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玲 安星 樊进补 敖艳飞 宋贞富 肖祎 张领
摘 要:橘小实蝇是果树栽培上一种毁灭性的检疫性害虫,用不同引诱剂开展对橘小实蝇监测与防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安顺市海拔1380米区域4月份开始出现橘小实蝇成虫,6月中旬开始橘小实蝇进入快速生育期,到8月上旬橘小实蝇成虫田间分布密度最大;瓜果实蝇诱粘剂对橘小实蝇成虫防控效果最好,每亩地一年能捕捉到橘小实蝇成虫2360只,其次是果蝇引诱剂933只,瓜果实蝇诱粘剂和果蝇引诱剂在7月份开始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橘小实蝇;引诱剂;监测与防控效果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又名柑橘小实蝇、东方果实蝇,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rypetidae,是果树栽培上一种毁灭性的检疫性害虫[1-2]。橘小实蝇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内,幼虫在果肉内蛀食危害,造成果实腐烂脱落,甚至在运输过程中继续危害,安顺地区种植的桃、李、樱桃、杧果等均不同程度受到橘小实蝇危害[3],为此,笔者在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安顺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种植园开展不同引诱剂对橘小实蝇监测与防控效果的试验,旨在探索不同时期橘小实蝇的发生数量监测及引诱剂对橘小实蝇的防控效果,筛选出监测与防控橘小实蝇最佳药剂及最佳防治时间,为生产栽培中橘小实蝇的防治提供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2021年4月下旬至8月下旬选择安顺市农科院桃、李、樱桃种植园,面积50亩,海拔1380米,年平均气温15 ℃,7月平均气温23.1 ℃,年平均日照时数1 163.6小时,无霜期299天,年平均降水量1 377.1毫米。
本试验为单因素试验,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占地1亩,采用随机分配方式排列,于4月20日将不同引诱剂放置于果园中,此后每隔10天调查统计1次橘小实蝇的数量,同时更换药剂,4月30日至8月22日共调查12次,不同试验处理如下:
A. 果蝇引诱剂:试剂由格绿美园艺公司提供。将2毫升果蝇引诱剂滴在诱捕瓶中直径为2.5厘米的棉花片上,瓶中装入100毫升清水,不让棉花片接触到水,将诱捕瓶悬挂在离地60~80厘米高的树枝上,每亩均匀放置10个诱捕瓶。诱捕瓶直径9.5厘米,高20厘米,瓶盖上有4个直径为1厘米大小的孔,可供引诱剂气味散出及橘小实蝇成虫进入。
B. 瓜果实蝇诱粘剂:试剂由汇通商盟公司提供,品牌为企邦。选择500毫升空矿泉水瓶,将试剂均匀喷涂于瓶身外围,每瓶约喷用试剂35毫升,使用60厘米长木棍倒挂于果园行间,每亩均匀放置10个诱捕瓶。
C. 万蝇迷粘涂剂:试剂呈粘胶状,由万蝇迷生物农资批发中心提供,使用方法参照B药剂。
D. 黄板:由绿缘农资社提供,规格为25厘米×20厘米,双面粘胶,颜色黄色,用细铁丝将黄板悬挂于离地60~80厘米高的树枝上,摘掉周围叶片以防止其粘在黄板上,每亩均匀放置15张黄板。
E. 糖醋液:自制糖醋液,配置方法为糖∶醋∶水体积比=2∶4∶15,加入500倍30%敌百虫乳油,选择500毫升空矿泉水瓶,瓶身两侧靠上1/3处两边划开1厘米大小的孔,倒入配置好的糖醋液100毫升,用细铁丝或绳子悬挂于离地60~80厘米高的树枝上,每亩均匀放置15个诱捕瓶(图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不同引诱剂对橘小实蝇监测与防控效果的影响
如表1所示,不同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橘小实蝇起到监测和诱捕作用,自4月20日开始处理A、B、D均捕捉到橘小实蝇成虫,说明4月份越冬的橘小实蝇开始孵化活动,5月份成虫数量下降,6月份再次增加,之后成为橘小实蝇生长发育活跃期,至7月中旬为橘小实蝇快速繁育期,8月上旬数量达到最大值。A处理效果仅次于B处理,在整个观察周期基本上都能监测到橘小实蝇成虫;B处理防治效果最好,但6月上旬以前捕捉的成虫数量不多,在6月中下旬才能起到较好监测和诱捕作用,且远大于其他处理;C处理和D处理监测数量最少,仅在观察后期有少量捕捉;E处理防治效果居中,但整个观察周期能监测到的时间段较短,A、E药剂在7月中旬开始才能显示监测效果。经分析,在4月份开始气温回升时对橘小实蝇即可防治,6月中旬前后安顺地区早熟水果开始大面积成熟,是防治橘小实蝇的关键时期,7、8月随气温升高,橘小实蝇生育速度加快,若不及时防治,则会严重危害田间果实进而致使产量下降。
2.2 不同引诱剂对橘小实蝇监测与防控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利用Excel 2013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4-5],经F检验,不同物理防控方式处理间防治效果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1.46×10-6)。经临界值和差值数多重比较可知,B处理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次是A处理,与E处理存在显著差异,与C、D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E、C、D差异不显著(表2~表6)。
3 讨论与结论
橘小实蝇在安顺地区发生时间早,海拔1380米区域4月份开始出现成虫,即可开始防治,控制成虫数量和虫卵,降低虫口密度,低海拔地区可适当提前防治。6月中旬开始橘小实蝇进入快速繁殖期,是防治橘小实蝇的关键时期,到8月上旬橘小实蝇成虫田间分布密度最大,对中晚熟水果危害极大。
不同引誘剂对橘小实蝇均有一定监测和防控效果,以瓜果实蝇诱粘剂效果最好,每亩地一年能捕捉到橘小实蝇成虫2360只,可以推广使用;其次是果蝇引诱剂,在观察期内均能发现橘小实蝇成虫,但7月中旬开始才能发挥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7月份开始推广使用;其他防治方式也能不同程度防治到橘小实蝇成虫,但效果不佳,不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旭,叶辉. 橘小实蝇在云南的危害与分布[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6):473-475.
[2] 林振基,孙国坤,高泉准,等. 厦门桔小实蝇疫情监测[J].华东昆虫学报,1998,7(2):69-72.
[3] 夏忠敏. 贵州省植物检疫对象的种类及危害[J].贵州农业科学,1998,26(4):21-23.
[4] 刘进平,程楷,徐彦军. 利用Excel实现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J].种子,2017(9):130-133.
[5] 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