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改龙,李海薇,胡鹏,刘凡
摘要:为加快新疆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田间调查方式,探究昌吉市棉花种植中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是2021年昌吉市棉田的主要害虫,7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依据其发生时期和特点,科学系统的制定棉蚜和棉叶螨防控策略尤为重要。
关键词:棉花;虫害;发生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S435.62文献识别码:A文献编号:1005-6114(2023)01-008-04
棉花在我国种植已有2000年历史,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据统计,中国已成为国际棉花市场棉花产量、消费和进口的世界第一[2];而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已成为中国棉花最重要的产地[3]。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7%,达到516.1万t,棉花总产量和植棉面积已连续27年位居全国第一。新疆棉花产业对区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意义重大,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4]。
在新疆棉区划分中,昌吉市基本属于次宜棉区[5],依托优质棉生产各项管理措施、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昌吉市棉花生产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种植的格局,成为北疆主要的棉花种植地区之一[6]。棉花产业稳步增长的同时,长期连作、种植作物单一,加之管理和防治不及时,使得昌吉市棉田也成为了虫害滋生的温床[7]。
鉴于当前国家农药减量发展目标和绿色发展理念[8],开展棉田主要害虫发生规律调查研究分析工作对当地棉花害虫的科学防控尤为重要。为了解昌吉市棉花种植期内主要害虫发生现状,本研究于2021年4~10月对昌吉市行政区域内具备代表性棉花示范田的害虫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分析其特点,为配合后期农药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昌吉市棉花产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概况
昌吉市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属中温带区[9];年日照时数达2 700 h,日照资源充足;年积温(≥10℃)为3 450℃,年平均气温6.8℃,光热条件满足棉花正常生长。本次调查期间采用托普农业物联网软件平台对调查点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昌吉市近年棉花种植面积略有下降。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昌吉市棉花种植面积23 380 hm2,主要种植品种为陆地棉,较上一年下降25.02%。近年来昌吉市棉花播种面积变化与昌吉州保持一致,减少主要是非宜棉区、低产棉区或多次重茬复播区,宜棉区仍以植棉为主,合作社和植棉大户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
1.2棉田主要害虫发生量调查
棉田主要害虫发生量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设置样点调查,每个点调查10株,共調查50株,每株标记上中下3片叶,分别调查统计害虫(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的发生量,继而计算“百株虫量”、“百株三叶蚜量”、“百株三叶螨量”。对棉花生长季节调查并记录发生的虫害种类、爆发时间、危害的数量及危害程度等。为害程度分为5级[10],2021年4~10月每5 d调查一次。调查数据运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昌吉市棉花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由表2可知,2021年4~10月调查期间发现昌吉市各调查点的棉花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棉蚜、棉叶螨的危害。其中棉铃虫危害面积最大,发生面积1 333.33 hm2,防治面积1 333.33 hm2;棉蚜危害最重,平均百株虫量达848头。部分地区存在棉蓟马、烟粉虱和绿盲蝽的零星危害。
2.2昌吉市棉花主要害虫发生情况分析
2.2.1棉蚜
调查发现,昌吉市棉田中主要害虫以棉蚜的危害最为严重,年发生30代左右(表2)。据分析,受春季气候条件的影响,棉蚜始迁入棉田时间比上年提前,5月下旬有翅蚜零星迁入棉田危害,6月棉田苗蚜开始发生危害,普遍出现棉蚜中心株。7~8月温度适宜,棉蚜的繁殖和扩散速度大大提升,有蚜株率最高达到35%,百株三叶蚜量8 900头(图1)。种群数量快速提升导致伏蚜发生为害加重,局部区域出现蚜霉、卷叶和油叶现象发生。
2.2.2棉叶螨
因早春时节气温较往年偏高,昌吉市棉叶螨出蛰为3月20日左右,5月中旬迁入棉田,扩散蔓延速度较为缓慢(图2)。7~8月受持续高温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发生危害较重,局部棉田棉叶螨发生严重;同时,棉农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放松了田间管理,未及时进行有效防治。昌吉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以清除林带和田边地头落叶杂草等活动创建“美丽庭院”,加之棉农采取冬灌等农事操作,大幅减少了棉叶螨的栖息地,越冬虫量减少。8月下旬棉花植株长势旺盛,封行荫蔽加之雨水充沛,致使田间湿度较大,有效控制了棉叶螨的发生程度,有螨株率保持在9%。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应用,棉叶螨田间种群数量在棉花生长中后期逐步下降,处于较低水平。
2.2.3棉铃虫
