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远山水构成的地域优势和词人集聚展现的文化盛宴,是湖州占据词坛核心地位最具活力、最为丰富的两大因素,也是湖州众多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学意象的灵魂所在。“西塞山”因张志和《渔歌子》声名鹊起,“白蘋洲”因柳恽《江南曲》得文人吟咏,文学与湖州地域文化呈现双向建构,充分展现了文学与地域的融合互动关系。
【关键词】湖州;文学意象;西塞山;白蘋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4-002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4.009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天下宋词之州”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113287112);2021年湖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CXCY83)。
文学产生伊始,就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从《诗经》的“十五国风”到《楚辞》鲜明的楚地特色,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在不自觉中书写着不同的地域风貌。后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动荡推动文学的地域性发展,最早对地域文化进行研究的《颜氏家训》即产生于此。时至唐宋,文学的地域性进一步加强,出现了众多地理志、地方志和以地域命名的文学流派、诗词总集等,《宋史·艺文志》记载有地理类著作共407部5196卷,诸如此类的现象无不彰显着人们地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地域与文学的重要关系。
中唐大历年间张志和一首《渔歌子》引来无数唱和,使湖州成为中国文人词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后世论为“湖州词派”。湖州自东晋起为东南望郡,唐顾况称赞道“其冠簪之盛,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冠簪”指代仕宦之人,从东晋的谢安、王羲之,到南朝梁的柳恽,唐代的杜牧、颜真卿,宋代的苏轼,出守湖州者多为名士,湖州以郡守为中心的文人酬唱传统亦由是而成。唱和的内容、场所进入诗词领域,孕育了众多湖州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学意象。
一、一曲渔歌西塞响
(一)从“西塞”到“西塞山”。“西塞”一词,最早见于《水经注》,其文本中三次提及的“西塞”所指多端,或为相对而言的西部边塞,或为战争意义上的楚国西部要塞,或因地形地势上的两山夹峙形同门户而得名,三者皆仅为历史地理名词而无定指。先唐诗作之“西塞”多延续《水经注》及六朝诗作之说,直至中唐大历年间,张志和一曲《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成千古绝唱,唱成了经典,也唱响了“西塞山”。①后世关于“西塞山”的地域归属颇具争议,宋代曾有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西塞山之争。“天下有两西塞,一在霅川,一在武昌。按《唐书》‘张志和往来苕霅间。又,志和词中有‘霅溪湾里钓鱼翁之句,明此知志和之西塞,正在霅川。” 宋王楙根据张志和在湖州的行动轨迹,判定其所吟咏的是湖州西塞山,苕霅即贯穿湖州的两条同源异流的水系。清同治《湖州府志》卷十九中对西塞山地理位置做了详细描述:“西塞山,在城西二十五里……下有桃花塢、凡常湖,张志和游钓于此。”②文中的“桃花坞”“凡常湖”后均得到证实——明代尚书严震直葬于湖州西塞山,前者位于尚书坟山东二里,今一名“朱坞”,后者也称“青草湖”“泛霅湖”“樊漾湖”,位于尚书坟山前,西塞山北侧。
因地理位置的存在争议,在张志和这首词前,“西塞山”并不专指湖州,如殷学国所言,“先唐没有文献记载,唐后笔记地志多引张志和《渔歌》‘西塞山前为凭,循理推断,就发生顺序而言,吴兴西塞山的命名不应早于张志和《渔歌》的写作。” ③
