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
摘要: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3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春雷霉素水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及3%噻霉酮微乳剂等6种杀菌剂对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6种供试药剂对糜子细菌性条斑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85%三氯异氰尿酸和30%噻唑锌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进一步试验表明,85%三氯异氰尿酸在600 g/hm2及30%噻唑锌在1 500 g/hm2剂量下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对糜子生长无显著影响,可在黑龙江糜子生产中防治细菌性条斑病推广应用。
关键词:糜子;细菌性条斑病;药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6文献识别码:A文献编号:1005-6114(2023)01-015-04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起源于中国,已经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北方旱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抗旱、耐瘠、生育期短等特点[1-3]。细菌性条斑病是糜子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avenae),我国糜子各产区均有此病害发生,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可达20~30%[4]。糜子细菌性条斑病为害叶片,尤其是基部叶片中下部,一般在主脉附近现水渍状细而长的条斑,后沿叶脉伸长,后变为暗绿色至绿褐色,最后成深褐色或黑褐色[5]。带菌种子和土壤病残体是细菌性条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伤口或气孔侵入,高温高湿利于发病,糜子生长前期如遇多风多雨天气,病害发生严重[6-7]。
近年来,黑龙江省糜子产区降雨偏多,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为糜子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由于主栽品种老旧抗性退化、生产上管理粗放对病虫害防治不重视等因素,导致此病发生逐年加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目前鲜有防治糜子细菌性条斑病药剂的相关研究,鉴于此,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本课题组于2021~2022年,选用6种常用的杀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并明确其使用剂量,为生产上糜子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糜子材料为212-572,该试验材料为糜子细菌性条斑病高感资源材料,适用于本研究。
供试药剂:30%噻唑锌悬浮剂(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噻菌铜悬浮剂(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天津博克百胜科技有限公司)、6%春雷霉素水剂(青岛海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美国杜邦公司)、3%噻霉酮微乳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分院科研试验基地(E123°45′,N47°15′)进行,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pH值7.82,有机质含量2.85%,年降水量415 mm,活动积温为2 900℃,试验地灌溉条件良好,前茬为玉米。
1.3试验设计
1.3.1不同药剂田间防效对比
试验于2021年5月10日播种,发病始期(7月18日)第一次喷雾防治,7 d后(7月25日)进行第二次喷雾防治。按照各药剂推荐剂量,使用手动喷雾器对糜子叶片叶面均匀喷雾,以叶面均匀湿润且不滴水为宜,喷液量40 L/667m2。试验设7个处理(具体见表1),以清水喷雾作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8行区,小区面积20.8 m2(4 m×5.2 m),随机区组排列。
1.3.2不同剂量处理田间防效试验
试验于2022年5月9日播种,发病始期(7月13日)第一次喷雾防治,7 d后(7月20日)进行第二次喷雾防治。试验设7个处理(具体见表2),以清水喷雾作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8行区,小区面积20.8 m2(4 m×5.2 m),随机区组排列。喷液量及操作标准同1.3.1。
1.4调查项目及方法
1.4.1药剂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调查各药剂处理的谷子植株是否产生黄化、枯斑、畸形等药害表现症状[8]。
1.4.2药剂防治效果调查
末次施药14 d后进行发病率调查。调查方法为每处理按对角线选取5点,每点调查20株,记录病株数,计算病株率和防治效果。
病株率(%)=病株数20×5×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株率-处理病株率对照病株率×100
1.5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6软件整理数据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药剂的安全性
2021年在田间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初期经6种杀菌剂喷雾防治后,各处理小区糜子植株均生长正常,无肉眼可见药害症状,且各生育时期与对照无差异,说明参试药剂在本试验喷施浓度(各药剂推荐浓度)下安全性很好。
2022年后续试验以85%三氯异氰尿酸和30%噻唑锌为研究目标开展了浓度梯度试验。两种药剂经过不同剂量喷雾防治后,各处理小区糜子植株也均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症状,说明在本试验喷施浓度下安全性好。2.2不同药剂田间防效对比试验
由表3可知,經过喷施6种杀菌剂处理后,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病株率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病株率表现在2.52%~8.06%,防治效果在62.23%~88.79%。85%三氯异氰尿酸和30%噻唑锌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8.79%和86.9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噻菌铜的防治效果次之(80.65%),46%氢氧化铜和6%春雷霉素的防治效果较差,分别为62.23%、64.15%。
