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碑、匾、楹联故错字归因及意蕴分析

2023-05-30 13:15莫春兰庞明伟谢应龙
秀江南 2023年3期
关键词:题字错字楹联

莫春兰 庞明伟 谢应龙

碑、匾、楹联是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点缀堂榭、装饰门墙,更是传递人文内蕴、丰富升华景观意境、表达文人品格的点睛之笔。我国古代碑、匾、楹联既有建筑、雕刻之美,又有书法艺术之趣,更有文人情感之魂,是集思想、艺术、情感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

碑、匾、楹联历史悠久,我国很多历史遗址、著名宅邸、自然景观,都有着各式各样的碑、匾、楹联。碑、匾、楹联上的题字大多是名人所写,书法功底深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内容引经据典,意蕴深远,充分表现出名人雅士抒发际遇、寄情山水的旷达胸襟和人生感悟,与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实现了情由境生、情景共融的效果,令游客产生了无限遐思和心灵共鸣。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诸多碑、匾、楹联中,题字的人或为表达特殊情感,或为避讳,或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题字时,会出现笔画多一横、少一点的现象,有时还对字体进行部位交换,或者使用异体字、合体字。这些题字往往让游客费解,被认为是“错别字”。其实,这些题字都是作者为表达独特的情感倾向和内涵意蕴,借助汉字形体的变化故意为之,我们称之为“故错字”。这种表现手法,正是古人智慧的显现、情感的喷发、人生的积淀,既彰显了中国汉字直观达意的特点,又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更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悠悠情思,对景观起着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有的景点因为这些题字而名扬天下。

笔者就一些景区碑、匾、楹联上的故错字进行归类并探究其意蕴,与大家共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笔画增加的故错字

1.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避”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避”字多一横(图1),查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避”都没有异体字,文献典籍里也没有其他写法。

对这个多写一横的“避”字,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承袭传统。把避字多写一横,在古代碑帖里较为常见,如颜真卿的《李玄靖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赵孟頫的《续千字文》、豳州昭仁寺碑等都有类似写法。康熙虽为满族旗人,但孺慕汉文化,尤爱翰墨。他曾说“朕自幼习书,毫素在侧,寒暑靡间。”其书法上承赵孟頫,酷爱董其昌,造诣颇深,由此推断,对学贯古今、擅长书法的康熙来说,这个避字,不是写错,极有可能是沿用书写习惯,承袭书家传统。

为了避讳。古人特别重视避讳,凡是不吉、不雅、不便之事都要避讳。《说文解字》注:“避,回也。”“避”有“回避、逃避”之意,让人心生嫌隙。康熙皇帝特意在这个“避”字上多加了一笔,应该是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所以,这个避也有可能因避讳而故意写错。

2.南京明孝陵——“明”

南京的明孝陵碑,康熙题字时,将“明”写成了“眀”;后人在陵墓宝顶的墙体上书写“此山眀太祖之墓”时,也将“明”写成了“眀”。

对此写法,有以下几种说法:

故意为之。有人说这是康熙在讽刺大明朝“日月无光”。对此说法我不敢苟同。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皇帝,其功绩有目共睹。康熙1699年南巡时对明孝陵进行祭奠,并题字“治隆唐宋”,意思是朱元璋统治期间对国家的治理和建设胜过了唐代和宋代。既然对其做了如此高的评价又怎么会再来讽刺呢?所以个人认为此种说法不成立。

凸显氛围。“明”字本是光亮、明亮的意思,而陵墓的氛围是阴森肃穆的。为了凸显墓地的阴沉氛围,书法家在书写碑文时,往往在日上多加一笔,以示与常用“明”字有区别。如魏碑《司马显姿墓志》、欧阳询的《皇甫君碑》都是如此写法,此说较为可信。

通假互用。“眀”是“明”的异体字。《康熙字典》的《正字通》云:“《庄子·外物篇》目彻为明。不借用眀,从日月,会明意。田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李邕的《出师表》、祝允明《行草归田赋》等都把“明”写成“眀”,由此可见,这并非康熙独创,亦可能如前文所述,乃康熙沿袭前人书写习惯。

