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赵战花
【内容提要】互联网以其底层逻辑高度嵌入新闻信息生产,并改变了原有的信息流动方式,增强新闻信息发布及时性、扩大传播面的同时,引发了新形态的信息问题,即“快”与“真”是否能在互联网信息发布时代打下坚实并存的根基,以立足于新闻本位提升新闻传播力。本文通过“报刊有机运动”理论重新审视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生产流程,以期在关注流程的过程中为网络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建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报刊有机运动 马克思新闻思想观 新闻专业主义
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信息传播突破了大众报刊时代信息单向流动与控制模式,多主体参与之下的舆论引导与信息传播管控难度增强,“后真相”、媒介审判等引发的网络暴力问题在击碎“新闻全貌”,并在信息高度流动的互联网场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算法与资本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逻辑影响着新闻信息的发布与接收,不但干预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模式,还给新闻信息的传播造成了一定困境,严重干预受众框架的理性建构与公共生活的有效参与。新闻信息即时性在提高的同时面临着新闻专业主义的新困境,“真实、准确”之问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体难以回避的问题。“报刊有机运动”理论认为新闻生产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从“新闻规律”这一基础概念出发,基于新闻信息发布的流程、分工及信息效用等层面为现今互联网信息环境所面临的传播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重新认识新闻规律层面的问题,缓解媒体面对信息快速流动的焦虑,回应互联网环境中的新闻专业主义之问。
一、 进入历史情境理解“报刊有机运动”
“报刊有机运动”理论(德文:Lebending Pressbewegung)由马克思于1843年提出,理论形成的起源于马克思为《莱茵报》驻摩塞尔记者彼·库布伦茨的一次辩护。这位记者就摩塞尔地区资源分配与经济问题的相关报道触动了当地当权者的利益,故而被该省总督冯·沙佩尔质疑。总督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报道内容的片面性及因“片面”引起的真实性问题。但马克思并不认同总督对相关通讯报道的观点,并于1843年1月在自己所主编的《莱茵报》上发表了《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论说式文章。马克思在文章中认为:
“一个新闻记者在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时,根本就不必随时准备详尽无余地叙述事情的一切细节和论证全部原因与根源……一个新闻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中的一小部分,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挑选一定的职能……总的问题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决……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①
馬克思的“辩护词”基于“报刊有机运动”这一概念梳理了新闻生产中“新闻规律”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客观分析了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之于新闻生产环节的角色,并以辩证发展的观点给予新闻报道“失误”的宽容空间。一方面,“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从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采与写出发,将新闻生产与报道视为一个“过程”,而非“结果”,从哲学层面剖析了“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动态关系,即新闻是由记者根据当下所获取的信息发布的报道,报道结果并非绝对化的事实;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真实”可以经由“有机运动”而被“完整地揭示出来”,强调了新闻报道在辩证发展基础上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兼容空间存在的可能性,以及经由“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中所强调的“分工”以追求真相、报道真相、全面呈现事实的生产规律。“真实”的呈现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报道过程中,不同的记者个体和新闻媒体组织可以选择自身的报道偏向,以突出报道深度,从不同层面去尝试接近“真相”。但需注意的是,马克思在“分工”这一概念中所指向的并非记者故意或非故意性忽略、删改所获取信息与“事实”之间的关键性线索,而是在尊重新闻生产规律基础上对新闻真实呈现问题的客观分析。
马克思的这一新闻思想成果同时凸显出了其新闻思想中人民性这一特征。“报刊有机运动”理论将受众这一角色纳入新闻生产过程中,认为报刊应该是具有人民性的存在形态:“人民报刊的各个分子都有可能毫无阻碍、独立自主地自向一面发展并各成一行的条件下,和谐地融合人民精神……”。②这一认识考虑到了受众在新闻报道呈现真相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了报道立场的问题,即要求把新闻报道内容和人民物质与精神实践相结合;再者,基于此立场,“报刊有机运动”理论对受众角色的考量在逻辑上与现今新闻传播环境的角色参与逻辑呈现一定的共同性,能够为新闻专业主义在现今众人参与的媒介时代如何重建提供新的建构视角。
二、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的“无机”化