2.3不同处理剂量田间防效试验
由药剂活性对比试验结果可知,85%三氯异氰尿酸和30%噻唑锌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因此,2022年后续试验以这2种杀菌剂为研究目标开展了浓度梯度试验。由表4可知,两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随施药剂量增加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同种杀菌剂在不同剂量下的防治效果差异性显著;30%噻唑锌在900、1200、1500 g/hm2剂量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99%、83.36%、90.58%,85%三氯异氰尿酸在400、500、600 g/hm2剂量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8%、85.41%、91.45%。85%三氯异氰尿酸在600 g/hm2及30%噻唑锌在1500 g/hm2剂量下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1.45%、90.5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3结论与讨论
从研究结果看,供试的6种杀菌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在糜子上没有药害发生,且均对细菌性条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85%三氯异氰尿酸和30%噻唑锌在各自推荐剂量下对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效最高,均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其他杀菌剂;在针对这2种药剂后续的剂量试验中发现随着施用剂量减少,防治效果也随之下降。从2021年和2022年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85%三氯异氰尿酸和30%噻唑锌在各自推荐剂量下的防治效果有所差异,整体表现为2022年的防效略低于2021年,这可能是年际间气候条件不同,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的基础病情指数不同造成的。
刘洋等研究表明,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在45 g/hm2有效剂量下对谷子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为37.23%,而本研究中相同剂量处理的6%春雷霉素防治效果为46.10%,略高于报道的研究结果[9]。这可能是由于条斑病致病病原菌及气候条件造成的研究结果差异。冯爱卿等评价了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结果表明20%噻唑锌、20%噻菌铜防效较好,这与本研究结果较一致[10]。白雪等测定了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对13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MZ121101对80%乙蒜素乳油、30%乙蒜素乳油及0.3%四霉素水剂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防治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的首选药剂[11]。
通過与前人研究对比,可以发现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及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由于试验条件有限,试验只选用了单一糜子品种、单个试验地点以及所选用的药剂并没有覆盖市面上常见的所有药剂,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还需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验证;另一方面,在后续工作中可增加病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室内鉴定研究,通过室内鉴定可在最大程度上排除掉田间试验因一些因素造成的试验误差,试验结果更为可靠。综合本研究结果看,85%三氯异氰尿酸在600 g/hm2及30%噻唑锌在1 500 g/hm2剂量下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对糜子生长无显著影响,可在黑龙江糜子生产中防治细菌性条斑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兴雨,陆平,贺建波,等.黍稷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4):492-496.
[2]代惠萍.糜子植株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刘峰,崔秀辉,李清泉,等.糜子新品种齐黍1号选育及栽培要点[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6):166-167.
[4]冯佰利,屈洋,高小丽.糜子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原理与实践[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67-69.
[5]ClaflinLE,BA Ramundo,JE Leach,et al.Pseudomonas avenae,causal agent of bacterial leaf stripe of pearl millet[J].Plant Disease,1989,73:1010-1014.
[6]曲淑凤,李冬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方法[J].农村科技,2006,8:42.
[7]白金恺.杂粮作物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9]刘洋,赵秀梅,郑旭,等.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绿色防控杀菌剂的筛选[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7):38-41.
[10]冯爱卿,陈深汪,聪颖,等.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55-62.
[11]白雪,陈悦,白庆荣,等.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1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9,46(6):1233-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