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下户县农民画的再创研究

2023-05-31 05:37陈智明
今古文创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民画体验创作

【摘要】体验经济下对于农民画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新时代人们对艺术赏析的新需求。该研究通过分析户县农民画现状,并结合体验经济的时代特征,提出户县农民画创作发展思路:首先应从实践出发,扎根新农村“沃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风”,获取新的创作题材与表现方式;其次,艺术创作应保持农民画创作的原生态的特征,吸收民间艺术的精华;其三,在艺术创作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总之户县农民画的创作主体是吸引大众的参与体验的“施动者”,抓住用户的体验需求,坚持“体验”路线,更新创作意识、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村为“沃土”,映射出特定社会背景下户县农民对生产、生活的美好愿望将有助于户县农民画的创作发展。

【关键词】农民画;体验;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5-007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25

基金项目:陕西省西安翻译学院2019装饰与图案教学课程团队项目。

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时代发展风貌,引领时代的复兴。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联组会曾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对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体验经济下的户县农民画创作,继续响应党的政治号召,履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跟随时代发展的脉搏,扎根农村,将新农村的场景描绘进画卷,如商品频繁更换的产品包装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的户县农民画将满足新奇的审美体验。

一、户县农民画发展及现状

作为陕西农民画“五朵金花之一”的户县农民画,分布在关中平原腹地,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南依秦岭,北临渭水,物产丰富,土地富饶,耕种条件优良,农民充满劳作的热情,丰衣足食的物质基础,为农民画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重要保障。除了地理条件优越之外,经久不衰民间艺术,如眉户戏、户县社火、剪纸、庙花、刺绣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户县农民画,得以产生发展的艺术基础。户县农民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用朴实的绘画语言户县秦岭、渭水高原大川威风鼓鸣的秀丽山川景象,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的历史变迁,是新中国美术时代特征,及历史性成就的标志之一。户县农民画发展是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发展意识形态的见证。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农民文化层次不高识字少,不利于农业大丰收、大炼钢铁等政策的宣传与推广,“诗画满墙”的景象对政治宣传内容起到了图说作用。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画开始回归绘画的本真,不再单纯为政治做宣传。农村土地包产到户,农民满怀生产激情,户县农民画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稚拙质朴的艺术形式熠熠生辉。曾发行过的6枚特种邮票《鄠邑区农民画》系列作品,不仅是中国历史不可磨灭印证,也是户縣农民画的发展光辉写照。第三个阶段20世纪末21世纪初,户县农民画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下,不可避免走向市场,完成了从“手艺”到“产业”多元发展。在产业化的引导下,户县农民画不仅画出户县的文化美名,也画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化,虽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部分画家为了生活不得不以其他收入来养画,甚至改行,逐渐沉寂的户县农民画却面临发展边缘化的局面:

其一,市场经济无序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全国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农民画的品牌与户县农民画之间形成了激烈竞争。“许多地区都加大了对农民画产业的建设和投入,竖立各自的区域品牌。到目前为止,除了户县农民画之外,在市场上还有大量的农民画品牌:金山农民画、六合农民画、龙门农民画、日照农民画、义乌农民画、开封农民画等。” ①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为了提高户县农民画知名度,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一部分低劣的仿制作品和赝品,不仅冲击着认真创作的农民画家积极性,还严重贬低了农民画的艺术价值。

其二,创作功利化。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户县农民画每一件作品都是对现户县农村农民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而目前一部分户县农民画却“变味”了,就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说:“而现在能不能卖已经成为判断农民画好坏的标准,从这个角度讲,不知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②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部分户县农民画创作脱离农民现实生活,只为取悦消费者,导致一部分户县农民画创作呈现功利化的发展势头。

其三,主题平庸化。在农耕经济条件下,户县农民画作者由于有着朴素的政治热情和阶级情感,在原始的审美素质与淳朴的创造心态下,其作品有一种发乎于内心的原始气息,达到了农民画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早期户县农民画是为政治服务,为生产加油鼓劲,“图画式”的创作方式最利于农民群众接受。20世纪80年代,农民画剪纸、皮影、刺绣风民间艺术不仅丰富了户县农民画的语言,还呈现民间民俗艺术特征特,进入新世纪后,在体验经下推动下户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多元文化形式下,农民画创作的内外条件发生改变。户县农民画创作主体受环境影响,导致创作失去沃土,主题缺失,造型平庸化,作品无法真实勾勒出户县新农村的劳动生产、生活场景。

