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钢铁企业实现碳减排的路径分析

2023-05-31 04:52高岩赵艳霞李波
国际公关 2023年5期
关键词:碳减排

高岩 赵艳霞 李波

摘要: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正式敲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系统工程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碳减排定义、碳减排特征、利益相关者理论;其次阐述了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参与要素;再次提出了包括强化统筹规划引领,排放总额合理限定;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效能高效发挥;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扩宽人才建设渠道;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最后得出了钢铁企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企业,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和履约碳减排两大重要挑战。要利用好碳交易市场这一平台,积极落实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自觉承担起钢铁人的责任的结论。钢铁企业是转型升级和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上述建议有助于补齐钢铁企业绿色低碳短板,助推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碳减排;利益相关者理论;碳交易市场

一、碳减排概述

(一)碳减排的概念

2021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在此次会议中他强调,我国政府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的总体思想,平稳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加快高效碳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逐步落实碳减排的各项方案。积极应对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极端气候变化,推动包括钢铁、化工在内的高碳行业进行能源革命。

2022年3月12日,李克强总理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此次会议中他强调,我国政府有信心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钢铁、电力行业要加快低碳转型升级,把碳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从上述会议中可以看出,碳减排是碳达峰碳中和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環节,它可以依托碳交易市场进行落实。本文认为,所谓碳减排,简言之就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依托但不限于碳交易市场等高效平台,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高碳行业采取可行性行动,切实减少包括CO2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过程。

(二)碳减排的特征

碳排放具有资产属性。[1]资产是一种被公司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它将为公司带来经济收益。碳排放限额与资产的定义相一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由生态环境部正式颁布,它把碳排放权界定为“合法获得的温室气体排放权”;而排放量限额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由政府分配的碳排放量。” 碳排放权已不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行政配额。企业的配额将决定其未来的产能和产出。而在此之前,将会逐步减少碳排放量,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碳排放具有商品属性。碳排放权既可以进行即期交易,也可以进行未来交易;既有价值属性,又有使用价值属性,是一个标准化的商品。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中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调节而定,参照目前行情,每吨碳排放价格在60元左右。拥有碳配额较少的钢铁企业就需要进入碳交易市场来购买碳排放权。碳交易体系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和交易排放配额的激励机制。

碳排放具有金融属性。主要表现为:能够为持有人提供保值、增值和资金融通的功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碳排放控制强度和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的成熟度。目前,国内碳市场试点地区和金融机构陆续开发了碳债券、碳期权、碳基金等产品。我国更多将碳金融定位为服务于碳减排的从属性市场工具,由于只有发电企业第一批参与其中,所以碳金融仍处于试点状态,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预计“十四五” 期间,随着钢铁、化工等行业碳排放交易的加入,碳交易和碳金融将会有大发展。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 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利益相关者” 一词应运而生。[2]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在一份文件中开创性地提出:“与企业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人便是利益相关者,他们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该理论在当时作为一种认识现代企业的桥梁逐渐被西方学术界的相关学者接纳,影响范围也随之扩大。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强调:“利益相关者,即可以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产生一定影响以及被企业经营活动目标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具体来说,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股东、消费者、上游供应商、市场、政府甚至是自然环境。”

结合上述理论本文认为,具体到钢铁企业,它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市场(碳交易市场)、社会公众及自然环境。

三、基于碳减排的钢铁行业发展基本判断

相较于短流程而言,长流程是我国钢铁生产的主要制造流程,且短期内基本不会发生变化。[3]目前,我国两种典型的钢铁冶炼工艺可以分为以“高炉+转炉” 为核心设备的长流程和以电弧炉为核心设备的短流程。从目前来看,短流程设备投资成本低,但由于废钢价格目前很高,所以折算成吨钢成本,比长流程要高;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废钢量充足,废钢价格降低,短流程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实现碳减排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低碳技术路径,渐进式创新还是突破式创新将成为企业决策的难题。[4]一方面,碳排放总量限制抬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因而有可能选择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创新策略,即渐进式创新;[5]另一方面,当企业预期环境政策将长期影响其生产经营时,新技术开发风险将降低,重大创新的预期收益将增加,有条件的企业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即突破式创新,以期降低长期减排成本,在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

四、依托碳交易市场钢铁企业实现碳减排的路径

(一)碳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及要素

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我国高效的碳交易体系规划离不开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旨在促进我国钢铁等高碳行业尽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碳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钢铁企业本身,还包括与之相对应的全体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等。从政府角度出发,虽然它是碳交易体系规则的制定者,但它同样也对碳交易市场具有需求,如对钢铁等高碳企业落实碳减排的需求,再如对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为履行我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庄严承诺,就十分需要依靠碳交易市场这一抓手,尽可能降低钢铁等高碳行业减排时所花费的边际成本;从钢铁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毫无疑问是市场的最大需求方。部分企业会在市场中购买碳排放配额,因为通过购买配额,就有机会增加营业收入来扩大市场份额;还有机会缓解融资压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甚至有机会增加上下游企业和公众的关注,提升品牌效应。当然,当钢铁等高碳企业需要排放的数量远远高于自己拥有的配额时,为了能够履行碳减排承诺,也会在市场上购买相应的碳配额;从非政府组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非政府组织在碳交易市场中购买一定配额但不去使用的话,是不是也相对降低了某一时期总体的排放量呢?如此看来,它也是碳交易市场的需求方。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碳交易体系中还担负着以下责任:开展碳交易市场的宣传工作,使绿色低碳意识深入人心;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市场监督;参与相关碳减排政策的制定等。