而学界多数学者认为《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当为“吴之西塞”,位于今浙江湖州西郊④。由指向模糊的典籍文献而至定位具体的诗词吟咏,西塞山完成了初步地域形象的意象建构。张志和赋予了西塞山独特的湖州地域审美特征,“西塞山”由此作为文学意象进入流传广泛的文学作品。
(二)西塞山意象“文学化”。地理名词的“西塞”进入文学世界变为“西塞山”,逐渐形成新的所指。唐人以前所提及的“西塞”,多为兵家要塞,意境上描绘其险峻之意,而后世文人所歌咏的山水清丽的“西塞山”,乃张志和词中所咏: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⑤
张志和来湖拜谒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恰逢颜组织诗社,张即兴唱和,作此《渔歌子》。词作在描绘湖州西塞山一带的渔人垂钓图景的同时,展现了一幅色彩淡雅的人物山水画。山前水上,白鹭展翅过,桃花映水趣。风雨缥缈中渔人垂钓其间,怡然自得。一转前人描述西塞时的肃杀风格,张志和这曲《渔歌子》使“西塞山”意象获得了重构,意境上实现了险峻到清丽的转变,这也成为其文学化的开端。
《渔歌子》被视为文人词的先声,唐宋文人诸如柳宗元、颜真卿、黄庭坚、苏轼等对张词多有续作和仿作。渔父词唱和的风流盛况经久不衰,参与者从文人志士到历代帝王,影响力从众人唱和到成为日本填词的滥觞。伴随着《渔歌子》的经典化,词中的“西塞山”,或直接,或暗指,或以画作,得到后世文人的反复题咏和仿效书写。北宋王琪《望江南》写“西塞山前渔唱远” ⑥,明贝琼作画《题赵子昂秋江渔艇图》,题诗有“西塞山前秋日微,沧波浩荡钓船归” ⑦等等,不一而足。
“西塞山”在历史的凝缩与积淀中,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其所吸纳的多样形式得以在丰富的人文内涵浸染下,转而获得更高的价值与地位。
(三)西塞山意象“湖州化”。文人唱和扩大了西塞山的文学性,而文人的空间移动则使地域性得以凸显。当“西塞山”从文学世界再次回到现实的地理空间,且变得具体而有所指时,西塞山便已具备了它作为文学意象的独特性。无论是湖州本籍的文人,还是客居在此的作家,抑或恰巧途径湖州的行人,皆对西塞山地标性景观赞叹不已。
叶梦得从顺昌府颍上县还吴县老家,即从今天的安徽到江苏,途径湖州,写到“……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⑧这位南北宋之交,开拓了词坛新路的极为重要的词人,不仅于此时对西塞山有所歌咏,晚年更是隐居湖州弁山石林,自号石林居士。元代诗人韩奕途径湖州,写有《湖州道中》,“西塞人家水上耕”⑨,描绘西塞山畔的生活图景,白发老者江边垂钓,中年妇女采桑挑叶,儿子集市归来,渔人一家的温馨祥和令人歆羡不已。及至清代,西塞山仍未寂寂,张志和的垂钓形象和西塞山的隐逸内涵深入人心,成为时人广泛征用的对象。孙尔准路过湖州,写下《吴兴道中》,“西塞山前鱼正美,东林寺里鹤应归” ⑩,“西塞山”与“东林寺”对举,归隐之意尽显。
历代对湖州西塞山的大肆着墨进一步强化了西塞山的地理意义。“西塞山”在“湖州化”的同时,张志和“烟波钓徒”理想的生活随之放大,由此生发的“渔隐”主题成为文人从作诗填词到绘画的重要媒介。
西塞山极富地域色彩的文学意象成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咏的对象,正是对湖州清丽之景以及张志和垂钓形象和隐逸内涵不断艺术建构的结果。追本溯源,以张词为起点,西塞山的发展被纳入文化传承的轨道,初彰于晚唐,历经宋元之际的高潮,于明清逐渐臻于成熟,最终成为湖州乃至江南的文化符号,成为士人隐居高蹈和垂钓文化的象征。
二、白蘋洲畔情谊绵
“白蘋洲”作为一个地域上指向湖州的文学意象,是“蘋”的一个衍生意象。“蘋”最早作为农事采撷之物和祭祀品出现于《诗经》中,后作为屈原香草系统中的一员崭露于《楚辞》,此为“蘋”进入文学歌咏的肇始。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特殊,影响最为广泛当属“白蘋洲”。
