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组合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安全性

2023-05-30 10:48方雪勇,赵敏,陈佳蕾,钱忠明,申屠兰欣,赵燕昊,王洁,何丽娟,方筱轩
湖北植保 2023年1期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单季稻稻飞虱

方雪勇,赵敏,陈佳蕾,钱忠明,申屠兰欣,赵燕昊,王洁,何丽娟,方筱轩

摘要:于2021年在浙江省桐庐县施用不同药剂组合在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若虫(幼虫)高峰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次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m2 +6%阿维·氯苯酰SC 50 mL/667m2和喷施1次60%吡蚜·呋虫胺WG 18 g/667m2 +30%茚虫威WG 10 g/667m2,对五(3)代稻飞虱的速效、控效均较好,药后3 d校正防效分别达90%和88%,药后7 d~14 d校正防效均达 97%以上;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保叶效果也均较好,药后6 d对幼虫校正防效分别达75%和83%,对虫苞校正防效分别达82%和73%,药后13 d对虫苞校正防效仍分别达80%和81%;且均对稻飞虱主要天敌蜘蛛较安全。以上说明杀虫剂混施对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稻纵卷叶螟主害代适期防治一次,具有较好的综合防控效果,可因地制宜在单季稻区轮换推广使用。

关键词:单季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药剂组合

中图分类号:S435.112文献识别码:A文献编号:1005-6114(2023)01-026-04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稻飞虱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结构的调整、防治药剂的变化,在浙江省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率增加,大发生时一般减产1~2成,严重的减产在5成以上[1-2]。稻飞虱主要是褐飞虱(Nilaparu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等,均属迁飞性害虫,其繁殖力强,如果迁入时间早、迁入数量大、迁入峰次多,极易暴发成灾。在中等偏重以上发生年份,若防治不到位,产量损失将在30%以上[1-3]。

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水稻种植以单季中晚稻为主,当前主栽品种为籼粳型甬优、籼型中浙优系列。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桐庐县单季中晚稻上的重要害虫。稻纵卷叶螟一般年发生4~5代,在單季稻上常以四(2)代、五(3)代为主害代。稻飞虱一般年发生5~6代,白背飞虱在单季稻上以四(2)代、五(3)代为主害代,而褐飞虱在单季稻上以六(4)代、七(5)代为主害代。五(3)代稻飞虱在单季稻上常以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发且中等偏重发生,也是单季稻稻飞虱药剂防控的关键代次之一。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控技术研究多采用单剂防治单虫或兼治多虫,均取得一定的防效[4-19]。但生产上亟需明确对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药剂组合防控的效果及其安全性。为此,本文采用不同药剂组合对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开展了综合防控及对稻飞虱主要天敌安全性的试验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防控五(3)代主害代的主推药剂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药剂

防治稻飞虱药剂:60%吡蚜·呋虫胺WG,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0%三氟苯嘧啶SC,美国杜邦公司生产。

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30%茚虫威WG,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6%阿维·氯苯酰SC,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1.2供试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为甬优1540,于2021年5月20日播种、6月12日机插,密度为20 cm×16.5 cm。前作为小麦。

1.1.3防治对象

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

1.2试验设计

试验田设置在旧县街道旧县村官路畈。

于8月13日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若虫(幼虫)高峰期施药一次。共设3个处理:处理A:60%吡蚜·呋虫胺WG 18 g/667m2+30%茚虫威WG 10 g/667m2;处理B: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m2 +6%阿维·氯苯酰SC 50 mL/667m2;处理C:以清水为对照(CK)。各处理面积333.5 m2,随机排列,大田试验,不设重复。

以上各处理均采用3WBD-20型电动喷雾器喷施,用药液量50 L/667m2。

1.3调查内容及方法

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 d、7 d、14 d、21 d、35 d、45 d调查残留虫量,每处理划分3个小区调查,每小区查5点,每点盆拍2丛,记录各种稻飞虱成虫、若虫数量,然后计算校正防效。

稻纵卷叶螟: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6 d、13 d调查虫苞及残留虫量,每处理划分3个小区调查,每小区查5点,每点调查2丛,记录每丛总株数、虫苞数、幼虫量,然后计算校正防效。

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 d、7 d、14 d、21 d、35 d、45 d调查记录蜘蛛、黑肩绿盲蝽等天敌数量,然后计算校正虫口减退率,研判对稻飞虱主要天敌的安全性。

计算公式:

校正防效(%)=

[1-(对照区处理前虫口基数×处理区药后虫口数)(对照区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区药前虫口基数)]

