通篇“玉”均解为“玉石”,是品德高尚的象征,是君子的象征,“有女如玉”应解为“有位女子有着玉石般的高尚品德”。
(五)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舒”《说文解字》解为“伸也”[25],即“伸展”,引申为“舒缓”“舒适”,诗中指“舒缓放心”。“脱”《说文解字》解为“消肉臞也”[26]。“脱”由“肉”+“兑”组成,“肉”甲骨文为 [27],象征“肌肉”,引申为“肌体”;“兑”甲骨文为 [28],意为“再分配”,引申为“拆分”“兑现”。“肌体”+“再分配”,“脱”的本义是“分裂生长”,引申为“脱落”“分离”,诗中指“肉体分离”。《诗》用叠字表示复数或重复,“脱脱”表示“两次的肉体分离”或者“两个人的肉体分离”。“帨”《说文解字》未有收录,“帨”与“帅”同源,“帅”《说文解字》解为“佩巾也”[29]。“尨”甲骨文为 [30],象征“母犬哺乳幼犬”,诗中指“幼犬”,把“尨”解为“长毛猎犬”是错误的。
四、还原《野有死麇》的主旨和意境
经过文字溯源,可以发现《野有死麇》没有任何文字与求爱有关,却发现了许多解诗的新线索。首先,“死麇”不是死去的猎物,而是宰杀好的牺牲,是一份隆重的贺礼。二是有位年轻女子刚有某些隐私的时候,她就想把某个人教导成一个受人称赞的青年,她还有着君子般的品德和学识。三是提到了树林里的小树纯朴可爱,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寓意。四是某一种两个人的肉体分离让人们感到舒缓放心。是什么样的肉体分离能让人们感到舒缓放心啊?那当然是孕妇的平安分娩了。诗中所说的“脱脱”是指孕妇分娩,而不是脱衣服。《诗》用叠字表示复数或重复,母体产下婴儿、婴儿从母体脱离,因此称之为“脱脱”。人们因为孕妇的顺产而“舒”。“死麇”是宰杀好的鹿,是一份用来庆贺添丁之喜的贺礼。因为添丁喜庆非常隆重,所以要“白茅包之”。“野”是指郊外,是亲友们前往庆贺的路上。“女”是一位初为人母的年轻女子,她怀的是孕而不是春。“春”是指开始的时候,“怀春”是指她刚刚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吉士诱之”是指她想把自己的孩子教导成一个受人称赞的青年,而不是有青年男子想要诱惑她。“朴樕”是指光洁纯朴的小树,用来比喻初生婴儿的天真无邪。“帨”是指给婴儿换衣裙。“无感我帨”是指婴儿在酣睡,连大人为他换衣裙也感觉不到。“无使尨也吠”是指在女子的家里,连幼犬也被喜庆的气氛所感染,没有人逗它也在不停地欢叫。
因此,《野有死麇》讲的不是男女私情,而是添丁喜庆啊!结合上下文,还原其意境如下:
在乡郊的路上大家抬着一头宰杀好的麇鹿,那是一份用来庆贺添丁之喜的贺礼,已非常隆重地用白茅包裹装束。大家一路说说笑笑,不停地称赞那位刚刚生下孩子的年轻母亲,因为大家听说她还在怀孕的时候,就决心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受人称赞的好青年了。
大家一路说说笑笑,看到路边的树林也长出了许多小树,这些光洁纯朴的小树,多么像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啊!大家不停地称赞那位年轻的母亲,称赞她有着君子般的品德和学识,送她的贺礼一定要用白茅细细地装束啊!
……
看到她们母子平安,大家终于放下了心啊!小家伙睡得真香,丝毫也感觉不到我们为他换衣裙啊!全家都喜气洋洋,连家里的小狗也在不停地欢叫啊!
下面,按章句对《野有死麇》整理翻译:
野有死麇
【原文】 【翻译】
野有死麇,
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
吉士誘之。 乡郊路上我们抬着杀好的麇鹿,
已按添丁之礼用白茅包裹装束。
听说那位女子还在怀孕的时候,
就决心把孩子教育成人中翘楚。
林有樸樕,
野有死鹿。
白茅純東,
有女如玉。 树林里长出了光洁纯朴的小树,
乡郊路上我们抬着杀好的麇鹿。
一定要按添丁之礼用白茅装束,
那位女子德才兼备让大家佩服。
舒而脫脫兮!
無感我帨兮!
無使尨也吠! 她们母子平安让我们都放下了心啊!
小家伙在酣睡给他换衣裙也不醒啊!
全家喜气洋洋连小狗也叫个不停啊!
综上所述,《野有死麇》是一首喜庆诗,它以添丁喜庆宣扬重视子女教育,属《诗》“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教育范畴。《野有死麇》主旨明确,构思巧妙,诗在层次递进、生动活泼地表现添丁喜庆的同时,始终把道德教育的主轴贯穿全诗。诗不仅表扬年轻母亲重视子女教育,还提倡女性也应该具有和君子一样的品德和学识。诗还巧妙地利用小树来比喻孩子,让人们明白孩子就像小树一样纯朴可爱,他们需要父母的悉心教导和养育关怀。而诗的最后,则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最真切的感受,尽情地抒发添丁喜庆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把全诗推向了高潮。《野有死麇》取材于礼乐庆典,应用于礼乐庆典,是一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礼乐曲目。不难想象,在礼乐兴盛的社会中,在添丁喜庆的日子里,《野有死麇》被应用传唱,被表演欣赏,通过诗乐的感化熏陶,引发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文字溯源还原了《野有死麇》的教化意境,也为探寻《诗》的礼乐教化意义作了有力的例证。西周是中国父系社会的鼎盛阶段,其作为缔造中华传统美德的先进文明,对性的态度是非常保守和严谨的。西周对性的态度也成为中华民族对性的态度并一直延续至今。《诗》是西周礼乐文明的结晶,其作为明德正行、教化人心的礼乐曲目,是不可能有刺淫诗的,更加不可能有淫诗。《诗》是有爱情诗,那都是情真意切、有礼有节的诗;《诗》也有讽刺诗,那也是滑稽夸张、催人上进的诗。目前,只有把《诗》引回礼乐诗教的正轨,恢复其道德教育的本质,才能让它重新焕发活力,才能让它重新成为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礼乐圣典,被人们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孔祥军点校.毛詩傳箋[M].北京:中华书局,2018:1.
[2]孔祥军点校.毛詩傳箋[M].北京:中华书局,2018:29.
[3]孔祥军点校.毛詩傳箋[M].北京:中华书局,2018:29.
[4]朱熹.诗经集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
[5]朱熹.诗经集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7.
[6]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1:57.
[7]张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280.
[8]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265.
[9]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568.
[10]张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80.
[11]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374.
[12]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685.
[13]容庚编.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586.
[14]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32.
[15]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57.
[16]容庚编.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27.
[17]张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497.
[18]張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496.
[19]容庚编.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52.
[20]容庚编.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857.
[21]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368.
[22]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698.
[23]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20.
[24]张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678.
[25]张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976.
[26]张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950.
[27]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267.
[28]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511.
[29]张晓敏.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273.
[30]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578.
作者简介:
陈明锐,男,汉族,广东新丰人,研究方向:《周易》、《诗经》、雅言、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