避讳明朝。清朝前期,满清政府对汉人实施高压政策,尤以文字狱为甚。清朝文人在不能不写“明”的时候,因避祸畏事,凡涉及明朝,就改“日”为“目”,彼此心照不宣,后人在陵墓宝顶的墙体上书写“此山眀太祖之墓”,极有可能为此原因。现在研究清朝人题写的“明”字碑、匾、楹联,写成“眀”的情况很多,如成都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匾、济南市“大眀湖”门匾,大概都是为了避讳才这样写的。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故意写成“眀”是肯定的。

笔画减少的故错字

1.济南趵突泉—“突”

济南的趵突泉景区有一座观澜亭,亭边有一座水池,池中有一块石碑,碑上写有“趵突泉”三字(图2)。

我们发现“突”字少了两点,穴宝盖成了秃宝盖,犬上的一点也去掉了。这是明朝著名的才子胡缵宗所写,不可能写错字,原因何在?

其一,字形协调需要。书法作用于视觉,要给人美的感受,书法家除了要在字体上下功夫外,还要在造型上构思,使笔画协调。所以,胡缵宗在书写此碑时,考虑“突”字点太多,又集中在字的上部,与“趵”字形冲突,如全写出来,显得字体破碎,字形繁杂。为了整体章法布局的需要,故意对“突”字的笔画进行减少,的确达到了美观协调、简洁大气的效果。

其二,字体变异结果。官方统一的汉字写法叫“正体”。除了“正体”,一些汉字还有其他的写法,比如有字形结构部位变化的写法,如“群”“壁”等字,既可作左右结构,也可作上下结构。还有减少笔画的写法,如“泯”可写作“冺”“胚”可写作“肧”等。这种音义不变而写法改变的异写字,在书法中比较常见,如胡缵宗题写的“突”字少一点,山西五台山的“灵峰胜境”匾的“峰”字用上下结构并少写一横等即属此种情况。

2.天津报恩院—“院”

咸丰帝题写的天津蓟州区独乐寺的“报恩院”匾,“院”少了一橫,是咸丰帝写错,还是另一种写法?

《说文解字》注:“院,从阜,完声。”遍查历史上书法名家关于“院”的一些写法以及汉字字典、词典,均无少写一横的写法或异体字。所以,咸丰皇帝题写此字时,明显是故意为之,咸丰帝解释:人有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等需要报,恩是报不完的,所以“完”的笔画不能写全。我觉得这个解释最合情合理,“院”并非生僻字,咸丰帝不可能写错,少写一横的特殊寓意非常明显。

笔画错位的故错字

1.扬州平山堂—“风流宛在”

扬州大明寺平山堂的“风流宛在”匾(图3),是晚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所书。“流”少了一点,“在”多了一点,这也是错字?

这两个字为什么这样写,也有几种不同观点:

其一,劝谏官员。有人说,刘坤一写这个匾,是为了追念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但在欧阳修担任扬州太守时,风流韵事不断,人称“风流太守”。欧阳修因私德不修等传闻,屡次受到同仁攻讦、后人非议。同为官场中人的刘坤一,故意用此题字来劝谏官员少一点“风流”、多一点“实在”。刘坤一是清朝晚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是一位实干家,这一说法令人信服。

其二,追慕先贤。在古代,“风流”多指“士大夫风雅潇洒”,所谓“真名士自风流”,如《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又或是“形容文学作品超逸佳妙”,如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为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才学令人仰慕,作品让人赞叹,刘坤一故意将“流”少写一点,“在”多写一点,寓意欧阳修的风流才华不因时光流逝而消失,千年宛在,以此表达对欧阳修的追慕和致敬。

其三,字体变异。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异体字,少一点的“流”和多一点的“在”都是异体字。《干禄字书》注明:“加点的流为正体,不加点的流为俗体。”文人在写作时,更喜欢写不加点的“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以及唐伯虎的《落花诗册》中的“流”字,都不加点。