互联网的不断更迭与发展赋权大众在横向层面上扩大了参与公共讨论的边界与权力,享有信息获取、传播的双重渠道,在增强大众公共空间共建力量的同时,由于大众情绪的多方介入、信息传播碎片化的处理,以及平台基于市场化基础对大众信息接收习惯的关注,冗杂、碎片信息的传播成为新闻事实全面呈现的一大阻力;“注意力”经济效应影响着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与发布逻辑,受资本经济、舆论“回声”等因素的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坠入娱乐化传播、碎片化传播与接收框架的洞穴,媒体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不得不关注涌现出的热点问题,新闻报道对“全面、真实”的追求与深入关注相应被“热点”回应问题打断,导致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新闻生产陷入了“无机”化状态,无法像马克思在“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中所提到的那样,遵从现实的发展变化而“有机”的运动着,从而在“和谐地融合人民精神”基础上实现“全面”报道,以新闻的“有机运动”揭示“真相”,使得本质问题呈现出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一)算法与资本:对“有机运动”的干扰
算法时代的信息发布规律在规制媒体生产报道的同时,将“新闻”混杂于信息爆炸环境中的非新闻信息传播中,造成了“新闻生产”滞后于“新闻传播”的结果。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依靠网络为手段,“网络”迭代出“算法”机制,以通过把握网络用户的接收特性来实现注意力经济下的资本变现。对于新闻媒体及其中的工作者而言,资本是媒体运转的关键基础,“报刊”中所孕育的人民性在算法规制的信息环境中被资本所限制,进而有所弱化。再者,技术赋权大众,网络用户就非新闻信息的发布与关注成为了资本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重要变现桥梁,为实现资本变现的持续化与最大效益化,算法为大众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大众注意力,且易形成“茧房”“回声”式的信息接收问题,新闻信息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下被算法削弱,“报刊有机运动”理论所强调的新闻规律因资本与算法被打破,呈现出“无机”化的乱序状态,延缓了新闻揭示真相的运动速度。
(二) “情绪”舆论:“无机”运动中的催化剂
“舆论”是信息时代新闻生产与发布流程中的必要一环,良好的舆论导向与发展有助于推动“报刊”的“有机运动”,是人民性于新闻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体现,但技术赋权下的民众参与具有极强的情绪化因子影响,进而催生出“后真相”时代。单方面的报道与算法推送式传播影响了公众对于事实的判断,基于个体言论发表自由化的加持,情绪化的舆论偏向成为新闻“无机运动”的催化剂,非理性的公共表达与参与破坏了舆论应有的理性色彩,谣言的传播、单信源获取下的判断失误与情绪主导下的网络暴力等致使新闻媒体所面对的信息传播环境更为复杂,“报刊有机运动”中所设定的民众与报刊良性互动被后真相时代信息接收中的“情绪”所干扰,进而使网络舆论表达难以被引导,故新闻媒体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所需担负的舆论引导责任较之于传统媒体时代更为艰巨,新闻报道的失误问题在这个“快”传播时代同样难以获得舆论的理性宽容,这更为新闻媒体带来了传播焦虑,陷入了如何以自身的专业主义重建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舆论引导角色的困惑。
三、再塑“有机运动”与多方“责任共担”
大众媒体传播主导权的去中心化、算法与资本干预信息传播逻辑的工具理性与大众时代舆论“情绪”化演变为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诸多挑战,报刊的“有机运动”何以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成为可能?董艳芳认为“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化的概念,并从现有的“新闻”定义中提取其中的共性,即“新”“事实”“及时”。这些“新闻”共性与马克思在“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中所解读的“新闻”存在同样的概念基础,互联网中的新闻信息传播更是突出了新闻的动态发展性。故新闻专业主义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重建可以从新闻生产动态视角去获取一定的可能性:
(一)策展观的深化:借“势”推进报道
策展新闻(Cuartion news)这一概念早期获得了美国罗森鲍(Rosenbaum)的关注,他在对这一概念的解析中强调,新闻专业生产者在互联网信息流通渠道多样复杂、信息呈爆发式流动的传播环境下,可专注于对优秀内容的整合与加工,将新闻价值判断力视为突破互联网信息传播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罗森鲍的观点忽略了受众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主观能动性,未充分考虑到多元主体、多平台参与的媒介实践特性。这一概念经不断发展与深化,学界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認识,认为策展新闻强调协作、共享的信息流通特征,是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新产物,这一概念将信息传播空间中的多元主体纳入信息环境共建之中,突破了罗森鲍的认知局限。
随着网络基础建设的完善与智能手机市场覆盖面的扩大,以智能手机为依托的平台化信息接收与传播成为大众参与信息生产的主要路径。以策展新闻这一概念的核心逻辑为基础,可将信息传播“平台”也纳入其中,重视信息传播载体与媒体、受众之间的多元互动。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机化可依托对平台算法的进一步完善,结合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抓住公众舆论的高潮点实现“借势传播”,即利用传播平台聚合而成的公众关注力,新闻媒体及时有效参与传播实践,借势引导舆论,全力呈现新闻事实全貌,以减弱碎片化信息传播对“有机运动”的淹没性,以及在碎片化信息接收层面对大众的误导。
(二) 融合观的扩展:媒体责任共担
马克思在“报刊有机运动”这一理论中揭示了“记者”的专业职能问题,即强调在忠于自身所获取的客观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分工”化报道。为突破算法时代的信息传播困境,不同媒体与媒体组织中的记者应抓住自身所长,结合所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深度报道与传播,减少现今存在的通稿式报道局面,从而使大众的信息接收呈现出内容多样化、多平台化的局面,以扩大新闻信息传播广度与接收强度,实现传播内容、平台与算法、资本间的制衡。