(一)得句柳刺史,筑亭颜鲁公。“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 ?柳恽晚年两度任吴兴太守,前后十余载,为政清静,人吏怀爱,后人称柳吴兴。他作《江南曲》,因“汀洲采白蘋”之句,后人称湖州霅溪附近的汀洲为“白蘋洲”。颜真卿《吴兴地记》一文载有霅溪、白蘋洲等地名,湖州诗僧皎然诗中白蘋洲使用频繁,可知湖州白蘋州作为地名的出现应在南朝梁柳恽作曲之后,唐代之前。只是唐前未曾引起文人关注,直至唐颜真卿在此开展文人酬唱。
白居易对湖州白蘋洲声名鹊起的过程描述到:“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湖州历代地方官员的匠心兴修为“白蘋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此前未有的“湖州本位”得以萌发。“六代吴兴守,常须第一流”,六朝而唐,吴兴太守多风流名士,他们兴修园林馆亭,使白蘋州成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并在“唐宋时以园亭之胜埒宛洛” ?的吴兴亭馆中脱颖而出。
柳恽任吴兴太守时建西亭,萧琛在白蘋洲西南置白蘋馆,唐后白蘋洲亭馆的修建开始兴盛,开元年间韦敡改白蘋馆为开政馆,大历九年湖州刺史颜真卿改开政馆为霅溪馆。?大历十一年颜真卿在白蘋洲上作八角亭及茅亭,并书柳恽《江南曲》于后者。贞元十五年刺史李锜增设大小两亭并命名为“白蘋”,李直方《白蘋亭记》中描绘了该亭的盛况。后开成三年,刺史杨汉公对白蘋州“疏四渠,浚二池”并在其上建有白蘋、集芳、山光、朝霞、碧波等五亭,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便是作于此时,可谓“能事毕矣”。?
至宋代,湖州知州李景和曾在白蘋亭北建叠翠亭、三汇亭?;太守赵希苍在翻新白蘋亭的同时“复楼于侧”,建胜赏楼,叶适为之作《湖州胜赏楼记》。至此,白蘋洲上亭台楼阁的修建达到高潮,“郡之胜赏,由是而始”,凡过吴兴者,无不登舟访白蘋洲以寻幽探胜,白蘋洲俨然成为当时的“东南名胜” ?。
(二)送尔白蘋洲。亭馆的兴修使“白蘋洲”留名历史,柳恽《江南曲》则使之成为送别的典型环境,进入文人笔墨。最早的“送尔白蘋洲”仅为离别之殇,未及地域审美。自皎然起,“白蘋州”大量用于送别,其造诣高交游广,多送别酬答之作,“白蘋洲”送别功能由此初彰。
皎然在白蘋洲畔送别且明确有诗文记载的有颜使君(颜真卿)、薛员外、李丞使、陆侍御士等。顾况作有《白蘋洲送客》,葛胜仲祝宇文宝文知湖州,写有“白蘋洲畔继栁恽之风流”之句,既为送别,又兼勉励,望友人清政爱民,“继栁恽之风流”。
“这些白蘋洲畔送客的情景极大地提升了白蘋洲在送别时的影响力,尤其是江南处处都有开满蘋花的洲诸,并且送客地点也以水边居多,因此,白蘋洲意象也开始大量进入送别诗,进而使它积淀为虚指的诗词意象,成为泛指江南水路送客之地。” ?此后历代借“白蘋洲”表离别者众。
唐代“白蘋州”以湖州地理名詞初入文学领域,前有长亭十里送别,今有白蘋洲畔再难远送,送别之余多吟哦称赞白蘋洲的芳辰丽景。至唐末五代,当或仕或避难或途径此处的文人在战火纷飞后再见如此清丽之景时,强烈的对比激起文人无限感慨,推动“白蘋洲”走向泛指。北宋灭亡的深哀剧痛赋予白蘋洲新的内涵,为其多层书写奠下基础,并成为文人探寻自然,追求灵魂解脱的情感介质。许浑《伤故湖州李郎中》写“南北相逢皆掩泣,白蘋洲暖百花开”?。由宋入元的词人张炎写“谁对紫微阁下,我对白蘋州畔”?,明确将白蘋洲意象视为山林隐逸的象征。白蘋洲的诸多情感意指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短暂地掀起过水花,但最为经典的当属相思闺怨之情。
(三)肠断白蘋洲。早在《诗经》中,蘋就和女子相联系,但在诗词中将白蘋洲意象与女性相思闺怨明确联系在一起的仍是柳吴兴的《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其借乐府旧题写闺怨,前两句描绘女子“汀洲采蘋”,大有涉江采芙蓉以遗所思之意。面对行踪不定的丈夫,“故人何不返”的诘问怨怼且迫切,末句“路远”借归客的假托之辞慰女子无果相思。全诗写女子相思,落女子愁绪,含蓄而婉约,清丽而哀伤,诗中的“白蘋洲”意象也因此成为表达女性爱情题材的意象之一。
柳恽之后,继者实乏善可陈,但文学的奇异恰在于此,“白蘋洲”较为醒目地进入爱情题材,却实赖温庭筠。柳诗点出了相思之意,温词将之推向了顶峰。晚唐五代,花间词兴盛,描写女性心理的词作大量出现,温庭筠开其先河,推动白蘋洲与相思的进一步结合,并推向经典。“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满怀希望的“梳洗”,江边阁楼上孤独的等待,直至最后余晖散尽仍不见君,思念随流水一同散于白蘋洲上,“肠断”二字极尽炽烈。据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温词中“白蘋洲”当位于湖州。