至于加点的“在”字,在古代碑帖中也很常见。如北魏的《高庆碑》、南朝宋的《爨龙颜碑》、李世民的《晋祠铭》、赵孟頫的《汉汲黯传》等,加点的“在”没有其他意思。根据书法家的书写习惯,推断“风流宛在”的“在”字加点,还可能是为了起到驻笔收锋并与右边三字相呼应的作用。

2.山东曲阜孔府对联—“富”“章”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有一对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富”少了上面的“点”,“章”的一竖出头了。这副对联是清朝乾隆时期的才子纪晓岚所写,纪大才子也犯错?

其实,古代文人在写字方面是很有讲究的,往往喜欢通过字体、字形的变化表达某种情感。孔氏家族传承两千多年,文人辈出,富贵绵延,纪晓岚是故意借此错字,赞扬孔氏家族“文章通天”“富贵无边”。

多字组合的合体字

古人造字时最开始就是画图,简单明了,表意准确。后来,图画文字向线条文字转变,汉字又有表音之功能。一个汉字能表达多种含义,多字组合之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更是丰富。

《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组合成的汉字称为合体字。”合体字来源于古时的军符,把几个字从中间分开,各拿一半,合在一起就可以判断真假。后来这种形式被道教所利用。道教符箓上常有合体字,人们认为符箓有召唤鬼神、镇压邪祟的作用,后来民间也开始用合体字来趋吉避凶。常见的合体字人们一般能知晓其意义,不常见的合体字有时则被认为是错别字。

下面主要就阆中汉桓侯祠景区的合体字进行赏析。

1.汉桓侯祠大殿后墙—“义”

阆中汉桓侯祠大殿后的墙壁上有一个繁体字“义”(图4)。仔细看,这个“义”字与我们平时所见义的繁体字又不同。繁体的义是“義”,而且仅此一种写法,那这个“义”是不是写错了呢?

这个“义”由“关”“飞”“死”三个字组成。什么意思?张飞和关羽是结义兄弟,因关羽为吴国所杀,张飞急于为关羽报仇才鞭挞部下,后被部下杀死,所以,张飞又是因关羽而死。这三个字所组成的“义”字,表达了张飞的死既和义气有关,又和關羽有关。所以,这个义是故意写错,为了吸引游客注意力,激发起人们了解荡气回肠的三国故事的欲望。

2.汉桓侯祠石碑—“寿”

汉桓侯祠里的“寿”字碑(图5)是马德昭所写。马德昭是阆中市江南镇魁星村人,曾任陕甘提督,颇有政绩。他不仅武功盖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这个“寿”字,也与繁体的“壽”不同。为什么这样写?

阆中汉桓侯祠的这个寿字由“九十九”与“廿一”五个数字组成,一笔写成,叫“一笔寿字碑”。“九十九”加“廿一”是一百二十。过去称六十岁为“花甲”,一百二十就是两个甲子年,此“寿”字取花甲重周之意,寓意长寿。西安碑林里还有一块马德昭的“一笔寿字碑”,字迹略有不同,寓意相同。所以这个寿字是故意写错,表达的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碑、匾、楹联故错字从造型具象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从意蕴内涵上能引发欣赏者的情感共鸣。究其原因,抑或因避讳所需,抑或合环境而变,抑或书法习惯承袭,抑或特殊寓意指向,抑或字形演变衍生,凡此等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这仅是表象的原因,碑、匾、楹联故错字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表达符号,通过汉字变化和书法艺术的组合,揭示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伦理思想、哲学思维、情感表达和审美特质,这才是故错字的意蕴所在、魅力所在!

