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阐述了党中央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殷切期待。民族地区思想文化和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自觉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创新民族文化传播,用更加丰硕的成果推进民族地区思想文化和新闻事业更大发展。
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把 “推进文化自信”置于第八部分标题之中,足以体现出“自信”对于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也须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作为立足基础。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之根、精神之魂、力量之源,也是其自信之本。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的磨砺传承至今,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凝聚力。因此,我们须坚定不移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既不崇洋媚外,也不自闭守旧,要信心满满地去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凝练民族文化共识
凝聚民族文化共识的核心问题,是要把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品质总结提炼,并不断创新使之能够永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由56个民族的文化融汇而成的整体,各个民族既要发展和传承好本民族的文化,更要共同维护和培育好作为各民族文化共同思想和基本品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把中华民族大家庭各个成员共同认可、接受和追求的精神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融汇成一种人类社会优秀文化。
(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就是要努力把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传统与特殊的品质挖掘出来和展示出去,并使之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互鉴中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力量。有言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越能引发世界的关注,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既要挖掘和展示好能够体现本民族特色的独特文化,又要挖掘和展示好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特征的各种文化样态和形式。
(三)展現民族文化魅力
展现民族文化魅力,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样态和形式都有着独特魅力。譬如戏剧、武术、杂技,字画、剪纸、国画,以及茶艺、陶瓷、编织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其产生历史、制作工艺、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都会引发世界各民族的关注、兴趣和青睐,因此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全面开发和大力传播,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承和软实力展示的功能及作用。
二、创新民族文化传播
实践说明,再优秀,再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不借助传播也无法让世人所知晓,无法形成软实力。因此,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方式和手段,是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必然选择。
(一)巧设民族文化议题
做好“议程设置”,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也须首先在巧设议题上练好基本功。无论是政府部门、新闻媒体,还是研究机构的民族文化传播都须精心设置好议题。其实,本文所论述的问题就都是一些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议题,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其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来设置相关议题,才能使民族文化传播更好地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使命任务服务。
(二)讲好民族文化故事
讲好民族文化故事,也是创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其实,民族文化传播就是通过讲好民族文化故事来展示、推介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并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巧设传播议题、选择适当角度、注重运用细节和善用典型事例等方式讲好中华民族文化故事。
(三)凝练民族文化话语
经验说明,谁掌握了话语表达权力,谁就能在传播中赢得主动。正因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任务。在民族文化领域,我们所要凝练的民族文化话语,就是那些能够充分代表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话语,并将其与民族团结、进步、交融、发展等行动目标联系起来,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话语和叙述体系,为铸就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奋斗。
(作者系广西大学特聘君武荣誉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荣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