多样化的投入要素。除了参与主体外,在碳交易市场中投入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包括碳排放配额、政府政策、经济资源,它们由不同的主体来提供。从碳排放配额的角度来看,它是最核心的要素。生态环境部强调,这是指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企业在特定时期的额度。碳消耗数据是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基础,历史碳消耗数据是关键基础。它通过无偿分配等形式分配给包括钢铁企业在内的高碳企业,此举相当于一种无形的约束,即这些企业必须在拥有的配额数量内进行排放,一旦超出,就会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额度主要由政府和市场两种主体进行提供,政府会在市场出现失灵的情况下,进行配额供给及配额回收。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来看,碳交易市场公平公正的秩序离不开政策的规范指引。政府在规划碳交易体系之初,就要明晰碳配额计划、碳交易规则、监督管理规定。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行业结构特点后制定准许排放标准,并且应该适时监控重点排放单位承诺实现碳减排的数据;从经济资源角度来看,这是最关键的要素,它对于促进配额在碳交易市场上的流通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方面,钢铁等高碳企业需要在政府进行有偿分配配额时进行购买;另一方面,一些高碳企业通过革新技术实现了碳配额剩余,那么这些配额便會被放到碳交易市场上出售,来进一步获得应得的经济利润。

(二)钢铁企业实现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强化统筹规划引领,排放总额合理限定。碳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与政府设置的碳配额总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假如设计的配额总量过高,钢铁等高碳企业就会丧失交易的积极性,因为它们不存在失信压力,这样循环往复就会使得碳减排目标不能如约完成;假如设计的配额总量过低,就会使单位碳排放权价格上升,甚至可能会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这不仅会使碳交易市场处于一个不活跃的状态,也会使当地经济受损。如此观之,一个合理的碳排放配额规划至关重要。这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碳排放规模及经济发达程度,要充分考虑钢铁等高碳企业的客观承受能力。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效能高效发挥。除了进行总额限定外,监管核查这项程序也不可忽视,这是建立高效碳交易体系的制度保障。持续完善已有的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对钢铁等高碳企业的排放及守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此外,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措施也是督促高碳企业履约的重要手段,罚金尺度不能设置得过低。如果设置得过低,会让企业尝到甜头,无异于助长了违法犯罪行为。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罚款金额的多少通常也要由碳交易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如配额供给过少时,就不适宜提高标准;如配额供给过多时,就不适宜降低标准。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扩宽人才建设渠道。尤其是在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运行后,钢铁等高碳企业在决策时一定会认为目前的政策是会长期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所以氢冶金等低碳技术的开发风险就会下降,未来收益增加的可能性会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攻克技术难关,即突破式创新。为早日实现突破式创新,企业需要高技术专家,这些专家一方面可以对现存的技术进行批评指正;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些企业拥有了更丰富的“技术储备”。

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在充分了解碳交易规则的前提下,储备好低碳技术,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市场管理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到碳交易市场的活动中来,利用碳交易市场来取得收益;在企业内部营造出绿色低碳的文化氛围。环境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可以使绿色低碳理念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环境中。

五、结束语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正式确定,实际上也是向钢铁等高碳企业发出重要信号。钢铁企业属于能源密集型企业,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和履约碳减排两大重要挑战。要坚持先立后破的总体思想,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积极应对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极端气候变化;要利用好碳交易市场这一平台,在提升行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把推动技术转型升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企业要积极响应中国钢铁协会发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倡议书”,积极作为,尽最大努力将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自觉承担起钢铁人的责任,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文扬,王丽,胡珮琪,高国力.高效碳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路径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22,(9):40-46.

[2] 周勇,杨兰.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的钢铁企业社会责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2):3-6.

[3] 刘诚璐.碳变!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如何推进钢铁行业“碳中和”发展[J].冶金管理,2021,(6):29-32.

[4] 何彦妮.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创新策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7):37-48.

[5] 蓝虹,陈雅函.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其制度体系的构建[J].改革,2022,(1):57-67.

猜你喜欢
碳减排
区域碳减排的两阶段让步博弈分析
碳减排投资对电力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企业碳信息披露: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
双赢目标约束下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测算
阻止市场进入的碳减排策略选择?
武汉某高校校园碳排放核算初探
中国省际区域碳减排差异问题的研究进展
旅游产业碳排放分解与碳税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