其四,传承断层化。随着户县农民画产业的发展,随着一部分老艺术家的离世,一部分农民画艺术家如,李风兰、王景龙、刘知贵、丁汉群等已到了古稀之年,虽然时间并没有磨灭创作者对户县农民画的痴情,但他们年事已高,农民画也只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多数农民也不再种地为生,创作者也没有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感,加之新生代的创作主体,对传统民间美术造型语言掌握十分有限,户县农民画出现“吃老本”现象,推陈出新十分有限,导致农民画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二、体验经济下的创作理念

“体验”是户县农民画创作的创作依据。“体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含义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亲身经历。”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伸,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类经济类型,强调顾客的感受性满足,重视消费行为发生时的顾客的心理体验。③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经济物品,像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是人们已经完成了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的物质的享受之后,对精神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了“自我实现”层次的“体验”商品时期。从社会发展来看,体验经济时代人们进入“自我实现”需求层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指出:“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在经济发达的时代,人们更加渴望且有条件满足这一需要。” ④体验经济的人们更需要具有差异性、知识性、延伸性、参与性、记忆性等相关的体验形式,已经开始无限发展直接反作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也包括农民画的创作和设计应用领域。“体验式”的户县农民画创作方式,通过深入农村,贴切、恰当地构架其户县农民画与时代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作品为媒介传达对陕西关中农村生活、文化的看法以及个人的亲身体验,提供给体验者某一种真实的体验感受,为创作者与体验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唤起体验者的某种联想,产生一种对农村岁月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成为中国农村生活变迁记忆的生动直观资料,具有更多的艺术价值。

三、体验经济下户县农民画创作的“体验”路径

艺术作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便产生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依托农村这片“沃土”,艺术家们以农村生活为创作之源,创作主体一边拿着锄头,一边拿着画笔抒发情感,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画卷,形成独特民间艺术形式。体验经济下户县农民画以“体验”为途径,创作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真实体验感的艺术作品。

其一,扎根新农村,增强户县农民画的时代“体验”感。户县农民画的创作者满怀赶超激情的激情和热情。户县农民画并不是单纯的绘画,而是带有一定的革命意识形态的美术作品,从艺术的指导思想和艺术内容上都是描绘农村农民的生活和景色,以“颂歌”为特点的乡土美术,具有深深的时代印记。随时代潮流的发展,国家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如今户县区在政府领导下“三农”问题逐步发展,乡村体验经济蓬勃发展,引领休闲新时尚,以秦岭山水、文化宗教、绿色乡村为内核以生态文明,突显民俗文化特色。体验经济下,户县农民画创作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确实抓住时代本质,映射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等社会发展理念,是户县新农村发展的一面“镜子”,将奏出时代发展的美丽华章。

其二,扎根新农村,挖掘创作中地域符号,增强户县农民画的地域“体验”感。户县与西安相邻,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开放,文化繁荣,交流密切,新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催发出勃勃生机,户县农村的居住环境和耕作方式、产业发展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由传统分散的居住方式转变发展为集中集约的新的居住方式,村子里的建筑为一户一栋别墅式的住宅,花草树木簇拥,花园式的农庄,在道路两边整齐地排列;“一村一品”工程等乡村新振兴战略如一场春雨,东韩村,被誉为“陕西第一村”,以农家乐民俗文化闻名于陕西,吸引着八方游客;户县作为产粮基地,葡萄、酥梨、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渭河产业园示范区、生态观光园等现代新农村产业发展展现出新时代田园风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超市、农资连锁店、健身广场、公交站、快递站、农行便民点、电信服务点、群众厨房服务点、群众戏台等片区化建设梯度合理,辐射更广泛。体验经济下,户县新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吸取当地民间艺术的基础进行艺术创作,围绕新农村风貌,不仅能丰富户县农民画的创作内容,还将有助于满足体验经济下人们求新、求异的艺术“体验”需求。