昌吉市棉田棉铃虫越冬蛹基数保持较低水平,2020年秋季(10月15日)越冬基数为0.045头/m2。棉田秋翻冬灌和土地整合等农事操作有效地破坏了棉铃虫越冬虫蛹的存活率,不利于其安全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量较上年偏少,春季调查越冬蛹死亡率达到20%,田间卵及幼虫量偏低,越冬代起止日期为5月3日至6月20日。一代棉铃虫成虫于6月中旬进入羽化期,田间调查未发现有卵株。后续调查发现,在棉田中普遍轻度发生二代棉铃虫幼虫危害;二代棉铃虫成虫羽化期始于7月下旬,三代棉铃虫幼虫在棉田整体偏轻发生(表3和图3)。转基因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虫棉品种的迅速推广,其靶标害虫棉铃虫的田间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对其发生和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严重危害[11]。
3结论与讨论
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植棉区域整体由黄河、长江棉区向新疆转移、棉花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国家棉花统一收购目标价格采取“三年一定”改革政策和中国棉花研究所西部中心落户昌吉市,新疆昌吉市棉花产业迎来新挑战[12]。
据报道,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仍然是我国目前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其他次要害虫如棉蓟马、烟粉虱等整体比例有增加趋势[13]。通过对昌吉市棉田主要虫害发生的调查发现,虫害种类相对较少,其中以棉蚜为主,棉叶螨次之。在每个调查点棉农最关注的害虫是棉蚜,它不仅直接对植物进行吸汁进食,还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在昌吉市农业土地集约化管理和农业合作社模式的不断推进中,棉花产量显著提升的同时,也造成非作物生境的减少,“植物-害虫-天敌”模式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棉蚜频繁爆发成灾[14];加之因农户滥用化学农药而导致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棉蚜在昌吉市棉田发生面积大,严重影响当地棉花种植产业的發展。
棉蓟马、烟粉虱和绿盲蝽在昌吉市还处于点片零星分布的态势,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尚不明显,若不加以重视,棉蓟马、烟粉虱和绿盲蝽将极有可能成为危害昌吉市棉花的主要害虫。
本次调查发现部分乡镇存在棉农盲目用药情况,即在未确认是否达到虫害防治指标的条件下喷施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极大的增大了农药的施用量及农业成本投入。植棉过程中会有多种病虫害发生,依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针对主要病虫害科学使用农药,可以有效减少棉田农药的施用量。为避免在靶标生物暴发危害时药效已经降低的现象出现,田间防治中建议不要随意采用多种农药混配使用。采取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在开展防治工作之前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做好区域内病虫害测报工作,依据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防治。加强理化诱控技术(如黄蓝板、频振杀虫灯和昆虫性诱剂等)的使用推广,为开展棉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参考及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文静,范永胜,董彦琪,等.我国棉花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种业,2022(1):21-25.
[2]麦丹别克·安尼瓦尔,热甫克提·阿布来提,马腾,等.新疆2021年棉花生产剖析及未来种业发展方向[J].棉花科学,2022,44(1):11-14.
[3]梁亚军,王俊铎,郑巨云,等.新疆2021年棉花生产概况及存在问题与策略[J].棉花科学,2022,44(2):3-8.
[4]张泓,郭刚.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7):214-218.
[5]杨金霞,李月珍.昌吉市次宜棉区棉花高效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6(2):8-9.
[6]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现场观摩暨生产形势分析会在新疆昌吉召开[J].中国棉花,2010,37(9):42,48.
[7]陆宴辉.与时俱进的中国棉花害虫治理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2021,48(5):937-939.
[8]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5,(3):19-27.
[9]王静,王莉晶,聂芳,等.基于聚类分析的新疆棉花生产风险区划研究[J].棉花科学,2021,43(3):15-22.
[10]叶尔克江·霍依哈孜,阿帕尔·肉孜,周国宏,等.昌吉州气象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4):64-70,75.
[11]陆宴辉,梁革梅.Bt作物系统害虫发生演替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6,42(1):7-11.
[12]高翔,喻晓玲.后疫情时代新疆棉花价格走势分析及预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8):68-70.
[13]唐睿,孙宪银,卓富彦,等.近5年中国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演替及防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2):2208-2219.
[14]马雪.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D].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