×100

校正虫口减退率(%)=

[1-(对照区处理前虫口基数×处理区药后虫口数)(对照区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区药前虫口基数)]

×100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LSD方差显著性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及分析

2.1对单季稻安全性

经田间施药后观察,各药剂处理区均未见对单季稻植株有不良影响,说明本试验药剂用量对水稻安全。

2.2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施药前调查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发生基数:褐飞虱占0.7%、白背飞虱占99.3%,其中若虫占75.8%,以中龄若虫为主;稻纵卷叶螟发生基数:1~3龄幼虫占56.3%、4~5龄幼虫占43.7%,以低中龄幼虫为主。

2.3对稻飞虱主要天敌的安全性

据对田间各处理区调查:60%吡蚜·呋虫胺WG+30%茚虫威WG与10%三氟苯嘧啶SC+6%阿维·氯苯酰SC处理区药后3 d、7 d对蜘蛛、黑肩绿盲蝽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3%、17.6%,243%、37.6%与82.3%、60.6%,100%、81.1%;药后14 d~45 d对蜘蛛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3.2%~24.3%、23.8%~50.2%,而处理区与CK区在调查黑肩绿盲蝽时均未查到虫,可能与其发生时段、气温等因素有关。因此从药后3 d和7 d可以推测,对稻飞虱主要天敌:蜘蛛数量减少较慢,相对较安全,黑肩绿盲蝽数量减少快、相对欠安全(表3)。

3小结与讨论

在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若虫(幼虫)高峰期,2种不同药剂组合对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主害代适期防治一次,均取得了较好的综合防控效果。

使用60%吡蚜·呋虫胺WG 18 g/667m2 +30%茚虫威WG 10 g/667m2和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m2 +6%阿维·氯苯酰SC 50 mL/667m2两种药剂组合防治五(3)代稻飞虱主害代均速效性好、控效期长,药后3 d校正防效达88%以上,药后7 d~14 d校正防效也均达97%以上,且均对稻飞虱主要天敌蜘蛛较安全。防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保叶效果也均好,药后6 d对幼虫校正防效达75%以上,药后13 d对虫苞校正防效达80%以上。

因此,在生产上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轮换使用三氟苯嘧啶、吡蚜·呋虫胺等防治主害代稻飞虱,使用茚虫威、阿维·氯苯酰等防治主害代稻纵卷叶螟,以及采用不同药剂组合,可以为单季稻区科学防控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主害代提供科学防控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左生.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3-85.

[2]王华弟.粮食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14.

[3]陆剑飞,谢子正,黄世文.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06-12.

[4]赵敏,徐福寿,张国忠,等.浙西北主迁入代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控效果研究[J].作物杂志,2008(5):74-77.

[5]廖世纯,韦桥现.23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65-67.

[6]廖世純,韦桥现,林仁恭.37种杀虫剂混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53-255.

[7]赵敏,李荣,吴传伟,等.6种新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评价[J].中国农药通报,2010,26(16):281-284.

[8]陆强,严引芬,朱小峰.水稻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试验[J].中国稻米,2010,16(1):71-72.

[9]何丽娟,赵敏,张国忠,等.浙西北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控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2,53(6):855-856.

[10]袁林泽,耿跃,周奋启,等.9种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1011-1013.

[11]沈松伟,陈方景,梁碧元,等.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中期主要害虫的药效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989-990.

[12]王国荣,韩尧平,黄福亘,等.不同药剂防治单季晚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分析[J].中国稻米,2016,22(4):105-106.

[13]方志峰,沈建庆,陈俊朝,等.4种药剂防治单季晚稻稻飞虱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376-1377.

[14]顾国伟,葛伟坚,凌小明.单季稻稻飞虱发生规律与防治药剂筛选[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6):827-829.

[15]诸茂龙,李军.安吉县单季稻稻飞虱防控技术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198-1200.

[16]赵敏,徐立军,叶伟清,等.烯啶·吡蚜酮等4种杀虫剂对单季稻稻飞虱主害代的防控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824-1825.

[17]喻永忠,柳辉林,黄瑛,等.10%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J].生物灾害科学,2019,42(3):215-217.

[18]官慧谦,何国民,王会福,等.三氟苯嘧啶防治单季稻褐飞虱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484-2486.

[19]杨燕,周宇杰,骆琴,等.不同器械和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468-2469,2472.

猜你喜欢
稻纵卷叶螟单季稻稻飞虱
绿肥配施生物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40%氰虫·啶虫脒SC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20%甲氧虫酰肼·氰氟虫腙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
2015年贵池区单季稻肥料配方验证试验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绍兴市单季稻机插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