折射中华民族敬天法祖的伦理思想

碑、匾、楹联故错字有相当部分源于避讳。避讳文化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现象,在语言文字使用上折射了中华民族敬天法祖的伦理观念。《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中国是礼仪之国,有严格的礼仪制度,尊者、亲者、贤者如果随便提及,就是不敬畏上天,不遵从先贤,不讲求礼仪。如果要写相应的字,就用“改字、改音、缺笔、空格”等方法来避讳。如前文提及避讳明朝,清朝文人大多改“明”为“眀”;康熙为避讳不吉,书写“避”字故意多加一横;唐朝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里的“治”字,为避唐高宗李治讳,省略“口”下面一横;林黛玉在读到“敏”字时,为避母亲贾敏的讳,都念成“密”,写“敏”字时会缺一笔……在今天,避讳文化不再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言行的枷锁,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演变为某些民俗和习惯,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其蕴含的敬天法祖、重德厚伦的人伦教化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准则,对于促进人们相互尊重、构建和睦的人际关系、倡导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透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使中国人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往往含蓄内敛。尤其在抒发人生际遇和内心情感时,大多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激发受众的心灵共鸣。汉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与书法“委婉含蓄、意境深远”的审美特质,使碑、匾、楹联故错字成为中国人表达情感的载体之一。中国人喜欢把自己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和感悟,或喜或悲的情感,或赞扬或贬斥的态度,用笔画的增减、错位、违和等,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如前文的“义烈足式”匾表达对张飞的景仰之情;孔府楹联中的“富”和“章”字表达对孔府的赞扬之意;西安碑林的“碑”少上面一撇,有人推断这是林则徐借此“碑”来暗喻自己丢了顶戴。林则徐一生为国为民,却得如此遭遇,他的委屈、辛酸无处诉说,尽在这少写一撇的“碑”上。这类错字把中国人的含蓄内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蕴含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与大自然存在着紧密联系。品茶赏菊、造房种田、寻医问药、立碑写匾,处处散发着天、地、人和谐相处的神韵,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韵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文字和书法也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抽象表达,自创造、使用开始,便是古人仰观天象、俯察万类的产物。特别是书家通过文字表现情感的时候,更是自然的回响、宇宙的共鸣、内心的宣泄。碑、匾、楹联题字本是景点的一部分,如何使题字与景点完美融合,那就需要题字者多思考。于是,有些书法家就利用字形变化或者笔画增减来实现“天人合一”。如为了凸显陵墓的阴森气氛,就把“明”写成“眀”;为了表明西湖的水适合鱼儿畅游,所以“花港观鱼”的“鱼”少写一点……诸如此类,这时,天、人、字融为一体,中國书法艺术也完美地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体现传统文化意与境浑的审美特征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

碑、匾、楹联的故错字,就是立足于环境,通过对汉字的把握来营造意境。根据陈莉《意美以感心—汉字意蕴美的内涵研究》一文,“汉字意境的营造,就是用艺术手法对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进行分解或组合,并加入其他视觉元素,从而产生一种由汉字产生却超出汉字内涵意义之外的意境和情调。用有限的字形再造无限的心象,通过相关的辅助视觉语言更好地营造汉字所表达的‘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

碑、匾、楹联的故错字,营造了“微尘中有大千,刹那间见终古”的意境,看似错字,实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审美。如前文中合体字“义”“寿”字,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意义;西湖和泰山的“虫二”碑,只取繁体的“风月”二字一部分,寓意“风月无边”……书写者由观景者变为造景者,从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升华为以我造物的“无我之境”,实现了物我两忘、意与境浑的审美体验,达到了创作主体与书法作品的融合统一。

景区著名的碑、匾、楹联错字,错得有理,错得有据,错得妙趣横生,乃故意为之。这些故错字展现的是中国汉字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更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之美。

有人说:“汉字之美,美在形体。汉字之美,美在风骨。汉字之美,美在精髓。汉字之美,美在真情。”汉字可以通过字形的演变传达情感,也可通过书法来供人欣赏。碑、匾、楹联的故错字把书法艺术、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使旅游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功能得以具体展现,为景区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故错字还激发了游客的兴趣,去思考故错原因,去探究故错意蕴,去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NCWL2022Y012。

作者简介:莫春兰,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题字错字楹联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易错字 来提醒
错字在身边
60秒找错字
60秒找错字
孔府的年节楹联
为《历史教学问题》创刊60周年题字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