“报刊有机运动”理论源于马克思对于新闻业务性失误的辩护,结合马克思在这一理论中所强调的“动态”化“有机运动”,新闻业界工作者应认识到“失误”是“有机运动”的开端,一方面要以动态化的新闻报道思维去追求“真相”,勇于面对舆论质疑,辩证认识“新闻”与“真相”之间的关系,着重在报道过程中寻求真相,增强对报道过程中非故意性“失误”新闻报道的宽容度,即在“快”信息传播环境下,以“报刊有机运动”理论的视角给予新闻报道过程一定的宽容空间,以避免传播主体在快信息时代下对自身问题的回避,或简单通过删除新闻信息为手段来回避舆论问题,无视新闻信息传播后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虽然“分工”概念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辩护”中指向了记者个体,但算法与资本干预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空间中的传播责任与专业主义重建不仅仅需要“记者”,还需要“媒体”平台之间的责任共担。互联网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复杂多样,且极其容易发酵,造成二次甚至多次伤害性影响,故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建与“有机运动”的良性实现需要借助媒体互助的力量,即针对同一信息发布与传播所引起的舆论危机,多个媒体需要及时发布最新事实信息,并采取积极态度引导舆论,以防止或削弱舆论恶性化的发酵趋势,杜绝因注意力时代的资本问题以旁观者姿态面对同行业媒体的信息舆论危机。
(三) 受众观的更迭:消费者与共建者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背景的传媒生产观将“受众”更多的纳入到了信息消费者这一角色中,信息传播渠道的泛化与社交媒体的高活跃度致使信息环境呈冗余化、碎片化状态,促使新闻媒体更为强调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以增强自身传播效果,同时获取流量经济的青睐,以至就新闻传播作为当代信息产业的角色上来看,受众即信息消费者这一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不可忽视的是,传播权力下放使得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受众角色经历了由接收者、消费者,再到参与者的多次更迭与混合。基于“接收者”这一基础角色,“消费者”这一概念更注重强调受众在信息接受中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忽视了“参与者”角色所拥有的信息共建能力。与此同时,学界长期以来更多从社会控制层面出发,将受众置于舆论生成的主体地位,强调对舆论的数字监测与引导,淡化了受众在良好传媒环境共建中的积极面。
刘晓红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我国媒体在改革过程中需重视市场作用与受众需求,但基本原则仍是坚持公有制的媒介体制,“把受众看作是公民,担负起培育受众的公众意识的社会责任”,这一观点表明了受众与公共领域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了受众在推动良好公共领域空间建设层面的积极效用。本文认为,受众是新闻生产与传播实现“有机运动”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同样也是“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人民性在追求新闻真相过程中的贯彻与体现,凸显出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的民主特性,故需以开放式态度将“受众”纳入新闻生产与传播活动,将其视为追求新闻真相的正面力量,参与至“有机运动”中,推动新闻专业主义在互联网空间中的建构与发展。
四、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与流量时代的利益获取规律相契合,这一环境中的信息传播与“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中就“新闻”这一定义的关键性要素具有高度一致性,故能在保持概念逻辑一致的情况下为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问题提供新的改善路径。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无意认为这一理论能够成为新闻媒体报道失误、事后无责的“免死金牌”,在保持理论概念逻辑与互联网新闻传播逻辑一致的情况下,本文认为,这一理论在给予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传播空间的同时,要求传播主体以动态化思维认识“事实”与“真相”之间的关系,以不同的媒体“分工”对所获信息进行多角度报道,且“传播主体”这一概念在新闻专业主义与舆论引导责任的角度上应扩大至多个传播媒体及集团等。
传播环境的有机运动依赖于传播主体、公众对于传播责任的高度重视,以及需要负起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进行信息跟进式纠正的责任,以共同推动“报刊有机运动”在现代互联网媒体环境中的重塑,防止信息传播问题的深化,真正做到用及时正确的舆论旗帜引导大众的言论发表,改善算法与资本对于互联网信息发布、接受逻辑的控制。
【本文系2022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多语种背景下RCEP成员国家社交媒体涉华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9.
参考文献:
[1] 潘忠党,陆晔.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J].国际新闻界,2017,39(10):91-124.
[2] 杨保军.新闻规律观念:“马新观”的基础观念[J].国际新闻界,2020,42(02):130-143.
[3] 童兵.报刊的有机分工和有机运动[J].新闻与写作,1991(08):6-8.
[4] 张蓝姗,黄高原.算法推荐给媒介公共领域带来的挑战[J].当代传播,2019,(03):31-33.
[5] 李子仪.有机新闻与有机平台:报刊的有机运动再出发[J].东南传播,2021(08):48-52.
[6] 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论“需要的体系”和精神交往[J].新闻研究资料,1990(04):1-15.
[7] 董艷芳,蔡林海.从马克思的“有机的报刊运动”看动态的新闻真实[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1):197.
[8] 蒋晓丽,夏晓非.文本、语境与价值:策展新闻的融合叙事表达[J].新闻界,2022,No.354(09):20-27+38.
[9] 吴果中.策展新闻:以“对话”为中心的新闻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01):143-148.
[10] 姬德强,朱泓宇.传播、服务与治理:媒体深度融合的三元评价体系[J].新闻与写作,2021(01):25-31.
[11] 刘晓红.大众媒介与公共领域——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及启示[J].新闻界,2005(03):75-76.
作者简介:刘慧,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赵战花,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