其三,扎根新农村,传承户县农民画的艺术特征,带给观众质朴的“体验”感。户县农民画作品多以人物、动物、花鸟等为题材,内容丰富,具有充实美、风格美、意境美、生活美的艺术特点。户县的农村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南靠秦岭,北依渭水,水土肥沃、四季分明、植被丰富,色彩饱满,火红的果实,碧绿的麦苗,金黄的土地奠定了户县农民画的色彩要领,“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 ⑤,色彩艳丽奔放,色彩对比强烈的民间色彩搭配方式,带给观者純真朴实的户县农民画乡村“体验”气息;户县农民画传承民间艺术造型手法,将凤翔泥塑中彩绘泥塑动物造型,如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引入其中,将陕西的窗花、窑顶花、枕花、桌裙花、鞋花、门画、挂、帘、双喜花等艺术形式引入其中,粗中有细,浓中有淡,俗中有雅,拙中有巧,想象大胆丰富,色彩强烈,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给用户质朴的“体验”感。

其四,户县农民画创作主体的思想意识,带给观众淳朴的“体验”感。户县农民画艺术家本身就是农民,或者在后来的成长在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他们对土地,耕作有着浓厚深情,注重传情表意而不是完全写实,在不断的变化中,户县农民画坚持民间艺术的道路,画出艺术家心中真心所想所感,正是因创作主体思想具有落后性,才触发农民画艺术的淳朴性;户县农民画源于乡村,源于生活,以民间阶层的审美追求为价值取向。虽然户县农民画没有西洋绘画精准的透视,也没有中国水墨画的含蓄、儒雅,却带给观众淳朴的“体验”感;户县农民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历来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作品往往积淀了一个当地民众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传统绘画论“树无三寸直”的绘画定律,在农民画家眼中,所承载的审美形态则是“树要画端,不然不成才,外枝怪树要砍掉,只能当柴烧,地埂要直,树要成行,要成片,这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子”“画井,井旁边画些野草闲花,觉得好看……又有告诉大家,地井变可以种豆子,要把每一寸都利用起来,杂草太多不像今天的农村”的生活理论,也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审美取向、美术思考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形成了具有一定特征造型符号,成为了某种形象、风格、情感、思想理念表达的视觉符号,并且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往往带给观众淳朴的“体验”感。

四、结语

户县农民画作为“道具”以当地生活为源泉,记载陕西农民集体生活场景,劳动方式,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农村生活现象,反映的是在国家政治方针引导下,农民阶层的整体面貌。体验经济下,户县农民画的创作主体是吸引大众的参与体验的“施动者”,抓住用户的体验需求,坚持“体验”路线,更新创作意识、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村为“沃土”,反映出特定社会背景下,户县农民对生产、生活的美好愿望。户县农民画作品坚持真实反映农民在精神层面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体验经济下的户县农民画创作为创作者与体验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唤起体验者的某种联想,产生一种对农村岁月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因此以“体验”路径的农民画作品,带给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感的同时,也能推动户县农民画艺术更好地发展。

注释:

①马舒蕾等:《户县农民画产业化发展研究》,西安航空学院2013年实践报告。

②程露、姜辰蓉:《陜西户县农民画:走向世界的农民艺术遭遇尴尬》,新华网2013年7月26日。

③(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克力尔出版社1970年版,第35页。

④高楠:《工业设计的创新的方法与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⑤王树林:《中国民间画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第36页。

参考文献:

[1]赵农.户县农民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段景礼.户县农民画沉浮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张伟,陈扣洋.“新态势”下民间美术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03).

[4]孟凡行.复杂实践的简单理论化——农民画研究批判[J].学术研究,2020,(05).

[5]温小兴.“城镇化与农民画发展路径”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艺术,2016,(02).

[6]李明洁.也许有些出人意料,农民画是上海社会记忆的民间范本[N].文汇报,2018-6-9.

[7]廖开明.基辛格与中国农民画[N].人民日报(副刊),2015-4-12.

[8]周星.从政治宣传画到旅游商品——户县农民画:一种艺术“传统”的创造与再生产[J].民俗研究,2011,(04).

[9]左汉中.中国农民画的发展脉络[N].美术报,2018-11-19.

[10]许秋思,蔡馨庆.柳州三江农民画与西安鄠邑农民画的艺术特征对比分析[J].牡丹,2020,(16).

作者简介:

陈智明,女,副教授,韩国又石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传统图案的传承创新研究。

猜你喜欢
农民画体验创作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一墙之隔》创作谈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