宋代词的创作达到顶峰,在“诗庄词媚”观念的影响下,词人们更倾向于在词中展示细腻婉约的情感,如钱钟书先生所讲 “宋人在恋爱生活里的悲欢离合不反映在他们的诗里,而常常出现在他们的词里”?,于是,“白蘋洲”意象也随着爱情闺怨词的兴起而频繁见诸于宋词,元明清三代亦多承袭“白蘋州”意象的爱情相思之意。
三、结语
“西塞山”“白蘋洲”之所以成为文学意象,是历代文人对其不断文学化、意象化的结果。其二者在地理上的存在远早于文学作品,正是湖州地域上的人文价值赋予其发展的空间,二者进入文人视野,并得以横纵向发展。随着其在文学意象上的确立,西塞山意象和白蘋洲意象揭开了湖州地域的审美特性,并通过文人群体实现了艺术上的锤炼,以至于后人将这种审美特性视为湖州的一部分,即文学意象吸纳地域文化精神意蕴而增强表现力,后又反过来重构地域文化精神的最好诠释。
注释:
①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0页。
②陆心源、周学浚:同治《湖州府志》卷十九,台湾成文出版社1960年版,第382页。
③殷学国:《从语词到主题的话语分析——以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132-141页。
④许伯卿、余方德、连弘辉、王平、殷学国等学者都据此说。
⑤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91页。
⑥朱德才:《增订注释全宋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⑦贝琼:《贝琼集》,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229页。
⑧朱德才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718页。
⑨钱谦益:《列朝诗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69页。
⑩徐世昌:《清诗汇》,世界书局1982年版,第5页。
?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 6912页。
?董诰编:《全唐文》,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912页。
?王世贞:《聚芳亭卷》,《棄州四部稿》卷一百二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影印版第1281册,第163页。
?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三,台湾成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75页。
?《吴兴志》卷五,第157页。
? 《吴兴志》卷十三,第282页。
?宋赵蕃诗有“东南名胜白蘋洲”。
?张俊峰:《中国古代文学蘋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52页。
?彭定求编:《全唐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095页。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509页。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85页。
?潘君昭:《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2-63页。
?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作者简介:
董芝秀,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指导老师:刘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